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 胡同森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11707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37页
  • 文件大小:88MB
  • 文件页数:349页
  • 主题词:电子计算机-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信息社会1

1.1 信息与信息处理1

1.1.1 信息1

1.1.2 信息分类2

1.1.3 信息特点2

1.1.4 信息处理3

1.2 信息技术和信息革命4

1.2.1 信息技术4

1.2.2 信息技术分类4

1.2.3 信息技术发展和趋势5

1.2.4 信息革命6

1.3 数据、信息和信息系统7

1.3.1 数据7

1.3.2 数据与信息8

1.3.3 信息系统8

1.3.4 信息系统应用示例9

1.4 信息社会10

1.4.1 信息社会及其特性10

1.4.2 组织与计算机10

1.4.3 人与计算机11

1.4.4 社会与信息技术12

1.4.5 信息技术对当今社会的消极影响13

1.4.6 未来展望13

思考题15

第2章 信息技术基础设施16

2.1 计算机及其历史16

2.1.1 计算机发展史16

2.1.2 计算机特点及应用领域18

2.1.3 我国计算机的发展与现状19

2.2 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20

2.2.1 数制20

2.2.2 数制间的相互转换22

2.2.3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23

2.2.4 计算机中字符的表示24

2.3 计算机系统构成26

2.3.1 计算机硬件主要组成部件26

2.3.2 计算机实际物理配置29

2.3.3 计算机分类35

2.4 软件及程序语言35

2.4.1 软件特点及其历史35

2.4.2 软件的分类36

2.4.3 程序设计语言及其历史39

2.4.4 程序设计语言的层次体系40

思考题43

第3章 信息技术的应用44

3.1 信息技术在办公室的应用44

3.2 信息技术在工业和制造业上的应用45

3.2.1 工业45

3.2.2 制造业45

3.3 信息技术在出版和印刷业上的应用46

3.4 信息技术在金融和商业上的应用47

3.5 信息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48

3.6 信息技术在通信服务上的应用49

3.7 信息技术在卫生保健上的应用51

3.8 信息技术在教育和培训上的应用52

3.9 信息技术在家庭的应用53

3.10 信息技术在科学计算和研究上的应用54

3.11 展望55

思考题55

第4章 通信技术57

4.1 基本概念57

4.1.1 通信系统模型57

4.1.2 通信的分类59

4.1.3 通信方式60

4.1.4 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61

4.2 传输介质62

4.3 通信网基本概念64

4.3.1 通信网现状64

4.3.2 通信网的基本结构66

4.3.3 通信网的构成要素67

4.3.4 通信网的分类68

4.3.5 通信网中开放的业务68

4.3.6 通信网的发展方向70

4.4 交换技术71

4.4.1 交换技术的发展史71

4.4.2 数字程控电话交换72

4.4.3 分组交换73

4.5 移动通信系统75

4.5.1 移动通信的发展75

4.5.2 移动通信组网原理79

4.5.3 多址接入技术80

4.6 光纤通信系统85

4.6.1 光纤通信的发展85

4.6.2 光纤85

4.6.3 光源86

4.6.4 光检测器87

4.6.5 光无源器件88

4.6.6 光纤通信系统88

4.6.7 光纤通信应用90

4.7 卫星通信90

4.7.1 卫星通信的发展90

4.7.2 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92

4.7.3 通信卫星的组成93

4.7.4 地球站的分类和组成95

4.7.5 卫星通信的频段分配96

4.7.6 卫星通信系统的应用96

思考题97

第5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98

5.1 认识网络98

5.1.1 为何需要网络98

5.1.2 什么是网络99

5.1.3 通信协议99

5.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00

5.1.5 网络体系结构102

5.1.6 网络传输介质104

5.1.7 网络基本设备104

5.2 网络的发展历史105

5.2.1 20世纪60年代:面向终端分布的计算机系统105

5.2.2 20世纪70年代:分组交换数据网出现107

5.2.3 20世纪80年代:LAN/互联网/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智能网108

