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三峡库区富营养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三峡库区富营养化研究
  • 邓春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ISBN:780209565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97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08页
  • 主题词:三峡-富营养化-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三峡库区富营养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富营养化定义1

二、富营养化危害1

(一)散发出腥臭异味1

(二)降低水体的透明度1

(三)影响水体的溶解氧1

(四)向水体释放有毒物质2

(五)对水生生态的影响2

(六)影响水产养殖2

(七)影响旅游和航运2

三、富营养化防治技术概况3

(一)控制氮、磷等营养物的流入3

(二)物理方法治理3

(三)化学方法防治3

(四)生物防治3

(五)生态防治3

(六)综合防治4

四、当前国内外研究概况4

第一篇 三峡库区水质及富营养化现状7

第一章 三峡库区自然环境概况7

一、地理位置7

二、地形地貌特征7

三、土壤类型8

四、库区气候特征8

五、三峡库区生物资源8

六、三峡库区水系概况9

第二章 三峡库区水质现状11

一、水质评价方法11

(一)水质监测断面设置11

(二)水质评价指标及方法11

二、三峡库区长江干流水质现状11

三、三峡库区主要支流水质状况12

第三章 三峡库区富营养化现状14

一、监测概况及评价方法简介14

(一)监测概况14

(二)评价方法简介16

二、三峡库区重要支流回水区富营养化现状调查结果18

(一)监测结果18

(二)评价结果22

三、大宁河富营养化加密监测24

(一)长河段加密监测24

(二)“水华”区域加密监测28

四、三峡库区富营养化跟踪监测32

五、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回水区富营养化现状监测结论34

六、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回水区产生富营养化的原因初步分析35

第二篇 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富营养化潜势预测37

第四章 三峡库区次级河流自然环境条件与营养盐负荷37

一、三峡库区一级支流回水段水流条件37

二、三峡库区一级支流回水段热量条件41

三、三峡库区一级支流回水段营养盐负荷45

(一)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45

(二)各类污染源污染负荷的计算方法46

(三)重庆库区主要支流回水段营养盐负荷计算结果56

第五章 三峡重庆库区支流富营养化模型开发研究60

一、富营养化生态动力学模型建模设想60

二、富营养化生态动力学模型系统设计61

(一)气候因子子模型62

(二)水动力学子模型62

(三)水质和藻类生长动力学模型62

三、富营养化生态动力学模型数值求解方法66

四、富营养化生态动力学模型参数确定方法69

(一)受水域环境条件影响较小的模型参数70

(二)受水域环境条件影响比较大的模型参数70

五、大宁河135 m回水段水体营养状态监测及生态动力学模型参数率定70

(一)大宁河135 m回水段水体营养状态监测概况71

(二)大宁河135 m回水段水体营养状态监测结果71

(三)富营养化生态动力学模型参数率定结果73

第六章 三峡库区大宁河、小江、乌江典型支流富营养化趋势预测76

一、大宁河、小江、乌江典型支流富营养化预测方案76

(一)水文条件76

(二)污染负荷76

(三)气象条件78

(四)富营养化组合预测方案79

二、大宁河、小江、乌江典型支流富营养化预测结果79

(一)蓄水前、后水动力特征变化预测79

(二)蓄水后富营养化发展态势预测84

第七章 三峡库区其他支流回水段富营养化潜势类比分析91

一、支流富营养化潜势类比分析预测模型91

二、支流回水区富营养化潜势类比预测结果93

第八章 三峡库区支流河口回水段富营养化潜势研究结论99

第三篇 三峡库区富营养化发生条件与防治措施103

第九章 三峡库区富营养化统计模型及发生限制条件103

一、富营养化统计模型形式103

二、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回水段富营养化统计模型的建立104

三、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回水段富营养化统计模型的验证110

第十章 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回水段藻类生长影响因素的量化研究114

一、滞缓水体中藻类生长的质量平衡114

二、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回水段藻类生长率影响因素的量化研究115

(一)水温对藻类生长率的影响115

(二)光照强度对藻类生长率的影响117

(三)水流速对藻类生长率的影响120

(四)营养盐浓度对藻类生长率的影响122

第十一章 三峡库区地表水富营养化监测技术规范126

一、目的126

二、原则126

三、适用范围126

四、三峡库区地表水富营养化监测的基本任务126

五、三峡库区地表水富营养化监测指标及监测频率127

六、三峡库区地表水富营养化监测断面布设及方法127

七、水样和浮游植物采集及水文、环境指标的现场测量128

八、水样理化指标测定129

九、水样中chla的测定与优势藻类鉴别130

十、水体营养状态评价131

(一)水体营养状态评价基本要求131

(二)水体营养状态评价方法131

(三)营养状态分级132

(四)水体营养状态评价132

第十二章 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回水段富营养化防治技术与工程措施133

一、库区富营养化防治指标与防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33

(一)污染源排污控制与生态修复相结合133

(二)以减少或消除外源性N、P输入为重点133

(三)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实行重点保护,严防污染事故发生133

(四)走综合防治道路134

(五)依靠科技进步,强化法制管理和科学管理134

二、库区富营养化防治的污染源控制技术与工程措施134

(一)点污染源控制技术与工程措施134

(二)非点源污染控制技术与工程措施140

三、库区富营养化防治的生态修复技术与工程措施146

(一)库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146

(二)库区农作区生态保护技术与措施147

(三)库区水源涵养林恢复技术与措施148

(四)库区次级河流两岸河滨带生态修复技术与措施148

四、库区富营养化防治环境管理技术与措施148

(一)河段污染物排污总量控制技术与措施148

(二)河段生态工程管理技术与措施150

(三)河段水上污染源管理技术与措施153

第十三章 三峡库区富营养化发生条件与防治措施研究结论155

一、研究结论155

二、今后工作建议158

附录160

附录1 梅溪河水20℃藻类最大生长率测定试验160

附录2 三峡库区次级河流N、P半饱和浓度KN,KP求取试验164

附录3 Yardage pro QueSt激光测距仪操作方法169

附录4 S48-1超声波测深仪测水深原理171

附录5 流量跟踪器ADV测量流速原理172

附录6 ZDS-10型自动换挡数字式照度计操作方法173

附录7 溶解氧(DO)的测定方法174

附录8 高锰酸盐指数(CODMn)测定方法178

附录9 化学需氧量(CODCr)测量方法180

附录10 总磷(TP)测定方法186

附录11 总氮(TN)测定方法189

附录12 叶绿素a(chla)的测定方法1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