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05/2006传感器与执行器大全 传感器·变送器·执行器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2005/2006传感器与执行器大全 传感器·变送器·执行器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36/31760084.jpg)
- 中国电子学会敏感技术分会,北京电子学会,北京电子商会传感器分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15566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743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763页
- 主题词:传感器-手册;执行器-手册;变送器-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2005/2006传感器与执行器大全 传感器·变送器·执行器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部分 传感器与敏感元器件国家标准选编1
GB/T 5603—1985 负荷传感器名词术语1
GB/T 5604—1985 负荷传感器试验方法6
1 术语6
2 试验条件6
2.1 标准试验条件6
2.2 加荷条件6
2.3 放置时间6
2.4 预热6
2.5 大气压力7
2.6 激励电源7
2.7 指示仪器7
3 力标准机和加荷装置7
3.1 类型7
3.2 要求8
4 试验方法8
4.1 负荷特性试验8
4.2 电气特性试验10
4.3 温度特性试验10
4.4 蠕变试验11
4.5 固有频率试验11
4.6 非轴向负荷试验12
4.7 非中心负荷试验14
GB/T 15478—1995 压力传感器性能试验方法15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5
2 引用标准15
3 试验条件15
3.1 环境条件15
3.2 动力条件16
3.3 校准系统16
4 试验的一般规定17
4.1 证书文件17
4.2 外观17
4.3 标志17
4.4 放置时间17
4.5 预热时间17
4.6 连接方式17
4.7 安装方法17
5 试验项目及方法17
5.1 外观检查18
5.2 尺寸和重量检查18
5.3 电气性能试验19
5.4 静态性能试验19
5.5 稳定性试验21
5.6 动态性能试验21
5.7 影响量试验23
5.8 寿命试验26
6 数据计算及处理26
附录A27
GB/T 18806—2002 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总规范33
1 范围33
2 引用标准33
3 定义33
4 命名方法及型号代号34
4.1 第一部分——主称34
4.2 第二部分——被测量34
4.3 第三部分——转换原理及按工艺的分类34
4.4 第四部分——序号35
4.5 传感器代号标记示例36
5 基本参数和优先值36
5.1 测量范围36
5.2 工作温度范围36
5.3 激励电源37
5.4 电气性能参数37
6 技术要求37
6.1 静态性能37
6.2 动态性能38
6.3 影响量38
6.4 外观39
6.5 尺寸和重量39
7 试验方法39
7.1 试验条件39
7.2 试验的一般规定41
7.3 电气性能试验41
7.4 静态性能试验41
7.5 动态性能试验42
7.6 影响量试验42
7.7 外观检查47
7.8 尺寸和重量47
8 检验规则47
8.1 检验分类47
8.2 鉴定检验48
8.3 质量一致性检验48
9 标志、包装和贮存50
9.1 标志50
9.2 包装50
9.3 贮存50
GB/T 7551—1997 称重传感器51
1 范围51
2 引用标准51
第一篇 定义51
3 定义51
第二篇 称重传感器的分类53
4 称重传感器分类的原则53
4.1 概述53
4.2 精确度等级53
4.3 称重传感器最大分度数53
4.4 称重传感器最小检定分度值53
4.5 辅助分类53
4.6 完全分类54
4.7 信息的表示方法55
第三篇 最大允许误差55
5 称重传感器最大允许误差55
6 误差确定的有关规则55
7 测量结果的允许变差56
7.1 蠕变56
7.2 最小负荷输出恢复值56
7.3 湿度(不适用于标有NH的称重传感器)56
8 测量标准器57
第四篇 计量性能57
9 重复性误差57
10 影响量57
10.1 温度57
10.2 大气压力57
10.3 湿度57
第五篇 型式评定试验程序58
11 适用范围58
12 目的58
13 试验条件58
14 试验条件59
14.1 确定称重传感器误差、重复性误差和温度对最小静负荷输出的影响59
14.2 确定蠕变60
14.3 确定最小静负荷输出恢复值61
