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德阳经济发展纪实 1983-2003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德阳经济发展纪实 1983-2003](https://www.shukui.net/cover/61/31770553.jpg)
- 中共德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ISBN:780199605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03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14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党史-绵阳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德阳经济发展纪实 1983-2003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战略重点选择1
一 成立筹备组建立德阳市1
(一)德阳县委首发建市倡议十三单位联名上报省委1
(二)设立机构积极筹备5
(三)加强团结艰苦创业10
(四)国务院批准设立德阳市16
二 战略重点放在农村18
(一)立足市情确立重点18
(二)学习广汉经验推进农村改革22
(三)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27
三 异军突起支柱更强32
(一)找准突破口闯出新路子33
(二)坚持“三个背靠”引进人才技术35
(三)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提高38
四 大胆解放思想改革敢为人先44
(一)企业改革如火如荼45
(二)商业改革新花迭放54
(三)人事改革方兴未艾57
五 坚持市带县不搞市“刮”县60
(一)先行试点以点带面61
(二)放权让利藏富于县61
(三)谋发展“放水养鱼”“摇蜂糖”生财之道66
(四)建设中心城市增强幅射能力68
第二章 抓发展一通百通74
一 “反弹琵琶”75
(一)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76
(二)“冷”与“热”的思辨79
(三)“快”与“慢”的哲学84
二 调整社会需求支持已有产业的发展87
(一)找准比较优势扬长避短87
(二)以一个产业的发展驱动另一个产业的发展89
(三)起飞前的积蓄94
三 大地春晓100
(一)机遇与眼光100
(二)弄潮人的躁动104
(三)释放发展动力107
(四)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111
四 台阶式的发展115
(一)“泥腿子的革命”与异军突起115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22
(三)县域经济的崛起与城乡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特色开始凸现125
五 创新国有企业体制不断向市场经济过渡130
(一)资产经营承包促进两权分离131
(二)工效挂钩逐步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131
(三)三项制度改革成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重要一环133
(四)股份制改造试点开始明晰产权的探索134
(五)兼并联合国有资产重组的初步尝试136
第三章 再造一个德阳141
一 继续探索内陆地区较快发展经济的路子141
(一)在夹缝中生存142
(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159
(三)进行综合改革试点169
(四)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176
二 小康工程180
(一)坚持农业和农村经济“三为主”原则180
(二)内陆农业地区城乡一体发展的探索188
(三)稳粮增收奔小康190
三 强工业工程203
(一)树立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204
(二)突出重点抓工业215
第四章 推进二次创业再铸德阳辉煌232
一 一次创业的基本完成与二次创业的提出235
(一)第一次创业的基本完成235
(二)第二次创业的提出239
二 以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主线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242
(一)继续贯彻“稳粮调结构增收奔小康”的工作方针242
(二)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244
(三)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推进乡镇企业发展252
(四)加大以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56
三 推进国企改革进行工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企业260
(一)推进两个转变261
(二)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国有企业改革264
(三)扶优扶强壮大工业企业267
(四)发展新兴行业提升传统产业269
(五)打造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273
四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276
(一)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国合商贸企业改革277
(二)加快旅游业的发展279
五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82
(一)加大交通建设力度283
(二)加快城市建设步伐285
六 放手发展非公用制经济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88
(一)为发展非公制经济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289
(二)制定鼓励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290
(三)推出切实可行的举措291
(四)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做大做强292
(五)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294
七 共建大德阳297
八 “三讲”教育在什邡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