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互联网+运营管理 商业模式创新到落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宗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44941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08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32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互联网+运营管理 商业模式创新到落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创新1
[引导案例] 10亿元赌局的背后1
第一节 互联网思维1
一、总理问:“互联网+”和“+互联网”有啥区别?1
二、对比传统工业思维,理解互联网思维3
[案例1-1] 淘宝与易贝的用户之争5
[案例1-2] 小米公司靠“发烧友”逆袭冲天6
第二节 商业模式12
一、商业模式的基本构成12
[案例1-3] 和君咨询凭什么荣获“21世纪最佳商业模式奖”13
二、商业模式与运营模式的关系14
三、商业模式与战略管理的关系15
[案例1-4] 乔布斯怎样拯救苹果公司、改变世界17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创新的总体思路20
一、商业模式的O2O系统规划20
[案例1-5] 苏宁的O2O转型20
[案例1-6] 阿里巴巴的O2O布局23
二、用户运营24
[案例1-7] 小米公司如何打造“参与感”,实现粉丝数量从100万到亿万的三级跳25
三、全渠道营销27
[案例1-8] 行业寒冬中,小酒厂运用“社区商务”模式破局27
四、持续创新产品30
五、应用大数据31
六、员工创客化31
七、企业平台化31
第二章 运营模式设计32
[引导案例] 领导班子都被这个设计方法迷住了32
第一节 流程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33
一、从职能管理到流程再造33
二、“流程再造”理论的局限34
三、流程体系理论34
第二节 运营模式的初步设计34
一、波特价值链评述34
二、卓越绩效模式价值链,规避了波特价值链的局限35
三、卓越绩效模式价值链在不同企业的个性化运用37
第三节 流程的分类与识别40
一、流程的定义与分类40
二、一级流程的定义与PDCA分解41
三、一级流程的识别与展开43
第四节 组织流程框架设计50
一、组织流程框架设计的步骤与方法50
[案例2-1] 某水务公司的卓越绩效模式价值链50
[案例2-2] 某水务公司组织结构现状诊断及部门调整建议51
[案例2-3] 某水务公司组织结构二级职能的诊断与调整53
二、组织流程框架设计的意义61
第五节 “流程再造”理论的伟大与局限63
一、“流程再造”理论的诞生63
二、哈默的道歉63
三、“流程再造”理论的局限64
第三章 企业成长与变革69
[引导案例] 海尔集团的高速成长69
第一节 企业成长69
一、创业阶段的组织结构与领导危机70
二、职能建设阶段的组织结构与分权危机71
三、事业拓展阶段的组织结构与失控危机72
四、集团管控阶段的组织结构与官僚危机74
五、文化引领阶段的组织结构与转型危机78
[案例3-1] 海尔集团的成长历程和组织结构变革80
第二节 企业变革87
一、企业变革的方案设计——“加减乘除”法87
[案例3-2] 某市自来水公司以“降低产销差率”为导向的管理变革88
二、企业变革的推进步骤89
[案例3-3] 20世纪90年代末海尔集团的管理变革92
第三节 组织结构调整93
一、组织结构调整的原则94
[案例3-4] 美国企业发展史上的两次重要变革94
[案例3-5] 按客户导向原则优化某集团公司组织结构96
[案例3-6] 新东方的战略转型与组织再造101
二、组织结构调整的前提和关键105
[案例3 7] 华为的研发流程再造106
[案例3-8] 海南农垦的组织变革107
第四章 构建云模式的流程制度体系111
[引导案例] 我们要的是复合粉蒸出的馍111
第一节 企业流程制度体系概述112
一、企业流程制度体系的基本构成112
二、与企业标准体系的关系112
三、构建流程制度体系的意义113
四、“两张皮”现象与解决思路114
[案例4-1] 简约模式的某物业公司质量管理手册115
第二节 构建流程制度体系的各类指导标准116
一、卓越绩效评价准则117
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120
三、ISO 9000族质量管理标准123
第三节 流程制度体系的构建步骤和方法127
一、组织流程框架设计127
二、建立流程文件清单128
三、流程现状调研128
[案例4-2] 研发部初步访谈提纲129
四、优化各子级流程131
五、编写流程文件134
[案例4-3] 某研发公司研发管理流程文件135
[案例4-4] 流程文件如何同时满足ISO 9001:2015标准及企业内控规范要求140