5.2.4 20世纪90年代:现代网络技术109

5.3 局域网络113

5.3.1 IEEE 802标准113

5.3.2 IEEE 802.3 标准113

5.3.3 IEEE 802.4 令牌总线和IEEE 802.5 令牌环114

5.3.4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115

5.4 Internet115

5.4.1 Internet概述115

5.4.2 Internet的相关技术116

5.4.3 Internet的应用122

5.4.4 Internet的发展前景125

5.4.5 中国互联网127

思考题130

第6章 多媒体技术131

6.1 多媒体概念和意义131

6.2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简史133

6.3 多媒体系统的硬件构成135

6.3.1 硬件系统的主要功能135

6.3.2 多媒体硬件设备构成135

6.3.3 硬件设备的特别考虑137

6.3.4 局部总线137

6.3.5 显示卡和显示器139

6.3.6 声音卡140

6.3.7 视频卡144

6.3.8 光盘驱动器147

6.3.9 触摸屏150

6.3.10 其他多媒体外部设备152

6.4 多媒体系统的软件环境154

6.4.1 多媒体软件的分类155

6.4.2 Windows对多媒体的支持156

6.4.3 多媒体数据编辑软件157

6.4.4 多媒体集成软件158

6.4.5 多媒体应用软件163

6.5 多媒体应用163

6.6 多媒体应用系统开发165

思考题166

第7章 自动化技术167

7.1 自动化技术概论167

7.2 自动化技术基本原理168

7.3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170

7.3.1 工业过程检测与传感器技术170

7.3.2 软测量技术应用研究171

7.3.3 自动化仪表171

7.4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173

7.4.1 自动控制的发展历史及研究内容173

7.4.2 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175

7.4.3 先进控制技术177

7.5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181

7.5.1 模式识别技术181

7.5.2 智能系统与自动化184

7.6 系统工程191

7.6.1 系统工程基本概念191

7.6.2 系统工程的研究内容192

7.6.3 系统工程的发展趋势194

7.7 先进制造与企业综合自动化195

7.7.1 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96

7.7.2 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领域的前沿技术197

7.7.3 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及需求198

7.8 机器人技术199

7.8.1 技术发展现状199

7.8.2 技术发展趋势200

7.9 小结201

7.9.1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201

7.9.2 信息技术与控制技术的结合202

7.9.3 虚拟现实及计算机仿真技术203

思考题203

第8章 微电子技术204

8.1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概况204

8.2 集成电路的分类206

8.3 集成电路的研制过程和设计特点207

8.4 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概念209

8.5 微电子技术带动了一批尖端技术的发展213

8.6 21世纪的微电子技术218

8.7 21世纪的关键技术——微电子机械系统226

思考题229

第9章 信息系统及其开发230

9.1 信息系统的含义、分类与特征230

9.1.1 信息系统的含义与一般模型230

9.1.2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234

9.1.3 管理信息系统新的形式238

9.1.4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特征241

9.2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242

9.2.1 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242

9.2.2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特点244

9.3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思想、途径、方法和流程246

9.3.1 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思想和方法论246

9.3.2 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途径248

9.3.3 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和流程249

9.4 信息系统分析253

9.5 信息系统设计259

9.5.1 系统设计的基本任务259

9.5.2 数据分类260

9.5.3 分解系统260

9.5.4 设计系统流程图260

9.5.5 输出设计261

9.5.6 文件或数据库设计265

9.5.7 制订设计规范266

9.5.8 编写程序设计说明书267

9.6 信息系统实施268

9.6.1 程序设计流程图268

9.6.2 程序设计风格269

9.6.3 程序设计语言或开发工具选择272

9.6.4 程序测试和系统测试273

9.6.5 系统转换、运行及维护282

思考题283

第10章 信息安全284

10.1 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状况284

10.1.1 什么是信息安全284

10.1.2 安全威胁284

10.1.3 我国面临的信息安全状况分析285

10.1.4 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和访问控制287

10.2 计算机病毒289

10.2.1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289

10.2.2 常见的各种病毒289

10.2.3 病毒的预防、检查和清除289

10.3 网络黑客及网络攻防290

10.3.1 网络黑客290

10.3.2 黑客常用的网络攻击形式291

10.3.3 应对黑客的典型防护模式293

10.3.4 黑客通常攻击流程294

10.4 系统安全性规划和管理295

10.4.1 风险分析和评估295

10.4.2 制订安全策略295

10.4.3 日常的系统维护295

10.5 数据加密295

10.5.1 什么是数据加密295

10.5.2 加密方法296

10.5.3 数据加密的应用297

10.6 数字签名298

10.6.1 什么是数字签名298

10.6.2 数字签名实现方法298

10.6.3 认证299

10.7 防火墙技术300

10.8 典型的信息安全产品303

10.8.1 信息安全产品分类303

10.8.2 网络安全工具简介304

10.9 互联网络发展的安全措施306

思考题308

第11章 信息社会的职业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309

11.1 问题与现状309

11.1.1 不良信息毒化网络空气309

11.1.2 网上犯罪310

11.1.3 虚假信息严重影响网络信息的可信性310

11.1.4 信息垃圾泛滥成灾311

11.1.5 因特网对青少年的影响311

11.2 如何应对挑战314

11.2.1 以技术对抗技术,进一步加强技术控制314

11.2.2 促进网络信息立法315

11.2.3 大力提倡网络道德316

11.2.4 重视因特网给青少年工作带来的影响317

11.2.5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319

11.3 网络道德建设319

11.3.1 网络道德建设的关键319

11.3.2 网络伦理原则323

11.4 软件工程师道德规范326

11.5 国家关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法律法规330

11.5.1 国家关于计算机安全的政策法规概述330

11.5.2 国家关于计算机安全的法律331

11.5.3 国家关于计算机安全的行政法规332

11.5.4 国家关于计算机安全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334

思考题336

主要参考文献3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