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心血管病诊疗指南解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心血管病诊疗指南解读
  • 赵水平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0651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601页
  • 文件大小:194MB
  • 文件页数:626页
  • 主题词:心脏血管疾病-诊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心血管病诊疗指南解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心血管疾病膳食指南1

第一节 理想膳食模式1

第二节 适宜体重2

第三节 合适血脂水平3

第四节 合适血压5

第五节 指南要点小结6

第二章 血脂异常防治8

第一节 降低LDL-C为首要目标8

一、指南要点8

二、解读11

第二节 降低甘油三酯16

一、指南要点16

二、解读16

第三节 升高HDL-C19

一、指南要点19

二、解读19

第四节 调脂药物的评价21

一、指南要点21

二、解读22

第五节 生活方式治疗28

一、指南要点28

二、解读28

第六节 急性冠脉综合征时的降脂治疗29

一、指南要点29

二、解读29

第七节 糖尿病的血脂异常30

一、指南要点31

二、解读31

第八节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32

一、指南要点32

二、解读37

第九节 指南要点小结38

第三章 女性心血管病防治40

第一节 女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40

第二节 预防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循证推荐41

第三节 指南的实施45

第四节 展望46

第五节 指南要点小结46

第四章 高血压48

第一节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危险48

一、指南要点48

二、解读48

第二节 心血管危险因素总体评估49

一、指南要点49

二、解读51

第三节 临床评价和诊断52

一、指南要点52

二、解读54

第四节 高血压治疗的目标和策略55

一、指南要点55

二、解读57

第五节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58

一、指南要点58

二、解读59

第六节 中国高血压指南要点77

第五章 慢性心力衰竭80

第一节 心功能不全的程度及心脏病性质判断80

一、心功能不全的判断80

二、心脏病性质的判断83

三、心衰的一般治疗84

第二节 心衰的药物治疗85

一、利尿剂85

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88

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92

四、β受体阻滞剂94

五、地高辛97

六、醛固酮受体拮抗剂100

七、神经内分泌抑制剂的联合应用101

八、正性肌力药物的静脉应用102

九、其他药物102

第三节 心衰的非药物治疗104

一、CRT治疗104

二、ICD治疗105

三、心脏移植106

四、其他107

第四节 难治性终末期心衰治疗107

第五节 舒张性心衰治疗108

一、指南要点108

二、解读108

第六节 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治疗110

一、二尖瓣狭窄(MS)110

二、二尖瓣脱垂111

三、二尖瓣关闭不全111

四、主动脉瓣狭窄111

五、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11

六、三尖瓣狭窄112

七、三尖瓣关闭不全112

第七节 心衰合并心律失常及伴随疾病的治疗112

一、合并室性心律失常112

二、合并房颤113

三、心血管疾病114

四、非心血管疾病115

第八节 慢性心衰急性加重的治疗116

第九节 心力衰竭治疗指南小结117

第六章 急性心力衰竭121

第一节 临床诊断121

一、分类121

二、分级123

三、临床评估124

四、心电图检查125

五、胸片和影像检查125

六、实验室检查125

七、心脏超声检查126

八、其他检查126

九、器械检查和监测126

第二节 治疗128

一、治疗目标128

二、一般处理129

三、氧疗和通气支持129

四、药物治疗130

第三节 基础疾病和并发症138

一、冠心病138

二、瓣膜疾病139

三、人工瓣膜血栓形成所致急性心力衰竭的处理139

四、主动脉夹层139

五、急性心衰和高血压139

六、肾衰竭140

七、肺部疾病和支气管痉挛141

八、心律失常和急性心力衰竭141

第四节 外科治疗142

一、心室游离壁破裂急性心肌梗死后游离壁破裂143

二、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破裂(VSR)143

三、急性二尖瓣反流144

第五节 机械辅助装置和心脏移植144

一、心脏辅助装置144

二、心脏移植145

第六节 指南小结145

第七章 心房颤动147

第一节 房颤的临床评估147