14.4 确定大气压力的影响61
14.5 确定湿度的影响61
第六篇 评定用试验报告62
15 概述62
16 计算程序62
16.1 称重传感器误差(EL)62
16.2 重复性误差工(ER)63
16.3 温度对最小静负荷输出(MDLO)的影响(GM)63
16.4 蠕变(CC)和最小静负荷输出恢复值(MDLOR)(CMDLOR)63
16.5 大气压力影响(一)(CP)64
16.6 湿度影响(二)(CHmin)64
16.7 综合说明64
附录A 称重传感器评定用试验报告格式65
GB/T 13335—1991 磁弹性测力称重传感器78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78
2 引用标准78
3 术语78
3.1 磁弹性效应78
3.2 测力称重传感器78
4 产品分类78
4.1 型式78
4.2 基本参数79
5 技术要求79
5.1 与精确度有关的技术指标79
5.2 与影响量的影响有关的技术指标80
5.3 其他技术指标81
6 试验方法81
6.1 试验的环境条件81
6.2 电源条件82
6.3 安装条件82
6.4 试验的一般规定82
6.5 基本误差的试验83
6.6 线性度误差的试验83
6.7 回差的试验83
6.8 重复性误差的试验83
6.9 死区的试验84
6.10 环境温度变化影响的试验84
6.11 外界磁场影响的试验84
6.12 水平方位偏载影响的试验85
6.13 过载影响的试验85
6.14 湿热影响的试验85
6.15 机械振动影响的试验85
6.16 加速寿命的试验85
6.17 连续冲击影响的试验85
6.18 响应时间的试验86
6.19 始动漂移的试验86
6.20 绝缘电阻的试验86
6.21 绝缘强度的试验86
6.22 防水外壳的试验86
6.23 外观86
7 检验规则86
7.1 出厂检验86
7.2 型式检验87
8 标志、包装和贮存87
8.1 标志87
8.2 包装87
8.3 贮存87
GB/T 11883—2002 电子吊秤88
1 范围88
2 引用标准88
3 术语88
4 型号、规格及基本参数88
4.1 型号88
4.2 规格88
4.3 基本参数89
5 计量要求90
5.1 最大允许误差90
5.2 称量结果间的允许差值90
5.3 检定标准器90
5.4 鉴别力91
5.5 由影响量和时间引起的变化量91
6 技术要求91
6.1 结构的一般要求91
6.2 称量结果的示值92
6.3 置零装置和零点跟踪装置92
6.4 除皮装置93
6.5 预置皮重装置93
6.6 安全要求93
6.7 机械零部件93
6.8 称重显示控制器93
6.9 称重传感器94
7 试验方法94
7.1 测试前的准备工作94
7.2 零点检查94
7.3 称量性能94
8 检验规则97
8.1 出厂检验97
8.2 定型鉴定或样机试验97
9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97
9.1 标志97
9.2 包装98
9.3 运输98
9.4 贮存98
GB/T 7723—2002 固定式电子秤99
1 范围99
2 引用标准99
3 定义99
3.1 术语100
3.2 分类与命名100
4 计量要求100
4.1 准确度等级100
4.2 检定分度值100
4.3 秤的准确度等级100
4.4 最大允许误差101
4.5 称量结果间的允许差值101
4.6 检定标准器102
4.7 鉴别力102
4.8 由影响量和时间引起的变化量102
5 技术要求103
5.1 结构的一般要求103
5.2 称重传感器103
5.3 称重显示控制器103
5.4 数字指示装置和打印装置104
5.5 置零装置和零点跟踪装置104
5.6 除皮装置105
5.7 预置皮重装置105
5.8 功能要求105
5.9 基本安全性能要求106
6 测试方法106
6.1 测试前的准备106
6.2 零点检查107
6.3 称量性能107
6.4 除皮108
6.5 偏载测试108
6.6 鉴别力测试109
6.7 重复性测试109
6.8 与时间相关的测试109
6.9 平衡稳定性测试109
6.10 多指示装置110
6.11 影响因子110
6.12 抗干扰性能测试110
6.13 量程稳定度测试111
6.14 基本安全性能测试111
7 检验规则111
7.1 定型鉴定或样机试验111
7.2 出厂检验111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111
8.1 标志111
8.2 包装112
8.3 运输112
8.4 贮存112
GB/T 15561—1995 静态电子轨道衡113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3
2 引用标准113
3 术语113
4 产品分类113
4.1 产品型号113
4.2 产品规格113
4.3 基本参数113
5 技术要求114
5.1 允许误差114
5.2 每对承重点一致性114
