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础化学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基础化学 第3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18/31943134.jpg)
- 张欣荣,阎芳主编;唐中坤,刁海鹏副主编;曹海燕,李曹龙,王全军,刘坤,刘洛生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46387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30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343页
- 主题词:化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础化学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医用基础化学概述1
一、化学与生命科学的联系1
二、医用基础化学的任务与作用3
三、怎样学好医用基础化学3
第二节 国际单位制和法定计量单位4
第三节 溶液的组成标度5
一、物质的量和物质的量浓度5
二、质量摩尔浓度5
三、摩尔分数6
四、质量分数6
五、质量浓度7
科学家简介7
参考文献8
习题8
第二章 稀溶液的依数性9
第一节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9
一、液体的蒸气压9
二、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10
第二节 溶液的沸点升高11
一、液体的沸点11
二、溶液的沸点升高11
第三节 溶液的凝固点降低12
一、液态纯物质的凝固点12
二、溶液的凝固点降低12
第四节 溶液的渗透压14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14
二、溶液的渗透压与浓度及温度的关系15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17
科学家简介20
参考文献20
习题20
第三章 酸碱解离平衡22
第一节 强电解质溶液23
一、强电解质溶液23
二、离子的活度和活度因子24
三、离子强度25
第二节 弱电解质溶液26
一、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26
二、弱电解质解离平衡的移动29
第三节 酸碱理论31
一、酸碱质子理论31
二、酸碱电子理论35
第四节 水的解离平衡和溶液的pH35
一、水的解离平衡35
二、溶液的pH36
科学家简介41
参考文献42
习题42
第四章 缓冲溶液44
第一节 缓冲溶液的组成和缓冲机制44
一、缓冲溶液的组成44
二、缓冲溶液的缓冲机制45
第二节 缓冲溶液的pH计算46
一、缓冲溶液pH的近似计算式46
二、缓冲溶液pH计算公式的校正48
第三节 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49
一、缓冲容量的概念49
二、缓冲溶液影响缓冲容量的因素49
第四节 缓冲溶液的配制50
一、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50
二、标准缓冲溶液51
第五节 缓冲系在医学上的意义52
科学家简介54
参考文献54
习题55
第五章 难溶强电解质溶液的沉淀-溶解平衡56
第一节 溶度积原理56
一、标准溶度积常数及其与沉淀溶解度的关系56
二、溶度积规则60
第二节 沉淀反应的利用与控制61
一、沉淀的生成61
二、沉淀的溶解62
三、沉淀的转化64
四、分步沉淀64
第三节 生物矿化现象65
一、骨骼的形成与龋齿的产生66
二、尿结石的形成67
科学家简介68
参考文献68
习题69
第六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71
第一节 热力学基本概念72
一、系统和环境72
二、状态和状态函数72
三、过程和途径73
四、热和功73
五、热力学能75
第二节 能量守恒和化学反应热效应75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75
二、热力学能的变化与等容反应热效应76
三、系统的焓变和等压反应热效应77
四、反应进度、热化学方程式78
五、Hess定律和反应热的计算80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83
一、自发过程83
二、熵与热力学第二定律85
三、Gibbs自由能与化学反应的方向87
第四节 化学平衡92
一、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92
二、化学反应的限度与标准平衡常数92
三、标准平衡常数与化学反应的方向94
四、多重平衡94
五、化学平衡的移动95
第五节 非平衡系统热力学与生命简介97
科学家简介98
参考文献99
习题99
第七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102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102
一、以反应物或产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定义的反应速率102
二、以反应进度随时间的变化定义的反应速率103
三、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103
第二节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105
一、碰撞理论与活化能105
二、过渡态理论106
第三节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08
一、基元反应和复合反应108
二、速率方程109
三、简单级数反应的动力学方程110
第四节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13
一、van't Hoff规则113
二、Arrhenius方程114
第五节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15
一、催化剂和催化作用115
二、催化作用理论简介116
三、生物催化剂——酶117
第六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简介118
一、体内过程118
二、速率过程119
科学家简介122
参考文献122
习题122
第八章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极电势124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124
一、氧化数124
二、氧化还原电对125
第二节 原电池126
一、原电池与电极126
二、电池的书写方式127
三、常见电极类型128
第三节 电极电势和原电池的电动势129
一、电极电势的产生129
二、原电池的电动势与电极电势的测定130
三、电池电动势与Gibbs自由能131
四、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Nernst方程132
五、电极电势的应用134
第四节 电势法测定溶液的pH138
一、指示电极138
二、参比电极139
三、溶液pH的测定139
第五节 生物传感器140
一、传感器工作原理140
二、生物传感器概述141
三、生物传感器应用实例142
参考文献143
习题144
第九章 胶体分散系145
