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骨科检查评估 第4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DAVIDJ.MAGEE原著;邱贵兴主审;罗卓荆主译;王哲,马兴,王海强副主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1282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855页
- 文件大小:250MB
- 文件页数:869页
- 主题词:骨科学-体格检查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骨科检查评估 第4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原则与概念1
一、病史1
二、视诊9
三、体格检查10
(一)原则10
(二)筛查11
(三)特定关节的检查20
(四)功能评价29
(五)特殊检查37
(六)反射和皮肤分布39
(七)骨间联合活动43
(八)触诊44
(九)影像学检查46
四、摘要53
五、病例研究53
六、结论53
七、附录55
第二章 头部和面部57
一、应用解剖57
二、病史62
三、视诊70
四、体格检查77
(一)头部检查77
(二)面部检查83
(三)眼部检查86
(四)鼻部检查92
(五)牙齿检查92
(六)耳部检查93
(七)特殊检查94
(八)反射和皮肤分布95
(九)关节运动96
(十)触诊96
(十一)影像学检查98
五、头面部评估的摘要99
(一)病史(坐位)99
(二)视诊(坐位)99
(三)体检(坐位)99
六、病例研究102
第三章 颈椎105
一、应用解剖105
二、病史109
三、视诊113
四、体格检查115
(一)主动运动115
(二)被动运动117
(三)等长抵抗运动119
(四)外周关节的筛查122
(五)神经肌节123
(六)功能评估126
(七)特殊检查128
(八)反射和皮区分布141
(九)关节运动145
(十)触诊146
(十一)影像学检查149
五、颈椎评估的摘要155
(一)病史155
(二)观察(站位或坐位)155
(三)查体(坐位)155
(四)查体,仰卧位156
(五)体检,俯卧位156
六、病例研究156
第四章 颞下颌关节159
一、应用解剖159
二、病史161
三、视诊165
四、体格检查167
(一)主动运动168
(二)被动运动171
(三)等长抵抗运动171
(四)功能评估172
(五)特殊检查172
(六)反射和皮节173
(七)关节运动173
(八)触诊175
(九)影像学诊断177
五、颞下颌关节评估的摘要178
(一)病史178
(二)观察178
(三)体检178
六、病例研究178
第五章 肩部181
一、应用解剖181
二、病史183
三、视诊189
四、体格检查194
(一)主动运动194
(二)被动运动203
(三)等长抵抗运动204
(四)功能评估207
(五)特殊检查216
(六)反射和皮肤分布256
(七)关节运动258
(八)触诊261
(九)影像学检查263
五、肩部评估摘要275
(一)问病史(坐位)275
(二)视诊(坐位或站立位)275
(三)检查275
六、病例研究276
第六章 肘279
一、应用解剖279
二、病史281
三、视诊282
四、体格检查284
(一)主动运动284
(二)被动运动284
(三)等长抵抗运动286
(四)功能评估288
(五)特殊检查291
(六)反射和表皮分布294
(七)关节运动298
(八)触诊299
(九)影像学检查301
五、肘关节评估摘要306
(一)病史306
(二)视诊306
(三)检查306
六、病例研究307
第七章 前臂、腕和手309
一、应用解剖309
二、病史311
三、视诊312
(一)常见的手和指的畸形315
(二)其他体征318
四、体格检查323
(一)主动运动324
(二)被动运动326
(三)等长抵抗运动326
(四)功能评估(抓握)329
(五)特殊检查342
(六)反射和皮肤分布350
(七)关节运动354
(八)触诊356
(九)影像学检查358
五、前臂、腕及手评估摘要366
(一)病史(坐位)366
(二)视诊(坐位)366
(三)体格检查(坐位)366
六、病例研究366
第八章 胸椎369
一、应用解剖369
二、病史372
三、视诊372
(一)脊柱后凸372
(二)脊柱侧弯373
(三)呼吸377
(四)胸部畸形378
四、体格检查378
(一)主动运动379
(二)被动运动386
(三)等长抵抗运动387
(四)功能评估388
(五)特殊检查388
(六)反射和皮肤分布393
(七)关节动度394
(八)触诊396
(九)影像学检查398
五、胸椎评估摘要402
(一)病史402
(二)视诊(立位)402
(三)体格检查402
六、病例研究402
第九章 腰椎405
一、应用解剖405
二、病史410
三、视诊418
(一)体形418
(二)步态418
(三)表情与姿态418
(四)全脊柱的形态418
(五)体表标志421
(六)阶梯畸形421
四、体格检查421
(一)主动运动421
(二)被动运动427
(三)等长抵抗运动428
(四)周围关节的筛查435
(五)肌力437
(六)功能评估440
