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邱隘镇志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邱隘镇志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1947916.jpg)
- 中国共产党邱隘镇委员会,鄞州区邱隘镇人民政府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 ISBN:7503468391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566页
- 文件大小:123MB
- 文件页数:59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邱隘镇志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政区2
第一章 建置2
第一节 集镇2
第二节 建制镇区3
第三节 镇乡名考5
第二章 区划沿革12
第一节 历代政区沿革12
第二节 行政区划现状18
第三章 聚落与民居19
第一节 邱东片村落民居分布19
第二节 邱南片村落民居分布24
第三节 邱西片村落民居分布29
第四节 邱北片村落民居分布33
第五节 邱中片村落民居分布37
第四章 古建筑与历史民居43
第二编 地理51
第一章 地质地貌51
第一节 地层分布与地质构造53
第二节 地势、地貌54
第二章 河流54
第一节 主干河流54
第二节 河网河流55
第三节 2013年底现有河道58
第三章 气候62
第一节 四季特征63
第二节 日照64
第三节 气候温度67
第四节 无霜期与结冰期76
第五节 降水与蒸发78
第六节 风与雷暴84
第七节 寒潮与冰雹90
第八节 雾与雾霾91
第九节 二十四节 气解说91
第十节 气象谚语94
第四章 土壤 土地96
第一节 土属 土种96
第二节 土壤酸碱度98
第三节 土壤肥力(氮磷钾养分含量)99
第四节 土地利用110
第五节 土地管理机构112
第五章 植被112
第一节 耕地植被113
第二节 公园、街景、生态园及庭园绿化植被113
第三节 路网绿化与河道两岸的绿化植被115
第六章 野生动物115
第一节 脊椎动物115
第二节 无脊椎动物116
第三节 其他动物117
第七章 自然灾害117
第一节 水灾118
第二节 旱灾122
第八章 环境保护124
第一节 1983年时环境状况124
第二节 畜禽禁限养区规划实施125
第三节 企业外搬简况125
第四节 绿化保护126
第五节 2013年环境测定127
第三编 人口128
第一章 人口规模与变动128
第一节 人口规模129
第二节 自然变动130
第三节 机械变动132
第四节 自由流动137
第二章 人口结构140
第一节 性别构成140
第二节 年龄构成140
第三节 婚姻构成142
第四节 民族构成145
第五节 文化构成146
第六节 职业构成147
第七节 收入构成149
第三章 氏族150
第一节 姓氏分布150
第二节 姓氏探源152
第三节 宗族宗祠155
第四章 计划生育155
第一节 机构设置155
第二节 计划生育措施156
第三节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159
第四节 技术服务160
第五章 二孩生育161
第一节 1982~1984年政策161
第二节 1985~1986年政策161
第三节 1990年政策163
第四节 1995~1996年政策164
第五节 2002年政策166
附录:单独子女放开生育二孩166
第四编 交通167
第一章 道路167
第一节 高速公路168
第二节 国道168
第三节 省道168
第四节 市级公路168
第五节 县道169
第六节 镇道街路169
第二章 桥梁173
第一节 公路桥梁173
第二节 铁路桥梁175
第三节 民间桥梁175
第四节 民间凉亭183
第三章 水上运输184
第一节 水上运输工具184
第二节 主航道与水运客运线186
第四章 陆上运输187
第一节 人力运输187
第二节 机动运输188
第三节 陆上客运运输189
第五章 公交运输190
第一节 公交场所与起始站点190
第二节 公交营运线与停靠站192
第六章 管理机构与道路养护196
第一节 管理机构196
第二节 道路养护196
第七章 交通企业197
第一节 邱隘搬运站197
