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45/31757472.jpg)
- 袁昌明,方云中,华伟进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44007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43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153页
- 主题词:工业生产-噪声控制;工业生产-振动控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声学基础1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
二、声学基本术语2
第二节 噪声的基本概念4
一、噪声的概念4
二、噪声的分类5
三、工业噪声及控制5
第三节 声音的计量6
一、声压与声压级6
二、声强与声强级7
三、声功率与声功率级9
四、噪声的迭加——分贝的运算10
五、频谱图与倍频程14
第四节 声波的传播特性16
一、声源的指向性17
二、声波的衰减17
三、声波的反射、折射和透射19
四、声波的衍射20
五、声波的干涉和驻波21
六、声音的掩蔽21
第五节 噪声的主观评价21
一、等响曲线与响度级22
二、A、B、C计权声级23
三、等效连续A声级25
四、频带声压级与A声级的换算26
五、噪声评价数27
第二章 噪声的危害及其控制标准30
第一节 噪声的危害30
一、噪声危害人体健康30
二、噪声干扰人们的生活、休息和睡眠31
三、噪声影响安全生产和降低劳动生产率31
四、高强噪声能损害物质结构和建筑物32
第二节 噪声控制标准与立法32
一、噪声控制标准32
二、噪声卫生标准32
三、环境噪声标准34
四、机械产品噪声标准35
五、机动车辆噪声标准35
六、噪声立法36
第三章 噪声与振动的测量37
第一节 噪声与振动的测量37
一、测量仪器的构成与原理37
二、噪声的测量41
第二节 声学实验与声功率级测量46
一、声学实验46
二、声功率级的测量46
第四章 噪声控制的基本途径与程序49
第一节 噪声控制的基本途径49
一、声源控制49
二、传播途径控制50
三、接受者的防护53
第二节 噪声控制的程序与内容53
第五章 吸声技术55
第一节 吸声原理与吸声减噪量的计算55
一、吸声原理55
二、吸声材料与吸声系数56
三、室内吸声减噪量的计算58
第二节 多孔吸声材料及其应用58
一、多孔吸声材料58
二、吸声机理59
三、吸声特征及影响因素59
四、多孔吸声材料的应用60
第三节 共振吸声结构61
一、薄板共振吸声结构62
二、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63
三、微穿孔板吸声结构66
第四节 吸声降噪设计67
一、室内吸声降噪的设计67
二、吸声处理注意要点72
三、吸声降噪设计程序73
第六章 隔声技术74
第一节 隔声原理与隔声结构74
一、隔声原理74
二、单层隔声结构75
三、双层隔声结构79
四、多层复合隔声结构82
五、门、窗及孔隙的隔声83
第二节 隔声效果的评价方法87
一、隔声量87
二、降噪量87
三、插入损失88
第三节 隔声间设计88
一、隔声量88
二、隔声间设计要点89
第四节 隔声罩设计89
一、隔声罩的材料选择和处理90
二、隔声处理与隔声量90
三、隔声罩壁声学结构91
四、通风散热91
五、孔洞、缝隙处理92
六、减振92
七、隔声罩的设计步骤93
八、隔声罩设计实例93
第五节 隔声屏及管道隔声95
一、隔声屏95
二、管道隔声98
第七章 消声技术101
第一节 阻性消声器101
一、阻性消声器的消声原理101
二、阻性消声器的分类101
三、阻性消声器消声量计算102
四、阻性消声器消声量的上、下限截止频率103
五、阻性消声器设计104
六、不同阻性消声器的特征及使用范围105
第二节 抗性消声器106
一、扩张室消声器106
二、共振式消声器111
第三节 阻抗复合式消声器114
一、阻抗复合式消声器种类114
二、消声原理115
三、阻抗复合式消声器的设计要点115
第四节 消声器的设计116
一、阻性消声器设计116
二、抗性消声器设计119
第八章 振动控制技术124
第一节 隔振技术124
一、隔振原理124
二、振动传递率T125
三、干扰频率f与固有频率f0126
四、噪声降低量与传递率T的关系128
五、隔振装置的设计128
六、隔振沟与其他措施131
第二节 阻尼减振132
一、阻尼减振机理132
二、阻尼材料132
三、阻尼层133
附录134
附录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34
附录2 噪声与振动卫生限值141
参考文献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