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壮医药物竹筒拨罐技术操作规范与应用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壮医药物竹筒拨罐技术操作规范与应用研究
  • 曾振东,吕琳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80666924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55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178页
  • 主题词:壮族-民族医学-拔罐疗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壮医药物竹筒拨罐技术操作规范与应用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壮医药物竹筒拔罐疗法总论3

第一章 概述3

第一节 壮医药物竹筒拔罐疗法的历史沿革3

第二节 壮医药物竹筒拔罐疗法的特点4

第二章 壮医药物竹筒拔罐疗法的理论基础6

第一节 壮医的阴阳为本学说6

第二节 壮医的三气同步学说7

第三节 壮医的生理病理学说7

一、脏腑、气血、骨肉构成人体7

二、谷道、水道、气道是生命的主要通道8

三、龙路、火路循行周身,调节人体物质、精神、感觉、思维等生命活动9

第四节 壮医的病因病机学说10

一、毒虚致百病10

二、阴阳不平衡致病10

三、气血失调致病10

四、三道两路不通畅致病11

五、三气不同步致病11

第三章 壮医药物竹筒拔罐疗法的作用原理12

第一节 壮医对药物竹筒拔罐疗法的认识12

一、通调三道两路12

二、促进气血运行12

三、调节阴阳平衡13

四、排解体内邪毒13

第二节 现代医学的认识13

一、对血液循环的作用13

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14

三、对神经系统的调节14

四、对体内代谢产物的影响14

第四章 壮医药物竹筒拔罐疗法的操作方法15

第一节 拔罐前准备15

一、竹罐的制作15

二、有关器具的准备16

三、治疗环境的准备17

四、体位准备17

五、药液的制备18

第二节 壮医药物竹筒拔罐疗法的操作步骤20

第五章 壮医药物竹筒拔罐疗法的取穴方法22

第一节 常用取穴法22

一、审证选穴法22

二、根据三道两路循行部位取母穴法22

三、根据病变部位及邻近部位取穴法23

四、根据不同病症取穴法23

五、特定穴取穴法23

六、经验取穴法24

第二节 穴位的定位方法24

一、骨度分寸法24

二、手指同身寸法26

三、体表自然标志定位法26

第三节 常用穴位定位27

第六章 壮医药物竹筒拔罐疗法的应用范围和禁忌症36

第一节 应用范围36

一、用于治疗疾病36

二、用于诊断病证37

三、用于预防保健37

第二节 禁忌症39

第七章 壮医药物竹筒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及意外事故的预防和处理40

第一节 注意事项40

第二节 意外事故的预防和处理42

一、疼痛42

二、烫伤42

三、晕罐43

中编 壮医药物竹筒拔罐疗法的临床应用47

第一章 内科疾病47

一、失眠(壮医病名:嫩卟叻)(壮文:Ninz mboujndaek)47

二、梅核气(壮医病名:嘿根活)(壮文:Heiqgenxhoz)47

三、便秘(壮医病名:嘿咔)(壮文:Haexgaz)48

四、头痛(壮医病名:喽尹)(壮文:Gyaeuj in)49

五、感冒(壮医病名:发洒)(壮文:Fatsa)49

六、支气管炎(壮医病名:喯唉)(壮文:Baenzae)50

七、支气管哮喘(壮医病名:哈呷)(壮文:Haebgyawh)51

八、高血压(壮医病名:血压嗓)(壮文:Hezyazsang)52

九、冠心病(壮医病名:阿尹)(壮文:Aek in)52

十、慢性胃炎(壮医病名:胴尹)(壮文:Dungx in)53

十一、胃下垂(壮医病名:胴嗵)(壮文:Dungxduengh)53

十二、胃痉挛(壮医病名:胴狠纠)(壮文:Dungxhwnjgeuq)54

十三、肠炎(壮医病名:西哒)(壮文:Saejndat)54

十四、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壮医病名:佛浮)(壮文:Foegfouz)55

十五、肾盂肾炎(壮医病名:茫尹,啊幽尹)(壮文:Mak in,Oknyouh in)56

十六、阳痿(壮医病名:委哟)(壮文:Viznyoj)56

十七、糖尿病(壮医病名:乒幽甜)(壮文:Binghnyouhdiemz)57

十八、脑血管病后遗症(壮医病名:甭裆呷)(壮文:Mbiengj ndang gyad)58

十九、精神分裂症(壮医病名:发霸)(壮文:Fatbag)58

二十、癫痫(壮医病名:发羊癫)(壮文:Fatyiengzdien)59

二十一、更年期综合征(壮医病名:更年病)(壮文:Bingh gwnghnenzgiz)60

第二章 外科疾病61

一、三叉神经痛(壮医病名:哪尹)(壮文:Naj in)61

二、面神经麻痹(壮医病名:哪呷)(壮文:Najgyad)61

三、面肌痉挛(壮医病名:哪狠纠)(壮文:Najhwnjgeuq)62

四、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壮医病名:赫尹)(壮文:Hwk in)63

五、颈椎病(壮医病名:活邀尹)(壮文:Hoziu in)63

六、落枕(壮医病名:笃哸)(壮文:Doekswiz)64

七、肩周炎(壮医病名:旁巴尹)(壮文:Bangzmbaq in)64

八、肋间神经痛(壮医病名:降骆些尹)(壮文:Gyang ndoksej in)65

九、急性腰扭伤(壮医病名:核扭像)(壮文:Hwetniujsieng)66

十、慢性腰痛(壮医病名:核尹)(壮文:Hwet in)66

十一、梨状肌综合征(壮医病名:诺则嘿尹)(壮文:Noh caekhaex in)67

十二、坐骨神经痛(壮医病名:核嘎尹)(壮文:Hwetga in)68

十三、红斑性肢痛症(壮医病名:顶嘎尹)(壮文:Dinga in)68

十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壮医病名:缨顶尹)(壮文:Nyienghdin in)69

