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图说建筑智能化系统及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图说建筑智能化系统及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7/31932041.jpg)
- 李一力,张少军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 ISBN:978751239057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87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300页
- 主题词:智能建筑-自动化系统-图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图说建筑智能化系统及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建筑智能化系统及工程基础知识1
1.1 建筑弱电系统和建筑智能化系统1
1.1.1 建筑弱电系统1
1.1.2 建筑弱电系统组成及系统集成2
1.1.3 建筑智能化系统3
1.1.4 建筑智能化系统与弱电系统的关系5
1.2 建筑智能化的子系统6
1.2.1 重要子系统6
1.2.2 其他子系统6
1.3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注意事项7
1.3.1 弱电集成综合管线设计和监控点及器件位置的关系7
1.3.2 在弱电系统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的部分问题7
1.4 弱电系统施工过程的主要环节和不同阶段7
1.4.1 做好弱电系统施工图的会审7
1.4.2 弱电系统施工过程的不同阶段8
1.5 建筑弱电系统工程图与建筑电气工程图9
1.5.1 建筑弱电系统工程图简介9
1.5.2 建筑电气工程图9
1.5.3 建筑弱电系统工程图与建筑电气工程图的关系10
1.6 建筑弱电系统的图纸阅读11
1.6.1 建筑弱电系统工程图的识读图方法11
1.6.2 建筑弱电系统工程图的识图步骤11
1.6.3 注重掌握不同子系统的读图识图具体方法和读图识图规律12
1.6.4 对楼控系统工程图的阅读12
1.6.5 对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的工程图阅读12
1.6.6 安防系统的平面图阅读13
1.6.7 通信、广播、音响平面图的阅读13
1.7 弱电工程施工图的绘制13
1.8 弱电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及验收14
1.8.1 工程初步设计及工程方案认证14
1.8.2 正式设计14
1.8.3 工程施工14
1.8.4 弱电系统调试和验收14
1.9 弱电系统的接地15
1.9.1 电信设备接地规定15
1.9.2 弱电设备接地16
1.10 弱电工程施工的部分规范和标准16
第2章 新风机组、空调机组和风机盘管及其控制18
2.1 新风机组及其控制18
2.1.1 新风机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8
2.1.2 新风机组中的部分组件19
2.1.3 新风机组的控制23
2.1.4 新风机组控制设计要点28
2.2 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技术28
2.2.1 空调机组的结构和组成28
2.2.2 空调机组的控制原理30
2.2.3 空调机组的运行方式、运行状态及参量监控32
2.2.4 空调机组的运行控制34
2.2.5 平衡冷水机组一侧恒流量和空调机组一侧的变流量关系的控制35
2.2.6 空调机组的监控点表和编制35
2.2.7 空调房间的热负荷、湿负荷及计算37
2.2.8 空调房间送风量和空调系统新风量的确定39
2.2.9 空调机组中水阀开度的控制40
2.2.10 空调机组的供冷量42
2.2.11 空调机组控制设计要点42
2.3 风机盘管系统及控制43
2.3.1 风机盘管的分类和结构43
2.3.2 风机盘管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44
2.3.3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47
2.3.4 风机盘管系统控制设计要点48
2.4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设计中的重要内容48
2.4.1 中央管理机设计48
2.4.2 现场分站设计48
2.4.3 中控室49
2.4.4 空调冷热水系统的一些设置参数50
第3章 中央空调系统的冷热源及变风量空调系统52
3.1 中央空调系统的冷热源52
3.1.1 冷水机组的分类及运行原理53
3.1.2 螺杆式冷水机组53
3.1.3 离心式冷水机组55
3.1.4 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57
3.2 制冷站58
3.2.1 制冷站及部分设备58
3.2.2 制冷站的运行61
3.2.3 空调系统末端设备和冷源的协调运行62
3.2.4 制冷站的自动监测与控制63
3.2.5 冷水机组控制系统设计要点69
3.3 变风量空调系统及控制70
3.3.1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组成、运行和特点70
3.3.2 变风量空调系统与定风量空调系统的不同73
3.3.3 变风量末端装置75
3.3.4 并联式风机动力型和串联式风机动力型变风量末端装置79
3.3.5 诱导型变风量末端装置81
3.4 变风量末端装置中使用的皮托管式风速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82
3.4.1 皮托管式风速传感器82
3.4.2 变风量末端装置电动执行器与DDC控制器83
3.5 单冷型单风道变风量空调系统85
3.5.1 系统的组成结构特点85
3.5.2 单冷型单风道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工作运行85
3.6 串联式风机动力型末端装置组合变频空调机组的系统86
