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反腐败立法构建研究 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视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反腐败立法构建研究 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视角](https://www.shukui.net/cover/78/31792647.jpg)
- 李秀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 ISBN:7802161819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21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37页
- 主题词:廉政建设-立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反腐败立法构建研究 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概述8
第一节 《公约》的主要立法框架9
一、预防机制9
二、刑事定罪与执法机制9
三、国际司法合作与执法合作机制10
四、资产返还与追回机制10
五、履约监督机制11
第二节 《公约》的主要特点11
一、追诉主体范围广 全球协同力度强12
二、打击腐败领域宽 追诉时效跨度长13
三、腐败犯罪法定化 惩治犯罪程序化13
第三节 《公约》体现的理念14
一、预防在先 重在打击的理念14
二、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理念15
三、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平衡的理念16
四、国家主权与国际司法权相互兼顾的理念17
第二章 预防腐败19
第一节 反腐败政策的法治原则20
一、反腐败政策的党内条规与国家法律相协调21
二、刑事诉讼原则在纪律程序中的适用29
第二节 预防腐败犯罪在刑事诉讼立法中的构建49
一、对《公约》预防腐败犯罪机制的评析49
二、预防犯罪应是我国刑事诉讼的任务之一50
三、将预防腐败犯罪纳入刑事诉讼立法的建议及论证52
第三章 腐败犯罪刑事侦查55
第一节 特殊侦查手段55
一、公约与我国法律规定及司法实践的差异性分析55
二、我国特殊侦查手段的立法完善58
第二节 对“物”的强制措施71
一、基于国外请求的没收程序:实施没收的根据72
二、保障“没收”实现的机制74
三、《公约》与我国现状的分析76
四、建立我国对腐败犯罪所得“物”的强制措施设想77
第四章 腐败犯罪被追诉主体的完善84
第一节 《公约》对腐败犯罪被追诉主体的规定84
一、《公约》对构成腐败犯罪主体规定的内容84
二、《公约》对腐败犯罪主体规定的特征86
第二节 腐败犯罪被追诉主体的法理分析87
一、犯罪主体、腐败犯罪主体、刑事诉讼主体、腐败犯罪被追诉主体87
二、刑事诉讼被追诉主体和犯罪主体的关系90
第三节 我国与腐败犯罪主体相关的刑事立法91
一、我国现行法律对腐败犯罪主体的规定91
二、《公约》与我国《刑法》相关规定的差异95
第四节 扩大我国腐败犯罪被追诉主体的思考97
一、实证分析——立法的缺憾97
二、理性分析——完善与构想98
第五章 腐败犯罪追诉机制101
第一节 诉讼发轫——诉因的理论概说101
一、诉因的起源——英美法的历史概览102
二、诉因的“方兴”——日本刑诉法的引进与运用106
三、诉因的比较——英美与日本诉因制度的异同111
四、诉因的借鉴——域外追诉腐败犯罪的思考113
第二节 因腐败犯罪而单独提起民事诉讼114
一、概念及法律特征114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115
三、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与《公约》的差距120
四、建立针对腐败犯罪的单独民事诉讼程序121
第三节 因腐败犯罪而提起损害赔偿之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123
一、腐败犯罪造成损害赔偿问题的理论分析123
二、腐败犯罪的连带责任126
三、我国腐败犯罪损害赔偿的现状126
四、腐败犯罪受害人和损害赔偿主体的界定128
五、损害赔偿的原则和范围129
六、因腐败犯罪而提起损害赔偿的诉讼程序:刑事附带民事诉讼131
第四节 针对腐败犯罪提起的共同诉讼137
一、现状与思考137
二、对国外“共同诉讼”立法的考证140
三、共同诉讼程序的价值分析141
四、构建共同诉讼程序的法理分析143
五、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增加“共同诉讼”程序的理性思考146
第六章 完善我国缺席审判制度152
第一节 概述152
第二节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历史沿革154
第三节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之比较法考察157
一、控方缺席的审判程序157
二、被告人缺席的审判程序160
第四节 刑事缺席审判与保障被告人诉权冲突的平衡机制165
一、缺席审判制度与程序参与原则的矛盾:公正与效率的冲突166
二、对缺席审判制度的救济措施:公正与效率的平衡168
第五节 我国增设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能性170
一、我国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现状170
二、我国增设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必要性173
三、我国增设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可行性174
第六节 构建我国的刑事缺席审判制度:以被告人缺席为中心176
一、刑事缺席审判的适用条件177
二、刑事缺席审判的适用程序177
第七章 腐败犯罪证据立法与完善180
第一节 腐败犯罪推定规则的构建180
一、腐败犯罪推定规则概述180
二、《公约》的规定及国外立法参照185
三、我国腐败犯罪推定规则的建构191
第二节 证人免责制度——兼论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207
一、《公约》的规定与我国的现状208
二、对国外建立污点证人制度的考察211
三、建立污点证人免责制度的合理性分析213
四、模型建立及求解218
五、构建我国污点证人制度的具体设想222
第三节 证人、鉴定人、被害人、举报人的保护制度228
一、公约的规定228
二、我国的现状及其与《公约》的差异性分析231
三、完善我国的证人、鉴定人、被害人、举报人保护制度234
第八章 腐败犯罪资产的追回与返还239
第一节 对腐败犯罪资产的没收239
一、托管理论——对腐败犯罪资产没收的理性分析239
二、《公约》与我国刑事立法现状分析242
三、对美国独立的民事没收制度之考察245
四、构建我国特殊的没收资产制度:独立于对人审判的资产没收程序247
五、执行外国法院没收令的司法程序248
第二节 资产的返还和处分249
一、《公约》的相关规定250
二、与《公约》相对照,看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256
三、参照《公约》精神,完善我国相关制度257
第九章 反腐败案件刑事司法协助261
第一节 概述261
一、刑事司法协助的含义及范围261
二、反腐败刑事司法协助的概念263
三、刑事司法协助的基本原则263
第二节 引渡265
一、《公约》关于引渡特点的分析265
二、公约与我国立法差异的分析270
三、我国引渡诉讼立法的完善271
第三节 刑事诉讼移交与被判刑人移管275
一、刑事诉讼移交276
二、被判刑人移管278
第四节 司法协助中的分享规则281
一、问题背景281
二、分享规则模型与可行性分析282
第十章 腐败犯罪国际管辖权285
第一节 《公约》相关内容及评析285
一、《公约》内容285
二、评析287
第二节 管辖权的功能及限制290
一、管辖权的功能290
二、管辖权的限制291
第三节 我国立法及完善291
一、我国刑事立法现状291
二、我国程序立法现状及完善293
第十一章 腐败犯罪追诉时效295
第一节 《公约》对腐败犯罪追诉时效的规定及分析295
第二节 我国刑事犯罪(包括腐败犯罪)追诉时效的现状及缺失296
一、我国追诉时效制度的立法现状296
二、我国目前刑事追诉时效制度的立法缺失297
第三节 我国腐败犯罪追诉时效的改革及论证299
一、对我国腐败犯罪追诉时效立法的总体思路299
二、我国对腐败犯罪追诉时效程序立法的设计301
主要参考文献303
附件:《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签署国和成员国313
后记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