5.3 鉴别力114
5.4 抗干扰114
5.5 工作环境条件114
5.6 打印机构114
5.7 置零及零点跟踪装置115
5.8 除皮装置115
5.9 安全要求115
5.10 称重传感器115
5.11 称重显示器115
5.12 外观要求115
5.13 基础115
5.14 防爬轨115
5.15 过渡器115
6 试验方法115
6.1 标准器115
6.2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16
6.3 打印机构116
6.4 称重传感器116
6.5 称重显示器116
6.6 外观试验116
6.7 基础、防爬轨、过渡器试验116
6.8 空秤试验116
6.9 每对承重点一致性试验116
6.10 秤量试验117
6.11 鉴别力试验117
6.12 抗干扰性能试验118
6.13 温度及供电电源变化的性能试验118
6.14 安全试验118
7 检验规则118
7.1 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现场安装检验和型式检验118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118
8.1 标志118
8.2 包装119
8.3 运输119
8.4 贮存119
GB/T 7721—1995 电子皮带秤120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20
2 引用标准120
3 术语120
4 产品分类120
4.1 产品型号120
4.2 基本参数121
4.3 工作环境121
5 技术要求121
5.1 图样与技术文件121
5.2 静态性能121
5.3 动态性能122
5.4 影响量122
5.5 机械振动123
5.6 安全性能123
5.7 称重传感器123
5.8 超载123
5.9 最小累计量123
5.10 分度值形式与分度值123
5.11 示值范围123
5.12 多个示值装置的差异124
5.13 外观124
5.14 安装124
6 试验方法124
6.1 试验条件124
6.2 静态性能试验124
6.3 动态性能试验125
6.4 影响量试验126
6.5 机械振动试验127
6.6 安全性能试验127
6.7 其他各项试验127
7 检验规则127
7.1 出厂检验127
7.2 现场检测127
7.3 型式检验128
7.4 判定规则128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128
8.1 标志128
8.2 包装128
8.3 运输和贮存129
附录A 术语129
附录B 安装要求130
GB/T 13992—1992 电阻应变计131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31
2 引用标准131
3 术语131
3.1 分类术语131
3.2 结构术语132
3.3 特性术语133
4 型号命名135
4.1 组成135
4.2 举例138
5 技术要求138
6 试验方法138
6.1 一般要求138
6.2 说明139
6.3 应变计电阻139
6.4 室温灵敏系数和机械滞后140
6.5 室温蠕变142
6.6 横向效应系数143
6.7 室温和极限工作温度的应变极限144
6.8 室温和极限工作温度的绝缘电阻144
6.9 灵敏系数随温度的变化145
6.10 极限工作温度的机械滞后145
6.11 极限工作温度的蠕变146
6.12 热输出146
6.13 室温漂移147
6.14 极限工作温度的漂移148
6.15 热滞后148
6.16 瞬时热输出148
6.17 室温和极限工作温度的疲劳寿命149
7 检验规则149
7.1 检验要求149
7.2 出厂检验150
7.3 型式检验153
8 包装、贮存154
8.1 包装154
8.2 包装上的一般说明154
8.3 使用说明书的内容154
8.4 供索取的资料154
8.5 贮存155
附录A 可疑值的舍弃方法155
附录B 灵敏系数标定梁表面机械应变计算方法156
附录C 测定设备158
GB/T 3408—1994 差动电阻式应变计163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63
2 引用标准163
3 术语163
3.1 差动电阻式163
3.2 电阻比Z163
3.3 自由状态电阻比163
3.4 0℃的计算电阻值R′0163
3.5 0℃以上的温度常数K′163
3.6 0℃以下的温度常数K″163
3.7 最小读数f163
3.8 温度修正系数b164
3.9 应变计的弹性模数Eg164
4 产品品种、规格164
4.1 结构形式164
4.2 电路形式164
4.3 规格及主要参数165
5 技术要求165
5.1 正常工作条件165
5.2 对应变性能参数的要求165
5.3 温度测量误差165
5.4 绝缘电阻165
5.5 过范围限166
5.6 温度修正系数b166