3.7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控制策略87
3.7.1 定静压控制88
3.7.2 变定静压控制法89
3.8 系统的节能、舒适和降低噪声90
3.8.1 节能90
3.8.2 舒适和降低噪声91
第4章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通信网络架构92
4.1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基于通信网络进行架构92
4.1.1 空调机组的控制系统和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通信网络架构92
4.1.2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通信网络架构的组成规律93
4.2 管理网络和控制网络95
4.2.1 管理网络95
4.2.2 控制网络95
4.3 楼控系统中常用的RS-232和RS-485控制总线97
4.3.1 RS-232总线97
4.3.2 RS-485总线98
4.3.3 不同通信接口转换模块100
4.4 使用RS-485总线的Apogee楼宇自控系统100
4.4.1 Apogee系统架构101
4.4.2 系统中的DDC101
4.4.3 Apogee楼控系统的网络体系102
4.5 楼宇自控系统中底层控制网络的选择及BACnet标准支持的楼宇自控网络104
4.5.1 楼宇自控系统中底层控制网络的选择104
4.5.2 BACnet标准及支持的楼宇自控网络105
4.6 使用层级结构通信网络举例109
4.6.1 BACtalk系统架构109
4.6.2 控制器、网关及编程软件110
4.7 使用通透以太网的楼宇自控系统举例112
4.7.1 通透以太网的架构112
4.7.2 使用通透以太网的卓灵楼控系统113
4.8 控制网络采用现场总线的情况114
4.8.1 现场总线114
4.8.2 现场总线在楼宇自控系统中的应用114
4.9 楼宇自控系统架构设计须考虑的问题115
第5章 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116
5.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概述116
5.1.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发展116
5.1.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使用场所117
5.1.3 消防系统组成117
5.1.4 消防系统中的火灾探测器及分类118
5.2 区域报警、集中报警和控制中心报警系统120
5.2.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的分级121
5.2.2 区域报警系统121
5.2.3 集中报警系统124
5.2.4 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和设计要求125
5.3 高层建筑的火灾防范126
5.3.1 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126
5.3.2 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工作127
5.3.3 高层建筑的消防供水128
5.4 火灾探测器应用的场所128
5.4.1 不宜选择离子感烟探测器的场所128
5.4.2 感温探测器的应用场所129
5.4.3 不宜选择火焰探测器的情况和场所129
5.4.4 适宜选择缆式线型定温探测器场所129
5.4.5 部分规范内容129
5.5 消防系统中的总线制和探测器的地址编码130
5.5.1 火灾探测器的线制及探测器和手动报警按钮的接线举例130
5.5.2 探测器的地址编码133
5.6 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中的部分重要设备136
5.6.1 输入输出模块136
5.6.2 声光报警器137
5.6.3 总线中继器及使用138
5.6.4 总线隔离器和总线驱动器138
5.6.5 火灾显示盘140
5.7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141
5.7.1 消防控制室和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器141
5.7.2 防火门及防火卷帘门控制系统141
5.7.3 电梯联动控制系统142
5.7.4 消防广播系统和警报装置142
5.7.5 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组成142
5.8 部分火灾探测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及安装接线143
5.8.1 某型感烟探测器部分主要技术参数及安装接线143
5.8.2 缆式线形定温探测器144
第6章 安防系统146
6.1 安防系统的组成、发展和安防工程设计原则146
6.1.1 安防系统的组成和发展146
6.1.2 安防工程设计原则147
6.2 防盗入侵报警系统147
6.2.1 入侵报警系统的探测器147
6.2.2 报警器选择与布防规划151
6.3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152
6.3.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概要介绍152
6.3.2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中要注意的问题153
6.3.3 闭路电视(模拟式)监控系统组成155
6.3.4 硬盘录像机157
6.3.5 视频矩阵160
6.3.6 视频分配器和画面分割器162
6.3.7 摄像机、解码器的接线与摄像机的防雷措施与接地163
6.3.8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中的传输线缆164
6.4 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和网络视频监控系统165
6.4.1 数字视频监控系统165
