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历代画论:掇英·类编·注释·研究 上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历代画论:掇英·类编·注释·研究 上编](https://www.shukui.net/cover/60/31782221.jpg)
- 周积寅编著(南京艺术学院) 著
- 出版社: 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 ISBN:978753442338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31页
- 文件大小:91MB
- 文件页数:549页
- 主题词:中国画-绘画理论-中国-古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历代画论:掇英·类编·注释·研究 上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1
一、中国画本质特征论1
(一)本质1
1.画即是道5
(1)画与儒家之道5
(2)画与老庄之道19
(3)画与禅理30
(4)综论53
2.画为心物熔冶之结晶63
3.画乃感情之产物79
(1)画心画也79
(2)画以得其性情为妙83
(3)画以适吾意而已89
(二)特征94
1.画者画也99
2.画是一种综合艺术104
(1)画与诗歌104
(2)画与书法125
(3)画与题款144
(4)画与印章158
(5)诗书画印 熔于一炉161
二、中国画起源发展论169
(一)起源169
(二)发展178
1.借古开今179
2.兼收并览188
3.师其意而不师其迹193
4.十分学七要抛三196
5.善变创新 天下取则201
三、中国画功能论227
(一)审美认识功能228
(二)审美教育功能230
(三)审美娱乐功能240
(四)审美调剂功能245
四、中国画创作论256
(一)感物256
(二)感兴273
(三)神思283
(四)凝虑289
(五)虚静314
(六)理法319
1.理321
2.法326
3.理与法331
(七)养气337
(八)立身342
(九)积学349
(十)创作态度363
五、中国画作品构成论375
(一)章法375
1.画之总要376
2.置陈布势385
3.对立统一法则390
(1)宾主390
(2)呼应(顾盼)392
(3)远近393
(4)开合404
(5)虚实407
(6)藏露411
(7)繁简413
(8)疏密417
(9)纵横424
(10)参差425
(11)动静426
(12)奇正427
(13)乱整430
(14)取舍430
(二)笔墨436
1.用笔438
2.用墨461
3.用笔与用墨476
4.用水499
(三)色彩506
下编533
六、中国画范畴论533
(一)形神533
1.形535
2.神543
3.形与神555
(二)气韵583
1.气584
2.韵593
3.气与韵594
(三)意境605
(四)美丑632
(五)雅俗660
(六)文质675
(七)比德683
(八)中和701
七、中国画风格流派论715
(一)风格715
1.风格即画中之“我”716
2.个人风格722
(1)人物画722
(2)山水画725
(3)花鸟画734
3.时代风格740
4.民族风格743
(二)流派747
1.我法我派748
2.人物画诸派753
3.山水画诸派754
4.花鸟画诸派772
5.南北宗画派785
6.文人画派790
7.院体画派800
八、中国画评赏论815
(一)品评815
1.标准816
(1)谢赫“六法”816
(2)荆浩“六要”821
(3)刘道醇“六要”、“六长”822
(4)刘世儒“十二要”824
(5)张振羽“四宜”825
(6)龚贤“四要”825
(7)邹一桂“八法”825
(8)汪之元“六法”830
(9)董棨“四法”830
(10)盛大士“六长”831
(11)黄宾虹“三要”831
(12)潘天寿“五宜”831
2.品第831
(1)朱景玄“神、妙、能、逸”四品831
(2)张彦远“自然、神、妙、精、谨细”五品832
(3)荆浩“神、妙、奇、巧”832
(4)黄休复“逸、神、妙、能”四格833
(5)刘道醇“神、妙、能”三品838
(6)赵佶“神、逸、妙、能”四品838
(7)赵孟溁“神、能”二品839
(8)盛大士“精、妙、神、逸”四品839
(9)黄钺《二十四画品》839
(10)黄宾虹“上、中、下”三品842
(二)欣赏845
1.赏画者之修养848
2.欣赏过程853
(1)神会853
(2)体味863
(3)意趣865
九、中外绘画比较论878
画论作者索引943
插图目录958
附录963
一、学习研究中国画论工具书目964
(一)辞典、字典964
(二)年表966
(三)索引967
(四)书目、书录968
(五)图表969
二、历代中国画论今人编辑、标点、注释及其研究目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