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洪家渡水电站工程设计创新技术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洪家渡水电站工程设计创新技术与应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22/30178490.jpg)
- 中国水电集团贵阳勘院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ISBN:978750845731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42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75页
- 主题词:水力发电站-工程设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洪家渡水电站工程设计创新技术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概述1
1.1 工程特点与设计创新技术1
1.1.1 洪家渡水电站的工程特点及技术难题1
1.1.2 设计创新技术1
1.2 工程概况2
1.2.1 地理位置2
1.2.2 工程作用2
1.2.3 建设里程碑2
1.2.4 参建单位3
1.2.5 主要勘测设计过程3
1.2.6 水文、泥沙4
1.2.7 工程任务和规模4
1.3 工程地质条件5
1.3.1 区域构造稳定5
1.3.2 水库地质条件5
1.3.3 坝址区地质条件5
1.3.4 天然建筑材料5
1.3.5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7
1.4 工程布置及建筑物7
1.4.1 工程等别及设计安全标准7
1.4.2 枢纽布置7
1.4.3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9
1.4.4 泄洪放空建筑物9
1.4.5 引水发电系统9
1.4.6 工程边坡9
1.5 施工组织12
1.5.1 施工交通条件及建筑材料15
1.5.2 施工导流和截流15
1.5.3 主体工程施工15
1.5.4 施工总布置16
1.5.5 施工工期16
1.6 设计优化与科技创新16
1.6.1 设计优化16
1.6.2 重点科研18
1.6.3 新技术、新材料应用19
1.7 小结20
2 特色工程布置技术27
2.1 高山峡谷岩溶地区截弯取直的枢纽布置27
2.1.1 枢纽建筑物组成27
2.1.2 坝址和坝型选择27
2.1.3 工程条件与枢纽布置格局27
2.1.4 枢纽布置优化调整30
2.2 因地制宜的施工总布置34
2.2.1 施工总布置条件34
2.2.2 施工总布置特点35
2.3 小结38
3 200m级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筑坝技术39
3.1 坝体变形集成控制39
3.1.1 200m级高面板堆石坝的发展及出现的问题39
3.1.2 洪家渡面板堆石坝结构参数及特点42
3.1.3 200m级高面板堆石坝变形特性研究44
3.1.4 坝体变形集成控制46
3.1.5 坝体变形控制效果分析54
3.1.6 计算分析验证61
3.1.7 国内外水平比较62
3.1.8 小结62
3.2 接缝止水新结构和新材料63
3.2.1 接缝止水概述63
3.2.2 防渗与自愈相结合的周边缝止水新结构67
3.2.3 GB三复合橡胶板新型止水材料76
3.2.4 具有吸收变形能力的受压垂直缝新结构77
3.2.5 接缝止水施工工艺78
3.2.6 应用效果分析82
3.2.7 小结83
3.3 堆石碾压和检测新工艺83
3.3.1 堆石冲碾压实技术及应用83
3.3.2 堆石附加质量法检测技术及应用95
3.3.3 小结101
3.4 等宽连续窄趾板新结构102
3.4.1 趾板的一般结构形式102
3.4.2 等宽连续窄趾板结构103
3.4.3 应用效果分析及趾板裂缝处理107
3.4.4 趾板基础地质缺陷处理109
3.4.5 小结114
3.5 面板混凝土“三双”防裂控制116
3.5.1 面板混凝土防裂研究概述116
3.5.2 面板混凝土防裂控制116
3.5.3 防裂措施的工程应用129
3.5.4 实施效果分析与评价130
3.5.5 国内外水平比较136
3.5.6 小结137
3.6 非对称性坝体安全监测137
3.6.1 面板堆石坝安全监测技术的发展137
3.6.2 洪家渡坝安全监测问题研究139
3.6.3 非对称性坝体变形监测141
3.6.4 渗漏量分区监测146
3.6.5 非对称性监测技术应用成果分析148
3.6.6 小结157
