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报告 2014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报告 2014](https://www.shukui.net/cover/13/31943648.jpg)
- 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4420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38页
- 文件大小:200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科学研究事业-发展-研究报告-北京市-2014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报告 2014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1
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指数篇11
第一章 导论11
第一节 关于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11
第二节 2014年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测算结果分析12
第二章 创新资源21
第一节 创新人才22
第二节 研发经费25
第三章 创新环境30
第一节 政策环境31
第二节 人文环境33
第三节 生活环境35
第四节 国际交流37
第四章 创新服务40
第一节 科技条件41
第二节 技术市场44
第三节 创业孵化46
第四节 金融服务48
第五章 创新绩效51
第一节 科技成果52
第二节 经济产出55
第三节 结构优化57
第四节 绿色发展60
第五节 辐射引领62
第六章 评价方法68
附录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指标解释及数据来源72
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战略篇87
第七章 首都创新2020:面向未来的战略选择87
第一节 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必须抓住历史机遇87
第二节 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必须应对重大挑战88
第三节 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必须树立领先全国的创新发展目标89
第四节 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必须打造先发的战略能力90
第五节 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必须拓展开放与协同的创新空间91
第八章 把握“五个结合”,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93
第一节 驱动与带动相结合93
第二节 改革与激活相结合94
第三节 权益与责任相结合95
第四节 聚合与发散相结合96
第五节 总体战略与阶段目标相结合97
第九章 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路径和举措98
第一节 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目标98
第二节 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路径99
第三节 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亟待增强的薄弱环节102
第四节 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对策建议103
第十章 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改革思考106
第一节 从“创新要素集聚地”到“科技创新中心”任重道远106
第二节 消除创新抑制是北京激发创新活力的关键107
第三节 以改革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基本思路107
第十一章 举基础研究之力,为创新中心加速110
第一节 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环境分析110
第二节 北京地区基础研究的现状、特点与发展趋势112
第三节 繁荣首都基础研究的总体思路与对策建议118
第十二章 基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科技创新贡献率研究121
第一节 关于科技进步贡献率及相关指标测算方法122
第二节 北京地区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124
第三节 北京科技进步贡献额和多要素生产率测算125
第四节 与全国水平和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比较分析125
第十三章 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思路与指标体系128
第一节 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三大战略基点128
第二节 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评价分析框架:“三大动力、九项支撑力”130
第三节 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133
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京津冀协同创新篇139
第十四章 京津冀联合打造创新发展战略高地研究139
第一节 典型案例及启示139
第二节 京津冀联合打造创新发展战略高地的发展愿景设想141
第十五章 围绕首都经济圈打造首都创新圈,建设京津冀创新共同体研究154
第一节 首都经济圈科技协同创新的基础与能力分析154
第二节 首都经济圈科技合作现状及问题159
第三节 对策与建议160
第十六章 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机制与着力点163
第一节 达成共识:京津冀推动协同创新的基础163
第二节 完善机制: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关键164
第三节 深化改革: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突破口166
第四节 多层面切入: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着力点167
第十七章 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建设研究169
第一节 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的概念与内涵169
第二节 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发展现状171
第三节 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的目标及内容173
第十八章 京津冀协同创新政策研究175
第一节 区域协同创新的概念和内涵175
第二节 京津冀促进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现状及问题176
第三节 京津冀促进协同创新的现有政策分析177
第四节 对策建议180
第十九章 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发展研究181
第一节 京津冀与长三角、珠三角生物医药产业比较分析182
第二节 京津冀三地生物医药市场环境分析185
第三节 京津冀三地生物医药产业结构特点186
