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传染病流行病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传染病流行病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5/30177183.jpg)
- 曹务春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23199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47页
- 文件大小:151MB
- 文件页数:463页
- 主题词: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传染病流行病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3
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3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病学的发展史6
第三节 传染病的流行形势14
第二章 传染病流行病学的生物学基础17
第一节 病原体17
第二节 宿主20
第三节 感染谱23
第四节 感染与免疫27
第五节 感染与传播31
第三章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33
第一节 传染病的流行环节 33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的影响因素39
第三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41
第四节 传染病的流行强度45
第四章 传染病的分布46
第一节 描述传染病分布的常用指标46
第二节 传染病分布的描述52
第五章 传染病病因及其推断60
第一节 传染病的病因模型60
第二节 传染病发生的影响因素62
第三节 传染病病因的推断63
第六章 传染病监测68
第一节 概述68
第二节 传染病监测的内容与方法71
第三节 我国传染病监测系统的设计与管理74
第四节 传染病监测系统的评价81
第七章 新传染病83
第一节 21世纪新传染病的威胁83
第二节 新传染病的分类84
第三节 新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影响因素88
第四节 发现与确认新传染病的策略与方法89
第五节 应对新传染病的措施92
第八章 传染病流行病学数学模型94
第一节 概述94
第二节 数学模型的概念和分类96
第三节 数学模型的研究步骤97
第四节 常用的传染病流行病学数学模型99
第九章 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设计129
第一节 概述129
第二节 常用的研究设计类型131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中的质量控制136
第四节 研究设计书138
第十章 传染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140
第一节 概述140
第二节 个案调查和暴发调查142
第三节 现场调查的组织实施155
第四节 调查表的设计159
第五节 流行病学分析方法168
第十一章 传染病传播特征的调查170
第一节 传染力调查170
第二节 传染病自然史调查173
第三节 接触方式调查176
第四节 聚集性调查180
第十二章 干预研究的基本方法181
第一节 概述181
第二节 干预研究的设计184
第三节 现场干预研究的组织与实施190
第四节 效果评价192
第十三章 传染病血清流行病学194
第一节 概述194
第二节 常用指标和方法196
第三节 调查研究方法200
第四节 偏倚204
第十四章 传染病分子流行病学206
第一节 概述206
第二节 传染病分子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内容210
第三节 传染病分子流行病学在传染病防制中的应用214
第十五章 地理信息系统在传染病流行病学中的应用217
第一节 概述217
第二节 GIS相关技术及常用软件222
第三节 应用实例229
第十六章 自然疫源地调查235
第一节 概述235
第二节 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环节及特点237
第三节 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生态系统——自然疫源地239
第四节 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动物源性244
第五节 自然疫源性疾病与吸血节肢动物246
第六节 自然疫源性疾病的传播方式248
第七节 我国重要自然疫源性疾病及其疫源地分布251
第八节 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制策略261
第十七章 卫生流行病学侦察265
第一节 卫生流行病学侦察的内容与要求265
第二节 卫生流行病学侦察的方法与组织实施267
第三节 部队卫生流行病学侦察的种类269
第十八章 生物袭击的流行病学调查271
第一节 生物袭击的特点271
第二节 生物袭击流行病学调查概述274
第三节 生物袭击流行病学调查的内容276
第四节 生物袭击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277
第十九章 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实验室支持285
第一节 现场标本的采集285
第二节 标本的标记、保存与运送290
第三节 病原微生物的常用实验室检测技术292
第四节 实验中的质量控制300
第二十章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305
第一节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原则305
第二节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措施306
第三节 传染病疫点和疫区的划分与处理313
第四节 传染病的隔离与检疫314
第二十一章 消毒317
第一节 消毒方法的选择317
第二节 常用消毒方法321
第三节 消毒效果的评价328
第四节 注意事项329
第二十二章 病媒生物的防制331
第一节 病媒生物在疾病流行中的作用331
第二节 媒介昆虫的防制335
第三节 鼠类的防制337
第四节 病媒生物的应急处置340
第二十三章 疫苗免疫接种与效果评价344
第一节 概述344
第二节 疫苗接种的方法和策略346
第三节 免疫监测和免疫效果评价348
第四节 计划免疫及其综合评价352
第五节 预防接种反应及其处置354
第二十四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358
第一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358
第二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363
第三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366
第四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367
第五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371
第二十五章 医院感染及其预防控制379
第一节 概述379
第二节 医院感染的分类382
第三节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385
第四节 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及其特点389
第五节 医院感染监测391
第六节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395
第七节 医院感染研究展望399
附录403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40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415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42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42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428
参考文献433
索引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