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担保实务指南与疑难解答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担保实务指南与疑难解答
  • 胡泽恩,黄倬炜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6559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18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446页
  • 主题词:担保贷款-问题解答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担保实务指南与疑难解答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担保机构管理及文化建设篇1

1.1 担保公司有哪些类别,市场怎么定位1

1.1.1 经营范围1

1.1.2 业务品种2

1.1.3 股东背景5

1.2 担保机构有哪些管理模式5

1.2.1 专业分工管理模式5

1.2.2 全业务管理模式6

1.3 担保机构有哪些盈利模式7

1.3.1 纯融资性担保业务的盈利模式测算8

1.3.2 使用自有资金的盈利模式测算8

1.4 担保机构应选择什么样的企业文化9

1.5 如何使风险文化落地10

1.5.1 从理念层出发,构筑与培育风险文化11

1.5.2 从制度层着手,建立与推行流程、制度11

1.5.3 以物质层约束,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12

1.6 担保机构的薪酬激励实现通常采用什么模式12

1.6.1 高稳定性薪酬模式及适用12

1.6.2 高弹性薪酬模式及适用13

1.6.3 调和性薪酬模式及适用13

1.7 如何实现绩效考核指标量化管理13

1.7.1 实行绩效—风险挂钩的目标责任考核制度13

1.7.2 重指标,不唯指标论,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14

1.8 如何建立权责明晰的约束制度14

第2章 担保业务体系及市场开拓篇16

2.1 融资担保业务体系及市场开拓16

2.1.1 担保业务品种的组成16

2.1.2 担保业务的市场需求18

2.1.3 与银行合作开拓业务21

2.1.4 运用政府扶持政策开拓业务,达到政企双赢23

2.1.5 开发存量客户以开拓融资担保业务24

2.1.6 与其他机构合作开拓业务27

2.2 保证担保业务体系及市场开拓28

2.2.1 保证担保业务包含哪些品种28

2.2.2 非融资类保函都有哪些种类,各自的适用范围是什么29

2.2.3 保函按照法律关系如何分类35

2.2.4 与银行合作开拓业务38

2.2.5 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开拓业务40

2.3 债券增信业务体系和市场开拓42

2.3.1 债券增信业务有哪些品种42

2.3.2 债券增信业务的市场需求52

2.3.3 与银行合作开拓业务61

2.3.4 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开拓业务66

2.3.5 开发已有客户资源开拓业务67

2.3.6 与其他机构合作开拓业务67

第3章 保前调研篇70

3.1 调研前期信息搜集70

3.1.1 如何搜集行业资料70

3.1.2 如何搜集企业内部资料70

3.1.3 如何搜集企业外部资料71

3.1.4 如何搜集企业信用信息71

3.1.5 如何搜集企业诉讼记录72

3.1.6 如何搜集企业实际控制人信用信息72

3.1.7 如何搜集企业技术创新信息72

3.1.8 如何搜集企业税务信息73

3.1.9 如何搜集企业历史变更记录73

3.1.10 如何搜集企业不良记录73

3.1.11 如何搜集企业产品信息74

3.1.12 如何搜集企业现金流信息74

3.2 担保信息预加工处理75

3.2.1 企业基本情况的初步核实75

3.2.2 企业生产经营信息的初步核实80

3.2.3 怎样进行企业财务资料的整理和加工81

3.2.4 借款用途怎样核实86

3.2.5 如何分析反担保信息87

3.2.6 总结90

3.3 调研提纲的制定91

3.3.1 如何整理缺少的资料91

3.3.2 如何分析企业货币资金合理性91

3.3.3 如何分析企业应收账款合理性92

3.3.4 如何分析企业存货合理性92

3.3.5 如何分析企业其他应收账款合理性93

3.3.6 如何分析企业固定资产合理性94

3.3.7 如何从借款金额分析企业借款合理性94

3.3.8 如何从借款期限分析企业借款合理性95

3.3.9 如何从资金成本分析企业借款合理性95

3.3.10 如何从还款能力分析企业借款合理性95

3.3.11 如何从资金用途分析企业借款合理性96

3.3.12 如何分析企业应付账款合理性96

3.3.13 如何分析企业其他应付款合理性97

3.3.14 如何分析企业留存收益合理性97

3.3.15 如何分析企业毛利率、净利率合理性97

3.3.16 如何分析企业期间费用的变化98

3.3.17 如何了解企业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98

3.3.18 如何分析行业特点和行业平均水平98

3.3.19 如何分析企业所处行业地位98

3.4 从企业供应商方面入手的调研方法99

