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计量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信息计量学
  • 邱均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730705305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615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636页
  • 主题词:文献计量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信息计量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信息计量学的由来和发展1

1.1.1 信息计量学的由来1

1.1.2 信息计量学的产生背景3

1.1.3 信息计量学的发展5

1.2 信息计量学的概念和内容体系14

1.2.1 信息计量学的研究目的和意义14

1.2.2 信息计量学的研究对象16

1.2.3 信息计量学的概念17

1.2.4 信息计量学的内容体系19

1.3 信息计量的工具和方法20

1.3.1 信息计量的数据来源20

1.3.2 信息计量的工具和应用软件22

1.3.3 信息计量的方法体系26

1.4 信息计量学与相关学科28

1.4.1 信息计量学的相关学科28

1.4.2 信息计量学与数学和统计学29

1.4.3 信息计量学与文献计量学31

1.4.4 信息计量学与科学计量学32

1.4.5 信息计量学与网络信息计量学34

1.4.6 信息计量学与科学评价学34

2 文献信息增长规律36

2.1 文献信息流的特性及增长规律研究的意义36

2.1.1 文献信息流的特性36

2.1.2 文献信息增长的影响及对策37

2.1.3 文献信息增长规律的研究及意义39

2.2 科学知识量的增长与科学文献的增长40

2.2.1 科学知识量的增长规律41

2.2 2 科学知识量的增长与科学文献增长的关系44

2.3 文献信息的指数增长规律45

2.3.1 文献信息量度指标与方法45

2.3.2 文献信息指数增长模型46

2.3.3 文献信息指数增长规律的分析48

2.4 文献信息的逻辑增长规律50

2.4.1 文献信息逻辑增长模型50

2.4.2 文献信息逻辑增长规律的分析52

2.4.3 文献信息逻辑增长模型的修正54

2.5 文献信息增长的其他数学模型56

2.5.1 线性增长模型56

2.5.2 分级滑动指数模型56

2.5.3 超越函数模型58

2.5.4 舍-布增长模型59

2.6 文献信息增长机理的分析60

2.6.1 文献信息数量增长的原因60

2.6.2 文献信息增长规律的解释62

2.7 文献信息增长规律的应用64

2.7.1 在科学学和科技史研究中的应用64

2.7.2 在情报研究中的应用65

2.7.3 在文献信息管理中的应用65

3 文献信息老化规律67

3.1 文献信息老化的概念和量度指标67

3.1.1 文献老化与情报老化的概念68

3.1.2 文献老化的量度指标71

3.2 文献信息老化的研究方法75

3.2.1 文献管理统计数据分析方法75

3.2.2 引文分析方法76

3.2.3 数学方法77

3.2.4 综合分析方法78

3.3 文献信息老化的数学模型及老化指标79

3.3.1 经典数学模型及老化指标79

3.3.2 灰色动态模型(GM)及老化指标87

3.4 文献信息老化机理的研究与分析90

3.4.1 文献信息老化的几种类型90

3.4.2 文献信息老化的几种情形91

3.4.3 文献信息老化的影响因素92

3.5 文献信息老化规律的应用94

3.5.1 在文献情报管理中的应用95

3.5.2 在科学学与科技史研究中的应用95

4 文献信息集中与离散分布规律——布拉德福定律97

4.1 布拉德福定律的产生背景97

4.1.1 布氏定律的创始人——布拉德福97

4.1.2 布氏定律的产生背景98

4.2 布拉德福定律的形成101

4.2.1 布氏定律的提出101

4.2.2 布氏定律的确立104

4.3 布拉德福定律的基本内容105

4.3.1 布氏定律的基本阐述105

4.3.2 布氏定律理论原理与实际的一致性109

4.4 布拉德福定律的发展112

4.4.1 布氏定律的发展过程112

4.4.2 维克利对布氏定律的推论114

4.4.3 莱姆库勒对布氏定律的发展117

4.4.4 布鲁克斯对布氏定律的描述120

4.4.5 斯马里科夫的统一方程121

4.4.6 布氏分布理论及发展趋势123

4.5 布拉德福定律的应用125

4.5.1 布氏定律应用的基本方法125

4.5.2 布氏定律应用的主要领域127

4.5.3 布氏定律应用的条件与局限131

5 文献信息词频分布规律——齐普夫定律132

5.1 齐普夫定律的理论基础——最省力法则132

5.1.1 什么是“最省力法则”132

5.1.2 最省力法则与词频分布规律133

5.2 齐普夫定律的形成和确立134

5.2.1 频率词典的出现134

5.2.2 艾思杜的发现135

5.2.3 贡东的公式135

5.2.4 齐普夫的研究和齐普夫定律的确立137

5.3 齐普夫定律的基本内容139

5.3.1 齐普夫定律的文字表述139

5.3.2 齐普夫定律的图像描述140

5.3.3 齐普夫定律的一般数学形式141

5.3.4 齐普夫定律的适用性142

5.4 齐普夫定律的发展143

5.4.1 朱斯的双参数公式143

5.4.2 芒代尔布罗的三参数公式144

5.4.3 低频词分布规律——齐普夫第二定律145

5.5 齐普夫定律的应用147

5.5.1 在文献标引和词表编制中的应用148

