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陵县水利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陵县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陵县水利志编纂委员会
- ISBN: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375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40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陵县水利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大事记1
概述46
第一章 地貌与水系58
第一节 地貌58
一、地质及地貌58
二、类型与分布59
三、微地貌特征及演变62
第二节 水系64
一、古代水系64
二、当代水系68
第二章 水资源75
第一节 地表水75
一、降水75
二、地表水可利用量80
三、引进客水81
第二节 地下水81
一、浅层地下水81
二、深层地下水87
第三节 供需平衡88
一、水资源可利用总量88
二、各部门总需水量88
三、供需比较89
第三章 水旱灾害94
第一节 旱灾94
一、明代(公元1367年)以前的旱灾选记95
二、明代旱灾95
三、清代旱灾96
四、民国时期的旱灾97
五、建国后的旱灾98
第二节 涝灾101
一、明代以前的沥涝灾害101
二、明、清、民国时期的涝灾102
三、建国后的涝灾105
第三节 洪灾109
一、黄河泛滥109
二、马颊河、笃马河决口110
第四节 旱涝成因及规律111
一、旱涝成因111
二、旱涝规律114
第四章 河道治理116
第一节 漳卫新河116
一、建国后四次较大治理117
二、1971至1976年扩大治理118
第二节 马颊河121
一、一级支流124
二、二级支流126
三、三级支流130
第三节 德惠新河132
一、一级支流133
二、三级支流138
第四节 赴外地施工138
第五节 水利迁占141
一、加强领导做好宣传141
二、贯彻原则142
三、掌握标准142
第五章 水工建筑物145
第一节 桥145
一、砖木排架桥145
二、井柱排架桥146
三、双曲拱桥148
四、砖砌薄壳桥149
第二节 涵洞160
一、漳卫新河涵洞160
二、马颊河涵洞161
三、德惠新河涵洞168
第三节 闸168
一、袁桥闸169
三、仙人桥闸170
二、马才(老河)闸171
四、马才(新河)闸172
五、三刘闸172
六、后张闸173
七、三里河闸174
八、柴家闸174
九、赵玉枝闸174
十、王洪开闸174
十一桥头孙闸174
十二义渡口闸174
十三张习桥闸174
十四孙楼闸174
十五孙杠闸174
十六、鲍家闸174
十七、王任闸174
十八、厚家闸174
十九、姜家闸174
二十、北杨闸174
第六章 规划设计176
第一节 机构设置176
第二节 权限、范围、任务177
一、规划设计的权限177
二、规划设计的范围177
三、规划设计的任务178
第三节 规划设计成果179
一、规划成果180
二、设计成果184
三、陵县水资源调查评价和水利化区划185
第七章 治涝改碱188
第一节 治涝188
一、涝洼地188
二、治理189
第二节 改碱192
一、盐碱地192
二、治理192
第八章 灌溉及其他用水工程202
第一节 井泉建设202
一、砖井202
二、机井203
三、喷灌210
第二节 蓄水工程211
一、拦河闸211
二、坑塘与水库212
第三节 引河工程213
一、第一次引黄、引卫工程215
二、第二次引黄工程217
第四节 扬水站217
一、扬水站灌区的规划设计217
二、国营扬水站219
三、乡(镇)营和联村营扬水站220
四、村营扬水站221
第五节 排灌机械221
第六节 苦水区人、畜用水224
一、苦水区的分布224
二、解决措施224
第七节 县城供水226
第九章 抗旱防汛228
第一节 抗旱228
一、利用土砖井229
二、利用机电井230
三、引用河水233
四、科学用水237
第二节 防汛237
一、防 洪238
二、排涝247
三、县城排水249
第三节 边界水利250
第十章 农田建设260
第一节 整地改土260
第二节 方田建设261
第三节 马西会战269
第四节 水土保持270
第十一章 水利管理273
第一节 施工管理273
一、治河土方工程施工管理273
二、水工建筑物施工管理279
三、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283
第二节 河道管理285
一、干流河道285
二、支流河道293
三、干、支流河道拦河闸管理296
第三节 扬水站管理297
一、国营扬水站297
二、乡(镇)营扬水站299
三、联村营扬水站301
四、村营扬水站301
第四节 机井管理303
一、基本情况303
二、管理形式303
第五节 排灌机械管理305
第六节 财物管理306
一、资金306
二、物 资309
三、工程粮310
四、水费310
第七节 综合经营311
一、植树造林312
二、水利服务313
三、水产315
第十二章 水利科技317
第一节 机构设置317
第二节 科技队伍的发展318
第三节 技术培训318
第四节 观测、试验研究与化验320
一、抬头寺水均衡试验320
二、马颊河马才(新河)闸区观测研究321
三、全县地下水观测及化验322
第五节 科技成果323
第十三章 水政人文330
第一节 水利机构330
一、沿革330
二、水利局机关机构设置336
三、水利局直属单位337
四、乡(镇)水利站338
第二节 水利队伍340
一、基本状况340
二、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生产)者343
第三节 水利人物348
一、历史名人录348
二、当代人物349
三、英雄模范352
第四节 水利文艺353
一、建国前部分353
二、建国后部分355
附 录367
一、文存367
二、文物古迹370
三、水利谚语、成语371
编纂始末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