3.4.1 了解供应商情况的重要性99

3.4.2 如何通过对比客户账期来确定供应商账期对其现金流的利弊100

3.4.3 如何通过生产流程分析其供应商结构100

3.4.4 如何根据行业情况来判断供应商账期的合理性100

3.4.5 企业负责人对供应商的把握程度透露出什么信息100

3.4.6 如何通过企业的供应商判断企业的产品定位101

3.4.7 如何核证企业关于供应商信息的真实性101

3.4.8 供应商选择对成本控制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101

3.5 从企业客户方面入手的调研方法102

3.5.1 了解企业客户信息有什么意义102

3.5.2 从什么途径可以获得企业主要客户的信息102

3.5.3 了解企业客户变化情况的意义102

3.5.4 怎样核实企业客户的真实性103

3.5.5 调研客户稳定性的意义103

3.5.6 主要客户占总销售的比例104

3.5.7 如何了解客户的结算方式104

3.5.8 对比同行企业客户的账期有何意义105

3.5.9 上下游结算方式及账期长短对企业资金有哪些影响105

3.5.10 销售趋势的变化分析的意义106

3.5.11 实际账期与合同约定账期比较106

3.5.12 企业和客户间是否有与质量相关的诉讼106

3.5.13 对比客户与同行业上市公司情况如何107

3.5.14 企业所处行业技术革新情况如何107

3.5.15 分析企业客户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局势107

3.5.16 分析项目客户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局势108

3.5.17 分析企业现有的客户108

3.5.18 分析客户付款的频率是否有变化108

3.5.19 分析企业是否有虚增销售的嫌疑109

3.5.20 分析企业的客户是否存在单一大客户的风险109

3.5.21 除了核查账务的方式外,其他还有哪些方式可以了解企业客户的信息109

3.5.22 上市公司客户带来的问题110

3.5.23 工程类客户带来的问题110

3.5.24 餐饮业客户的特点及潜在风险110

3.5.25 服装业客户的特点及潜在风险111

3.5.26 企业客户所处行业中,是否存在行业龙头或大型企业破产、施欠供应商货款、被银行收贷情况111

3.6 主营产品前景的分析与判断112

3.6.1 企业产品的用途是什么112

3.6.2 产品的性能是什么112

3.6.3 产品的适用市场有哪些领域112

3.6.4 产品在产业链中处于什么位置113

3.6.5 产品的市场需求如何113

3.6.6 企业产品的市场成熟度如何113

3.6.7 企业产品的技术亮点在哪里114

3.6.8 企业竞争对手有哪些114

3.6.9 企业产品的可替代性如何114

3.6.10 企业产品的环保程度如何115

3.6.11 企业老板做该种产品的原因115

3.6.12 老板的过往经历和产品相关度体现在哪里115

3.6.13 如何通过和老板交流了解产品的相关信息116

3.6.14 通过什么途径获取相关产品信息116

3.6.15 如何利用上市公司年报获取相关信息116

3.6.16 从哪里获取行业研究报告117

3.6.17 新闻及国家政策是否会对企业主营产品产生影响117

3.6.18 产品的上下游的关系如何判断(如结算方式与账期情况)117

3.6.19 产品销售渠道的拓展方式有哪些118

3.6.20 企业产品所定位的地域特点、国家特点、文化特点有哪些118

3.6.21 企业员工素质怎样判断118

3.6.22 企业产品人工生产和机器生产的比例118

3.6.23 企业产品毛利、净利水平如何119

3.6.24 企业产品生产的准入条件难易程度判断119

3.6.25 企业产品退出的成本判断120

3.6.26 企业处于卖方市场还是买方市场120

3.6.27 企业产品的销售模式解析120

3.6.28 企业产品的售后服务如何120

3.6.29 如何检验企业产品的良品率121

3.6.30 企业产品与同类型产品相比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121

3.6.31 企业所处行业的市场规模、市场增长情况以及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情况分析的意义121

3.7 企业资产负债表核实方式122

3.7.1 中小企业财务调研的基本流程有哪些122

3.7.2 调研企业一般需要哪几期财务报表122

3.7.3 调研中小企业应如何通过账套核实财务报表的真实性122

3.7.4 企业财务报表核实需要重点核实哪些科目122

3.7.5 对于没有账套的中小企业应该怎么核实企业财务状况123

3.7.6 确定企业货币资金真实性的方法及要点有哪些123

3.7.7 应收账款科目应该怎样核实123

3.7.8 怎样通过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明细判断客户账期124

3.7.9 怎样通过抽查的方式核实企业账套系统中应收账款的真实性124

3.7.10 项目经理怎样合理判断企业应收账款中的坏账情况125

3.7.11 项目经理通过哪些方式可以核实企业的存货明细125

3.7.12 对于制造型企业,如何通过生产现场调研侧面核实企业库存信息126

3.7.13 怎样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合理调整企业报表,以真实显示企业经营情况127

