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化工工人安全卫生基础知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万世波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0258341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41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59页
- 主题词:化学工业-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化学工业-劳动卫生-基本知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化工工人安全卫生基础知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安全技术篇第一章 概述3
第一节 化工生产的特点4
一、化工生产的不安全因素4
二、化工安全生产的任务7
三、化工工人如何实现安全生产10
第二节 建立化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必要性13
一、为什么要建立安全制度13
二、企业应该建立的安全制度16
三、贯彻执行安全制度是职工的职责17
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20
第一节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性质20
一、危险化学品的概念21
二、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特性21
第二节 危险化学品储运安全34
一、储存安全35
二、运输安全40
三、装卸安全48
第三章 化工生产防火防爆51
第一节 物质的燃烧51
一、燃烧及燃烧条件51
二、燃烧类型54
第二节 物质的爆炸56
一、爆炸及其分类56
二、爆炸性混合物及爆炸极限57
三、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59
第三节 防火防爆基本措施61
一、火灾爆炸危险性分类61
二、着火源控制与消除63
三、生产工艺过程的安全控制66
四、限制火灾蔓延的措施69
第四章 化工火灾扑救常识71
第一节 灭火基本方法71
一、隔离法71
二、冷却法72
三、窒息法73
四、化学反应中断法74
第二节 常用灭火器75
一、酸碱灭火器75
二、泡沫灭火器76
三、二氧化碳灭火器77
四、干粉灭火器78
五、小型灭火器的维护保养79
第三节 火灾扑救须知79
一、扑救火灾的一般原则79
二、危险化学品火灾扑救81
三、电气火灾扑救83
第五章 机械伤害的预防85
第一节 常用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85
一、常用机械设备的危险性分析85
二、常用机械设备安全防护通则88
三、高速旋转机械的安全防护90
第二节 起重机械的安全防护92
一、主要零部件的安全要求94
二、安全防护装置96
三、电气装置99
四、起重机操作中的安全问题100
五、起重机的检验101
六、移动式起重机的安全防护101
七、电梯的安全使用102
第三节 厂内运输车辆的安全防护103
第四节 输送设备的安全防护105
一、带式输送机107
二、螺旋输送机111
三、斗式提升机111
四、移动式传送设备113
第六章 锅炉与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114
第一节 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114
一、概述114
二、压力容器的运行与管理116
三、压力容器的维护保养119
第二节 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120
一、外部检查121
二、内外部检验121
三、耐压试验125
第三节 工业锅炉的安全运行127
一、工业锅炉的安全管理127
二、工业锅炉的运行128
三、紧急停炉129
四、锅炉的检验130
第四节 锅炉与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132
一、安全阀132
二、爆破片135
三、压力表136
四、液位计139
第五节 气瓶安全142
一、过量充装的危险性及其预防143
二、气瓶的安全使用144
三、气瓶的安全运输146
四、气瓶的安全储存147
第六节 压力管道的安全技术148
第七章 化工用电安全150
第一节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150
一、电的基本知识150
二、触电事故152
三、电流对人体的作用153
第二节 防止触电事故的措施154
一、触电事故的规律154
二、防止触电事故的技术措施155
三、车间常用电器设备的安全要求156
四、移动电具的安全使用159
五、用电安全注意事项160
六、人身防雷常识161
第三节 触电急救162
一、急救的重要性162
二、脱离电源的方法162
三、急救措施163
第八章 化工静电安全164
第一节 静电的产生及其危害165
一、静电的特点165
二、静电引起爆炸和火灾166
三、静电电击166
四、静电妨碍生产167
第二节 静电安全防护167
一、场所危险程度的控制168
二、工艺控制168
三、人体的防静电措施168
四、消除静电措施168
第九章 化工检修安全172
第一节 化工设备检修的特点172
一、化工设备检修的复杂性172
二、化工设备检修的频繁性173
三、化工设备检修的危险性173
四、设备检修质量要求高174
第二节 检修前的准备174
一、制定施工方案174
二、制定安全检修制度175
三、进行安全教育176
四、进行安全交接176
五、落实安全措施179
第三节 检修中的安全要求180
一、动、用火作业181
二、罐内作业186
三、高处作业189
四、动土作业192
第四节 检修后的收尾工作193
一、清理现场193
二、试车194
三、验收195
第十章 防护器材及用品197
第一节 呼吸系统保护197
一、正压式空气呼吸器197
二、长管送风式空气呼吸器200
