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量管理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陆志方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 ISBN:750262602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51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62页
- 主题词:计量-管理-技术培训-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计量管理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计量管理概论1
第一节 计量学基础1
一、测量、计量和计量学1
二、计量科学发展简史3
第二节 计量管理的概念7
一、管理的一般概念7
二、计量管理的基本任务、内容及其分类9
三、计量管理的主要特征11
四、计量管理发展规律12
第三节 计量管理相关术语14
一、与计量器具管理有关的术语14
二、与测量量值管理有关的术语16
三、与实验室管理有关的术语17
第四节 相关管理知识19
一、标准化19
二、质量管理25
第二章 科学计量管理31
第一节 何谓科学计量31
一、基本概念31
二、科学计量管理的对象和范围33
三、科学计量管理方式34
第二节 计量单位制的统一36
一、计量单位制及其发展36
二、我国计量单位制的统一42
第三节 计量基准体系的建立44
一、计量基准和基准体系44
二、计量基准的确认和批准47
三、国家基准实验室确认48
四、计量基准体系的形成和管理51
第四节 通用测量技术的研究及其规范53
一、通用测量技术概论53
二、通用测量技术应用的规范化55
第五节 国家计量科学研究机构60
一、计量科学研究机构的性质和任务60
二、计量科研机构的组织形式和类型62
三、国家计量科研机构的发展趋势64
第三章 应用计量管理66
第一节 应用计量管理范围和内容66
一、应用计量管理的概念66
二、应用计量管理的基本内容68
三、应用计量管理模式70
第二节 量值溯源体系的管理71
一、量值溯源等级图71
二、量值溯源方式74
三、校准服务和校准服务市场77
四、校准市场的管理80
第三节 测量实验室的科学管理82
一、我国测量实验室管理简史82
二、实验室认可的本质及其意义85
三、测量实验室的质量保证体系86
四、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和监督92
五、检测与校准实验室认可体系的运作和承认94
第四节 测量控制体系100
一、我国工业计量发展历程及经验100
二、质量体系中的计量管理102
三、测量控制体系的建立104
四、测量控制体系的运行106
五、测量控制体系的广泛适用性111
第四章 法制计量管理113
第一节 法制计量概论113
一、法制计量起源113
二、法制计量的目的和性质115
三、法制计量的定义115
第二节 法制计量管理范围和对象117
一、法制计量管理的基本内容117
二、法制计量管理领域和对象的确认120
三、法律计量管理范围调整和发展的趋势123
第三节 计量法与法制计量管理机构124
一、计量立法依据124
二、计量法与相关法的关系128
三、我国的计量法规体系131
四、法制计量管理机构132
第四节 计量器具制造的管理134
一、计量器具质量概论134
二、计量器具质量管理方式136
三、计量器具的型式批准139
四、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141
第五节 使用中计量器具的强制管理145
一、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目录145
二、实施强制检定的方式148
三、检定规程和检定周期的确认149
四、检定证书、检定标志和封印管理153
第六节 预包装商品量的计量监督154
一、预包装商品的法制计量要求154
二、预包装商品法制监管模式160
三、我国预包装商品监督管理162
第七节 法制计量的技术保障及检定机构管理164
一、法制计量管理的技术保障164
二、官方检定网络的规划166
三、检定实验室的政府监管168
第五章 国际计量工作的发展趋势172
第一节 国际计量组织及相关组织172
一、《米制公约》及其组织机构172
二、《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公约》及其组织174
三、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178
四、亚太地区地区性国际组织179
五、国际标准物质信息库180
第二节 国际计量组织的新动向181
一、国际计量组织的新世纪宣言181
二、计量工作的国际动向和主要目标183
三、国际合作的新形式185
第三节 全球计量体系的模式及实现途径188
一、全球计量体系的模式188
二、全球计量体系的实现途径191
三、建立全球计量体系的根本保障192
附录196
附录一 国家计量基(标)准互认和国家计量院签发的校准与测量证书互认196
附录二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206
附录三 ISO 10012:2003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231
附录四 OIML D1《计量法大纲》目录249
参考文献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