3.7.14 固定资产科目应该怎样核实128

3.7.15 机器设备类固定资产企业如何折旧比较合理129

3.7.16 厂房、办公楼类固定资产企业如何折旧比较合理129

3.7.17 怎样通过分析企业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明细判断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129

3.7.18 无形资产科目一般包含哪些类别129

3.7.19 长期投资科目一般包含哪些类别130

3.7.20 无形资产科目应该怎样核实130

3.7.21 通过哪些途径可以核实企业表面及其隐藏借款132

3.7.22 通过哪些科目可以判断企业表面及隐藏的对外投资情况133

3.7.23 核实企业应付账款有哪些方法133

3.7.24 通过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明细怎样判断供应商的账期134

3.7.25 怎样从其他应付科目中找寻企业隐性负债134

3.7.26 怎样看出企业是否为虚假增资135

3.7.27 怎样核实企业人员工资135

3.7.28 如何判断出口企业出口退税款的真实性136

3.7.29 如何判断企业分红真实性136

3.7.30 如何核实企业实收资本科目136

3.8 企业利润表核实方式136

3.8.1 企业确认销售收入有哪些方式136

3.8.2 核实企业销售收入有哪些方法137

3.8.3 如何通过企业客户回款来核实企业财务报表中销售收入的真实性137

3.8.4 主营业务收入与客户回款有哪些密切联系137

3.8.5 如何判断企业收入的增长下降变化趋势138

3.8.6 针对财务管理不规范的企业如何核实其销售收入及成本138

3.8.7 怎样甄别企业通过关联交易来虚增销售收入139

3.8.8 怎样发现企业通过伪造合同来虚增销售收入139

3.8.9 如何通过核实原始凭证甄别企业虚假销售140

3.8.10 对于一些财务规范凭证齐全的拟上市公司,如何发现其销售收入中的水分141

3.8.11 企业营业外收入一般包含哪些143

3.8.12 如何判断企业营业外收入的真实性及对企业净利润的影响144

3.8.13 企业营业外支出一般包含哪些144

3.8.14 结合行业特点,如何判断企业成本结转是否正确145

3.8.15 科技型轻资产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包含哪些145

3.8.16 科技型轻资产企业主营成本核实方式有哪些146

3.8.17 贸易类轻资产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包含哪些146

3.8.18 贸易类轻资产企业主营业务成本怎样核实147

3.8.19 生产类重资产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包含哪些147

3.8.20 生产类重资产企业主营业务成本怎样核实147

3.8.21 企业期间费用主要包含哪些类别147

3.8.22 如何对企业各项期间费用变化进行分析(平行比较)148

3.8.23 结合行业特点,企业盈利模式有哪些149

3.8.24 企业如何通过研发费用来调节利润149

3.8.25 如何通过抽查进出库核实企业毛利率150

3.8.26 根据企业所处不同行业,如何判断企业毛利率的合理性150

3.8.27 企业常用哪些方法来调节利润粉饰报表151

3.8.28 项目经理如何对企业毛利率变化状况进行分析151

3.8.29 项目经理如何核实企业纳税情况151

3.8.30 企业未分配利润与净利润的逻辑关系是什么152

3.9 企业现金流情况的核证152

3.9.1 什么是现金流量表152

3.9.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组成与含义153

3.9.3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组成与含义154

3.9.4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组成与含义154

3.9.5 如何通过与老板的初步交流了解企业当前现金流状况155

3.9.6 如何在方案谈判过程中了解企业现金流状况155

3.9.7 一般从哪几方面核实营业收入的回款155

3.9.8 如何判断经营性现金流量的稳定性156

3.9.9 负的经营性现金流企业是否适宜再融资156

3.9.10 融资方案对企业现金流是否产生较大压力156

3.9.11 企业的投资收益是否可作为稳定性收益157

3.9.12 如何从收付现金流中识别企业的关联企业157

3.9.13 如何从现金流中匡算出对外投资额157

3.9.14 处于初步建设阶段的对外投资对企业产生的资金压力怎样调研158

3.9.15 如何对处于初步投产阶段的对外投资的现金流状况进行调研159

3.9.16 如何对处于稳定量产阶段的对外投资的现金流状况进行调研159