(七)特殊检查444
(八)反射和皮肤分布460
(九)关节运动466
(十)触诊468
(十一)影像学检查469
五、腰椎评估摘要488
(一)病史(坐位)488
(二)视诊(站立)488
(三)检查488
六、病例研究489
第十章 骨盆491
一、应用解剖491
二、病史494
三、视诊494
四、体格检查499
(一)主动运动499
(二)被动运动502
(三)等长抵抗运动508
(四)功能评估508
(五)特殊检查508
(六)反射和皮肤分布516
(七)关节运动517
(八)触诊519
(九)影像学检查521
五、骨盆评估摘要524
(一)病史(坐位)524
(二)视诊(站立位)524
(三)体格检查524
六、病例研究524
第十一章 髋关节527
一、应用解剖527
二、病史527
三、视诊528
四、体格检查529
(一)主动运动530
(二)被动运动530
(三)等长抵抗运动532
(四)功能评估532
(五)特殊检查536
(六)反射和皮肤分布556
(七)关节运动558
(八)触诊562
(九)影像学检查563
五、髋关节评估摘要571
(一)病史571
(二)视诊571
(三)体格检查571
六、病例研究572
第十二章 膝575
一、应用解剖575
二、病史577
三、视诊579
四、体格检查589
(一)主动运动589
(二)被动运动590
(三)等长抵抗运动591
(四)功能评估593
(五)韧带稳定性596
(六)特殊检查630
(七)反射和皮肤分布643
(八)关节运动643
(九)触诊648
(十)影像学检查650
五、膝关节评估摘要663
(一)病史663
(二)视诊663
(三)体格检查663
六、病例研究663
第十三章 小腿、踝和足665
一、应用解剖665
(一)后足665
(二)中足668
(三)前足669
二、病史669
三、视诊671
四、体格检查688
(一)主动运动688
(二)被动运动691
(三)等长抵抗运动693
(四)功能评估693
(五)特殊检查696
(六)反射和皮肤分布706
(七)关节运动712
(八)触诊715
(九)影像学检查719
五、小腿,踝和足的评估摘要734
(一)病史734
(二)视诊734
(三)体格检查734
六、病例研究735
第十四章 步态评估737
一、定义737
(一)步态周期737
(二)支撑时相737
(三)摆动时相739
(四)双腿支撑739
(五)单腿支撑739
二、正常步态参数740
(一)基区宽度740
(二)步长741
(三)跨步长741
(四)骨盆侧方位移742
(五)骨盆垂直位移742
(六)骨盆旋转742
(七)重心742
(八)正常步调743
三、正常步态模式743
(一)支撑时相743
(二)摆动时相745
(三)正常步态中的关节运动746
四、概述和病史748
五、视诊748
六、体格检查750
(一)运动评分751
(二)代偿机制751
七、异常步态752
(一)镇痛(疼痛)步态752
(二)关节步态753
(三)共济失调步态753
(四)挛缩步态754
(五)马蹄足步态754
(六)臀大肌步态755
(七)臀中肌步态755
(八)偏瘫步态755
(九)帕金森步态755
(十)跖屈肌步态755
(十一)腰大肌跛行756
(十二)股四头肌步态756
(十三)剪刀步态756
(十四)短腿步态756
(十五)跨阈步态或垂足步态756
第十五章 姿势评估759
一、姿势发育759
(一)影响姿势的因素760
(二)不良姿势的成因760
二、常见的脊柱畸形762
三、病史768
四、视诊770
(一)站立位770
(二)前屈位778
(三)坐位779
(四)仰卧位779
(五)俯卧位780
五、体格检查781
六、姿势评估摘要785
(一)病史785
(二)视诊785
(三)体格检查785
第十六章 对截肢者的评估787
一、截肢的平面787
二、病史790
三、视诊794
四、体格检查799
(一)与截肢相关的测量799
(二)主动运动799
(三)被动运动799
(四)等长抵抗运动799
(五)功能评估803
(六)感觉测试803
(七)心理测试803
(八)触诊803
(九)影像学检查803
五、对截肢者评估的摘要803
(一)病史803
(二)视诊803
(三)体格检查804
第十七章 运动急症评估805
一、预先准备805
二、初次评估805
(一)意识水平807
(二)建立呼吸通道808
(三)建立循环通路811
(四)失血、体液丢失和休克判断813
(五)瞳孔检查815
(六)脊椎损伤评估815
(七)头部损伤评估815
(八)热损伤评估821
(九)运动功能评估821
(十)病人体位821
(十一)损伤程度825
三、二次评估827
四、运动急症评估摘要830
五、病例研究830
第十八章 参与前评估833
一、评估的目的833
二、建立参与前检查835
三、参与前病史836
四、体格检查837
(一)眼部检查837
(二)骨骼肌肉系统检查839
(三)神经检查和惊厥性疾病839
(四)心血管系统检查840
(五)呼吸系统检查842
(六)泌尿生殖系统检查843
(七)胃肠检查844
(八)皮肤检查845
(九)热调节紊乱检查845
(十)全身性疾病845
(十一)牙科检查846
五、实验室检查846
六、身体状况档案846
七、是否允许参与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