十五、关节炎(壮医病名:活骆尹)(壮文:Hohndok in)70

十六、腓肠肌痉挛(壮医病名:引嘎狠纠)(壮文:Nyinzga hwnjgeuq)71

十七、足跟疼痛(壮医病名:顶灸尹)(壮文:Dingiuj in)71

十八、软组织损伤(壮医病名:诺尹)(壮文:Noh in)72

十九、股外侧皮神经炎(壮医病名:哥嘎麻尹)(壮文:Goekgamaz in)73

二十、疖肿(壮医病名:狠尹)(壮文:Hwnj in)73

二十一、虫蛇咬(螫)伤(壮医病名:东笃哈)[壮文:Doenghduz haeb(ndat)]74

二十二、胆绞痛(壮医病名:惫尹)(壮文:Mbei in)74

二十三、肾绞痛(壮医病名:茫尹)(壮文:Mak in)75

二十四、尿潴留(壮医病名:幽浆)(壮文:Nyouhciengq)75

二十五、前列腺炎(壮医病名:幽堆,幽尹)(壮文:Nyouhdeih,Nyouh in)76

二十六、直肠脱垂症(壮医病名:尊寸)(壮文:Gyoenjconh)77

第三章 妇产科疾病78

一、妊娠呕吐(壮医病名:咪裆噜)(壮文:Mizndangrueg)78

二、痛经(壮医病名:京尹)(壮文:Ging in)78

三、月经不调(壮医病名:约京乱)(壮文:Yezginghluenh)79

四、带下病(壮医病名:乒白呆)(壮文:Binghbegdaiq)80

五、产后缺乳(壮医病名:产呱嘻馁)(壮文:Canjgvaq cijnoix)80

六、产后尿潴留(壮医病名:产呱幽浆)(壮文:Canjgvaq nyouhciengq)81

七、慢性盆腔炎(壮医病名:拉胴尹)(壮文:Lajdungx in)81

八、子宫脱垂(壮医病名:耷寸)(壮文:Ndagconh)82

第四章 儿科疾病83

一、小儿支气管炎(壮医病名:勒爷喯唉)(壮文:Lwgnyez baenzae)83

二、百日咳(壮医病名:唉百银)(壮文:Aebakngoenz)83

三、小儿腹泻(壮医病名:勒爷喔细)(壮文:Lwgnyez oksiq)84

四、小儿厌食症(壮医病名:勒爷卟哏)(壮文:Lwgnyez mbwqgwn)85

五、小儿遗尿(壮医病名:勒爷濑幽)(壮文:Lwgnyez laihnyouh)85

六、小儿麻痹后遗症(壮医病名:勒爷顽瓦)(壮文:Lwgnyez gvanhgvax)86

七、脑脊髓膜炎后遗症(壮医病名:呷)(壮文:Gyad)87

第五章 五官科疾病88

一、结膜炎(壮医病名:嗒红)(壮文:Dahoengz)88

二、麦粒肿(壮医病名:嗒备)(壮文:Daboi)88

三、青光眼(壮医病名:命麻)(壮文:Mengzmax)89

四、耳源性眩晕(壮医病名:喽恩)(壮文:Gyaeujngoenh)90

五、耳鸣耳聋(壮医病名:惹啊茸,惹努)(壮文:Rwzokrumz,Rwznuk)91

六、鼻炎(壮医病名:楞涩,苜日)(壮文:Ndaengsaek,Muglih)91

七、牙痛(壮医病名:豪尹)(壮文:Heuj in)92

八、急性扁桃腺炎(壮医病名:仲活佛脓)(壮文:Conghhoz foegnong)93

九、慢性咽炎(壮医病名:活尹)(壮文:Hoz in)94

第六章 皮肤科疾病95

一、酒渣鼻(壮医病名:楞红)(壮文:Ndaenghoengz)95

二、黄褐斑(壮医病名:哪狠府喃)(壮文:Najhwnjfwjndaem)95

三、痤疮(壮医病名:叻仇)(壮文:Lwgcouz)96

四、带状疱疹(壮医病名:啵哝瑯)(壮文:Bopnong langh)96

五、慢性湿疹(壮医病名:狠嫩,能唅)(壮文:Hwnjnwnj,Naenghumz)97

六、慢性皮肤溃疡(壮医病名:能累)(壮文:Naengloij)98

七、荨麻疹(壮医病名:狠嫩,能唅)(壮文:Hwnjnwnj,Naenghumz)98

八、银屑病(壮医病名:痂怀)(壮文:Gyakvaiz)99

九、白癜风(壮医病名:喯能白)(壮文:Baenznaengbeg)100

十、神经性皮炎(壮医病名:能唅,能那)(壮文:Naenghumz,Naengna)100

十一、丹毒(壮医病名:呗红线)(壮文:Baezhoengzsienq)101

下编 壮医药物竹筒拔罐及其他药罐疗法临床治疗经验精选第一章 痹病105