3.9.17 存货的变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是怎样的159

3.9.18 购入固定资产的变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是怎样的159

3.9.19 如何从现金流分析企业是否有未披露对外融资160

3.9.20 如何从现金流分析企业是否有未披露关联公司融资160

3.10 财务因素与非财务因素结合发现风险160

3.10.1 生产现场与财务数据印证160

3.10.2 存货盘点与财务报表印证161

3.10.3 生产施工类企业固定资产、人员数量同销售规模相印证161

3.10.4 老板对公司经营情况介绍同报表相印证162

3.10.5 财务人员变动折射经营情况162

3.10.6 研发人员层次及专利质量折射公司技术实力162

3.10.7 贷款及大额资金到账后流向反映实际用途163

3.10.8 通过企业发工资及时程度了解企业资金紧张程度163

3.10.9 通过老板近几年资产和负债变动水平间接印证企业是否赚钱163

3.10.10 与企业同行或上下游沟通侧面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164

3.10.11 通过了解企业业务模式和财务模式差异进行印证164

3.10.12 老板私人账户是否有大额异常往来164

3.10.13 近期老板夫妇贷款卡查询次数多不多165

3.10.14 生产型企业用电量变化同营业收入变动是否相符165

3.10.15 近期诉讼情况是否变多或有重大诉讼165

3.10.16 通过行业成熟度判断企业利润的合理性166

3.10.17 通过行业周期判断企业利润的合理性166

3.10.18 企业对上下游的依赖度与其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影响166

3.10.19 企业客户情况与其利润的合理性167

3.10.20 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与其利润的合理性167

3.10.21 通过企业客户结构及单个客户的应收账款周转率甄别风险167

3.10.22 通过企业存货情况及存货周转率甄别风险168

3.10.23 通过银行流水及其他应收应付款甄别风险168

3.10.24 通过查看企业生产研发现场结合企业销售量判断销量合理性169

3.10.25 通过企业报税表判断企业销售量的合理性169

3.10.26 了解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与其管理成本的合理性169

3.10.27 通过了解企业的纳税意识及实际销售量甄别风险170

3.10.28 通过了解企业实际控制人的经历和管理思维等以及企业的财务状况甄别风险170

3.10.29 通过了解企业实际控制人的对外投资情况及企业的其他应收应付款甄别风险171

3.10.30 通过了解企业高管人员流动情况及企业销售量甄别风险171

3.11 保函调研关注要点172

3.11.1 保函调研前,收集信息来源有哪些172

3.11.2 对于工程基本信息,主要调研分析哪些方面172

3.11.3 招投标及履约保函重点关注哪些信息172

3.11.4 保函申请人的信息分析包括哪些方面173

3.11.5 如何分析项目是否可以盈利173

3.11.6 保函申请人的资质对项目履约是否有影响174

第4章 担保评审篇175

4.1 如何评审项目175

4.1.1 担保机构应采用什么样的项目评审制度175

4.1.2 项目评审要关注哪些方面179

4.1.3 项目评审理念及核心指标分析187

4.1.4 项目评审风险偏好及评审尺度205

4.1.5 保证评审尺度一致性的常见情况有哪些208

4.1.6 常规项目评审的案例分析210

4.2 评审报告的撰写及评判227

4.2.1 评审报告简介227

4.2.2 项目基本情况229

4.2.3 企业管理分析229

4.2.4 产品及技术状况分析230

4.2.5 行业及市场情况233

4.2.6 产品制造237

4.2.7 企业资信状况240

4.2.8 财务分析244

4.2.9 风险性分析250

4.2.10 安全保证措施分析253

4.2.11 项目方案设计255

4.3 保函评审关注要点258

4.3.1 受益人索赔动机是什么258

4.3.2 造成保函索赔的原因有哪些258

4.3.3 分析承包商履约记录的意义是什么259

4.3.4 如何分析工程项目的付款条件260

4.3.5 分包项目的关注重点有哪些260

4.3.6 承包商可能为了中标而采取冒险措施,将投标价压得过低,如何甄别此类项目261

4.3.7 商业类保函的评审与政府投资类项目评审有哪些区别261

第5章 保后管理篇262

5.1 保后管理的概念及意义262

5.1.1 什么是保后管理262

5.1.2 什么是贷后风险263

5.1.3 贷后风险的成因是什么263

5.1.4 保后管理与贷前调研的区别是什么264

5.1.5 保后管理有什么意义265