一、指南要点147

二、解读147

第二节 治疗策略与选择152

一、指南要点152

二、解读152

第三节 房颤的治疗154

一、控制心室率154

二、预防血栓栓塞159

三、房颤的复律治疗164

四、窦性心律的维持171

五、房颤非药物治疗175

第四节 特殊情况下房颤的治疗176

一、手术后房颤176

二、急性心肌梗死伴房颤的治疗178

三、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的治疗178

四、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房颤的治疗179

五、妊娠期间房颤的治疗180

六、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合并房颤的治疗181

七、肺部疾病患者合并房颤的治疗181

第五节 指南要点小结182

第八章 稳定型心绞痛188

第一节 改善生活方式188

一、指南要点188

二、解读189

第二节 三大危险因素的控制推荐190

一、血压控制190

二、血脂处理191

三、糖尿病控制193

第三节 药物治疗194

一、抗血小板/抗凝治疗194

二、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推荐195

三、降脂治疗195

四、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阻断剂196

第四节 血管重建治疗198

第五节 新治疗措施199

第六节 指南要点小结199

第九章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202

第一节 早期危险分层202

一、指南要点203

二、解读204

第二节 早期处理的指南要点207

第三节 早期院内治疗208

一、抗缺血治疗208

二、抗栓治疗209

三、抗凝治疗210

第四节 血运重建策略选择211

一、指南要点211

二、解读212

第五节 指南小结212

第十章 ST段上抬急性心肌梗死215

第一节 急诊处理215

一、指南要点216

二、解读218

第二节 再灌注治疗的选择219

一、指南要点219

二、解读219

第三节 易化PCI221

一、指南要点221

二、解读221

第四节 紧急有创治疗策略和挽救性PCI222

一、指南要点222

二、解读223

第五节 成功溶栓后PCI治疗或非直接再灌注治疗224

一、指南要点224

二、解读224

第六节 住院治疗225

一、指南要点225

二、解读227

第七节 其他药物治疗227

一、抗血小板治疗227

二、抗凝治疗228

三、β受体阻滞剂230

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231

五、钙拮抗剂232

六、镁剂232

第八节 并发症的治疗232

第九节 恢复期评价和二级预防233

第十节 指南要点小结233

第十一章 心肌梗死再定义238

第一节 心肌梗死定义238

一、指南要点238

二、解读239

第二节 心肌梗死临床分型和特征239

一、指南要点239

二、解读240

第三节 心肌梗死病理学特征和分期240

一、指南要点240

二、解读241

第四节 心脏标志物的评价241

一、指南要点241

二、解读242

第五节 心电图表现243

一、指南要点243

二、解读245

第六节 影像学检查245

一、指南要点245

二、解读246

第七节 新定义的现实意义246

第十二章 冠心病介入治疗248

第一节 选择合适的患者248

一、指南要点248

二、解读251

第二节 并发症253

一、指南要点253

二、解读255

第三节 禁忌证256

一、指南要点257

二、解读257

第四节 药物涂层支架与金属裸支架258

一、指南要点258

二、解读258

第五节 围手术期药物259

一、指南要点259

二、解读260

第六节 PCI与CABG261

一、CABG指南261

二、解读262

第七节 指南要点小结263

第十三章 人工心脏起搏266

第一节 心律失常的心脏起搏器治疗266

一、窦房结疾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的推荐266

二、房室和室内传导阻滞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的推荐268

三、新近心肌梗死相关传导障碍270

四、反射性晕厥270

五、儿童及先天性心脏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272

六、心脏移植术后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273

第二节 特殊情况的心脏起搏器治疗273

一、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273

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274

第三节 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治疗275

一、200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和欧洲心律学会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治疗指南要点275