一、壮医药罐疗法治疗痹病的临床研究105

二、壮医药罐疗法治疗痹病133例临床观察106

第二章 痛证108

一、壮医药罐治疗腰腿痛320例108

二、穴位小针刀经皮松解加药罐拔治腰腿痛120例疗效观察109

三、竹管药物穴位疗法对92例腰腿痛的疗效报告109

四、电针药罐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150例110

五、针刺加竹灸拔罐治疗产后腰背酸痛30例110

六、电针加竹罐治疗关节肿痛90例111

七、药罐治疗痛证70例临床观察112

八、浅谈竹管按摩疗法治疗瘀血性头痛113

第三章 关节炎115

一、竹罐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1853例临床观察115

二、木香煎竹管治疗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17例116

三、竹罐针刺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4例116

四、竹管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5例117

五、煮药罐治疗风湿关节炎129例临床报告118

六、药罐疗法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50例临床观察118

七、药物竹管疗法(附610例疗效小结)119

八、竹管疗法的疗效观察120

九、竹管疗法介绍及临床初步观察报告121

第四章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122

一、竹罐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122

第五章 腰椎间盘突出症123

一、药水罐结合针灸推拿治疗腰突症64例123

第六章 颈椎病125

一、竹管疗法治疗颈椎病50例的初步观察125

第七章 肩周炎126

一、竹管疗法治疗肩周炎25例126

二、竹罐法治疗肩周炎85例观察126

三、针刺加药罐治疗肩周炎28例127

四、药罐配温针治疗肩周炎58例128

第八章 骨质增生症130

一、药罐治疗骨质增生症102例130

第九章 落枕131

一、针刺竹罐治疗落枕25例131

第十章 肌纤维织炎132

一、取穴拔竹罐治疗肌纤维织炎200例132

第十一章 梨状肌综合征133

一、药罐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133

第十二章 急性面神经瘫痪134

一、竹灸筒疗法治疗急性面神经瘫痪50例疗效观察134

第十三章 面神经炎135

一、竹管疗法配合口服西药治疗面神经炎46例135

第十四章 泌尿系结石136

一、金猫汤配合壮医药罐治疗泌尿系结石50例疗效观察136

第十五章 重症湿热痢138

一、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药罐疗法治疗重症湿热痢25例疗效观察138

第十六章 神经性皮炎139

一、药罐疗法治疗神经性皮炎30例139

第十七章 小儿咳喘140

一、药罐治疗小儿咳喘60例140

第十八章 直肠脱垂141

一、药罐治疗直肠脱垂107例141

第十九章 痛经142

一、民间外治法治疗痛经142

第二十章 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143

一、“冬病夏治”防治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143

第二十一章 带状疱疹145

一、药罐治疗带状疱疹176例145

二、针刺放血配合药罐治疗带状疱疹临床体会145

附一:人体主要穴位分布图147

附二:壮医部分特殊穴位分布图154

主要参考文献1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