图书介绍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研究
  • 许刘英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8382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11页
  • 文件大小:146MB
  • 文件页数:32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1

二 文献综述3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2

第一章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兴起16

第一节 清末新式教育与近代学科体制的建立16

第二节 近代中国社会学的兴起与发展28

第三节 陶孟和与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发端43

一 陶孟和的社会学及教育社会学研究概况43

二 《社会与教育》: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发端的标志性研究成果47

三 陶孟和对中国教育社会学的贡献和影响54

第二章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建制60

第一节 近代中国高校教育社会学的课程设置61

一 20世纪30年代中期前高校教育社会学课程的创设61

二 20世纪30年代中期后高校教育社会学课程的调整76

三 教育社会学课程在部分中学和师范讲习所开设概况83

第二节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学者群体及其基本特征84

一 学会、期刊与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学者群体84

二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学者群体的构成90

三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学者群体的基本特征92

第三节 个案考察:中央大学教育社会学系106

第三章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的理论研究118

第一节 国外教育社会学的译介与导入118

一 国外教育社会学译著概述119

二 译著特点、成就之分析128

第二节 教育社会学学科要素探讨135

一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及主题135

二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138

三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功能140

第三节 教育社会学学科体系探索142

第四节 教育社会学“中国化”的理论尝试149

一 雷通群与教育社会学“中国化”的早期尝试149

二 卢绍稷与教育社会学的“中国化”164

第四章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与乡村建设运动180

第一节 教育社会学学者与乡村建设及乡村教育研究——以余家菊为考察中心181

一 余家菊的乡村教育研究历程181

二 《乡村教育通论》:乡村教育研究的综合性成果187

第二节 教育社会学学者投身乡村建设运动198

一 谋“民族中心教育”之实现——崔载阳与国立中山大学教育研究所乡村教育实验202

二 促“民生本位教育”之普及——邰爽秋与大夏大学的“念二运动”214

三 觅教育研究之新途径——廖泰初与燕京大学“乡村社区的教育研究”224

第三节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与乡村建设运动的互动及其影响237

一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对促进乡村建设运动的影响238

二 乡村建设运动对教育社会学的“反哺”作用247

第五章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的主要成就、学科地位及其局限性255

第一节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的主要成就及特征255

一 学科理论构架基本形成255

二 学科方法论初步确立261

第二节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及影响264

一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地位265

二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与教育学“科学化”271

第三节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局限性283

附录一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译文篇目汇编288

附录二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发展大事记291

主要参考文献294

后记3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