二、2008年ACC/AHA/NASPE心脏起搏器和抗心律失常装置置入指南275

三、解读276

第四节 心脏起搏器的随访280

一、有效和成功心脏起搏器治疗的要点281

二、心脏起搏器随访中心的工作内容要点281

三、心脏起搏器随访中心的设备及设施要求281

四、心脏起搏器随访中心的管理工作要点282

五、出院前的评估和长期随访方法要点282

六、置入心脏起搏器患者日常生活的相关问题282

第五节 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283

一、指南要点283

二、解读285

第六节 指南要点小结287

第十四章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291

第一节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291

一、指南要点291

二、解读292

第二节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292

一、指南要点292

二、解读293

三、消融实施293

第三节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293

一、指南要点294

二、解读294

第四节 心房颤动294

一、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适应证294

二、策略与方法295

三、解读295

四、围术期的抗凝297

五、术后随访298

六、房室交界区消融298

第五节 指南要点小结298

第十五章 心肺复苏302

第一节 心脏性猝死302

第二节 心肺复苏概述303

一、CPR指南中建议方案中证据水平303

二、建议所采用的分类方法303

三、本指南的一些最重要的新建议304

第三节 基础生命支持(BLS)305

一、指南要点305

二、解读306

第四节 除颤310

一、基础生命支持阶段自动体外除颤310

二、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阶段除颤311

第五节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312

一、指南要点312

二、解读314

第六节 延续生命支持(PIS)318

一、指南要点318

二、解读318

第七节 指南要点小结320

第十六章 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和心脏性猝死预防323

第一节 流行病学323

一、指南要点323

二、解读323

第二节 发病机制324

一、指南要点324

二、指南解读325

第三节 临床评价325

一、指南要点325

二、解读327

第四节 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330

一、指南要点330

二、解读331

第五节 特殊心律失常的紧急处理334

一、指南要点334

二、解读336

第六节 特殊病理学相关的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338

一、既往心肌梗死导致的左心室功能不全338

二、瓣膜性心脏疾病340

三、先天性心脏病341

四、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和心内膜炎342

五、浸润型心肌病343

六、内分泌疾病和糖尿病344

七、终末期肾衰竭344

八、肥胖症、节食和畏食症345

九、心包疾病346

十、肺动脉高压346

十一、可逆原因所致的短暂性心律失常346

第七节 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347

一、扩张型心肌病(DCM)347

二、肥厚型心肌病348

三、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349

四、神经肌肉疾病350

第八节 心力衰竭351

一、指南要点351

二、解读352

第九节 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352

一、长QT综合征353

二、短QT综合征354

三、Brugada综合征355

四、儿茶酚胺敏感型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356

第十节 心脏结构正常时的心律失常357

一、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357

二、电解质紊乱358

三、物理和毒性物质359

第十一节 特殊人群中的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360

一、运动员360

二、性别和妊娠361

三、老年患者362

四、儿科患者364

五、已置入ICD的患者365

六、药物诱发的心律失常366

第十二节 指南小结371

一、临床评价371

二、特殊心律失常的紧急处理372

三、特殊病理学相关的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372

四、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373

五、心力衰竭374

六、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374

七、心脏结构正常时的心律失常374