6.4.2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167
6.4.3 使用IP摄像机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170
6.4.4 IP网络摄像机175
6.4.5 网络视频服务器177
6.5 无线网络视频监控系统180
6.5.1 无线网络视频监控180
6.5.2 一个使用无线宽带路由器和无线网络摄像机的视频监控系统181
6.6 出入口控制系统和电子巡更系统184
6.6.1 出入口控制系统184
6.6.2 电子巡更系统185
6.7 停车场管理系统和对讲系统186
第7章 综合布线系统187
7.1 综合布线系统及组成187
7.1.1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187
7.1.2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189
7.2 综合布线、接入网及高速信息公路189
7.2.1 接入网和信息高速公路189
7.2.2 综合布线、接入网和信息高速公路之间的关系190
7.3 综合布线的传输线缆、配线架和信息插座191
7.3.1 综合布线的传输线缆191
7.3.2 配线架和机柜195
7.3.3 信息插座和跳线196
7.4 综合布线的六个子系统198
7.4.1 建筑群干线子系统和设备间子系统198
7.4.2 垂直干线子系统198
7.4.3 管理区子系统198
7.4.4 水平子系统及设计199
7.4.5 工作区子系统201
7.4.6 综合布线系统各子系统的连接202
7.4.7 缆线长度划分203
7.5 T568B/A标准与对绞线缆的使用204
7.5.1 T568B标准和T568标准204
7.5.2 连接不同设备使用不同制式的线缆206
7.5.3 网络线缆测试仪测试交叉线和直通线206
7.6 综合布线系统拓扑结构和交换机配线架的连接206
7.6.1 综合布线系统拓扑结构206
7.6.2 交换机和配线架的连接206
7.6.3 综合布线系统的配线架配置208
7.7 设备间、通信间子系统及设计209
7.7.1 设备间、通信间子系统概述209
7.7.2 通信间和设备间的设计209
7.7.3 电话系统连接212
7.8 综合布线工程链路测试模型和测试参数212
7.8.1 双绞线水平线缆测试模型212
7.8.2 水平光缆布线测试连接模型213
7.8.3 测试参数213
7.9 综合布线设计与电信网络的配合关系215
7.9.1 光纤接入网及基本结构215
7.9.2 光纤接入网的参考配置215
7.9.3 光纤接入网(OAN)的应用类型215
7.9.4 EPON和GPON无源光网络217
7.9.5 布线设计要和电信网络的发展与敷设进行配合218
7.10 电气防护、接地和安装218
7.10.1 综合布线与电力电缆及电力设备之间的间距218
7.10.2 电气防护及接地219
第8章 网络通信技术与系统221
8.1 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系统221
8.1.1 用户交换机的作用221
8.1.2 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特点及分类221
8.2 宽带接入网技术223
8.2.1 接入网223
8.2.2 接入网的技术类型224
8.2.3 IP接入网226
8.3 宽带接入网227
8.3.1 Internet的接入方式227
8.3.2 数字用户线(XDSL)接入228
8.3.3 以太网(LAN)接入方式230
8.3.4 有线宽带网HFC(Cable Modem接入)230
8.3.5 无线网络与无线宽带接入231
8.4 移动无线网络及通信系统232
8.4.1 移动通信系统组成232
8.4.2 GPRS通信系统232
8.4.3 CDMA通信系统233
8.4.4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234
8.5 短距低功耗无线网络技术236
8.5.1 短距无线网络236
8.5.2 无线局域网237
8.5.3 无线局域网的覆盖240
8.5.4 无线传感器网络249
8.5.5 蓝牙网络技术253
8.5.6 NFC技术254
8.5.7 短距无线网络的互联互通255
8.6 卫星通信系统257
8.6.1 我国卫星通信发展情况257
8.6.2 VSAT卫星通信技术258
8.7 物联网260
8.7.1 物联网的组成和特点261
8.7.2 物联网中的云计算技术262
第9章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系统集成266
9.1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集成概述266
9.1.1 系统集成的概念266
9.1.2 系统集成概念的扩充270
9.2 系统集成的特点和系统集成的基本思想270
9.2.1 系统集成的特点270
9.2.2 系统集成的基本思想271
9.2.3 楼宇自动化系统集成的原则与步骤271
9.3 系统网络结构设计和系统集成的水平层次272
9.3.1 系统网络结构设计272
9.3.2 系统集成的水平层次272
9.3.3 系统集成的信息流及信息单元矩阵描述272
9.4 楼宇自控系统集成的技术模式274
9.4.1 以BMS为中心的集成模式274
9.4.2 采用BAcent或Lon Works技术的模式275
9.4.3 直接在以太网环境下进行系统集成275
9.4.4 采用数据库集成模式275
9.4.5 采用OPC技术及ODBC技术实现智能建筑系统集成275
9.5 BACnet体系下的系统集成277
9.5.1 BACnet体系在系统集成中的优势277
9.5.2 BACnet系统集成方法277
9.6 IBMS系统集成279
9.6.1 什么是IBMS系统集成279
9.6.2 IBMS主要功能280
9.6.3 IBMS的功能设置和控制管理281
9.6.4 一个IBMS系统集成举例281
9.7 中控室282
9.8 某标志性建筑的智能化系统集成工程283
9.9 智能楼宇系统集成的部分问题探讨284
9.9.1 系统集成的一些新特点284
9.9.2 使用以太网架构系统的集成技术正在迅速发展285
9.9.3 中间件技术在系统集成中的重要作用285
参考文献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