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构件成形·定位·连接与空间和形式生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宏,朱宏宇,吴京,王海宁等著;张宏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6422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195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204页
- 主题词:钢筋混凝土结构-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构件成形·定位·连接与空间和形式生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混凝土历史筒析1
1.1 混凝土的由来1
1.1.1 天然材料的混凝土1
1.1.2 人工材料的混凝土(第一次进步)2
1.1.3 具有结构计算理论与方法的混凝土(第二次进步)2
1.1.4 作为商品的混凝土(第三次进步)2
1.1.5 装备化定型定位技术的混凝土(第四次进步)3
1.2 混凝土的性能及用途4
1.2.1 混凝土材料构件建造的难点和材料的性能缺陷5
1.2.2 混凝土材料优点5
1.2.3 总结6
参考文献6
第二章 混凝土构件成型技术和定位技术的发展7
2.1 混凝土构件成型技术的发展历程研究7
2.1.1 混凝土构件现浇成型技术的发展7
2.1.2 混凝土构件预制成型技术的发展16
2.2 构件定位技术的发展研究21
2.2.1 传统建筑构件定位技术21
2.2.2 建筑构件电子定位追踪技术23
2.3 总结29
参考文献30
第三章 模架一体化装备的物质构成31
3.1 基本情况介绍31
3.2 建造设计逻辑31
3.2.1 研发目标31
3.2.2 研发逻辑31
3.2.3 实现功能32
3.3 宏观建造设计方法32
3.3.1 组合框模32
3.3.2 独立模架33
3.4 模架一体化装备的物质构成33
3.4.1 一级工厂化阶段34
3.4.2 二级工厂化阶段37
3.4.3 三级工厂化阶段38
第四章 江北车库建造示例39
4.1 基本情况概述39
4.1.1 地点选择39
4.1.2 实验施工人员选择40
4.1.3 场地情况40
4.2 微观关键技术点40
4.2.1 模架稳定性40
4.2.2 渗滤模板41
4.2.3 混凝土质量41
4.2.4 顶杆承载力42
4.2.5 可调底座42
4.2.6 模架大模块安拆42
4.3 实验结果分析43
4.3.1 系统优点43
4.3.2 待解决问题43
第五章 工业化装备生产线研究46
5.1 基本情况概述46
5.1.1 区域产业分布特点46
5.1.2 生产企业选择47
5.1.3 备选企业基本情况47
5.2 工业化生产模式的特点及要求49
5.2.1 独立研发能力49
5.2.2 生产层级49
5.2.3 生产模式50
5.2.4 质量要求51
5.2.5 精度要求52
5.2.6 信息互联52
5.2.7 加工设备硬件设施52
5.2.8 员工素质53
5.2.9 场内起吊能力53
5.2.10 运输能力54
5.3 后续产业重组改造54
5.3.1 设备升级55
5.3.2 加工企业整合55
5.3.3 后期产能预期55
第六章 会展与燕子矶保障房建造56
6.1 会展建造56
6.1.1 项目介绍56
6.1.2 关键技术点研究57
6.1.3 遗留问题及解决策略60
6.2 燕子矶保障房建造62
6.2.1 项目介绍62
6.2.2 关键技术点研究62
6.2.3 遗留问题及解决策略65
6.3 总结65
第七章 钢筋模架现浇结构体设计与成型定位工法新型工业化建造——揽青斋建造示例66
7.1 项目综述67
7.2 工程概况及特点67
7.2.1 建筑工程概况67
7.2.2 工业化实施项目概况68
7.2.3 周边建筑物及环境情况71
7.3 施工组织计划71
7.4 工业化施工73
7.4.1 工业化施工总体流程73
7.4.2 汽车吊的选择和分析73
7.4.3 施工准备75
7.4.4 构件定位与连接79
7.4.5 绿色建筑评估109
7.5 工程记录110
7.5.1 工厂加工照片110
7.5.2 现场施工照片111
7.5.3 竣工照片113
7.6 总结113
7.6.1 工业化施工的成效113
7.6.2 展望115
参考文献115
第八章 混凝土结构体+钢结构体独立组合设计与成型定位工法新型工业化建造——忆徽堂建造示例116
8.1 项目综述117
8.2 工程概况及特点117
8.2.1 整体概况117
8.2.2 建筑工程概况117
8.2.3 工业化实施项目概况119
8.2.4 周边建筑物及环境情况119
8.3 构件建造121
8.3.1 基本钢筋混凝土结构体构件成型定位技术121
8.3.2 基本钢结构体构件定位与组合技术121
8.3.3 基本围护体预制装配124
8.3.4 内隔墙系统的安装131
8.3.5 楼地面系统的安装131
8.3.6 其他132
8.4 适合新型工业化建造的构件组分类逻辑134
8.4.1 构件组的定义134
8.4.2 交织关系与独立关系135
8.4.3 功能构件组136
8.4.4 性能构件组137
8.4.5 文化构件组143
8.5 绿色建筑评价145
8.5.1 绿色建筑评估145
8.5.2 碳排放计算145
8.6 工程管理147
8.6.1 施工全过程记录147
8.6.2 管理方式的缺陷151
8.7 协同设计与协同建造151
8.7.1 协同设计151
8.7.2 协同建造151
8.8 总结154
8.8.1 成功的启示154
8.8.2 改进的思考154
8.8.3 特区推进模式155
参考文献155
附录一 混凝土的成分与构成156
附录二 水泥的种类与用途159
附录三 混凝土构件工厂生产成型设备161
附录四 RFTD技术简介167
附录五 新型工业化建造施工方式节 能减排分析与测算——以“江苏绿色建筑博览园示范项目——揽青斋”为例171
参考文献191
图片表格来源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