八、特殊人群中的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375

第十七章 晕厥378

第一节 晕厥的诊断380

一、指南要点380

二、解读380

第二节 倾斜试验在晕厥诊断中的作用评估384

一、指南要点384

二、解读384

第三节 心电图检查在晕厥诊断中的作用385

第四节 其他无创性检查386

一、指南要点386

二、解读386

第五节 有创检查方法387

一、指南要点387

二、解读387

第六节 晕厥的治疗388

一、指南要点388

二、解读389

第七节 晕厥中几个特殊问题391

一、指南要点391

二、解读391

第八节 指南要点小结392

第十八章 感染性心内膜炎394

第一节 定义和分类394

一、指南要点394

二、解读394

第二节 病原学和危险因素395

一、指南要点395

二、解读396

第三节 临床特征及诊断标准397

一、指南要点397

二、解读398

第四节 超声学检查400

一、指南要点400

二、解读400

第五节 血培养和其他检测技术402

一、指南要点402

二、解读403

第六节 并发症405

一、指南要点405

二、解读405

第七节 治疗406

一、抗生素治疗406

二、治疗的监测412

三、门诊患者的治疗412

四、HIV阳性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治疗413

五、抗凝治疗413

六、外科治疗413

第八节 预防建议414

一、原则414

二、抗生素方案416

第九节 预后418

第十节 指南小结419

第十九章 瓣膜性心脏病治疗422

第一节 主动脉瓣狭窄422

一、指南要点422

二、解读423

第二节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424

一、指南要点425

二、解读426

第三节 二尖瓣狭窄427

一、指南要点427

二、解读429

第四节 二尖瓣脱垂(MVP)430

一、指南要点430

二、解读430

第五节 二尖瓣反流431

一、指南要点431

二、解读432

第六节 瓣膜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433

一、指南要点433

二、解读433

第七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434

一、指南要点434

二、解读435

第八节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处理436

一、指南要点436

二、解读438

第九节 指南要点小结439

一、主动脉瓣病变439

二、二尖瓣病变440

三、瓣膜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441

四、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441

第二十章 心包疾病443

第一节 急性心包炎443

一、指南要点443

二、解读446

第二节 心包积液和心脏压塞448

一、指南要点448

二、解读450

第三节 缩窄性心包炎451

一、指南要点452

二、解读454

第四节 特殊类型心包炎454

一、病毒性心包炎454

二、细菌性心包炎455

三、结核性心包炎455

四、肾衰竭中的心包炎456

五、自身反应性心包炎和系统性免疫性疾病的心包受累457

六、心脏损伤后综合征457

七、梗死后心包炎457

八、外伤性心包积液和主动脉夹层的血心包458

九、肿瘤性心包炎458

十、真菌性心包炎459

十一、放射性心包炎460

十二、药物和毒素相关心包炎460

十三、慢性心包炎461

十四、复发性心包炎461

第五节 其他心包疾病461

一、心包先天缺陷461

二、囊性心包462

三、乳糜心包462

四、甲状腺功能紊乱的心包积液462

五、妊娠期心包积液462

第六节 指南要点小结463

第二十一章 主动脉夹层465

第一节 急诊处理步骤465

一、指南要点465

二、解读466

第二节 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可疑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处理468

一、指南要点468

二、解读468

第三节 诊断分型469

一、指南要点469

二、解读470

第四节 诊断性的影像学检查471

一、诊断的目标471

二、指南要点472

三、解读472

第五节 主动脉夹层的介入治疗475

一、指南要点475

二、解读475

第六节 外科手术治疗477

一、指南要点477

二、解读477

第七节 预后478

第八节 指南要点小结480

一、急诊处理步骤480

二、诊断分型480

三、诊断性的影像学检查480

四、介入治疗480

五、外科手术481

第二十二章 外周动脉疾病482

第一节 下肢动脉疾病482

一、指南要点482

二、解读483

第二节 肾动脉疾病485

一、指南要点485

二、解读486

第三节 肠系膜动脉疾病488

一、指南要点488

二、解读489

第四节 指南要点小结491

一、下肢动脉疾病491

二、肾动脉狭窄491

三、肠系膜动脉疾病491

第二十三章 肺血栓栓塞症493

第一节 相关名词和概念493

第二节 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494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495