3.7 河道水流控制与坝料开采159
3.7.1 “一枯度汛抢拦洪,后期度汛抢发电”的河道水流控制159
3.7.2 料场开采规划162
3.7.3 小结166
4 岩质特高边坡及堆积体边坡处理技术167
4.1 枢纽工程边坡问题167
4.1.1 坝址区边坡概述167
4.1.2 枢纽区岩质高边坡问题167
4.1.3 坝址区堆积体边坡问题168
4.1.4 边坡研究综述171
4.2 300m级近直立坝肩特高边坡处理172
4.2.1 基本地质特征172
4.2.2 稳定分析评价172
4.2.3 工程处理措施182
4.2.4 稳定复核分析185
4.2.5 安全监测效果分析186
4.2.6 小结188
4.3 大规模进水口顺层特高边坡处理193
4.3.1 基本地质特征193
4.3.2 稳定分析评价195
4.3.3 工程处理措施200
4.3.4 稳定复核分析204
4.3.5 安全监测效果分析204
4.3.6 小结205
4.4 塌滑堆积体边坡处理208
4.4.1 1号塌滑堆积体边坡处理208
4.4.2 2号塌滑堆积体边坡处理218
4.4.3 小结228
5 厂房新结构技术229
5.1 研究概述229
5.1.1 工期提前对厂房结构的新要求229
5.1.2 传统厂房结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229
5.1.3 厂房新结构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230
5.2 墙板式新型机墩结构233
5.2.1 结构布置研究233
5.2.2 结构计算分析234
5.2.3 结构研究结论245
5.3 钢管混凝土新型排架柱247
5.3.1 结构布置研究247
5.3.2 力学性能与工作机理分析248
5.3.3 结构计算分析250
5.3.4 结构试验研究252
5.3.5 试验研究结论253
5.4 π形悬臂钢吊车梁253
5.4.1 结构布置研究254
5.4.2 结构计算分析254
5.4.3 结构研究结论255
5.5 新结构的应用及运行效果255
5.5.1 大跨度墙板式新型机墩255
5.5.2 大吨位钢管混凝土排架柱及π形悬臂钢吊车梁258
5.6 小结260
6 岩溶地区特大水工隧洞成洞技术261
6.1 技术背景261
6.2 围岩“固结圈”衬砌理论及其配套措施264
6.2.1 国内外技术现状264
6.2.2 围岩“固结圈”衬砌理论的提出265
6.2.3 固结圈承担外水压力分析267
6.2.4 固结圈灌浆检测评价268
6.2.5 锚杆锚固及检测评价271
6.2.6 排水降压措施275
6.2.7 实施效果277
6.3 充填型溶洞的新型管棚法成洞279
6.3.1 新型管棚法的提出279
6.3.2 新型管棚法的原理280
6.3.3 新型管棚法的应用282
6.4 防空蚀集成措施284
6.4.1 高流速水工隧洞防空蚀措施284
6.4.2 洪家渡溢洪道隧洞的防空蚀措施284
6.4.3 HF粉煤灰抗冲耐磨混凝土的应用285
6.4.4 蝶形钢模台车的应用286
6.5 小结288
7 埋藏式高强压力钢管少开孔技术289
7.1 技术背景289
7.2 钢管与回填混凝土的缝隙特性及结构分析290
7.2.1 缝隙特性分析290
7.2.2 压力钢管结构分析及评价292
7.3 回填补偿收缩混凝土性能研究293
7.3.1 混凝土自身体积膨胀补偿量估算293
7.3.2 室内试验结果及分析294
7.3.3 生产性复核试验及评价296
7.3.4 回填补偿收缩混凝土检验299
7.4 压力钢管脱空检测300
7.4.1 检测原理300
7.4.2 检测设备及技术指标300
7.4.3 检测内容及结果301
7.5 辅助技术措施304
7.5.1 压力钢管顶部埋管回填灌浆304
7.5.2 塑料盲材排水304
7.6 应用情况及实施效果304
7.6.1 应用情况304
7.6.2 实施效果308
7.7 小结309
8 岩溶工程地质勘察及处理技术310
8.1 岩溶工程地质勘察310
8.1.1 概述310
8.1.2 坝址区岩溶工程地质勘察311
8.1.3 右岸库区构造切口岩溶渗漏及处理勘察320
8.1.4 岩溶发育规律及分布特点327
8.1.5 岩溶地质预报328
8.2 岩溶渗漏堵排处理329
8.2.1 概述329
8.2.2 右岸库区构造切口岩溶防渗堵漏处理329
8.2.3 右岸下游K40溶洞防渗堵排处理333
8.2.4 左岸下游灰岩岩溶防渗堵排处理336
8.2.5 右岸上游灰岩防渗灌浆处理339
8.3 小结339
参考文献340
附录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业务工作简介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