第二节 机动车维修企业与驾驶培训学校198
第三节 公路加油站198
第八章 运输价格198
第一节 客运价格199
第二节 货运价格202
第九章 公路规费203
第一节 汽车养路费203
第二节 拖拉机养路费204
第三节 养路费附加费204
第四节 年辆购置附加费205
第五节 客货运附加费205
第六节 公路运输管理费205
第七节 摩托车养路费206
第八节 征收方式与规费取消206
第五编 邮电电信与信息化207
第一章 邮电机构207
第一节 浙江邮政公司宁波邱隘邮政支局207
第二节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宁波邱隘营业厅208
第二章 邮政208
第一节 路网208
第二节 邮政编码209
第三节 邮政业务209
第四节 邮资212
第三章 电信220
第一节 长途报话线路220
第二节 电报221
第三节 电话223
第四章 信息网络227
第一节 电子政务227
第二节 电子商务228
第六编 能源229
第一章 电网229
第一节 电网建设与农电资产管理230
第二节 变电所231
第三节 供电线路232
第二章 供电254
第一节 邱隘供电所254
第二节 邱隘镇电管(农电)站254
第三节 邱隘镇供电营业所255
第三章 用电256
第一节 用电结构256
第二节 “三电”管理257
第四章 路灯260
第一节 镇区路灯设置260
第二节 路灯维修261
第三节 路灯电费支出261
第五章 电力增容费262
第一节 保证金262
第二节 贴费262
第三节 免征263
第六章 电费价格263
第一节 历史电价类别263
第二节 近代电价构成266
第三节 居民用电价格267
第四节 非居民用电价格269
第五节 近年电价变动情况271
第六节 邱隘镇用电实付电价273
第七章 其他能源273
第七编 镇村建设277
第一章 村镇建设孕育阶段277
第一节 民国时期镇村建设状况277
第二节 1983年前后建成区镇村建设现状279
第二章 小城镇建设规划281
第一节 1983年建制镇规划要点281
第二节 1983年建制镇具体规划内容282
第三节 1983年规划时人口与企业发展等情况287
第三章 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工程288
第一节 实验区面积289
第二节 综合实验的成就289
第三节 改革探索内容290
第四章 全国农村文化改革实验区建设291
第一节 邱隘镇“1995~2000年文化发展规划”要点291
第二节 文化城等重点工程工作进程292
第三节 农村文化改革实验区总结要点292
第四节 其他文化建设资料294
第五章 省小城镇综合改革295
第一节 试点镇进程295
第二节 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要点296
第三节 综合改革主要内容297
第四节 户籍制度改革300
第六章 2002年3月邱隘镇总体规划要点305
第一节 规划期限与范围305
第二节 城镇发展目标及战略305
第三节 重点发展区职能与规模306
第四节 重点发展区总体布局306
第五节 绿地、水系及景观系统规划307
第六节 城镇道路交通规划308
第七节 工程管线规划308
第八节 城镇近期建设规划309
第九节 2000年时邱隘镇相关数据310
附录:邱隘镇国家级集体荣誉一览表312
第八编 南区建设与房产管理313
第一章 南区开发要点313
第一节 规划区域314
第二节 规划目标314
第三节 规划结构315
第四节 居民点布局规划315
第五节 路网规划315
第六节 河网规划316
第七节 公共服务设施316
第八节 景观风貌规划317
第九节 市政基础建设规划317
第十节 环境卫生设施规划317
第十一节 环境保护区设置318
第二章 南区核心地块城市设计(2010年)319
第一节 规划范围320
第二节 总体设计框架321
第三节 功能结构设计321
第四节 分区功能与地块开发323
第三章 《邱隘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要点(2012年)325
第一节 规划范围与职能定位325
第二节 人口规划与空间结构325
第三节 控制单元326
第四节 地块控制327
第五节 用地布局328
第六节 绿地与公共开放空间规划329
第七节 道路交通规划329
第八节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331