[案例4-5] 某科技公司流程接口存在的疑问142
六、完善支持性文件和记录表格143
七、编写运营管理手册143
[案例4-6] 某研发公司运营管理手册目录144
第四节 云计算模式的企业信息化145
一、管理信息系统概述146
二、云计算与云服务147
三、管理信息系统规划148
四、信息系统分析150
五、信息系统设计151
六、信息系统实施与运行管理152
第五章 纵向推进,实施战略153
[引导案例] 海尔集团的OEC管理法153
第一节 战略绩效管理154
一、平衡计分卡154
二、战略目标的确定与分解156
[案例5-1] 某水务公司的战略地图156
三、绩效策划161
四、组织实施163
五、绩效监测164
六、绩效监测结果的应用165
[案例5-2] 海尔集团的OEC管理法165
第二节 授权管理168
一、授权的原则168
二、企业授权审批体系的构成169
第三节 沟通与协调172
一、会议报告机制172
[案例5-3] 三星会议的三原则173
二、走动式管理174
第四节 全面预算管理175
一、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不同境界175
二、全面预算的组织176
三、全面预算的实施177
[案例5-4] 解放被权力绑架的“一支笔”181
第五节 企业集团管控183
一、企业集团的定义和分类183
二、企业集团的优势和劣势184
三、集团管控185
四、强化集团治理机制186
五、健全集团管控机制187
[案例5-5] 冀东发展集团的集团管控变革190
第六章 横向咬合,员工创客化194
[引导案例] 被互联网倒逼形成的买手小组制194
第一节 阿米巴模式194
一、阿米巴模式的产生194
二、导入阿米巴模式的两个前提195
三、阿米巴模式的经营哲学和经营目的195
四、阿米巴模式的实施步骤197
[案例6-1] 北京环卫集团环境研发公司的内部采购机制203
第二节 员工创客化205
一、员工创客化的优势205
二、实施员工创客化的步骤(与阿米巴模式比较)207
[案例6-2] 海尔集团员工创客化的演进历程209
[案例6-3] 韩都衣舍:被互联网倒逼形成的买手小组制213
第七章 内部精益,应用大数据217
[引导案例] 改变世界的机器217
第一节 从精益生产方式到丰田管理模式218
一、精益生产方式——丰田屋218
二、丰田管理模式221
[案例7-1] “西贝莜面村”的精益之旅224
第二节 精益管理工具227
一、计划管理方面的精益管理工具227
二、现场管理方面的精益管理工具234
三、设备管理方面的精益管理工具241
四、员工管理方面的精益管理工具243
[案例7-2] 豫北转向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推行精益生产方式244
第三节 大数据应用246
一、大数据及大数据技术246
二、大数据带来的变革247
三、企业如何建立和运用大数据248
[案例7-3] 大数据在京东的应用249
第四节 工业4.0251
一、工业4.0有何不同251
二、企业如何实现工业4.0(结合红领服装集团案例说明)252
[案例7-4] 红领集团:木匠逆袭打造了领先全球的智能制造示范企业253
第八章 外部整合,演进生态圈258
[引导案例] 阿里巴巴的全球化生态圈258
第一节 供应链整合259
一、供应链整合概述259
[案例8-1] 海尔集团的物流重组260
二、供应链整合的参照标准——SCOR261
三、优化供应链的企业资源网络263
[案例8-2] 海尔集团物流与供应商的整合265
[案例8-3] 海尔集团商流与经销商的整合267
四、基于ERP系统,集成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269
五、优化物流网络269
[案例8-4] 海尔集团的供应链整合270
第二节 供应链运营271
一、计划与订单管理271
[案例8-5] 华为公司的计划与订单管理体系274
二、生产管理276
三、采购管理278
四、配送管理280
[案例8-6] 青岛啤酒集团的物流配送281
第三节 平台商业模式282
一、平台商业模式概述282
二、构建平台商业模式282
三、升级平台商业模式,演进生态圈286
[案例8-7] 谷歌的生态圈:从核心到外围288
第九章 改进创新,基业长青290
[引导案例] 以技术创新引领发展的华为公司290
第一节 改进创新机制291
一、建设“追求卓越、不忘初心”的企业文化291
[案例9-1] 《华为基本法》出台前后292
[案例9-2] 华为的红蓝对抗体制293
二、完善激励改进创新的人才机制294
[案例9-3] 华为的“工者有其股”295
[案例9-4] 万科为什么要转变为事业合伙人制(节选)298
三、建立“百川争流归大海”式的改进创新管理流程300
[案例9-5] 华为的技术创新301
第二节 识别改进需求的方法302
一、直接感受用户体验303
二、绩效分析评价303
三、瞄准标杆304
四、管理体系审核与内控体系评价304
五、自我评价305
参考文献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