5.7 电阻比变化量对电阻值的影响166
5.8 应变计的弹性模数Eg166
5.9 稳定性要求166
5.10 耐运输颠振性能166
5.11 外观要求166
6 试验方法167
6.1 应变性能检验167
6.2 温度性能检验168
6.3 绝缘电阻检验169
6.4 过范围限检验169
6.5 温度修正系数b检验169
6.6 电阻比变化量对电阻值影响的检验169
6.7 应变计的弹性模数Eg检验169
6.8 稳定性检验169
6.9 耐运输颠振性能检验170
6.10 外观检验170
7 检验规则170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171
附录A 差动电阻式传感器测量温度的参数171
GB/T 3411—1994 差动电阻式孔隙压力计174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74
2 引用标准174
3 产品品种、规格174
3.1 结构型式174
3.2 电路形式174
3.3 规格及主要参数175
4 技术要求175
4.1 正常工作条件175
4.2 对压力性能参数的要求175
4.3 温度测量误差176
4.4 绝缘电阻176
4.5 过范围限176
4.6 温度修正系数b176
4.7 电阻比变化量对电阻值的影响176
4.8 稳定性要求176
4.9 耐运输颠振性能176
4.10 外观要求177
5 试验方法177
5.1 压力性能试验177
5.2 温度性能检验178
5.3 绝缘电阻检验179
5.4 过范围限检验179
5.5 温度修正系数检验179
5.6 电阻比变化量对电阻值影响的检验179
5.7 稳定性检验180
5.8 耐运输颠振性能试验180
5.9 外观检验180
6 检验规则180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181
GB/T 3410—1994 差动电阻式测缝计182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82
2 引用标准182
3 产品品种、规格182
3.1 结构型式182
3.2 电路型式182
3.3 规格及主要参数182
4 技术要求183
4.1 正常工作条件183
4.2 对变形性能参数的要求183
4.3 温度测量误差184
4.4 绝缘电阻184
4.5 过范围限184
4.6 抗剪切能力184
4.7 纵向刚度K184
4.8 稳定性要求184
4.9 耐运输颠振性能184
4.10 外观要求185
5 试验方法185
5.1 变形性能检验185
5.2 温度性能检验186
5.3 绝缘电阻检验187
5.4 过范围限检验187
5.5 抗剪切检验187
5.6 纵向刚度检验187
5.7 稳定性的检验187
5.8 耐运输颠振性能检验188
5.9 外观检验188
6 检验规则188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188
GB/T 3409—1994 差动电阻式钢筋计190
1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190
2 引用标准190
3 产品品种、规格190
3.1 结构型式190
3.2 电路型式190
3.3 规格及主要参数191
4 技术要求191
4.1 正常工作条件191
4.2 对拉应力性能参数的要求191
4.3 温度测量误差192
4.4 绝缘电阻192
4.5 过范围限192
4.6 温度修正系数b192
4.7 应变敏感元件192
4.8 稳定性要求192
4.9 耐运输颠振性能193
4.10 外观要求193
5 试验方法193
5.1 拉应力性能试验193
5.2 温度性能检验194
5.3 绝缘电阻检验195
5.4 过范围限检验195
5.5 温度修正系数b检验195
5.6 应变敏感元件检验195
5.7 稳定性检验196
5.8 耐运输颠振性能试验196
5.9 外观检验196
6 检验规则196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197
GB/T 12745—1991 静力触探仪198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98
2 引用标准198
3 产品品种、规定、环境198
3.1 产品型式198
3.2 产品组成198
3.3 产品规格198
4 技术要求200
4.1 触探主机200
4.2 探杆200
4.3 探头200
4.4 量测仪器200
4.5 表面及外观200
5 试验方法200
5.1 触探主机的试验方法200
5.2 探杆的试验方法201
5.3 探头的试验方法201
5.4 量测仪器的试验方法202
5.5 表面及外观的试验方法202
6 检验规则202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202