第九节 市政工程333
第十节 防灾体系规划335
第十一节 环境保护规划335
第四章 宁波东部新城东片区拆迁与邱隘南片建设336
第一节 东部新城片区拆迁与安置工作336
第二节 南区开发338
第三节 东雅新村建设339
第五章 房产管理340
第一节 邱隘房地产管理所341
第二节 邱隘镇直管公房清册341
第三节 租赁合同348
第四节 青年路公房(店面房)租赁情况说明(2013年)351
第五节 邱隘菜市场及汇鑫小百货市场划归属地管理352
第九编 农业、农村与水利355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355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356
第二节 私有土地制下的租佃关系356
第三节 土地改革357
第四节 互助合作359
第五节 人民公社360
第六节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经营体制360
第七节 联产承包362
第八节 全民土地所有制363
第二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363
第一节 农工一体化政策363
第二节 农业发展基金364
第三节 家庭农场365
第四节 土地规模经营366
第五节 土地流转机制366
第六节 农村股份制367
第三章 特色农业369
第一节 特色农园369
第二节 鄞州雪菜博物馆372
第三节 特色农业企业372
第四节 农业龙头企业376
第五节 特色农产品378
第四章 耕地382
第一节 土地383
第二节 面积383
第三节 农田建设385
第五章 粮食生产388
第一节 耕作制度388
第二节 粮食种植391
第三节 农用肥料与相关技术应用398
第四节 水稻栽培技术401
第五节 大小麦栽培410
第六节 其他杂粮作物栽培411
第七节 植保灭害413
第八节 植保组织与植物检疫414
第六章 经济和园艺作物415
第一节 油菜415
第二节 草子种416
第三节 雪菜开发与研究417
第四节 瓜菜417
第五节 席草 蔺草420
第六节 其他水果420
第七节 花卉422
第七章 养殖业422
第一节 畜禽养殖422
第二节 水产养殖430
第三节 畜牧防疫432
第八章 农业机具435
第一节 青铜器农具436
第二节 传统农具436
第三节 改良农具438
第四节 机械农具438
第五节 管理服务442
第九章 水利446
第一节 管理机构446
第二节 沟渠配套建设446
第三节 河道整治447
第十编 工业449
第一章 概述449
第一节 1962~1982年各业收入构成450
第二节 1991~2000年国民经济状况450
第三节 2003~2013年各产业构成451
第四节 2003~2013年工业经济与人均收入452
第二章 县属工业452
第一节 县属全民企业452
第二节 县属集体所有制工业454
第三章 部门工业456
第一节 工交部门企业456
第二节 财贸部门企业457
第三节 校办企业457
第四章 公私合营企业458
第一节 工农第一酒厂458
第二节 粮油企业459
第三节 刺绣工艺与鞋服社460
第四节 渔轮修造厂与手工业联社460
第五节 人民公社期间企业460
第五章 乡镇工业460
第一节 萌发时期(1956~1964)461
第二节 曲折发展时期(1965~1978)462
第三节 总量扩张时期(1979~1988)465
第四节 外向型经济发展时期(1989~1992)468
第五节 经营机制转换阶段(1993~2000)470
第六节 民营经济发展阶段(2001~2005)476
第七节 都市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时期(2006~2013)480
第六章 民营经济企业489
第一节 设备制造业489
第二节 纺织制造业504
第三节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523
第四节 造纸和纸制品业527
第五节 金属制品、冶炼和压延加工业529
第六节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33
第七节 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与仪器仪表制造业535
