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康复医学基础与临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永安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842234X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560页
- 文件大小:101MB
- 文件页数:58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康复医学基础与临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康复医学概述1
1 康复医学概念1
1.1康复医学与康复学1
1.2康复医学与其他医学的区别与联系1
1.3致能学属于广义康复学3
1.4医学康复与康复医学3
1.5关于“康复”其名4
1.6全社会的康复系统工程4
2 康复医学的研究对象5
3 康复医学发展简史5
3.1史前期5
3.2形成期6
3.3确立期6
3.4发展期6
4 康复医疗机构与服务形式7
4.1康复医疗机构7
4.2康复服务形式8
第二章 神经学生理基础9
1 周围神经学9
1.1形态学9
1.2周围神经兴奋的传递10
2 神经系统对运动的调节12
2.1肌感受器12
2.2运动单位13
2.3脊髓水平的运动调节14
2.4随意运动17
2.5小脑对运动的调节19
2.6基底节的运动调节20
2.7大脑水平的运动调节21
2.8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调节程序23
第三章 运动发育学基础24
1 运动发育的概念24
2 中枢神经的发生与运动发育24
2.1形态学研究25
2.2抑制理论25
2.3感觉运动学说25
3 婴幼儿期的运动发育25
3.1婴幼儿的反射和反应27
3.2 2岁龄各阶段的全身运动28
3.3小儿的上肢运动30
3.4小儿的知觉运动功能30
第四章 运动学基础32
1 运动学基础概述32
2 运动学常用术语32
2.1解剖姿势与方位术语32
2.2运动的面和轴33
2.3关节的运动术语33
2.4肌肉的运动术语35
2.5人体标志测量点35
2.6运动自由度36
2.7运动链36
3 运动的动力学36
3.1骨骼37
3.2关节的形态37
3.3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37
3.4运动中的杠杆作用38
3.5运动中的功和能40
3.6肌肉的解剖与运动生理42
4 运动的生理作用46
4.1运动对骨骼肌的影响46
4.2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47
4.3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47
4.4运动对代谢的影响48
4.5运动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48
4.6运动对骨关节的影响49
5 上肢运动49
5.1肩部49
5.2肘部51
5.3手部51
6 下肢运动53
6.1骨盆及其运动53
6.2髋关节及其运动53
6.3膝关节及其运动55
6.4足部关节及其运动56
7 头颈和躯干的运动57
7.1头颈的运动57
7.2躯干的运动57
8 姿势58
8.1重心的概念及人体重心的测定58
8.2姿势与体位60
8.3姿势保持的神经调控61
8.4姿势的判定63
8.5姿势的类型64
9 步行与跑步66
9.1步行的概念67
9.2步行的运动学分析68
9.3步行的决定因素70
9.4步行时的上肢运动71
9.5步行的运动力学分析72
9.6步行时的肌活动74
9.7步行时的能量代谢75
9.8跑步76
9.9步行的神经活动机理77
第五章 功能障碍的医学基础79
1 废用性肌萎缩79
1.1组织学变化79
1.2生物化学变化80
1.3电生理学变化81
1.4失神经的肌组织变化82
1.5废用性肌萎缩的恢复83
1.6康复治疗的原则83
2 关节挛缩84
2.1概述84
2.2关节挛缩的机理84
2.3关节挛缩的康复原则86
3 废用性骨萎缩87
3.1骨质疏松症87
3.2废用性骨萎缩的机理87
3.3外力刺激和骨的形成88
3.4废用性骨萎缩的康复原则89
4 中枢神经系统病损的功能恢复90
4.1概述90
4.2传统认识90
4.3近代研究91
5 褥疮94
5.1褥疮的发生机理94
5.2褥疮的防治原则95
6 体位性低血压96
6.1起立时的循环调节机理96
6.2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机理97