三、自吸式长管呼吸器201
四、氧气呼吸器202
五、过滤式尘毒口罩205
第二节 头、面部保护207
一、工作帽207
二、防护眼镜、眼罩209
三、防溅、防冲击面罩210
第三节 防坠落保护210
一、安全带211
二、速差器212
三、安全网213
第四节 防毒、防腐、防灼保护214
一、防护服215
二、防护手套218
三、防护鞋219
下篇 职业卫生篇第十一章 化工职业卫生概述223
第一节 化工生产中的职业卫生问题223
一、化工生产与职业卫生有关的特点223
二、化工职业卫生的主要任务224
三、化工生产中的主要有害因素226
第二节 职业病的定义、分类和诊断227
一、职业病的定义227
二、职业病的分类227
三、职业病诊断227
第三节 职业病的预防要点228
一、加强组织管理228
二、加强工程控制措施228
三、加强卫生保健措施229
四、加强个体防护措施229
第四节 有关的法律、法规229
一、有关法律229
二、有关法规230
三、有关规章、标准230
第十二章 职业中毒231
第一节 概述231
一、定义231
二、毒物的存在状态与接触机会231
三、进入人体的途径232
四、毒物在体内的过程234
五、影响毒物作用的因素235
第二节 中毒的临床表现237
一、呼吸系统237
二、循环系统238
三、造血系统238
四、消化系统238
五、神经系统239
第三节 常见职业中毒239
一、刺激性气体239
二、窒息性气体242
三、金属类毒物245
第四节 急性中毒的现场处理248
一、基本原则249
二、自救、互救方法250
第十三章 职业性肿瘤251
第一节 职业性肿瘤的特点251
一、病因明确251
二、有潜伏期252
三、有靶器官252
四、好发部位252
五、病理类型252
第二节 职业肿瘤的预防原则253
一、消除和控制职业性致癌因素253
二、健全医学监护制度253
三、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防护能力253
四、建立致癌危险性预测制度254
第三节 法定职业性肿瘤简介254
一、联苯胺所致膀胱癌254
二、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254
三、苯所致白血病255
四、氯甲醚所致肺癌255
五、砷所致肺癌及皮肤癌255
六、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256
七、铬酸盐制造工人肺癌256
八、焦炉工人肺癌256
第十四章 尘肺257
第一节 尘肺概述257
一、粉尘的来源与分类257
二、对人体的危害258
三、尘肺的种类258
四、影响尘肺发病的因素259
第二节 矽肺261
一、临床表现261
二、诊断262
第三节 预防和处理263
一、治疗和处理263
二、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264
三、预防要点264
第十五章 防尘防毒防噪声技术265
第一节 防毒技术265
一、依靠科技进步,进行工艺改革265
二、生产设备密闭化、自动化、隔离操作、微机控制266
三、加强通风排毒266
四、做好工业“三废”的治理267
五、消除二次尘毒源的危害268
第二节 防尘技术268
一、工艺革新与设备改造269
二、湿法除尘和湿式作业269
三、密闭尘源和隔离操作270
第三节 通风净化技术271
一、自然通风271
二、机械通风272
三、粉尘净化技术274
四、有毒气体的净化278
第四节 防噪声技术281
一、消除或降低声源噪声281
二、隔离噪声或阻断传播282
三、个人防护283
第十六章 物理性损伤285
第一节 高温和中暑285
一、概述285
二、中暑的类型和临床表现286
三、中暑的诊断287
四、中暑的处理287
五、中暑的预防288
第二节 噪声与噪声性耳聋288
一、概述289
二、噪声对人体的危害290
第三节 振动和振动病292
一、概述292
二、振动病的临床表现293
三、预防措施294
第四节 非电离辐射及其危害294
一、射频辐射295
二、红外辐射298
三、紫外辐射299
四、激光300
第五节 电离辐射301
一、概述301
二、接触机会302
三、电离辐射对机体的影响303
四、放射病304
五、卫生防护304
第十七章 化学烧伤和职业性皮肤病306
第一节 化学烧伤306
一、引起化学烧伤的常见化学物质306
二、引起化学烧伤的常见原因306
三、烧伤程度的判断307
四、化学烧伤的急救309
五、化学烧伤的预防310
第二节 职业性皮肤病的种类及发病原因311
一、职业性皮肤病的种类311
二、发病原因313
第三节 职业性皮肤病的表现及防治要点316
一、职业性皮肤病的临床表现316
二、职业性皮肤病的防治要点318
第十八章 工作有关疾病320
第一节 概述320
一、定义320
二、特点320
第二节 工作有关疾病类型321
一、心血管疾病321
二、消化系统疾病321
三、肌肉骨骼系统疾病321
四、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322
五、心理精神障碍322
第三节 预防措施323
第十九章 有害因素的检测325
第一节 检测的目的和意义325
一、揭示劳动环境的卫生状况325
二、通过检测为防护技术改造项目的提出和效果评价提供科学数据326
三、预防职业病,保障安全生产所需要326
第二节 采样点的确定和检测周期327
一、采样点的选定原则327
二、检测周期328
第三节 常用测定方法和测定结果的判定328
一、常用测定方法328
二、测定结果的判定330
第四节 测定注意事项331
一、在确定被测品种、测定点、检测周期中应注意事项331
二、采集样品应注意事项332
三、搞好测定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332
第二十章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334
第一节 化学事故的分类334
一、按化学物质的释放方式分类334
二、按事故发生的地点分类335
三、按事故的后果分类335
第二节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培训与演练335
一、应急救援的培训337
二、应急救援的演练337
参考文献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