GB/T 15430—1995 红外探测器环境试验方法204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204
1.1 主题内容204
1.2 适用范围204
2 引用标准204
3 术语、符号、代号204
4 一般要求205
4.1 设备仪器的误差205
4.2 试验程序205
4.3 标准大气条件205
4.4 考虑试验顺序的一般原则206
4.5 各试验项目之间的时间间隔206
5 详细要求206
5.1 低温贮存试验206
5.2 高温贮存试验208
5.3 低温工作性能试验209
5.4 高温工作性能试验210
5.5 恒定湿热试验212
5.6 交变湿热试验213
5.7 温度变化试验213
5.8 低气压试验216
5.9 密封性试验218
5.10 辐照试验220
5.11 长霉试验222
5.12 盐雾试验224
5.13 正弦振动试验224
5.14 宽频带随机振动试验228
5.15 冲击试验232
5.16 碰撞试验233
5.17 恒定加速度试验234
5.18 引出端及整体安装件强度试验235
GB/T 10193—1997 电子设备用压敏电阻器 第1部分:总规范238
1 范围238
2 总则238
2.1 有关文件238
2.2 单位、符号和术语239
2.3 优先值242
2.4 标志242
3 质量评定程序243
3.1 鉴定批准/质量评定体系243
3.2 初始制造阶段243
3.3 结构相似元件243
3.4 鉴定批准程序244
3.5 质量一致性检验244
3.6 替代法245
3.7 未检验的参数245
4 试验和测试程序245
4.1 概述245
4.2 标准大气条件245
4.3 外观和尺寸检查246
4.4 电压或漏电流246
4.5 脉冲电流246
4.6 脉冲条件下的电压247
4.7 电容量247
4.8 耐电压248
4.9 绝缘电阻249
4.10 引出端强度249
4.11 可焊性250
4.12 耐焊接热250
4.13 温度快速变化250
4.14 碰撞251
4.15 冲击251
4.16 振动251
4.17 气候顺序252
4.18 稳态湿热252
4.19 着火危险253
4.20 上限类别温度耐久性253
4.21 标志耐溶剂254
4.22 元件耐溶剂254
附录A 压敏电阻器测量时的安装方法255
附录B 对于在IEC电子元器件质量评定体系中使用IEC 410规定的抽样方案和程序的解释256
附录C 关于制定电子设备用电容器和电阻器详细规范的规定257
GB/T 10194—1997 电子设备用压敏电阻器 第2部分:分规范 浪涌抑制型压敏电阻器258
1 总则258
1.1 范围258
1.2 目的258
1.3 有关文件258
1.4 详细规范中应给出的内容258
2 优先额定值、特性和试验严酷等级259
2.1 优先特性259
2.2 降额曲线260
2.3 优先试验严酷等级260
3 质量评定程序261
3.1 结构相似元件261
3.2 鉴定批准261
3.3 质量一致性检验265
GB/T 10195.1—1997 电子设备用压敏电阻器 第2部分:空白详细规范 碳化硅浪涌抑制型压敏电阻器 评定水平E267
空白详细规范267
1 一般数据268
2 检验要求269
2.1 程序269
GB/T 10195.2—1997 电子设备用压敏电阻器 第2部分:空白详细规范 氧化锌浪涌抑制型压敏电阻器 评定水平E273
空白详细规范273
1 一般数据274
2 检验要求275
2.1 程序275
第2部分 传感器、送变器和执行器279
第1篇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279
第1章 角速度、角度和角加速度陀螺279
1.1 压电射流陀螺279
1.1.1 PFRS系列压电射流角速度传感器279
1.1.2 CJSYS型压电射流角速度传感器282
1.1.3 CJSYS-A01型压电射流角速度传感器283
1.1.4 CJSYS-A02型高可靠、低功耗压电射流角速度陀螺284
1.1.5 CJSYS-A03型压电射流角速度传感器285
1.1.6 二维压电射流角速度陀螺285
1.1.7 三维压电射流角速度陀螺287
1.2 CJAYS型压电射流角加速度传感器288
1.3 DMU惯性测量装置及垂直陀螺289
1.4 CWT100遥测系统295
1.5 X-VIEW和X-ANALYZE数据采集与分析软件296
1.6 CJSYS-B01型二轴压电气流角速度陀螺297
1.7 CJS-DR-WB01型硅微机械陀螺298
1.8 XS-5G型具有北向保持功能的航姿仪300
1.9 XS-11惯性组合301
第2章 转速传感器303
2.1 DM6000系列无源磁电式转速传感器303
2.2 XSM系列转速、线速、频率检测仪表303
2.3 SM-16(SZMB-9/T03)磁电转速传感器304
第3章 编码器305
3.1 增量式磁性编码器305
3.2 ISC5208实心轴编码器305
3.3 D17系列磁性编码器306
3.4 Z1032型绝对式轴角编码器306