第四节 临床类型及表现495

一、临床类型495

二、临床表现496

第五节 治疗501

一、急性肺栓塞的治疗501

二、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的治疗503

第二十四章 肺动脉高压507

第一节 定义与专用术语507

一、指南专家共识要点507

二、专家共识解读507

第二节 肺高压的临床诊断分类508

一、指南专家共识要点508

二、专家共识解读509

第三节 诊断510

一、指南专家共识要点510

二、专家共识解读511

第四节 功能评价512

第五节 治疗512

第二十五章 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血管评估516

第一节 术前的一般评估517

一、指南要点517

二、解读518

第二节 非心脏手术对心脏的影响518

一、指南要点518

二、解读519

第三节 冠心病519

一、指南要点520

二、解读520

第四节 高血压521

一、指南要点521

二、解读522

第五节 瓣膜性心脏病522

一、指南要点522

二、解读523

第六节 心律失常524

一、指南要点524

二、解读524

第七节 心力衰竭525

第八节 心肌病525

第九节 麻醉对心血管的影响525

第十节 围术期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526

一、指南要点527

二、解读527

第十一节 围术期他汀类药物的治疗528

一、指南要点528

二、解读528

第十二节 术中和术后问题处理528

一、指南要点529

二、解读529

第十三节 指南要点小结530

第二十六章 预防心血管事件中阿司匹林的应用533

一、指南要点533

二、解读536

第二十七章 冠心病心脏康复540

第一节 运动锻炼方案540

一、指南要点540

二、解读541

第二节 运动锻炼的安全性542

一、指南要点542

二、解读542

第三节 运动锻炼的益处544

一、指南要点544

二、解读545

第四节 社会心理干预546

第五节 危险因素的调节与干预547

第六节 心脏康复的实施和评估547

第七节 指南要点小结548

第二十八章 动态心电图550

第一节 分析可能与心律失常相关的症状550

一、指南要点550

二、解读550

第二节 分析无心律失常相关症状者的危险性551

一、指南要点552

二、解读552

第三节 分析抗心律失常治疗的效果554

一、指南要点554

二、解读554

第四节 分析心脏起搏器和自动除颤起搏器的功能555

一、指南要点555

二、解读555

第五节 监测心肌缺血556

一、指南要点556

二、解读556

第六节 在儿科中应用557

一、指南要点557

二、解读558

第七节 指南要点小结558

第二十九章 心电图运动试验560

第一节 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562

一、指南要点562

二、解读562

第二节 有症状的或有冠心病病史患者的危险性评价和预后563

一、指南要点564

二、解读564

第三节 心肌梗死恢复期565

一、指南要点565

二、解读566

第四节 使用通气分析的运动试验566

一、指南要点566

二、解读567

第五节 冠心病无症状人群运动试验567

一、指南要点567

二、解读567

第六节 瓣膜性心脏病568

一、指南要点568

二、解读569

第七节 血管重建术前后的运动试验569

一、指南要点569

二、解读570

第八节 检查心律失常570

一、指南要点570

二、解读571

第九节 儿童和青少年的运动试验571

一、指南要点571

二、解读573

第十节 指南要点小结573

第三十章 心脏疾病生化标志物检测575

第一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575

一、指南要点575

二、解读576

第二节 ACS早期危险分层579

一、指南要点579

二、解读579

第三节 标志物在NSTEACS治疗中的应用582

一、指南要点582

二、解读582

第四节 AMI确诊后标志物的检测583

一、指南要点583

二、解读583

第五节 心力衰竭诊断的标志物584

一、指南要点584

二、解读584

第六节 心衰的危险分层585

一、指南要点585

二、解读585

第七节 应用标志物对心功能不全进行筛查586

一、指南要点586

二、解读586

第八节 应用标志物指导心衰治疗587

第九节 指南要点小结588

一、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588

二、ACS早期危险分层588

三、NSTEACS治疗中的应用588

四、AMI确诊后标志物的检测589

五、心力衰竭诊断的标志物589

六、心衰的危险分层589

七、应用标志物对心功能不全进行筛查589

八、应用标志物指导心衰治疗589

第三十一章 血管内皮功能的无创性检测593

第一节 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超声检测指南594

一、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生理基础594

二、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超声检测方法594

三、在临床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597

四、展望597

五、总结598

第二节 指尖反应性充血后PAT(RH-PAT)检测内皮依赖性血管舒缩功能5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