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对新课程改革适应性研究 以宁夏、甘肃、青海为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西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对新课程改革适应性研究 以宁夏、甘肃、青海为例](https://www.shukui.net/cover/5/31935397.jpg)
- 马晓凤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7572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38页
- 文件大小:117MB
- 文件页数:35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西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对新课程改革适应性研究 以宁夏、甘肃、青海为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刘旭东1
第一章 绪论1
一 研究缘起1
(一)社会变革的时代性期待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1
(二)适应教育变革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诉求2
(三)研究教师对新课改的适应更是判定课程改革成效的重要指标3
(四)新课程改革十年来农村教师生境的探究4
二 研究现状及述评5
(一)国外教师课程变革适应问题研究5
(二)我国有关教师新课程改革适应问题研究8
(三)西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新课程改革适应研究18
(四)文献述评21
三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24
(一)核心概念界定24
(二)理论基础28
第二章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适应的要求与内容34
一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适应的要求35
(一)教师要在“变化”中适应36
(二)教师需要适应改革中的“变化”39
(三)新课程改革对教师适应的要求43
二 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内容49
(一)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内容49
(二)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是一个过程54
(三)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方式与条件56
三 三个样本县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基本概况66
(一)宁夏、青海、甘肃三个样本县新课程实施状况66
(二)三个样本县农村中小学教师自然结构状况72
(三)几点思考77
第三章 西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适应新课改的现状、成绩与特点80
一西北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现状80
(一)西北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观念与行为的适应与转变80
(二)西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以新教材为核心课程资源的适应状况95
(三)西北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对学校教学管理及制度适应状况130
二西北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适应的成绩146
(一)课改以来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学条件改善力度大147
(二)农村中小学校校本教研常态化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156
(三)“十年课改”为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提供了接受继续教育的广阔空间158
(四)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观念与行为转变日渐丰富与深化159
三西北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获得发展的动因分析189
(一)新课改为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方向与成长途径189
(二)新课程改革实施环境与条件保障到位191
(三)农村中小学教师自主发展与更新193
四 西北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特点198
(一)从被动适应到主动适应,积极迎接课程改革的挑战199
(二)尊重传统、曲径探幽、在新旧交融中推进课程改革201
(三)从茫然、兴奋到新常态,在更加沉稳中推进新课程206
第四章 西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适应新课改的问题及其归因210
一 西北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适应新课改存在的问题210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新课改态度由最初热情转为常态化时期的平和210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观念与行为适应的艰难性214
(三)农村地区课程资源紧缺222
(四)农村中小学校管理制度支持乏力225
二西北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适应新课改存在问题归因228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能力不足228
(二)农村中小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滞后231
(三)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评价方式陈旧237
(四)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有限,资源闲置现象突出245
(五)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及能力有待提高246
(六)教师培训方式与内容有待切合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真实需求249
(七)西北民族地区传统文化惰性影响251
(八)“应试教育”侵蚀农村课程改革的部分成果253
第五章 西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适应新课改的策略与建议255
一 转变教师教育观念255
(一)更新教育观念255
(二)加强专家引领,明确教师专业发展方向257
(三)改革教师教育,构建体现教师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259
二 完善教师知识结构259
三 提高教师课程能力261
(一)教师需深化课程理论学习,增强课程意识261
(二)教师自身要积极寻找提升课程能力的有效途径262
四 革新学校教学制度263
(一)加大教师的专业赋权263
(二)营造“学习型”的学校文化氛围264
(三)努力探索和改革与新课程匹配的评价体系265
五 教师自身应不断提高教育改革的自觉意识267
(一)尊重教师已有经验,让教师成为理解改革和专业发展的主体267
(二)教师要善于审视教学生活267
(三)自主发展是教师适应课程改革的源泉和动力268
六 进一步深化、健全农村教师培训工作269
(一)建立健全教师培训体系269
(二)提高教师培训内容、形式及手段的科学化程度270
(三)积极开展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270
七 适当调整课程方案及其实施进程,加强民族地区相关政策与配套制度保障271
(一)加强民族地区课程、教材的适切性建设271
(二)各级政府与新课程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及时保障到位,构建有利于新课程深入推行的支持系统272
八 加强农村地区本身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274
(一)积极开发和利用农村乡土自然资源274
(二)积极开发和利用农村民间文化资源274
(三)加快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进程,开发利用网络信息课程资源275
结语276
参考文献277
附录1289
附录2292
附录3301
附录4303
附录5306
附录6309
附录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适应情况调查问卷311
附录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生调查问卷326
附录9教师访谈提纲332
附录10335
后记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