第4章 倾角传感器307
4.1 气体摆式倾角传感器307
4.1.1 CJRS-A型气体摆式倾角传感器307
4.1.2 CJRS-A01型气体摆式倾角传感器308
4.1.3 CJRS-B型二维气体摆式倾角传感器309
4.1.4 CJRS-B01型二维气体摆式倾角传感器310
4.1.5 CJRS-B04型低成本静态数字式气体摆水平姿态传感器311
4.1.6 CJRS-Z01型动态气流式水平姿态传感器(有角速度输出)313
4.1.7 全方位水平姿态传感器315
4.2 CZT-YD系列压电石英倾斜仪317
4.3 倾角传感器318
4.3.1 CXTILT系列双轴数字式倾角传感器318
4.3.2 CXTA系列模拟式倾角传感器322
4.3.3 CXTSW双轴倾角开关323
4.4 CJRS-K01型抗干扰气体摆式倾角传感器325
4.5 XS-51型动态水平仪326
第5章 线性加速度传感器328
5.1 CAJZS-40型压电石英加速度传感器328
5.2 CARS型气体摆式线性加速度传感器329
5.3 1210型模拟式加速度计传感器330
5.4 2430型三轴模拟式加速度计333
5.5 其他加速度计及相关产品335
5.5.1 1010型数字式、1110型门限式单轴加速度计335
5.5.2 开架式三轴加速度计335
5.5.3 2210型模拟式加速度计模块336
5.5.4 用于模拟式加速度计模块的2230型组合安装件336
5.5.5 带连接器的测试板336
5.5.6 评测板337
5.5.7 3310型加速度数据采集系统337
5.6 加速度计及相关产品338
5.6.1 通用型M系列加速度计338
5.6.2 高稳定型LF系列加速度计340
5.6.3 振动型HF系列加速度计341
5.6.4 封装外形安装尺寸和引线分配343
5.6.5 加速度计附件344
5.6.6 运用CXLM加速度计进行振动分析及机械监测的方法349
5.7 CJSD-YD-5型数字式压电石英加速度传感器350
第6章 振动加速度和速度传感器351
6.1 YD系列压电式振动、冲击加速度传感器351
6.2 LC01系列压电加速度传感器351
6.3 振动加速度传感器351
6.4 FA101系列加速度传感器352
6.5 MLV系列振动速度传感器353
第7章 线性位移传感器354
7.1 高精度LVDT位移传感器354
7.2 MODEL IW120电感式线性位移传感器355
第8章 厚度、距离、长度和高度传感器357
8.1 厚度仪357
8.1.1 EHC-09超声波测厚仪357
8.1.2 DC-1000B超声波测厚仪357
8.1.3 测漆厚度传感器357
8.2 距离传感器358
8.2.1 JCS超声波距离传感器358
8.2.2 LRFS-0040型激光距离传感器358
8.2.3 LTIULS工业激光距离传感器358
8.3 光测高仪359
第9章 孔径、圆度和对中仪360
9.1 孔径仪360
9.1.1 精密孔径仪360
9.1.2 M-08孔径及孔形状测量仪360
9.1.3 CKC系列超精孔径测量仪360
9.2 圆度仪361
9.2.1 FORMF1003/1004自动多功能圆柱度仪361
9.2.2 DTP-100B型圆度仪362
9.2.3 DTP-2000A/B型圆度仪362
9.3 对中仪362
9.3.1 SPM MAC-10机械对中仪362
9.3.2 D600激光对中仪363
第10章 液位和物位传感器364
10.1 UQZ-01浮球式液位计364
10.2 HG5型玻璃管液位计364
10.3 智能磁致伸缩液位仪365
10.4 超声液位传感器365
10.5 HLU20型超声波物位计365
10.6 ULZC型重锤式料位计366
第11章 流量计367
11.1 电磁流量计367
11.1.1 LDG电磁流量计367
11.1.2 HHD智能电磁流量计367
11.1.3 LD型电磁流量计368
11.2 涡街流量计368
11.2.1 LUG系列涡街流量计368
11.2.2 LXW旋涡流量计368
11.2.3 智能化涡街流量计369
11.3 涡轮流量计369
11.3.1 LWGY涡轮流量计369
11.3.2 LWGI型插入式涡轮流量计369
11.4 超声流量计370
11.4.1 SJL2001型超声流量计370
11.4.2 STG-100型固定式超声波流量计370
11.4.3 FDS-100FC型插入式超声波流量计371
11.5 TDF系列智能数显式金属管浮子流量计371
第12章 荷重传感器373
12.1 CFBHL型轮辐式荷重传感器373
12.2 FT-WL型轮幅式荷重传感器373
12.3 CFBHQ型桥式荷重传感器373
12.4 RL-C022型柱式称重传感器374
第13章 力敏传感器375
13.1 压电力敏元件375
13.2 YD1系列压电式压力敏传感器376
13.3 SXZ-8Y石英谐振式力敏传感器376
第14章 光纤传感器377
14.1 3000光纤温度传感器377
14.2 DTS-2高压光纤温度传感器377
14.3 色散补偿光纤光栅377