第八节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538
第九节 建筑业与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540
第十节 其他制造业541
第七章 企业选介546
第八章 工资福利556
第一节 民国期间工厂工人工资情况556
第二节 公私合营后的国营与大集体企业职工工资情况557
第三节 乡镇企业职工工资及福利情况557
第四节 宁波市最低职工工资标准与“五金”缴纳制度560
第九章 规模以上企业外迁变化情况561
第一节 2008~2009年企业外迁情况561
第二节 2010~2011年企业外迁情况563
第三节 2012~2013年企业外迁情况564
附录:历年企业先进人物和集体名录565
第十一编 商贸服务业568
第一章 商业体制568
第一节 个体私营商业568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569
第三节 集体商业569
第四节 国营商业570
第五节 管理机构571
第二章 市场572
第一节 集市572
第二节 店铺574
第三节 经营方式575
第四节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578
第五节 工业生产资料供应580
第六节 废旧品回收582
第七节 乡镇企业原料采购与产品销售583
第八节 生活资料供应584
第九节 农副产品收购585
第三章 粮油征购、销售与加工587
第一节 收储与管理机构587
第二节 粮油购销政策与粮食储备589
第三节 市场销售596
第四节 计划经济年代粮食分配597
第五节 粮油仓储598
第六节 粮油加工与产品600
第四章 服务业601
第一节 饮食业602
第二节 旅社611
第三节 茶室、茶座、茶馆服务614
第四节 理发美容业614
第五节 洗染、刻字、照相、台球馆业616
第六节 修理业617
第七节 广告、电信、印刷等新兴服务业620
第八节 运输服务业624
第九节 物流运输业628
第十节 房地产、金融、租赁等其他服务业628
第五章 商业零售、批发与食品制造631
第一节 零售业631
第二节 批发业665
第三节 食品制造672
第六章 涉外贸易673
第一节 旅外商人673
第二节 对外贸易675
第三节 侨情情况677
第十二编 财税、金融与保险678
第一章 财政678
第一节 财政体制678
第二节 财政收支680
第三节 财政管理685
第二章 税收688
第一节 税务机构688
第二节 税费征收690
第三节 税务管理706
第三章 货币707
第一节 制钱 银两 银元 铜元707
第二节 法币 金圆券 抗币 储备券709
第三节 债券710
第四节 人民币711
第五节 人民币汇率718
第四章 金融机构719
第一节 典当与钱庄719
第二节 中国银行720
第三节 农业银行721
第四节 建设银行721
第五节 工商银行721
第六节 交通银行721
第七节 宁波银行与广发银行722
第八节 邮政储蓄银行722
第九节 鄞州银行722
第十节 证券服务部723
第五章 金融业务723
第一节 结算形式723
第二节 电子银行725
第三节 利率725
第四节 利息税727
第六章 保险727
第一节 城镇职工基本保险727
第二节 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728
第三节 农村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728
第四节 城乡居民养老保障728
第五节 农业保险728
第六节 农业小额信用贷款担保732
第十三编 政党 社团733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733
第一节 解放前党的活动733
第二节 镇(乡、公社)党组织737
附录 中共邱隘区党委沿革741
第三节 镇党代会、镇委会743
第四节 基层党组织746
第五节 组织工作753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邱隘地区纪律检查组织754
第一节 “撤扩并”后的组织754
第二节 纪律检查委员会组织成员755
第三节 违纪案件查处755
第三章 其他政党756
第四章 社团756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闾邻与保甲757