6.3诊断98
6.4康复治疗原则98
7 脊髓损伤并发的体温调节障碍99
7.1正常体温调节机理99
7.2脊髓损伤时的体温调节机理100
7.3体温调节障碍的康复处理101
8 肩手综合征101
8.1肩手综合征的临床102
8.2肩手综合征的机理102
8.3康复防治原则105
第六章 康复心理学概述107
第七章 社会康复概述110
1 社会康复的宗旨110
2 社会康复的标准及领域111
2.1社会康复的标准111
2.2社会康复的领域112
第八章 社区康复概述115
1 社区康复的概念115
2 社区康复工作内容115
2.1社区康复网络的建立及社区残疾人的普查115
2.2对残疾人的康复服务116
2.3社区康复效果的评定116
3 社区康复的管理与协调116
4 社区康复的经费116
5 社区康复的制定117
第九章 康复检测与评定118
1 检测与评定的概述118
1.1测评的目的118
1.2测评的过程与方法118
1.3测评的时间选择及意义119
1.4注意事项119
2 病史采集119
3 关节活动范围(ROM)的测评120
3.1测评ROM的目的120
3.2影响ROM的因素120
3.3 ROM测评的注意事项120
3.4 ROM的测评方法121
3.5主要关节的测量方法122
3.6主要关节的良性肢位129
4 徒手肌力的检查(MNT)129
4.1肌力评定的标准129
4.2肌力检查的注意事项130
4.3徒手肌力检查方法130
5 步态分析134
5.1正常步态134
5.2步态的测评136
5.3异常步态136
6 语言的测评138
6.1构音障碍的分类与测评138
6.2失语证的分类与测评140
7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测评145
7.1 ADL测评的注意事项145
7.2常用的ADL测评方法145
7.3 ADL测评的实施方法148
8 电诊断149
8.1肌电图149
8.2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151
8.3直流—感应电检查法152
8.4强度—时间曲线检查法153
9 残疾的评定154
9.1残疾的定义及分类154
9.2残疾的分级及标准154
9.3残疾评定的步骤160
10 康复心理测验160
10.1概述160
10.2康复心理测验分类161
第十章 康复疗法164
1 运动疗法165
1.1强化肌力的训练法165
1.2关节活动度训练167
1.3有氧训练169
1.4中枢性瘫痪的神经肌肉功能促进技术170
1.5生物反馈训练法174
1.6腹式呼吸训练175
1.7矫形体操175
1.8协调性练习175
1.9平衡训练176
1.10运动疗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176
1.11运动处方176
1.12运动疗法的常用设备179
2 作业疗法180
2.1作业法(OT)的选择与适应证180
2.2作业治疗处方182
2.3作业治疗的内容183
3 物理疗法186
3.1概述186
3.2电疗法186
3.3光疗法192
3.4超声疗法194
3.5水疗法195
3.6蜡疗法197
4 中医传统康复疗法198
4.1气功198
4.2针灸200
4.3推拿202
5 生物全息疗法205
5.1概述205
5.2人体全息现象的医学分析205
5.3生物全息论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207
5.4全息分布节律判定方法(五段比例法)208
6 语言疗法208
6.1语言障碍208
6.2语言治疗的实施程序210
6.3儿童听力障碍的语言治疗211
6.4腭裂语言障碍的治疗215
6.5脑性瘫痪儿童语言障碍的治疗218
6.6构音障碍的治疗219
6.7失语证的治疗223
6.8口吃的治疗227
7 心理疗法230
7.1概述230
7.2心理治疗的分类230
7.3心理治疗的注意事项232
8 辅助器具疗法233
8.1概述233
8.2假肢233
8.3轮椅235
8.4矫形器236
8.5助听器238
8.6助行器239
9 康复护理240
9.1康复护理的意义241
9.2康复护理的内容241
9.3系统化整体康复护理247
9.4家庭的康复护理248
第十一章 常见病症的康复249
1 脑中风249
1.1概述249
1.2康复测评249
1.3康复程序及方法252
2 颅脑损伤254
2.1概述254
2.2昏迷程度和损伤程度的测评254
2.3常见功能障碍的测评和处理255
3 儿童脑性瘫痪260
3.1概述260
3.2康复测评260
3.3康复治疗264
3.4医学康复程序及方法264
3.5康复预防267
4 脊髓损伤267
4.1概述267
4.2康复测评268
4.3康复治疗269
5 共济失调273
