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文化研究 互联网与青年社会化 internet and the youth's socialization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网络文化研究 互联网与青年社会化 internet and the youth's socialization](https://www.shukui.net/cover/36/31760261.jpg)
- 苏振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80230711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77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09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影响-青年-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网络文化研究 互联网与青年社会化 internet and the youth's socialization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网络文化概述1
一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1
二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10
三 互联网的特点14
四 互联网的基本服务功能22
第二章 互联网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32
一 互联网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32
二 互联网推进军事斗争新浪潮47
三 互联网扩大了人际交往范围52
四 互联网促进文化活动新模式的产生58
五 互联网是人的社会化的一种新途径62
六 互联网促进人们购物、医疗观念的新变化68
第三章 网络行为及其越轨行为控制72
一 网络行为的分类及其社会控制72
二 网络越轨行为的一般表现76
三 网络越轨行为的一般特征及其危害81
四 网络越轨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其控制89
第四章 网络文化与学校网络教育100
一 信息化校园社区的出现——网络走进了学校100
二 信息化校园社区的学习新概念104
三 信息化校园社区的教育新概念108
第五章 网络文化与网络生活方式120
一 网络时代的生活方式——虚拟生存120
二 网络与网络工作新方式126
三 网络与消费新方式131
四 网络与休闲方式136
五 网络与人际交往方式——虚拟交往139
六 网络与网络教育的多样化144
七 网络与网络理财新方式148
八 网络与网络社会活动151
第六章 网络文化与网络博客、网络播客160
一 网络博客的产生、形成与发展161
二 网络博客的正反功能174
三 博客发展的规范与引导181
四 博客的社会影响力187
五 网络博客发展的新走势——手机博客、网络播客192
第七章 网络杂志与网络出版196
一 网络杂志对传统媒体带来的影响196
二 网络杂志的未来走向203
三 网络杂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205
四 网络出版对社会带来的影响及其引导210
第八章 网络文化时代青年的家庭婚姻观217
一 婚姻家庭是什么217
二 网恋——在虚幻和现实之间224
三 网络时代——未来婚姻家庭发展的多种观点235
四 网络时代家庭婚姻的新形式238
第九章 网络色情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其对策251
一 中国网络色情现状251
二 网络色情的利益链条259
三 网络色情带来的危害264
四 网络色情屡禁不止的原因分析271
五 青少年如何远离网络色情的侵害?277
第十章 网络成瘾对青少年带来的危害及对策286
一 青少年网络成瘾现状286
二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界定、标准、分类及其成因294
三 网络成瘾给青少年带来的危害305
四 如何有效净化网络环境316
第十一章 网络文化与青年政治社会化330
一 网络时代的社会群体结构330
二 互联网与个人社会化344
三 网络传播媒体对青年政治社会化提出的挑战351
四 网络时代青年政治社会化的特点353
五 青年政治社会化要顺应时代潮流,占领网络阵地的制高点356
第十二章 网络文明与网络道德建设359
一 网络文明与道德——一个全新的课题359
二 计算机网络带来的道德问题380
三 净化网络,德不可缺385
四 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研究397
第十三章 面对网络文化的机遇与挑战404
一 网络文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404
二 网络文化对中国未来走向的挑战416
三 网络文化:中国未来发展何去何从433
四 全球网络文化的发展趋势448
附录 青年学生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455
一 调查目的与步骤455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458
参考文献470
编后记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