第二节 农民团体757
专记:泾东乡首届农民代表大会758
第三节 工人团体760
第四节 青少年团体761
第五节 妇女团体764
专记:泾东乡妇女大会764
第十四编 人大、政府、政协766
第一章 人大766
第一节 代表选举767
第二节 镇人民代表大会768
第三节 1992年以来镇人大主席、副主席任职录772
第四节 议案意见办理773
第二章 政府773
第一节 唐至民国政府774
第二节 人民政府机构沿革774
第三节 邱隘镇政府机构设置779
第四节 重大施政措施782
第五节 优抚安置790
第六节 社会救济791
第七节 慈善扶贫795
第八节 结对帮扶795
第九节 社会福利797
第十节 残疾人帮扶799
第十一节 养老保险801
第十二节 殡葬管理801
附录:邱隘区公所沿革801
第三章 村民委员会802
第一节 组织设置802
第二节 行政村村主任任职情况802
第四章 居民委员会804
第一节 组织沿革804
第二节 居委会主任任职情况804
第五章 人民政协805
第一节 组织沿革805
第二节 活动方式806
第十五编 公安、司法与军事808
第一章 公安808
第一节 机构809
第二节 盗抢案件与刑事犯罪打击810
第三节 治安管理811
第四节 户政管理815
第五节 消防管理817
第六节 交通管理819
第七节 群众防治819
第二章 审判821
第一节 机构821
第二节 刑事审判822
第三节 民事审判823
第四节 人民陪审员824
第三章 司法825
第一节 普法教育825
第二节 人民调解826
第三节 法律服务827
第四节 公证服务828
第五节 社区矫正828
第四章 军事828
第一节 地方驻军828
第二节 镇人民武装部829
第三节 民兵830
第四节 兵役831
第五节 战事833
第十六编 教育科技836
第一章 普通教育836
第一节 学塾教育836
第二节 幼儿教育837
第三节 小学教育840
第四节 初中教育848
第五节 高中教育852
第六节 高校教育857
第二章 职业教育857
第一节 职业学校858
第二节 中等专业学校859
第三章 成人教育859
第一节 扫盲教育859
第二节 成人教育860
第三节 邱隘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860
第四章 特色教育861
第一节 邱隘农村社区教育学院861
第二节 邱隘镇业余家长学校862
第三节 特色培训学校863
第五章 教育投入864
第一节 教育经费864
第二节 社会助学868
第三节 学费收取869
第六章 教育管理870
第一节 旧学管理870
第二节 解放后管理模式871
第七章 教师871
第一节 教师队伍872
第二节 工资演变873
第三节 近代待遇874
第八章 科技877
第一节 鄞州区农业科学研究所878
第二节 宁波市农业实验农场883
第三节 鄞县良种场883
第四节 鄞州种子公司883
第五节 镇农技站与良种场884
第六节 绿原雪菜开发研究中心884
第七节 工业科技886
第八节 高新技术企业创建等附录888
第十七编 文化 体育892
第一章 文化892
第一节 群众文化894
第二节 广播电视899
第三节 电影放映900
第四节 文化市场901
第五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903
第二章 体育907
第一节 体育设施908
第二节 学校体育909
第三节 群众体育910
第十八编 文物古迹912
第一章 旧址912
第一节 檡木庙农会旧址912
第二节 中共横泾支部旧址912
第三节 中共浙江省委扩大会议旧址913
第二章 古桥914
第一节 盛垫桥与跨泾桥914
第二节 金价桥、宝带桥与古恒顺桥914
第三节 近东午桥、汪洋桥与回龙桥915
第四节 东雅桥、太平桥、汇源桥与杨嘉桥915
第五节 立裘桥916
第三章 古建筑916
第一节 横泾陈氏宗祠916
第二节 回龙董氏宗祠916
第三节 “六一山房”藏书楼遗址917
第四节 慈福寺遗址917
第五节 石池庙遗址919
第六节 羊侯庙遗址919
第七节 古城隍庙遗址919
第八节 新建庙遗址920
第十九编 卫生921
第一章 医疗体制与经费921
第一节 区、镇级医疗服务921
第二节 村级医疗服务922
第三节 社区医疗服务923
第四节 经费拨付使用923
第五节 2011~2013年间镇财政用于医疗卫生经费支出924
第二章 医疗机构924
第一节 诊所924
第二节 宁波市鄞州区骨伤科医院925