5.1概述273
5.2共济失调的测评273
5.3康复治疗275
6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276
6.1概述276
6.2功能测评276
6.3康复治疗277
7 癫痫278
7.1概述278
7.2康复治疗278
8 失用症及失认症279
8.1失用症的康复279
8.2失认症的康复281
9 脊髓灰质炎283
9.1概述283
9.2康复测评284
9.3康复治疗284
10 周围神经病损285
10.1概述285
10.2康复测评286
10.3康复治疗286
11 高血压病288
11.1概述288
11.2康复治疗288
12 冠心病289
12.1概述289
12.2冠心病的康复测评289
12.3急性心肌梗塞的康复治疗292
12.4心肌梗塞恢复期的康复治疗292
12.5心肌梗塞复原维持期的康复治疗294
12.6康复过程的功能测定294
13 呼吸系统疾病295
13.1概述295
13.2康复测评295
13.3康复治疗的适应证的禁忌证297
13.4康复治疗297
14 类风湿性关节炎300
14.1概述300
14.2康复测评300
14.3康复治疗303
15 强直性脊椎炎305
15.1概述305
15.2康复测评305
15.3康复治疗306
16 变形性骨关节病307
16.1概述307
16.2康复测评307
16.3康复治疗307
17 肩关节周围炎308
17.1概述308
17.2康复测评308
17.3康复治疗308
18 颈椎病309
18.1概述309
18.2康复治疗310
19 腰椎间盘突出症311
19.1概述311
19.2康复治疗311
20 手外伤312
20.1概述312
20.2手功能及伤残的评定312
20.3手外伤的康复治疗315
21 骨折318
21.1概述318
21.2骨折的早期康复治疗319
21.3骨折的后期康复治疗319
21.4骨折并发症的康复处置320
22 疼痛康复321
22.1疼痛的生理基础321
22.2疼痛的临床特征322
22.3疼痛的原因和诊断325
22.4疼痛的康复原则325
22.5疼痛的药物疗法327
22.6物理疗法330
22.7运动疗法331
23 弱智儿331
23.1概述331
23.2康复测评332
23.3康复治疗332
24 老年性痴呆333
24.1概述333
24.2康复测评334
24.3康复治疗335
25 摄食功能障碍336
25.1概述336
25.2摄食功能的生理与病理生理336
25.3摄食功能障碍的康复程序338
26 恶性肿瘤339
26.1概述339
26.2心理治疗340
26.3营养疗法340
26.4运动疗法340
26.5物理疗法341
26.6传统疗法341
26.7工程疗法341
27 久病卧床的康复护理341
27.1概述341
27.2褥疮的预防与护理342
27.3排便障碍343
27.4排尿障碍345
27.5痉挛346
27.6挛缩347
第十二章 残疾人的特殊教育与职业培训350
1 残疾人的特殊教育350
1.1残疾人的学前教育350
1.2残疾儿童与残疾青少年的义务教育352
1.3残疾青少年的职业教育353
1.4残疾人的高等教育354
2 残疾人的职业培训355
2.1职业咨询355
2.2职业培训与就业356
第十三章 职业病的防治358
1 职业病学的对象和任务358
2 生产性有害因素与职业病358
2.1生产性有害因素358
2.2职业病359
第十四章 职业中毒的防治364
1 职业中毒的临床表现及康复364
1.1神经系统364
1.2呼吸系统371
1.3血液系统375
1.4消化系统378
1.5循环系统381
1.6泌尿系统383
1.7毒物与职业性皮肤病386
1.8职业性眼病389
2 金属中毒的防治392
2.1铅中毒392
2.2汞中毒396
2.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400
2.4慢性镉及其化合物中毒402
2.5铬及其化合物中毒403
2.6砷化氢、砷及其化合物中毒404
2.7急性磷化氢中毒407
2.8金属烟热408
3 有机化合物中毒409
3.1急性苯中毒409
3.2慢性苯中毒411
3.3二硫化碳中毒412
3.4四氯化碳中毒413
3.5急性甲醇中毒414
3.6汽油中毒415
3.7正己烷中毒416
4 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中毒418
4.1急性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中毒418
4.2慢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419
5 急性刺激性气体中毒420
5.1急性氯气中毒420