第一节 分散系概述145
一、分散系的分类145
二、胶体分散系146
第二节 表面现象147
一、表面积与表面Gibbs自由能147
二、表面活性剂149
三、乳化作用152
第三节 溶胶153
一、溶胶的基本性质153
二、溶胶的稳定性与聚沉157
三、溶胶的制备和净化158
四、气溶胶160
第四节 高分子化合物溶液与凝胶161
一、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稳定性161
二、高分子化合物对溶胶的保护作用162
三、高分子化合物溶液的渗透压和膜平衡162
四、凝胶164
科学家简介165
参考文献166
习题166
第十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167
第一节 氢原子光谱和Bohr理论167
一、Rutherford原子模型168
二、Bohr原子模型168
三、现代原子模型理论170
第二节 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171
一、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171
二、不确定原理172
第三节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173
一、波函数和原子轨道173
二、量子数及其物理意义173
三、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和径向分布175
第四节 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179
一、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179
二、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级180
三、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182
第五节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性质的周期性183
一、元素周期表183
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185
科学家简介189
参考文献189
习题189
第十一章 分子结构191
第一节 现代价键理论191
一、共价键的本质191
二、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192
三、共价键的类型193
四、键参数195
五、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197
第二节 杂化轨道理论198
一、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198
二、杂化轨道的类型和分子的空间构型199
第三节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202
一、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基本要点202
二、判断共价分子空间构型的一般规则203
第四节 分子轨道理论简介204
一、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204
二、分子轨道的能级及分子轨道中电子的排布207
三、键级209
第五节 分子间作用力210
一、van der Waals力210
二、氢键212
科学家简介215
参考文献215
习题216
第十二章 配位化合物218
第一节 配位化合物概述218
一、配位化合物的定义219
二、配合物的组成219
三、配合物的命名221
四、配合物的异构现象222
第二节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224
一、配合物的价键理论225
二、晶体场理论简介228
第三节 配合物的解离平衡232
一、配合物的平衡常数232
二、配位平衡的移动235
第四节 螯合物和生物配合物236
一、螯合物的结构特点及螯合效应237
二、影响螯合物稳定性的因素237
三、生物配合物238
第五节 配合物在医学上的应用240
科学家简介241
参考文献241
习题242
第十三章 滴定分析243
第一节 滴定分析概述243
一、滴定分析的方法和特点243
二、滴定分析的操作程序244
三、滴定分析的计算244
第二节 分析结果的误差和有效数字246
一、误差产生的原因和分类246
二、准确度与精密度246
三、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248
四、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249
第三节 酸碱滴定法250
一、酸碱指示剂250
二、滴定曲线与指示剂的选择252
三、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256
四、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实例257
第四节 络合滴定法258
一、EDTA络合滴定的基本原理258
二、EDTA络合滴定应用示例——水的总硬度测定261
第五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262
一、概述262
二、高锰酸钾法263
三、碘量法264
参考文献267
习题267
第十四章 常用仪器分析方法概论270
第一节 光度分析法270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70
二、荧光分析法276
第二节 色谱分析法278
一、色谱分析法概述278
二、气相色谱法284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286
四、毛细管电泳法288
第三节 电势分析法291
一、电势分析法概述291
二、离子选择性电极291
三、直接电势法292
四、电势滴定法293
科学家简介294
参考文献294
习题295
第十五章 人体中的化学元素296
第一节 人体元素组成296
一、必需元素和非必需元素296
二、人体必需元素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297
三、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00
第二节 元素的选择与演化301
一、丰度规则和生物可利用规则301
二、有效规则302
三、基本适宜规则302
四、有效和特异性的进化规则303
第三节 生物无机化学简介303
一、新兴的边缘学科——生物无机化学303
二、生物无机化学在发展中的研究课题303
第四节 几种人体必需元素的研究示例306
一、常量元素钙的生理功能和营养306
二、微量元素硒的研究307
三、微量元素锌的研究307
四、微量元素锰的研究308
五、微量元素镁的研究308
科学家简介309
参考文献309
习题309
附录310
附录一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310
附录二 一些基本物理常数312
附录三 标准溶度积常数(298K)312
附录四 一些物质的基本热力学数据313
附录五 常见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表(298K)316
附录六 常见配合物的标准稳定常数317
汉英索引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