5.5.2 在情报检索中的应用151

5.5.3 在科学评价中的应用152

6 文献信息作者分布规律——洛特卡定律158

6.1 洛特卡定律的产生背景159

6.1.1 洛氏定律的创始人——洛特卡159

6.1.2 洛氏定律的产生背景159

6.2 洛特卡定律的形成和基本内容161

6.2.1 洛氏定律的形成161

6.2.2 洛氏定律的内容167

6.2.3 广义洛特卡定律167

6.3 洛特卡定律的发展169

6.3.1 洛特卡定律的验证工作169

6.3.2 弗拉奇的贡献174

6.3.3 洛特卡定律在我国的发展177

6.3.4 合作者问题的研究184

6.4 普赖斯定律及其他的作者分布192

6.4.1 普赖斯定律192

6.4.2 其他的作者分布195

6.5 洛特卡定律的应用197

6.5.1 洛特卡定律的作用197

6.5.2 应用中要注意的问题202

7 信息计量学的理论基础203

7.1 信息计量学的基础与结构模型203

7.1.1 信息计量学的基础203

7.1.2 信息计量学的结构207

7.2 文献信息分布特征、规律及其理论解释210

7.2.1 文献信息集中与离散分布规律210

7.2.2 文献信息分布规律的理论解释211

7.3 信息计量学定律的数学理论研究213

7.3.1 关于齐普夫定律的数学模型研究213

7.3.2 关于洛特卡定律的数学研究219

7.3.3 关于布拉德福定律的信息维分析224

7.4 信息计量学分布规律的理论体系研究231

7.4.1 布-齐-洛定律的一致性研究231

7.4.2 信息计量学分布的一般数学模型241

7.4.3 信息生产过程(IPP)248

8 文献信息统计分析法254

8.1 文献信息统计的意义和一般概念254

8.1.1 文献信息统计及其意义254

8.1.2 文献信息统计中的一般概念256

8.2 文献信息统计的原则和指标259

8.2.1 文献信息统计的原则要求259

8.2.2 文献信息统计的指标体系260

8.2.3 信息资源管理中的统计指标262

8.3 文献信息统计的类型和基本步骤263

8.3.1 文献信息统计的主要类型263

8.3.2 文献信息统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265

8.4 文献信息统计分析法的应用268

8.4.1 在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应用268

8.4.2 在信息用户和文献信息利用研究中的应用269

8.4.3 在文献信息规律研究中的应用269

8.4.4 在学科发展规律研究中的应用270

8.5 数理统计方法及其应用273

8.5.1 数理统计方法概述273

8.5.2 数理统计方法的应用274

9 数学模型分析法276

9.1 数学方法及其意义276

9.1.1 数学方法的概念276

9.1.2 数学方法的特征276

9.1.3 数学方法应用的意义277

9.2 数学模型法原理278

9.2.1 客观基础279

9.2.2 科学背景281

9.2.3 实际需要281

9.3 数学模型的类型282

9.3.1 模型及简化模型282

9.3.2 数学模型的类型282

9.4 数学模型的建立284

9.4.1 数学模型法的基本步骤284

9.4.2 建立数学模型举例286

9.5 数学模型的检验288

9.5.1 参数估计及其应用288

9.5.2 假设检验及其应用292

9.6 数学模型分析法的应用300

9.6.1 在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应用300

9.6.2 在信息检索中的应用302

9.6.3 在文献信息规律研究中的应用303

9.6.4 在学科动态研究中的应用304

9.7 回归分析法及其应用305

9.7.1 回归分析原理305

9.7.2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及应用309

9 7.3 非线性回归分析法及应用312

10 引文分析法315

10.1 引文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315

10.1.1 引文分析的基本概念315

10.1.2 引证行为与引证动机317

10.1.3 引文分析的基本类型和步骤319

10.2 引文分析的主要工具321

10.2.1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321

10.2.2 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I)336

10.2.3 国内引文分析的主要工具359

10.3 引文分布规律及主要指标分析362

10.3.1 引文结构及意义362

10.3.2 引文量的分布规律363

10.3.3 加菲尔德引文集中定律365

10.3.4 引文测度的主要指标分析367

10.3.5 科学文献的自引分析373

10.4 科学期刊的引文分析375

10.4.1 期刊文献的分散与集中规律375

10.4.2 评价期刊的主要测度指标377

10.4.3 《期刊引证报告》(JCR)385

10.5 引文网络与聚类分析397

10.5.1 引文耦合与同被引的概念397

10.5.2 耦合分析404

10.5.3 同被引分析408

10.5.4 引文的聚类分析412

10.6 引文分析法的应用418

10.6.1 引文分析法的应用领域419

10.6.2 引文分析法的应用举例423

10.6.3 引文分析法的局限性426

11 计算机辅助信息计量分析法428

11.1 计算机辅助信息计量分析的意义428

11.1.1 提高信息计量分析的效率428

11.1.2 提高信息计量分析的可靠性430