5.1.6 保后管理的基本程序是什么266

5.1.7 保后管理经常会存在哪些问题266

5.1.8 保后检查的内容主要有哪些267

5.1.9 在保后管理过程中如何对项目进行分级268

5.1.10 正常类项目的定义是什么268

5.1.11 关注类项目的定义是什么269

5.1.12 可疑类项目的定义是什么269

5.1.13 损失类项目的定义是什么270

5.2 如何进行保后管理270

5.2.1 为什么要定期进行保后管理270

5.2.2 通常两次保后管理间隔时间有多长271

5.2.3 首次保后检查需要关注哪些问题271

5.2.4 保后管理报告有哪些内容271

5.2.5 如何对保后情况做一个详尽的记录272

5.2.6 什么是客户综合分析274

5.2.7 如何进行客户综合分析274

5.2.8 什么是客户管理274

5.2.9 什么是客户外部环境分析274

5.2.10 如何通过与企业相关人员交流发现问题275

5.2.11 保后跟踪必查的非财务项目有哪些276

5.2.12 保后管理关注的经营风险有哪些278

5.2.13 保后管理应关注哪些管理状况278

5.2.14 保后管理中需要关注的行业风险有哪些278

5.2.15 行业风险预警信号有哪些279

5.2.16 保后管理中财务分析方法的意义是什么279

5.2.17 保后管理重点关注的财务指标有哪些280

5.2.18 保后管理中需关注企业与银行的哪些往来283

5.2.19 对企业提供的抵(质)押物需要关注哪些内容283

5.2.20 对保证人的管理需要注意哪些问题284

5.2.21 对客户贷款项目执行情况的管理包括哪些方面285

5.2.22 什么是客户品质分析285

5.2.23 什么是客户经营状况分析285

5.3 风险预警及风险发生后要采取哪些措施286

5.3.1 什么是跟踪预警286

5.3.2 保后跟踪预警过程中有哪些财务类预警信号286

5.3.3 保后跟踪预警过程中有哪些非财务类预警信号286

5.3.4 反担保预警信号有哪些287

5.3.5 客户生产经营管理预警信号有哪些288

5.3.6 企业涉及重大法律诉讼应该怎么处理288

5.3.7 对暂时出现经营困难的企业该怎么处理289

5.3.8 企业把借款资金挪作他用怎么办289

5.3.9 企业法人代表有外国永久居住权,保后需要注意哪些问题289

5.3.10 企业主要管理人员发生大规模变动怎么处理289

5.3.11 企业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动对担保风险有什么影响289

5.3.12 做保证反担保的夫妇离婚对担保风险有什么影响290

5.3.13 抵押物出现大幅贬值应该采取哪些措施290

5.3.14 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差,不积极配合怎么办290

5.3.15 抵押人为自然人,抵押人死亡怎么处理291

5.3.16 抵押人为法人,抵押人破产清算怎么办291

5.3.17 抵押物被查封是否影响抵押权的效力291

5.3.18 抵押的房屋列入了拆迁范围怎么办292

5.3.19 抵押物发生毁损灭失怎么办292

5.4 保后管理案例分析293

5.4.1 案例一293

5.4.2 案例二294

5.4.3 案例三295

第6章 风险管理篇297

6.1 反担保措施的落实297

6.1.1 反担保措施包括哪些297

6.1.2 无房产证的房产能否抵押297

6.1.3 绿本的房产证能否抵押298

6.1.4 委贷项目的房子抵押给银行还是担保公司298

6.1.5 质押反担保合同中应收账款质押内容应如何表述298

6.1.6 抵押金额与议定值怎样填写298

6.1.7 抵押物的出租(未出租)声明有什么作用299

6.1.8 为什么要将保证人的配偶加进来做夫妇保证299

6.1.9 军人能否做保证反担保299

6.1.10 抵押房产证的信息从哪几方面核实299

6.1.11 未成年人名下的房产能否抵押300

6.1.12 抵押给担保公司的房子要出租怎么办300

6.1.13 抵押给担保公司的房子要办理产权人子女入学手续怎么办300

6.1.14 应收账款质押在哪里登记300

6.1.15 房产参照物交易价格如何获得301

6.1.16 新房地产或在售地产如何评估301

6.1.17 商品房评估如何与当地政策进行衔接301

6.1.18 非商品房如何评估301

6.1.19 房地产出租对房地产评估有何影响302

6.1.20 持有红证的土地使用权如何评估302

6.1.21 持有绿证的土地使用权如何评估303

6.1.22 机器设备能否抵押303

6.1.23 机器设备如何评估303

6.1.24 汽车能否抵押304

6.1.25 汽车如何评估304

6.1.26 船舶如何评估304

6.1.27 船舶抵押如何办理305

6.1.28 哪些股票可以质押306

6.1.29 股票如何评估306

6.1.30 股票质押在哪里办理306

6.1.31 非上市公司的股权能否质押307