第三节 邱隘中心卫生院927
第四节 卫生室、医务室929
第五节 社区卫生服务站929
第三章 医疗技术与医务人员930
第一节 中医930
第二节 西医932
第三节 病床、医疗器械933
第四节 卫生信息化933
第五节 医技人员934
第四章 疾病防控934
第一节 传染病935
第二节 地方病940
第三节 职业病941
第四节 慢性病941
第五章 妇幼保健943
第一节 妇女保健943
第二节 儿童保健946
第三节 新生儿疾病筛查与访视946
第四节 儿童计划免疫947
第六章 公共卫生947
第一节 环境卫生948
第二节 农村水改951
第三节 食品卫生952
第四节 职业卫生953
第五节 校园卫生954
第七章 医疗保险制度955
第一节 农村医疗保险955
第二节 职工医疗保险957
第三节 居民医疗保险961
第四节 公费医疗962
第五节 贫病医疗补助962
第八章 卫生监督稽查965
第一节 鄞州区卫生监督所第二分所965
第二节 鄞州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大队邱隘中队965
第三节 鄞州区质量技术监督稽查大队邱隘稽查中队966
第四节 邱隘镇涉药械单位967
第九章 卫生镇、村创建与红十字会组织969
第一节 卫生镇、村创建969
第二节 公共卫生经费拨付使用970
第三节 红十字会970
第二十编 社会972
第一章 人民生活972
第一节 收入水平972
第二节 消费与积累975
第二章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978
第三章 方言979
第一节 语音981
第二节 词汇981
第三节 语法989
第四节 谚语989
第四章 风俗993
第一节 岁时习俗993
第二节 生产习俗996
第三节 礼仪习俗997
第四节 生活习俗1003
第五节 宗教习俗1007
第五章 宗教1009
第一节 佛教1009
第二节 基督教1009
第二十一编 人物1011
第一章 人物传略1011
第二章 烈士英名谱1021
第二十二编 文献1023
第一章 地方著述书目1023
第一节 邱氏著作要目1023
第二节 董氏著作要目1023
第三节 陈氏著作要目1024
第四节 马氏著作要目1027
第二章 本地现存宗谱目录1029
第一节 邱氏宗谱1029
第二节 横泾陈氏宗谱1030
第三节 董氏宗谱1030
第四节 殷隘殷氏宗谱1030
第五节 《鄞东盛垫桥马氏宗谱》1031
第六节 《鄞县鄞东五都王氏宗谱》1031
第七节 [鄞县]鄞东莘桥袁氏宗谱1031
第八节 高塘毕氏家谱1031
第九节 鄮东万龄乡陆氏宗谱1031
第十节 万龄应氏宗谱1032
第十一节 《鄞县万龄郑氏宗谱》1032
第十二节 鄞县《高塘徐氏宗谱》1032
第十三节 《高塘高氏宗谱》1032
第十四节 《张氏六四房宗谱》(不分卷)1032
第三章 诗选1032
第一节 董沛《六一山房诗集》选辑1032
第二节 邱氏诗选1046
第三节 董氏诗选1050
第四节 马海曙、马衡诗选1056
第五节 陈本深、陈允升诗选1057
第六节 李邺嗣与邱氏文人交往诗选1058
第七节 横泾陈氏牡丹诗(附:记、歌)1059
第四章 文选1060
第一节 邱绪《浚东钱湖议》1060
第二节 王安石《鄞县经游记》1062
第三节 李邺嗣《鄮东竹枝词》1063
第四节 董沛文选1066
第五节 段光清《盛垫桥事件始末》1070
第六节 马廉文选1073
第七节 马衡文选1074
第八节 乡风1077
第九节 宗谱文选摘编1078
第十节 其他著述1089
第五章 碑刻选1095
第一节 邱隘镇部分历代碑刻1095
第二节 羊侯庙《鄞县知事永禁药鱼碑》文1096
第三节 羊侯庙《鄞县知事永禁鱼荡碑》文1096
第四节 迴龙善嘉寺勒石永禁碑文1097
第五节 跨泾桥《公禁碑》1097
第六章 歌谣选1097
第一节 民间歌谣1098
第二节 童谣1099
第七章 谜语选1099
第八章 《四明谈助》《鄞县通志》选辑1100
第一节 《四明谈助》选辑1100
第二节 《鄞县通志·文献志·人物》选辑1103
第二十三编 杂记1109
第一章 人物故事1109
第一节 陈本深的故事1109
第二节 邱绪寻母记1110
第二章 掌故传说1111
第一节 傅天官与邱隘?的传说1111
第二节 张家瀛村的传说1112
第三节 夏六的传说1112
第三章 邱隘虎患记1113
大事记1114
后记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