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申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申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44/31742371.jpg)
- 李永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0367648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77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公务员-招聘-考试-中国-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申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变化趋势分析1
第一章 全面把握申论考试8
第一节 申论概述8
一、申论的含义8
二、申论考试的测评要素8
三、申论考试的试卷结构9
四、申论考试的给定材料10
五、申论考试的题目要求10
第二节 应对申论考试的根本方法——系统思考12
一、概括部分的系统思考12
二、分析部分的系统思考12
三、对策部分的系统思考12
四、论证部分的系统思考12
第三节 申论考试的命题、阅卷及评分标准13
一、命题相关情况13
二、阅卷情况13
三、评分标准13
第二章 阅读理解17
第一节 阅读理解的原则17
一、时间原则17
二、整体把握的原则17
三、筛选性原则17
第二节 阅读理解的应试方法17
一、阅读第一遍——带着问题阅读,了解材料内容18
二、阅读第二遍——理清脉络18
第三章 总结概括22
第一节 总结概括综述22
一、总结概括的题型分类22
二、总结概括的作答要求26
三、总结概括的评分标准27
第二节 归纳概括的一般应试方法27
一、删减要素的方法27
二、分类归纳的方法28
三、抓住关键句的方法28
四、寻根究底法29
第三节 总结概括实战演练30
一、公务员考试制度突显公平机制问题30
二、技工短缺问题33
三、食品安全问题35
四、资源利用率严重偏低问题38
五、政府诚信问题41
第四章 综合分析45
第一节 综合分析概述45
一、综合分析部分成为申论考试题型变化的主要阵地45
二、综合分析主要是对部分给定材料的分析46
三、综合分析的具体题型46
四、分析原因的方法50
五、示例53
第二节 综合分析实战演练54
一、失地农民利益受损问题54
二、民办教育陷入困境问题55
三、教育乱收费问题58
第五章 提出对策61
第一节 提出对策概说61
一、提出对策的具体题型61
二、提出对策的总体要求63
三、提出对策的表述方法64
四、提出对策部分的评分标准64
第二节 提出对策实战演练65
第一部分 标准习题演练65
一、公务员考试制度突显公平机制问题65
二、技工短缺问题66
三、食品安全问题66
四、资源利用率严重偏低问题67
五、政府诚信问题68
第二部分 最新热点问题69
六、节约型社会问题69
七、节能减排问题69
八、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问题70
九、安全生产问题71
十、社会保障问题72
第六章 论证表述(一)——议论文74
第一节 议论文概说74
一、议论文三要素74
二、议论文的总体要求75
三、评分标准75
第二节 议论文的审题和立意75
一、审题75
二、立意76
三、立意练习77
第三节 论证的方法80
一、例证80
二、引证80
三、喻证81
四、对比论证81
五、理论论证82
六、类比论证83
七、假设论证84
八、归谬论证84
第四节 议论文的语言要求及文风85
一、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85
二、形象生动86
三、情理交融86
四、朴素精练87
第五节 论证表述实战演练88
第一部分 标准习题演练88
一、公务员考试制度突显公平机制问题88
二、技工短缺问题89
三、食品安全问题89
四、资源利用率严重偏低问题90
五、政府诚信问题91
第二部分 最新热点参考例文92
六、廉洁问题92
七、诚信问题93
八、团结问题93
九、用人问题94
十、监督问题95
十一、政绩问题96
十二、服务业发展问题97
十三、作风问题97
第七章 论证表述(二)——公文式申论文章100
第一节 演讲稿100
一、演讲稿的写作要求100
二、演讲稿的结构及写作方法100
三、演讲稿的语言要求103
第二节 讲话稿104
一、讲话稿的特点104
二、讲话稿的结构及写作方法105
三、讲话稿的语言要求106
第三节 意见107
一、意见的特点107
二、意见的结构107
三、意见的撰写要求108
第四节 报告109
一、报告的特点109
二、报告的结构109
三、报告的撰写要求109
第五节 请示112
一、请示的特点112
二、请示的撰写要求112
三、请示的结构113
第六节 意见、报告、请示的语言要求115
一、庄重准确115
二、简明通顺115
三、平实得体115
第八章 历年考试真题及全真模拟试卷116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07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申论》试卷116
参考答案及解析121
中央、国家机关2006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申论》试卷123
参考答案及解析129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08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申论》模拟试卷一134
参考答案及解析139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08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申论》模拟试卷二141
参考答案及解析146
第九章 社会热点之一:必备基础理论149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149
一、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49
二、温家宝: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154
第二节 和谐社会162
一、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62
二、胡锦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171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81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81
第四节 依法治国188
一、依法治国的基本理论188
二、胡锦涛: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1
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192
第五节 社会主义荣辱观198
一、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198
二、深刻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199
三、正确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与实质199
第十章 社会热点之二:重大专项宏观政策201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理论201
二、胡锦涛: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 扎扎实实规划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3
第二节 科技自主创新204
一、科技自主创新的基础理论204
二、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205
第三节 节约型社会211
一、温家宝:高度重视 狠抓落实 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在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211
二、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214
三、把节能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215
第四节 物权法216
一、胡锦涛:认真学习全面实施物权法 开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局面216
二、制定和实施物权法的重大意义217
第十一章 社会热点之三:重大社会问题220
第一节 民生问题220
民生是社会和谐之本220
第二节 教育问题221
一、周济: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切实促进教育公平221
二、教育发展要追求公平与效率和谐224
三、陈至立:进一步加强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227
第三节 医疗问题230
一、胡锦涛强调: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230
二、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231
三、新医改凸显公益性质与政府责任234
四、如何降低药价235
第四节 资源与环境问题235
一、重新审视相关关系235
二、周生贤:污染减排指标考验政府责任236
三、灾害风险管理——防微杜渐除隐患238
第五节 住房问题239
一、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239
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240
附: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241
第六节 老龄化问题243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243
二、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244
第七节 社会保障问题247
劳动社会保障事业“十一五”时期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247
第八节 弱势群体252
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弱势群体问题252
二、关注弱势群体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254
第十二章 社会热点之四:政府改革与发展255
第一节 服务型政府255
一、服务型政府的基础理论255
二、胡锦涛:积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258
三、建设服务型政府258
第二节 作风建设259
一、作风建设的基础理论259
二、“三项意识”促和谐发展261
第三节 腐败问题262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会公报262
第四节 政府公开263
一、政府信息公开提出的必要性263
二、构建公开透明的服务型政府263
第五节 官员问责制266
官员问责制的基础理论266
第十三章 中央国家机关的职能介绍269
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69
二、商务部269
三、民政部269
四、教育部270
五、农业部270
六、建设部271
七、交通部271
八、水利部272
九、文化部272
十、审计署272
十一、国土资源部273
十二、信息产业部273
十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73
十四、中国人民银行273
十五、监察部274
十六、卫生部274
十七、信访局274
十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274
十九、国家林业局275
二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75
二十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75
二十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76
二十三、国家税务总局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