5.2急性氨气中毒421
5.3急性氮氧化合物中毒423
6 急性窒息性气体中毒424
6.1急性一氧化碳中毒424
6.2急性硫化氢中毒426
6.3急性氢氰酸中毒427
6.4急性失火烟雾吸入中毒428
7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有害物质中毒429
7.1概述429
7.2慢性氯乙烯中毒430
7.3急性丙烯腈中毒431
7.4慢性氯丁二烯中毒432
8 农药中毒432
8.1概述432
8.2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434
8.3急性杀虫脒中毒435
8.4急性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436
9 职业性肿瘤437
9.1职业性肿瘤的特点437
9.2致癌因素438
9.3职业性肿瘤的诊断439
9.4职业性肿瘤的治疗原则440
9.5康复疗法440
第十五章 尘肺的防治443
1 概述443
1.1尘肺的病因及发病机理443
1.2尘肺的病理444
1.3尘肺的分类445
1.4尘肺的临床诊断446
2 尘肺的临床表现446
2.1病史446
2.2症状和体征446
2.3实验室检查448
2.4肺功能检查448
3 尘肺的X线诊断451
3.1诊断原则451
3.2诊断及分级标准451
3.3胸电质量标准与质量判定453
3.4胸电读片记录表格453
4 尘肺的鉴别诊断454
4.1肺结核454
4.2肺癌455
4.3心脏病456
4.4含铁血黄素沉着症456
4.5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类456
4.6特发性间质纤维化456
4.7其他少见病456
5 尘肺的并发症457
5.1肺结核457
5.2肺部感染458
5.3肺癌及胸膜间皮瘤459
5.4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歆竭459
5.5肺气肿与肺大泡459
5.6自发性气胸460
6 尘肺及其并发症的治疗461
6.1药物治疗461
6.2尘肺结核的治疗462
6.3肺心病心衰的治疗463
6.4呼唤衰竭的治疗463
6.5气胸的治疗463
7 尘肺的康复医疗463
7.1肺康复的定义和医疗目标464
7.2呼唤道卫生的护理464
7.3增进呼唤器官运动的功能466
7.4尘肺患者的安置468
8 尘肺各论470
8.1矽肺470
8.2煤工尘肺472
8.3石墨尘肺474
8.4炭黑尘肺475
8.5石棉肺476
8.6滑石尘肺478
8.7水泥尘肺479
8.8云母尘肺480
8.9陶工尘肺481
8.10铝尘肺482
8.11电焊工尘肺482
8.12铸工尘肺483
第十六章 物理因素职业病的康复485
1 噪声485
1.1概述485
1.2生产性噪声485
1.3职业性聋486
1.4爆震性聋488
1.5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489
1.6噪声听觉损伤的治疗和处理490
1.7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测定491
1.8噪声性耳聋的康复方法492
2 振动492
2.1振动对人体的影响492
2.2振动病493
2.3振动病的康复疗法496
3 非电离辐射497
3.1电磁辐射基本知识497
3.2射频辐射497
3.3红外线500
3.4紫外线501
3.5激光503
4 电离辐射504
4.1电离辐射基本知识504
4.2电离辐射源的应用504
4.3放射性疾病505
4.4放射性疾病治疗506
4.5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措施508
4.6慢性放射病的康复疗法509
5 不良气象条件509
5.1概念509
5.2高温作业510
5.3中暑性疾病的预防513
5.4中暑性疾病的康复疗法513
6 异常气压514
6.1低气压514
6.2高气压519
第十七章 精神医学中的社会康复工作522
1 精神康复的历史和国外经验522
1.1康复的定义522
1.2发达国家开展社区康复的经验523
1.3精神病医院526
1.4精神病院的工作概况530
1.5社会生活技能训练和对分裂症患者的应用542
2 精神疾病的社区康复550
2.1精神疾病社区康复的发展简史550
2.2精神疾病社区康复的意义、对策及方法551
2.3开展精神疾病社区康复的方法553
2.4我省在农村精神病人社区康复管理上的新突破555
2.5家庭监护方法556
2.6家庭治疗注意事项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