11.1.3 促进信息计量研究的精确化430

11.1.4 拓展信息计量学的研究领域431

11.2 计算机辅助信息计量分析的可行性432

11.2.1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其奠定了基础432

11.2.2 文献数字化的发展为其创造了条件433

11.2.3 信息计量学的发展为其提供了理论原理434

11.2.4 国外的研究进展为其提供了经验434

11.3 计算机辅助信息计量分析的基本原理435

11.3.1 计算机辅助信息计量分析的主要方式435

11.3.2 计算机信息计量分析系统的结构与功能437

11.3.3 计算机辅助信息计量分析的步骤438

11.4 引文数据库的建立与数据挖掘分析439

11.4.1 引文分析数据库439

11.4.2 引文分析系统的设计440

11.4.3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网络版设计案例分析443

11.4.4 引文数据的挖掘分析方法446

11.5 计算机辅助信息计量分析法的应用450

11.5.1 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451

11.5.2 在信息资源领域的应用452

11.5.3 在竞争力分析中的应用453

11.6 计算机辅助信息计量分析的发展方向453

11.6.1 向深度和广度发展453

11.6.2 向实用化方向发展454

11.6.3 向集成化方向发展454

11.6.4 向模型化方向发展455

11.6.5 向智能化方向发展455

12 信息计量学在信息资源管理与研究中的应用457

12.1 信息计量学与核心期刊的测定457

12.1.1 核心期刊的理论基础和形成机理458

12.1.2 核心期刊的概念和测定的重要意义460

12.1.3 核心期刊的测定方法——文献信息计量方法体系461

12.2 信息计量学与文献情报收藏管理470

12.2.1 确定最佳期刊收藏方案470

12.2.2 选择文献搜集最佳方式472

12.2.3 利用布氏定律制定文献采购策略473

12.2.4 利用文献老化规律指导剔除工作474

12.2.5 文献购置经费的最佳分配476

12.2.6 图书上架预留位置的计算方法477

12.2.7 文献收藏工作的评价478

12.3 信息计量学与信息检索480

12.3.1 检索工具完整性的测定480

12.3.2 布氏定律用于信息检索483

12.4 信息计量学与用户研究485

12.4.1 用户分布符合布氏定律485

12.4.2 指导用户利用期刊486

12.4.3 指导读者选购和阅读最佳图书487

12.5 文献信息流集中与离散规律的研究及举例488

12.5.1 研究方法488

12.5.2 研究结果491

12.6 文献信息利用规律的研究及举例493

12.6.1 文献信息利用规律的研究方法494

12.6.2 科技人员利用文献信息规律的研究499

13 信息计量学在科技管理与预测中的应用502

13.1 信息计量学与科学学研究502

13.1.1 基本原理502

13 1.2 基本内容503

13.2 信息计量学与人才评价512

13.2.1 信息计量学评价人才的原理513

13.2.2 信息计量学评价人才的方法514

13.2.3 评选杰出科学家515

13.2.4 预测未来获奖者519

13.3 信息计量学与地区、机构科研评价521

13.3.1 布劳温的科学计量研究521

13.3.2 舒伯特等人的计量研究523

13.3.3 科研机构的评价527

13.3.4 我国科研的评价研究530

13.4 信息计量学与科技预测538

13.4.1 信息计量与科技预测538

13.4.2 利用专利文献进行技术评价和预测542

13.4.3 利用信息计量方法预测学科发展趋势549

13.4.4 利用信息计量方法预测产品开发和应用前景556

14 信息计量学的新发展——网络信息计量学561

14.1 网络信息计量学概述561

14.1.1 网络信息计量学的概念561

14.1.2 网络信息计量学的研究意义562

14.1.3 网络信息计量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563

14.1.4 网络信息计量学的主要特征571

14.2 网络信息计量学的产生与发展573

14.2.1 网络信息计量学的产生背景573

14.2.2 网络信息计量学研究的发展趋势577

14.3 网络信息计量学的研究方法578

14.3.1 网络信息计量学研究的数据搜集方法578

14.3.2 网络信息计量学的主要研究方法580

14.4 网络信息计量学的应用584

14.4.1 分析网络用户的特性及信息需求584

14.4.2 对搜索引擎进行比较研究585

14.4.3 指导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与组织管理586

14.4.4 研究网络环境下的科学信息交流587

14.4.5 研究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方法587

14.4.6 应用于网站关系的计量分析588

14.4.7 应用于网络信息老化的研究591

14.4.8 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592

14.5 案例:国家图书馆网站被链接情况的计量分析593

14.5.1 研究的意义593

14.5.2 调查对象与方法593

14.5.3 调查结果与分析594

14.5.4 几点有关的建议599

参考文献6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