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钱家店铀矿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钱家店铀矿床](https://www.shukui.net/cover/19/31902254.jpg)
- 夏毓亮著 著
- 出版社: 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 ISBN:978750226591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37页
- 文件大小:126MB
- 文件页数:253页
- 主题词:砂岩型铀矿床-通辽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钱家店铀矿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自然地理和经济概况1
第二节 钱家店铀矿床发现和勘查历史3
(一)石油探井的放射性异常3
(二)首份工业评价报告4
(三)第一口铀矿参数孔和工作部署建议6
(四)揭露验证及成矿预测7
(五)三次提交资源/储量报告8
(六)报告附录10
(七)获奖11
(八)基本结论11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14
第一节 盆地基底14
第二节 盆地盖层16
(一)下白垩统16
(二)上白垩统17
(三)古近系18
(四)新近系18
第三节 区域地质构造及盆地构造发展史19
(一)基底结构及基底断裂19
(二)盖层构造19
(三)岩浆活动21
(四)盆地构造发展史22
第四节 区域水文地质特征24
(一)自然地理特征24
(二)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系25
(三)区域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27
(四)区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29
第五节 区域铀成矿条件31
(一)铀源条件31
(二)构造条件33
(三)岩性岩相条件34
(四)古气候条件36
(五)水文地质条件36
第三章 沉积体系与铀矿化39
第一节 层序划分及对比39
(一)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39
(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方法42
(三)姚家组层序地层特征45
第二节 沉积岩石学及岩性组合特征50
(一)沉积岩石学特征50
(二)岩性组合特征51
第三节 主要的沉积体系类型53
(一)沉积物粒度特征53
(二)沉积构造53
(三)测井曲线特征54
(四)砂岩/泥岩比值特征54
(五)沉积相及内部构成60
第四节 沉积相划分及展布特征63
(一)单井沉积相分析63
(二)沉积相展布特征66
第五节 砂组(小层)沉积相及砂体发育特征72
(一)Ⅵ砂组72
(二)Ⅴ砂组76
(三)Ⅳ砂组76
(四)Ⅲ砂组76
(五)Ⅱ砂组80
(六)Ⅰ砂组80
第六节 沉积充填演化及其与铀矿化的关系83
第四章 矿床地质94
第一节 矿区地层及岩性94
(一)青山口组(K2qn)94
(二)姚家组下段(K2y1)95
(三)姚家组上段(K2y2)97
(四)嫩江组(K2n)98
(五)第四系(Q)98
第二节 矿区构造98
(一)矿区所处地质构造单元98
(二)褶皱构造98
(三)断裂构造100
第三节 沉积相、古地理及其与铀矿化关系101
(一)沉积特征101
(二)沉积相107
(三)古地理108
(四)沉积相、古地理及其与砂岩型铀矿化关系111
(五)关于矿区内红色砂岩成因的讨论111
第四节 氧化带特征114
第五章 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116
第一节 概述116
第二节 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特征117
(一)地形地貌及气候特征117
(二)水文气象特征117
第三节 矿床水文地质特征117
(一)含水层与隔水层划分117
(二)含水层特征118
(三)隔水层特征123
第四节 水文地质结构特征123
第五节 地下水动态124
(一)第四系孔隙潜水124
(二)姚家组上段承压水动态124
(三)姚家组下段承压水动态125
第六节 水化学、水文地球化学及放射性水化学特征126
(一)第四系孔隙潜水(Q)126
(二)上白垩统姚家组上段承压水(k2y2)126
(三)上白垩统姚家组下段承压水(k2y1)127
第七节 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128
第八节 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129
第九节 矿床主要充水因素129
第十节 供水水源评价130
第十一节 地浸水文地质条件评价132
(一)地浸水文地质参数132
(二)地浸砂岩型铀矿床水文地质分类133
(三)地浸水文地质条件评估134
第十二节 矿床工程地质136
(一)第四系松散岩类136
(二)矿区基岩136
第十三节 环境地质137
(一)区域地质稳定性137
(二)地质灾害特征137
(三)矿区地下水环境138
(四)环境保护措施139
第六章 矿体(层)地质141
第一节 含矿砂体特征141
(一)含矿砂体顶、底板特征141
(二)含矿砂体空间展布142
(三)含矿砂体产状142
(四)含矿砂体埋深及厚度143
(五)含矿主岩特征145
(六)含矿砂体砂/泥比值、粒度、孔隙度及渗透率148
第二节 矿体特征149
(一)矿体空间展布149
(二)矿体规模、形态及产状151
(三)矿体砂/泥比值154
第三节 矿石类型及矿石成分特征155
(一)矿石类型155
(二)矿石颜色及结构构造155
(三)矿石成分155
第四节 铀的赋存状态159
(一)铀的存在形式159
(二)铀矿物化学成分164
(三)矿石中六价铀与四价铀比值165
(四)铀在不同粒级中的分配167
第五节 铀的浸出率167
第七章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场特征169
第一节 地球物理场和地球化学场特征169
第二节 矿区岩层物性参数特征170
第三节 资源量估算物性参数172
(一)铀矿石密度172
(二)铀矿石湿度175
(三)铀-镭平衡系数175
(四)镭-氡平衡系数182
(五)有效原子序数184
(六)钍、钾元素干扰情况185
第八章 矿床地球化学187
第一节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187
第二节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191
第三节 铀与伴生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199
(一)U与伴生元素总体分布特征199
(二)U与微量元素分布特征206
第四节 铀与还原剂210
(一)U与S210
(二)U与有机碳210
(三)U与CH4210
第五节 辉绿岩侵位211
第六节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212
第七节 铀成矿年代学214
(一)同生沉积成矿年龄216
(二)后生叠加成矿年龄216
第九章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219
第一节 矿床成因类型219
(一)同生沉积(预富集)铀成矿阶段220
(二)后生改造叠加铀成矿阶段221
第二节 矿床成矿模式222
第三节 控矿因素225
(一)层位控矿225
(二)沉积相古地理控矿225
(三)岩性控矿226
(四)构造-油气-层间氧化和热改造作用控矿226
第四节 找矿模式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