14.4 神视FX-301光纤传感器378
第15章 功率计与光度计379
15.1 功率计379
15.1.1 E4419B双通道功率计379
15.1.2 三相智能钳形功率表379
15.1.3 JW3201单通道台式光功率计379
15.1.4 SUN-OPM光功率计379
15.1.5 HP437B功率计380
15.2 光度计380
15.2.1 可见分光光度计380
15.2.2 WFX型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381
第16章 红外测温仪与热像仪382
16.1 ST红外测温仪382
16.2 SCIT-3低温红外测温仪382
16.3 FM2-WD-1型矿用红外测温仪(智能型)383
16.4 BT红外测温仪383
16.5 固定式红外热成像系统383
第17章 温度传感器与热敏器件384
17.1 JM系列一体化温度传感器384
17.2 FBGT系列温度传感器384
17.2.1 表面式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384
17.2.2 埋入式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384
17.2.3 浸入式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385
17.3 NTC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385
17.4 MF51玻封测温型NTC热敏电阻器385
17.5 SXHT-103/503薄片系列热敏电阻386
17.6 普通装配式热电阻386
17.7 MF72功率型NTC热敏电阻器387
第18章 磁敏传感器388
18.1 MRS-30E2磁敏传感器388
18.2 磁敏角位移传感器388
18.3 MRPVL-1磁敏传感器388
18.4 SMRG系列InSb磁阻齿轮传感器389
18.5 磁敏无触点电位器389
第19章 电流传感器与电导仪390
19.1 HKA-F2系列霍尔电流传感器390
19.2 Honeywell电流传感器390
19.3 CT-4电流传感器390
19.4 NL系列微电流传感器391
19.5 DDG-9508A型数显示电导率仪392
19.6 YSI63型pH电导仪392
第20章 气敏传感器393
20.1 XKR-3型可燃性气体检测报警仪393
20.2 BKG-1800系列固定式安装气体检测探头393
20.3 XOY-3型氧气检测报警仪394
20.4 BSQ-1型钢瓶液化石油气残气报警仪394
20.5 MQ-2型半导体型可燃气体敏感元件395
20.6 SC0076气敏传感器395
20.7 TP-2常温型一氧化碳气敏传感器396
第21章 湿敏(水分)传感器与露点仪397
21.1 TG-KFV-Ⅰ型水分分析仪397
21.2 数字式SF6微水测量仪397
21.3 HIH3610湿度传感器397
21.4 DMT-342P型精密露点仪398
21.5 FT242P便携式精密露点仪398
21.6 凝露传感器、结露传感器398
第22章 声敏传感器399
22.1 灵敏度可调式水听器399
22.2 CYMBAL-A型压电换能器400
第23章 硬度、密度、蚀度、表面粗糙度及粉尘度传感器402
23.1 DIGI-TESTOR930硬度计402
23.2 DHT-100里氏硬度仪402
23.3 YHL-MS501密度传感器403
23.4 SK-8M01泥浆密度传感器403
23.5 4670系列浊度仪403
23.6 LZ-1在线浊度仪404
23.7 T6000台式高精度粗糙度轮廓测量仪404
23.8 SRT-1(D)型大型台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405
23.9 日本SE1200表面粗糙度测量仪405
23.10 PPD20V粉尘传感器405
第24章 多功能传感器407
24.1 多功能智能传感器407
24.2 动调型惯性组合410
24.3 低成本高精度寻北仪411
24.4 静电振动型惯性组合412
24.5 低成本高精度多功能双轴水平仪413
第25章 风速计(仪)415
25.1 MODEL 6003/6004热式风速仪415
25.2 NK5918便携式风速气象测定仪415
25.3 ZL-2204型热线式风速计416
25.4 DP1000智能压力风速仪417
25.5 KA11型热式风速仪417
25.6 L170184型叶轮风速仪417
第26章 电量隔离、扭矩传感器418
26.1 交流电流隔离传感器418
26.2 磁平衡式电流隔离传感器418
26.3 交流电流传感器419
26.4 CGNJ-801A扭矩传感器419
26.5 XT转矩转速测量仪419
第27章 传感器试验用设备仪器420
27.1 LX系列单测试空间试验机420
27.2 100mm大位移试验电动振动试验系统421