6.1.32 非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如何办理307

6.1.33 非实地勘察外地房地产需要什么资料308

6.1.34 反担保措施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复评308

6.1.35 反担保措施在什么情况下需要重新评估309

6.1.36 有价证券(除股票)有哪些可以质押309

6.1.37 出口退税能否质押309

6.1.38 知识产权能否质押309

6.1.39 商标权质押如何办理310

6.1.40 著作权质押如何办理310

6.1.41 专利权质押如何办理311

6.1.42 一房地产既有土地证又有房产证,选择哪个作为反担保措施312

6.1.43 动产质押为什么常常需要介入第三方监管312

6.1.44 未成年人可以做个人保证吗312

6.1.45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可以作为保证人吗312

6.1.46 企业法人分支机构可以作为保证人吗312

6.1.47 仓单质押等于存放在仓库的存货质押吗313

6.1.48 反担保和再担保是同一个概念吗313

6.2 合同文本办理和确认313

6.2.1 担保机构签订的合同有哪些类别313

6.2.2 争议解决方式如何约定314

6.2.3 合同为什么要面签314

6.2.4 面签该如何做314

6.2.5 月等额还款条款怎么表述314

6.2.6 分次放款如何表述314

6.2.7 委托贷款各方关系如何界定315

6.2.8 借款合同提款期问题如何协调315

6.2.9 保证合同与合作协议书如何正确衔接315

6.2.10 合同当事人无法亲自签署合同时怎么办315

6.2.11 综合授信业务的项目有银行的授信协议,还需要借款合同吗315

6.2.12 合同可以手写吗316

6.2.13 合同单面打印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316

6.2.14 合同为什么要骑缝盖章或按指印316

6.2.15 各类合同的签订日期怎么写316

6.2.16 银行合同与担保机构通过的方案表述不完全一致时,应采取什么“补救”措施316

6.2.17 合同签订地的约定对合同有什么影响317

6.2.18 综合授信业务如何表述317

6.2.19 只有部分人签字的合同是否有效317

6.2.20 债权转让对合同是否有影响317

6.2.21 债务转让对合同是否有影响318

6.2.22 合同需要备案吗318

6.2.23 合同需要公证吗318

6.2.24 合同中的“三金”(损害赔偿金、违约金、定金)如何选择318

6.2.25 合同中的“保证期间”怎么理解318

6.2.26 合同中如何约定送达事宜319

6.2.27 抵押权行使期间如何约定319

6.2.28 房产抵押和余额抵押签的合同是一样的吗319

6.2.29 各种反担保合同中,反担保的范围怎么约定320

6.2.30 合同终止等同于合同无效吗320

6.2.31 项目展期需要重新签订合同吗320

6.2.32 委托贷款项目的主合同是借款合同还是委托合同320

6.2.33 委托贷款项目的贷款人是银行还是担保机构320

6.2.34 委托贷款项目的抵押权人是银行还是担保机构321

6.2.35 什么情况下签署无银行方版本的合同321

6.2.36 应收账款质押且签署了质押合同,为什么还要签质押登记协议321

6.2.37 出口退税质押且签署了质押合同,还需要签署其他合同吗321

6.2.38 与银行合作的保证方式、期间、担保范围如何确定321

6.2.39 如何与银行进行风险共担322

6.2.40 银保合作协议书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322

6.2.41 银保合作协议书中关于代偿如何约定322

6.2.42 银保合作协议书中关于追偿应如何约定322

6.2.43 担保机构与新兴互联网平台的合作要点323

6.2.44 债权转让模式是否合法324

6.2.45 债权转让是否会演化成庞氏骗局325

6.3 放款资料完整性核实325

6.3.1 借款企业的全资子公司提供反担保,是否需要在借款企业的股东会决议中写明同意该子公司提供反担保325

6.3.2 借款企业的股东会决议与董事会决议如何选择325

6.3.3 反担保企业的股东会决议与董事会决议如何选择325

6.3.4 抵押人在不同婚姻状况下提供的资料有什么不同326

6.3.5 放款审核需提供的资料主要有哪些326

6.3.6 抵押递件放款前需要取得什么凭证326

6.3.7 抵押设立后,放款前抵押物被查封的怎么应对326

6.3.8 质押递件放款前需要取得什么凭证327

6.3.9 合同签订后放款前,借款企业变更股东信息应如何处理327

6.3.10 合同签订后放款前,借款企业变更企业名称如何处理327

6.3.11 合同签订后放款前,借款企业的组织机构代码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等过期了,如何处理327

