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百年学校变革的文化基石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陈子文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杭州出版社
- ISBN:978780758630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03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17页
- 主题词: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永康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百年学校变革的文化基石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根”与“源”1
上篇 “方圆文化”之理念诠释1
第一章 “方圆文化”释义2
第一节 “方圆”与“方圆文化”2
一、“方圆”之义2
二、“方圆文化”3
第二节 “方圆文化”的特征4
一、“中和”——“方圆文化”的基元4
二、天人合一——“方圆文化”的思想源9
三、变易与常规——“方圆文化”的行为准则13
第三节 “方圆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方圆特质”文化14
一、“方圆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必要性14
二、“方圆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根本立足点17
三、“方圆文化”创造性转化的路径19
第二章 “方圆文化”的孕育与发展22
第一节 “方圆文化”产生的条件22
一、“方圆兼济”的民族性格在独特的环境中得以孕育22
二、农耕文明塑造“方圆相济”的中和精神24
三、宗法制度孕育“方圆互容”的伦理观25
第二节 “方圆文化”的产生与发展26
一、“方圆文化”与传统宇宙观27
二、“方圆文化”与传统人生观29
三、“方圆文化”与传统的理想人格34
第三章 浙江区域文化中的“方圆文化”观43
第一节 良渚文明中的“方圆文化”观43
一、玉琮中蕴含的“方圆文化”观43
二、祭坛中蕴含的“方圆文化”观44
第二节 浙东事功学派的“方圆文化”观46
一、吕祖谦——金华学派47
二、叶适——永嘉学派50
三、陈亮——永康学派55
第三节 人文与科学的双重交响——浙江区域“方圆文化”新元素57
一、知识分子的“职业化”58
二、道艺相贯——知识群体以“格致”为特征的思维方式转变60
中篇 “方圆文化”:历史变革中的学校灵魂63
第四章 教育救国——永康中学之创建64
第一节 历史上的永康64
一、自然环境孕育“方圆特质”的永康文化传统64
二、“方圆文化”传统与历史名人64
三、传统官学、塾学与书院66
第二节 永康中学的创建69
一、清末民初永康县新学概况69
二、由“永康试院”到“永康中学校”69
第三节 首任校长胡侯锡70
第五章 多难兴邦——民国时期的永康中学72
第一节 政局动荡中的办学宗旨与制度创建72
一、办学宗旨在沿革中展现“方圆特质”72
二、多方权力角逐下的永康中学73
第二节 课程、师资与教学74
一、体用兼具、文实并用的课程设置74
二、“道德、文章、事功”兼备之教师队伍75
第三节 严肃而活泼的校园生活78
一、“方圆兼济”的教学活动78
二、民族大义下的爱国民主运动81
第四节 民族危机下的弦歌不辍83
第六章 时局转换——政治变革中的永康中学90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永康中学90
一、贯彻落实新时期的国家教育方针、政策90
二、蕴含“方圆文化”的课程设置92
三、“工读互助”运动93
第二节 政治潮流中的永中教师95
一、寻求“政治”与“学术”的平衡95
二、被革命的教育——游走于政治与教育之间97
第三节 “国困校贫”中的永康中学99
下篇 “方圆特质”文化:创建浙派名校的现实选择103
第七章 三十载的期待——永康中学之“新生”104
第一节 接续历史——永康中学校名之恢复104
第二节 学制变更与办学思想的重新定位105
一、循序而渐进——学校办学目标中的“方圆特质”105
二、培养目标中的“方圆特质”106
三、学校事业领域中的“方圆特质”107
第八章 学校物质文化打造——展现“方圆特质”109
第一节 学校标志109
一、校徽109
二、校旗112
第二节 学校环境113
一、学校地理环境113
二、从“方圆特质”出发规划、布局学校114
三、学校建筑中“方圆特质”的运用116
四、“方圆特质”文化与清新、和谐的校园环境118
第三节 学校文化设施120
一、兼具“方圆特质”的图书馆、阅览室设置120
二、与时俱进的“方圆特质”在校园网络建设中的体现122
三、校园广播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方圆特质”124
四、人文景观体现多样性的“方圆特质”125
五、“方圆特质”文化滋润中的报刊、杂志128
第九章 学校制度文化创建——彰显“方圆特质”129
第一节 学校组织机构的建构130
一、刚柔并济——学校领导风范130
二、“敬业乐群”——学校团体文化诉求136
三、兼容并包——与大学“联姻”139
第二节 学校管理制度的创建143
一、刚、韧、忍——德育工作管理143
二、“修道之谓教”与“化性起伪”——教学工作管理148
三、推己及人——后勤工作管理153
四、专业成长与生命关怀——教师队伍建设155
第三节 课程设置与课堂教学制度建设158
一、身心和谐——课程建设的理念与目标158
二、多维互动与全面发展——构建学校三类课程159
三、人文关怀与科学规范——“方圆课堂”建设168
第十章 学校精神文化建构——蕴涵“方圆特质”175
第一节 永康中学精神——学校精神文化的凝练175
一、浩然之气——“大气”175
二、中庸之行——“大行”176
三、博学之学——“大学”176
四、博爱之德——“大爱”176
第二节 校训、校歌——学校精神文化的归结177
一、“仁、智、勇”三达德——校训之精神意蕴177
二、“内圣开出新外王”——校歌之精神诠释183
第三节 教风、学风——学校精神文化的体现188
一、教风:怀仁施教,从善拓新188
二、学风:笃志虚心,踏实活泼194
结语 传统文化——学校变革的逻辑基础197
主要参考文献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