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和谐人口发展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和谐人口发展论
  • 杜世卫,方强洪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732211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70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83页
  • 主题词:人口-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和谐人口发展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1

第一章 和谐人口发展论的理论基础6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精髓6

一、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价值6

二、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关于人口范畴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7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理论的精髓在于和谐协调性10

四、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13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和谐人口18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18

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原则及其特征20

三、人口与可持续发展22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与人口发展观26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意义26

二、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30

三、科学发展观与人口发展观31

第二章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和谐人口发展观32

第一节 和谐人口发展观的特质32

一、以人为本:人口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2

二、全面发展:人口发展的系统整体观35

三、协调性:人口发展自身系统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性38

四、可持续性——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诸要素协调并进,共同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在可预见的未来是可以持续下去的40

第二节 用和谐人口发展观审视人口问题43

一、人口问题的实质43

二、对控制人口增长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之间关系的再认识45

三、人口问题的复杂性与挑战性49

第三节 构筑适应科学发展观客观要求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58

一、树立科学的人口治理观58

二、树立人口管理的人本观59

三、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60

第三章 人口安全与构建和谐社会62

第一节 人口安全问题背景及理论的内涵62

一、人口安全的提出的背景62

二、人口安全的理论内涵69

第二节 人口安全与构建和谐社会72

一、人口安全问题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72

二、人口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75

第三节 完善人口政策、维护人口安全、促进社会和谐79

一、完善人口政策的理论指导与依据79

二、完善人口政策、维护人口安全80

第四章 人口容量与适度人口84

第一节 人口容量范畴84

一、人口容量的各种定义84

二、人口容量是一个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统一的历史范畴86

三、研究人口容量的现实意义90

第二节 适度人口理论92

一、当代西方适度人口理论92

二、全方位适度人口论95

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适度人口理论98

第三节 13亿人口的挑战与希望101

一、13亿人口日:我国人口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01

二、中国未来人口发展趋势104

三、13亿人口的挑战与希望106

第五章 人口性别结构的和谐性112

第一节 人口性别比失调及其社会后果112

一、人口性别比概念112

二、我国总人口性别比的变化态势112

三、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态势及特点115

四、不同年龄人口性别比的变化态势118

五、性别比失调的社会后果120

第二节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归因分析122

一、滋生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经济文化社会基础122

二、影响出生性别比的技术因素125

三、少生孩子对出生性别选择的影响125

第三节 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125

一、建立社会保障机制及利益补偿机制125

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126

三、加强新型生育文化建设127

四、加强综合治理力度127

第四节 实现全社会性别平等的重要举措:关爱女孩行动127

一、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的社会背景128

二、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的重大意义129

三、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的主要任务132

四、关爱女孩行动的具体实践——以浙江省义乌市为例133

第六章 人口老龄化与构建和谐社会140

第一节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及早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140

一、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特征140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国情态势144

第二节 人口老龄化的机遇与挑战149

一、人口老龄化的国际视野及其规律性启示149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151

第三节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老龄化社会156

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施积极老龄化战略156

二、实施有中国特色积极老龄化战略的运行机制及主要路径161

第七章 优化人口健康,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169

第一节 人口健康与发展169

一、关于人口健康的定义169

二、人口特征与健康关系170

三、人口健康风险与人口安全173

四、优化人口健康对于人口发展意义175

第二节 生殖健康与人口发展175

一、生殖健康概念的形成及其内涵175

二、生殖健康与计划生育176

三、生殖健康与人口发展178

第三节 人口与优生181

一、影响优生诸因素181

二、孕期保健与优生182

三、婚前检查与健康咨询183

四、产前诊断184

五、遗传病及出生缺陷的现状和优生措施185

第八章 人口城镇化与和谐流动人口管理187

第一节 城镇化及其发展战略187

一、什么是城镇化187

二、城镇化与农村城镇化188

三、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选择189

第二节 农村劳动力战略转移191

一、从“民工潮”到“民工荒”现象分析191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193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194

第三节 以人为本的城镇流动人口管理198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流动人口管理新理念198

二、创新流动人口民本化管理思路201

第四节 农民工维权的“义乌模式”——和谐流动人口管理案例分析205

一、维权机制:构建和谐的司法援助体系206

二、社会化维权手段:建立维权组织与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化网络化的联动机制208

三、注重维权实效:以人为本、依法维权210

第九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口就业机理213

第一节 构建和谐社会面临人口与就业的双重压力213

一、“人口三大高峰”对就业保障的挑战214

二、严峻的就业形势217

三、就业优先发展战略220

第二节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开发223

一、知识经济时代呼唤重视人力资源开发223

二、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历史进程226

三、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对策229

第三节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232

一、发展经济、调整结构、创造就业岗位233

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培育发展劳动力市场235

三、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35

四、完善社保体系,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236

第十章 人口与资源节约型社会239

第一节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239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我国今后经济社会中长期基本思路和战略要求的一大亮点239

二、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背景240

第二节 人口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244

一、人口发展的资源约束244

二、人口过程对资源的需求及影响247

第三节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决策选择249

一、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人口与资源关系249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53

三、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的经济政策256

四、形成全社会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257

第十一章 人口与环境友好型社会261

第一节 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友好理念261

一、传统自然观的危机261

二、人与自然和谐友好的伦理观263

三、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出及含义267

第二节 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口生态系统的平衡、和谐271

一、自然生态系统271

二、人口生态系统279

三、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口生态系统的平衡和谐283

第三节 和谐人口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287

一、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287

二、环境恶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294

三、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保障体系299

第十二章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建设303

第一节 新机制提出的时代背景303

一、人口与计划生育面临的新形势304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308

三、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形势的重大变化312

第二节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建设内涵及其运行方式315

一、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建设内涵的理解315

二、全面深化人口计生工作综合改革,建立完善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的主要任务(以浙江省为例)319

三、建立完善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的保障措施325

第三节 新机制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效326

一、以人为本工作理念的进展326

二、现代公共管理理念的树立328

三、新机制建设取得的积极成效329

四、新机制建设案例分析——以浙江省义乌市为例331

第十三章 构建和谐家庭337

第一节 家庭功能及其时代变迁337

一、家庭的概念及其变迁特点337

二、家庭功能及其变迁341

三、未来家庭变迁走向展望348

第二节 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351

一、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基础351

二、建设和谐家庭与计划生育355

第三节 构建和谐家庭358

一、构建和谐家庭对于人口和谐发展的意义358

二、构建和谐家庭的基本框架360

三、创建和谐家庭的基本路径362

参考文献364

后记3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