6.3.12 分次放款时需要借款企业出具承诺函吗327

6.3.13 股东会决议或者董事会决议需要面签吗327

6.3.14 项目放款前需要查涉讼吗328

6.3.15 放款前在哪里查涉讼328

6.3.16 放款前需要查询企业工商信息吗328

6.3.17 企业老板再三催促的放款真的就要马上放吗328

6.3.18 分次放款项目在第二次及后面几次放款时还需要重新审核资料吗328

6.3.19 放款前发现抵押物的抵押登记信息有误怎么办328

6.3.20 哪些反担保物在放款前需要买保险329

6.3.21 购买保险时有哪些注意事项329

6.3.22 企业需要提供公司章程吗329

6.3.23 过会时要求项目放款前补充了解的信息,在放款前如何把控329

6.3.24 放款前发现合同有误应怎么做329

6.3.25 放款前发现合同不完整应怎么做330

6.3.26 企业放款时间距离上评审会时间相隔较久,可以直接放款吗330

6.3.27 借款企业的关联企业在放款前涉诉,对放款有影响吗330

6.3.28 借款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在放款前经营状况下降,对放款有影响吗330

6.3.29 借款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在放款前涉诉,对放款有影响吗330

6.3.30 放款通知书有格式要求吗330

6.3.31 放款通知书的效力是什么331

6.3.32 出具保函通知书要附保函格式吗331

6.3.33 未收到银行放款通知书回执的如何确定项目有无实际放款331

6.4 承保后的风险预警和风险管理措施331

6.4.1 什么是保后跟踪331

6.4.2 保后跟踪有什么作用332

6.4.3 保后跟踪如何划分职责332

6.4.4 如何进行保后跟踪333

6.4.5 保后跟踪制度如何得到贯彻落实333

6.4.6 保后跟踪如果发现问题怎么办334

6.4.7 保后检查的方法有哪些334

6.4.8 保后检查的主要内容都有哪些334

6.4.9 如何构建保后跟踪的监督评价机制335

6.4.10 信用担保风险分类有哪些335

6.4.11 什么是全面风险管理336

6.4.12 风险管理绩效的评价指标有哪些336

6.4.13 如何实现与银行的风险分担机制337

6.4.14 如何通过岗位分工实现风险规避337

6.4.15 如何构建廉洁运作制度实现风险规避338

6.4.16 如何通过A、B角制度实现风险规避338

6.4.17 如何通过债权转让方式进行风险转移339

6.4.18 项目风险预警分类有哪些339

6.4.19 正常类项目的判断标准340

6.4.20 一级预警的判断标准340

6.4.21 二级预警的判断标准341

6.4.22 三级预警的判断标准341

6.4.23 保后跟踪中为什么还要引入项目稽核制度341

6.4.24 如何挑选项目进行项目稽核342

6.4.25 项目稽核中应重点审查哪些方面342

6.4.26 保后跟踪面对特殊情况应当如何处理343

6.4.27 如何从权利凭证及合同档案管理上防范风险343

6.4.28 项目正常终结后还需要做什么343

6.4.29 保证责任终止证明是必需品吗344

6.4.30 如何进行反担保释放344

6.4.31 贷款担保项目能否展期345

6.4.32 展期项目应当如何操作345

6.4.33 展期项目是否需要重新办理抵押登记345

6.4.34 担保项目风险化解的原则和要求有哪些346

6.4.35 代偿之后如何保障保证人的追偿权347

6.4.36 代偿金额如何确定347

6.4.37 代偿时机如何选择348

6.4.38 代偿证明如何出具348

6.4.39 代偿与追偿如何完美衔接349

6.5 非融资性担保业务的法律问题和风险管理措施349

6.5.1 如何看待保函的独立性349

6.5.2 如何分析保函的索赔动机,强化准入风险控制350

6.5.3 如何从保函文本入手防范法律风险351

6.5.4 如何判断和应对欺诈性索赔和权力滥用352

6.5.5 面对索赔,如何防范合作银行的道德风险353

6.5.6 什么是财产保全担保354

6.5.7 诉讼保全担保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风险354

6.5.8 如何进行诉讼保函业务的代偿风险控制355

6.5.9 如何进行诉讼保函业务的风险控制355

6.5.10 诉讼保函业务的业务流程356

6.5.11 出具诉讼保函后应该做些什么356

第7章 资产保全和债务追偿篇357

7.1 信用担保项目法律手段清收357

7.1.1 担保项目中存在哪些法律关系357

7.1.2 处理担保项目中有哪些法律依据357

7.1.3 担保项目中会涉及哪些诉讼请求358

7.1.4 诉讼中有关送达涉及哪些问题358

7.1.5 电子邮件送达具备哪些条件359

7.1.6 基于哪些方面可以申请强制执行360

7.1.7 仲裁制度可以适用于哪些方面360

7.1.8 仲裁制度具有怎样的独有特点361

7.1.9 仲裁制度在我国现状如何362

7.1.10 我国仲裁的司法监督制度存在哪些不足和缺陷363

7.1.11 仲裁制度自身的不足有哪些364

7.1.12 担保机构风险项目处置的障碍有哪些365

7.1.13 仲裁制度对担保机构风险处置的价值如何体现365

7.1.14 什么是强制执行公证366

7.1.15 强制执行公证的作用有哪些366

7.1.16 强制执行依据的法律法规有哪些366