第四节 京津冀三地生物医药创新资源特点187
第五节 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发展现状189
第六节 探索京津冀三地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发展的实现路径190
第二十章 京津冀区域半导体照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193
第一节 京津冀与长三角、珠三角半导体照明产业比较分析194
第二节 京津冀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195
第三节 京津冀半导体照明产业政策环境分析202
第四节 京津冀半导体照明产业协同发展现状205
第五节 促进京津冀半导体照明协同发展路径建议208
第二十一章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研究210
第一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与京津冀指数210
第二节 京津冀指数研究的问题导向212
第三节 影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因素213
第四节 京津冀指数的构成与测算方法215
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产业篇221
第二十二章 北京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及基地形成机制、发展现状及布局研究221
第一节 北京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221
第二节 北京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基地发展模式与趋势223
第三节 对策建议227
第二十三章 北京能源互联网技术及产业发展研究228
第一节 能源互联网的内涵及国内外发展现状228
第二节 能源互联网的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229
第三节 北京研发能源互联网的资源优势和关键技术231
第四节 对策建议233
第二十四章 北京无人机与航空应用服务产业发展研究235
第一节 无人机与航空应用服务产业发展概述235
第二节 全球无人机与航空应用服务产业发展现状237
第三节 中国无人机与航空应用服务产业发展现状238
第四节 北京无人机与航空应用服务产业发展现状240
第五节 北京无人机与航空应用服务产业发展目标242
第六节 对策建议243
第二十五章 北京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路径研究245
第一节 国际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特点和趋势245
第二节 国内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246
第三节 北京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状况与资源优势248
第四节 对策建议250
第二十六章 大数据助推首都“高精尖”产业发展研究——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例253
第一节 大数据在国内外高端装备制造业中的应用情况253
第二节 大数据在北京高端装备制造业中的应用发展现状255
第三节 北京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大数据应用的科技需求及重点发展方向257
第四节 实施“精机工程”,促进大数据助推北京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258
第二十七章 移动通信(4G)产业支撑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260
第一节 北京移动通信(4G)产业具有明显的优势260
第二节 移动通信(4G)产业对北京发展的战略性推动作用262
第三节 北京发展移动通信(4G)对区域创新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263
第四节 北京移动通信(4G)产业发展整体战略264
第五节 对策建议265
第二十八章 北京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现状、预测及低碳发展路径选择267
第一节 国内外城市积极探索和实践低碳发展模式267
第二节 北京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现状及未来趋势268
第三节 北京低碳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270
第四节 北京低碳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271
第二十九章 北京生物医药领域投入产出效率分析275
第一节 北京生物医药领域投入产出效率分析概述275
第二节 北京生物医药领域投入产出效率的测度278
第三节 北京生物医药产业重点企业典型案例分析280
第四节 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建议283
第三十章 科技创新促进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286
第一节 科技创新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286
第二节 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基本情况288
第三节 国内外现代服务业创新模式的经验借鉴291
第四节 科技创新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路和措施291
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政府治理与改革篇297
第三十一章 关于进一步创新首都城市精细化管理机制的若干建议297
第一节 一个创新点:建立首都服务机制297
第二节 五个支撑机制:政府管理机制、市场运作机制、社会参与机制、应急管理机制、区域联防机制299
第三节 一个技术支撑体系304
第三十二章 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首都科技创新管理模式的全新探索306
第一节 适应新形势和新需求,行动计划应运而生307
第二节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科技创新组织方式改革308
第三节 强化分类管理,加强政策创新309
第四节 实施12个重大专项,全面提升自主创新核心竞争力310
第三十三章 加强科技法制建设,保障和推动科技创新312
第一节 北京科技法制建设探索与实践312
第二节 北京科技法制建设的体会316
第三节 对策建议317
第三十四章 社会组织在转变政府行政职能方面的作用研究320
第一节 北京社会组织发展现状320
第二节 北京社会组织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发挥的主要作用323
第三节 北京社会组织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24
第四节 对策建议325
第三十五章 大数据时代的创新资源共享——从开放政府科技数据资源开始327
第三十六章 服务于首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创新政策体系研究329
第一节 首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形势329
第二节 首都创新驱动发展的定位、发展阶段分析330
第三节 北京创新政策体系的主要现状特征333
第四节 对策建议334
后记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