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
  • 张志祥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 ISBN:750732267X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49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567页
  • 主题词:企业文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企业文化的主要来源1

第一节 中国企业精神是中国企业文化的基础1

一、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企业精神2

二、中国革命根据地公营企业的企业精神6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企业的企业精神9

第二节 外国企业文化是中国企业文化的源泉27

一、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实践和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27

二、泰罗制管理与新文化的起源对中国企业的启示34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企业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43

一、儒家文化44

二、道家文化51

三、佛家文化54

四、兵家文化55

五、其他传统文化62

第二章 中国企业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67

第一节 物质文化(表层的硬文化)67

一、企业生产经营的物质条件和产品68

二、企业职工生活福利的物质条件68

三、企业文教科研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68

四、企业的物质环境68

第二节 精神文化(内层的软文化)70

一、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71

二、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81

三、企业道德是企业文化的精神支柱89

第三节 管理文化(中层的中介文化)120

一、企业经营管理体制120

二、企业规章制度127

三、企业经营管理的方式方法140

第三章 企业文化的功能148

第一节 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151

一、目标导向151

二、观念导向152

三、心理导向157

四、舆论导向157

五、行为导向158

第二节 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158

一、团体中的认同感159

二、职工中的归属感160

三、心理上的吸纳力、利益上的内聚力和文化活动的吸引力162

第三节 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163

一、目标激励164

二、尊重激励164

三、感情激励165

四、奖惩激励166

五、民主激励166

六、领导行为激励167

第四节 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168

一、行为规范的约束169

二、传统风气的带动169

三、典范典礼的宏扬170

第五节 企业文化的塑造功能171

一、意识教化172

二、精神活化172

三、道德净化172

四、信息化173

五、优化美化173

第四章 企业形象与企业文化174

第一节 企业形象的内涵及对企业发展的意义174

一、什么是企业形象174

二、企业形象的特征177

三、企业形象的分类178

四、企业形象的结构189

五、良好企业形象的作用193

第二节 企业形象的载体195

一、产品——企业形象最普遍最主要的载体195

二、信誉——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法宝201

三、舆论——企业形象好坏的重要标志208

第三节 企业形象的战略211

一、企业形象的战略目标211

二、企业形象的战略原则212

三、企业形象的战略步骤214

第四节 企业形象的塑造过程214

一、企业形象的调查215

二、企业形象的定位218

三、企业形象的塑造220

四、企业形象的传播227

五、企业形象的总结228

六、塑造企业形象中的误区229

第五章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232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形成和发展232

一、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萌芽和初始时期232

二、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形成和发展233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主要内容236

一、为党的政治路线和中心任务服务的传统236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传统237

三、密切联系群众的传统238

四、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传统240

五、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的传统240

六、用实事求是态度同各种错误思想倾向作斗争的传统242

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创新243

一、对继承传统要作具体分析244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要不断发展创新244

三、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经验249

第四节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关系267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异中之同268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同中之异268

三、正确处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272

第六章 企业家与企业文化277

第一节 企业家的素质278

一、要有政治家的宽阔胸怀279

二、要有军事家的胆识谋略287

三、要有科学家的创新精神289

四、要有冒险家的风险意识291

五、要有经济学家的精明头脑292

六、要有外交家的公关能力294

七、要有实干家的顽强拼搏劲头296

八、要有慈善家的良知良心和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感300

第二节 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301

一、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第一塑造者301

二、企业家是企业精神的第一倡导者303

三、企业家是企业价值观的第一实践者306

四、企业家是企业形象的第一代表者307

第三节 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311

一、要改善企业家成长的条件与环境313

二、要加大企业家的选拔和培养力度314

三、要建立和完善对企业家的激励和监督约束机制315

第七章 企业民主管理与企业文化317

第一节 企业民主管理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光荣传统317

一、企业民主管理的萌芽318

二、企业民主管理的初步形成320

三、企业民主管理的早期发展322

四、企业民主管理的逐步完善324

五、企业民主管理的创新阶段326

第二节 企业民主管理及其实质332

一、企业民主管理的目的和实质332

二、企业民主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意义334

三、企业民主管理意识的培育336

第三节 企业民主管理与企业领导体制345

一、企业领导制度是企业民主管理的根本制度346

二、企业民主管理是企业领导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349

三、企业民主管理是厂长(经理)负责制的基础353

第四节 企业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职工代表大会355

一、职工代表大会的性质和特点356

二、职工代表大会的任务358

三、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360

四、职工代表大会的组织、工作制度和民主程序361

五、职工代表大会在企业民主管理中的作用366

第五节 车间、科室、班组的民主管理376

一、车间的民主管理376

二、科室的民主管理378

三、班组的民主管理380

第六节 企业民主管理与企业党委、行政和工会的关系384

一、职工代表大会与企业党委的关系384

二、职工代表大会与企业行政厂长(经理)的关系387

三、企业民主管理与工会组织的关系390

第七节 企业民主管理的“三化”规范397

一、组织网络化397

二、工作程序化397

三、活动制度化398

第八章 企业文化建设400

第一节 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原则400

一、政治方向原则400

二、继承创新原则403

三、共性个性原则410

四、系统动力原则414

第二节 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抉择416

一、基础建设战略416

二、重点实破战略418

三、总体推进战略419

第三节 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与领导420

一、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420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形式421

第四节 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式和一般程序422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式422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一般程序424

第五节 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方法428

一、观念内化法428

二、行为强化法430

三、习俗同化法431

四、环境默化法431

五、远近结合法432

六、其他方法433

第六节 企业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440

一、激励机制440

二、转化机制440

三、协调机制441

四、约束机制442

第七节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442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总目标442

二、怎样确立企业的崇高目标443

三、必须确立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446

第八节 企业文化建设的个性特征447

一、突出行业的特点448

二、突出生产经营方式的特点454

三、突出企业拳头产品的特点457

第九节 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误区459

一、主张“文化万能”459

二、过分强调“以人为本”460

三、滥用“民主管理”460

第九章 中外企业文化的比较461

第一节 美、日、中企业文化成因的比较461

一、美国企业文化的成因461

二、日本企业文化的成因463

三、中国企业文化的成因465

第二节 美、日、中企业文化团体精神的比较472

一、美国企业的团体精神473

二、日本企业的团体精神474

三、中国企业的团体精神475

第三节 美、日、中企业哲学的比较477

一、美国企业的哲学是实证主义477

二、日本企业的哲学是改造了的儒家哲学478

三、中国企业的哲学是唯物史观480

第四节 美、日、中企业文化的特征483

一、美国企业文化的特征483

二、日本企业文化的特征487

三、中国企业文化的特征492

四、中、日企业文化的差异514

五、日、美企业文化的差异515

六、中、美企业文化的差异517

附录一:《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520

附录二:《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5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