7.1.17 哪些债权文书可以赋予强制执行效力368

7.1.18 可以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可以约定哪些内容368

7.1.19 办理债权文书公证需要准备哪些材料369

7.1.20 当事人是否可以拿着公证后的债权文书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370

7.1.21 申请实现抵押物权的主体范围有哪些371

7.1.22 哪些人可以作为担保物权人371

7.1.23 有权请求实现担保物权的人有哪些371

7.1.24 以登记为权利设立要件的担保物权有哪些372

7.1.25 不动产设立抵押权由哪里管辖373

7.1.26 以登记为权利设立要件的权利质权由哪里管辖373

7.1.27 动产抵押及动产浮动抵押由哪里管辖373

7.1.28 不以登记为权利设立要件的担保物权有哪些373

7.1.29 权利质押由哪里管辖374

7.1.30 留置权由哪里管辖374

7.1.31 承包人优先受偿权由哪里管辖374

7.1.32 同时存在多个管辖权法院如何解决374

7.1.33 当事人对管辖权提出异议如何处理374

7.1.34 如何处理约定管辖与应诉管辖的冲突375

7.1.35 申请实现担保物权需要提交哪些材料375

7.1.36 同一财产存在多个抵押人时,登记在后的抵押权人能否先行申请实现担保物权375

7.1.37 实现担保物权案件中,能否对担保财产进行保全376

7.1.38 对被申请人提出的异议,法院需要进行哪些审查376

7.1.39 诉讼费用的收费标准是什么376

7.1.40 合同面签对风险项目处置的好处是什么377

7.1.41 股东会决议和董事会决议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377

7.1.42 出租声明的重要性378

7.1.43 配偶声明在诉讼阶段的重要性体现在什么方面379

7.2 信用担保项目非诉讼手段处理380

7.2.1 私力救济指什么380

7.2.2 私力救济的合法性体现在什么地方380

7.2.3 私力救济的纠纷解决主体有哪些381

7.2.4 私力救济纠纷解决的优点体现在哪里381

7.2.5 私力救济纠纷解决结果效力的非强制性体现在哪里381

7.2.6 私力救济达到纠纷解决的有效途径是什么381

7.2.7 私力救济与公力救济如何协调使用382

7.2.8 私力救济的基本形式有哪些382

7.2.9 私力救济如何应用383

7.2.10 非诉讼手段处理信用担保项目的好处是什么383

7.2.11 四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含义是什么384

7.2.12 四全风险管理体系的过程如何操作384

7.2.13 怎样通过第三人保证、第三人房产抵押处理项目风险385

7.2.14 怎样通过应收账款质押成功化解项目风险386

7.2.15 债务重组是什么387

7.2.16 债务重组的目标是什么387

7.2.17 一个完整有效的债务重组方案应具备什么条件388

7.2.18 债权转让的主要形式是什么388

7.2.19 如何通过债权转让进行债务重组389

7.2.20 哪种债权不得进行转让390

7.2.21 什么是表见让与391

7.2.22 表见让与的风险通过什么途径进行防范和避免391

7.2.23 债务重组、债权转让化解风险案例392

7.2.24 非诉讼手段处理担保项目中,反担保人的重要性以及对各方资产变动监控的重要性是什么395

第8章 担保机构信息化建设篇397

8.1 担保业务的主要特征397

8.2 担保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可为担保业务提供多方面支持397

8.3 国内担保业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各自特点399

8.3.1 担保业务信息管理系统399

8.3.2 GMIS系统399

8.3.3 担保业务信息流转系统400

8.3.4 担保ERP系统400

8.4 担保机构在选择担保业务信息管理系统时应权衡的因素400

8.5 GMIS系统的核心设计理念401

8.6 GMIS系统的核心设计目标401

8.6.1 组织架构在GMIS系统的映射401

8.6.2 业务过程在GMIS系统的映射402

8.6.3 业务工具在GMIS系统的映射403

8.6.4 业务知识和业务模板在GMIS系统的映射403

8.6.5 GMIS系统是信用担保业务的自动化生产线403

8.7 GMIS系统信息管理的主要对象和目的404

8.8 GMIS系统基于大数据对企业的分析判断406

8.9 GMIS系统体现了担保业务“四全”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思想409

8.10 GMIS系统支撑担保机构发展战略和传播业务知识414

8.11 担保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将面临的变革415

8.11.1 移动互联网为GMIS系统用户带来的需求415

8.11.2 移动互联网为担保机构客户带来的需求415

8.11.3 移动互联网为担保机构间合作带来的需求416

参考文献4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