27.3 ND系列微机控制扭转试验机421
27.4 西门子全数字交流调速装置422
第2篇 变送器424
第28章 物位、液位和流量变送器424
28.1 MRL700型雷达物位变送器424
28.2 LCT-4系列射频导纳物位变送器424
28.3 RISEN小巧型超声物位变送器425
28.4 MPM415WRK型铠装液位变送器425
28.5 BP301法兰式陶瓷液位变送器426
28.6 YB-3投入式液位变送器427
28.7 法兰式液位变送器427
28.8 SF系列可视流量变送器427
第29章 压力、差压变送器428
29.1 CYB13隔离式压力变送器428
29.2 WB208压力变送器428
29.3 DG通用系列防爆型压力变送器429
29.4 DY3051DP差压变送器429
29.5 δ800电容差压变送器430
29.6 CYB22系列通用型差压变送器430
第30章 温度、湿度及其他变送器432
30.1 DY-10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模块432
30.2 SBW系列热电偶、热电阻一体化温度变送器432
30.3 WR/Z一体化数显温度变送器432
30.4 WS301温湿度变送器433
30.5 RL-ZD01/02照度变送器434
第3篇 执行器435
第31章 执行器与执行机构435
31.1 EIC气动执行器435
31.2 EIC系列电动执行器435
31.3 DKZ电动执行器436
31.4 ZKZ型电动执行机构437
31.5 SH智能型角行程系列电动执行机构437
31.6 QSL智能型直行程电动执行机构438
31.7 KEYSTONE F79U气动执行机构438
第32章 阀439
32.1 HCY107X持压/泄压阀439
32.2 ZSHV气动V型球阀439
32.3 ZQDF型(直动反冲式)电磁阀440
32.4 DFS型潜水电磁阀440
32.5 ZRQM系列智能型电动调节阀441
第33章 泵442
33.1 H、2H滑阀式真空泵442
33.2 WLW型往复式真空泵442
33.3 2X系列旋片式真空泵443
第34章 接近开关444
34.1 IEAG型电感式接近开关444
34.2 JM-22550型电容式接近开关444
34.3 DK305高性能接近开关集成电路445
第35章 调节仪与连接器447
35.1 SZD系列液位调节仪447
35.2 XM系列数字式显示调节仪447
35.3 LU-901M两回路位式调节仪448
35.4 JSA/B/C系列PID调节仪448
35.5 Y50EX系列圆形连接器449
第36章 控制器450
36.1 24V双控行走控制器450
36.2 WK-96系列数显温湿度控制器450
36.3 差压控制器450
36.4 DSC-1正弦振动控制仪451
36.5 WTZK-50压力式温度控制器451
36.6 TDK0302温湿度控制器452
第37章 报警器453
37.1 8080-8双鉴无线红外现场报警探测器453
37.2 2002B型报警器453
37.3 JDSB-2防爆火灾声光报警器454
37.4 HT609电力变压器输电线无线报警器454
37.5 HS-342门窗感应防盗器455
37.6 便携式XX-2000系列宇宙式气体(煤气)报警器455
第3部分 传感器与执行器技术支持456
一、中国456
1.北京市456
2.天津市476
3.河北省478
4.山西省480
5.内蒙古自治区480
6.辽宁省481
7.吉林省483
8.黑龙江省484
9.上海市485
10.江苏省492
11.浙江省496
12.安徽省499
13.福建省501
14.江西省502
15.山东省503
16.河南省505
17.湖北省506
18.湖南省507
19.广东省509
20.广西壮族自治区516
21.海南省517
22.重庆市517
23.四川省518
24.贵州省520
25.云南省521
26.陕西省521
27.甘肃省525
28.青海省526
29.宁夏回族自治区526
3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526
31.香港特别行政区527
32.台湾省528
二、美国529
三、日本632
四、德国696
五、法国712
六、意大利719
七、瑞士723
八、英国727
九、荷兰730
十、瑞典732
十一、比利时733
十二、丹麦734
十三、加拿大735
十四、奥地利736
十五、爱尔兰737
十六、芬兰737
十七、土耳其738
十八、挪威738
十九、以色列739
二十、斯洛文尼亚739
二十一、澳大利亚739
二十二、新加坡740
二十三、匈牙利740
二十四、南非741
二十五、希腊741
二十六、葡萄牙741
二十七、白俄罗斯741
二十八、捷克742
二十九、新西兰742
三十、西班牙742
三十一、克罗地亚742
三十二、爱沙尼亚742
三十三、卢森堡743
三十四、波兰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