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我国贫困群体社会救助的经济学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我国贫困群体社会救助的经济学分析
  • 朱德云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 ISBN:978754262999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73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186页
  • 主题词:边缘群体-社会救济-经济分析-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我国贫困群体社会救助的经济学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本书的研究背景与意义1

1.1.1 本书的研究背景1

1.1.2 本书的研究意义2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3

1.2.1 贫困理论3

1.2.2 国外社会救助理论7

1.2.3 社会救助理论研究的新趋势9

1.2.4 国内关于社会救助的研究现状及本书的研究角度11

1.3 本书的研究内容、结构安排、研究方法与创新点19

1.3.1 本书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19

1.3.2 本书的研究方法20

1.3.3 本书的创新点21

2 贫困群体社会救助的经济学理论基础24

2.1 贫困的界定24

2.1.1 贫困的概念24

2.1.2 贫困的划分26

2.1.3 贫困标准及其测量28

2.2 贫困群体的社会救助理论31

2.2.1 社会救助的涵义31

2.2.2 市场失灵与社会救助32

2.2.3 社会救助的理论依据35

2.3 贫困群体社会救助的公平与效率分析39

2.3.1 公平与效率一般39

2.3.2 贫困群体社会救助的公平和效率关系41

2.4 贫困群体社会救助的博弈问题46

2.4.1 政府之间的博弈47

2.4.2 贫困群体与政府之间的博弈58

3 我国贫困群体社会救助整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64

3.1 我国贫困群体社会救助整体状况分析64

3.1.1 我国城乡贫困群体社会救助总量分析64

3.1.2 我国农村贫困群体社会救助分析67

3.1.3 我国城镇贫困群体社会救助分析70

3.2 我国贫困群体社会救助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全国数据的实证检验73

3.2.1 变量定义、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73

3.2.2 模型选择74

3.2.3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77

3.3 我国农村贫困群体社会救助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各省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78

3.3.1 变量定义、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79

3.3.2 实证检验方法80

3.3.3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81

3.4 我国城镇贫困群体社会救助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各省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83

3.4.1 变量定义、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83

3.4.2 实证检验方法85

3.4.3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85

4 我国贫困群体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88

4.1 我国贫困群体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88

4.1.1 我国贫困群体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88

4.1.2 我国贫困群体社会救济制度的改革89

4.2 我国贫困群体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93

4.2.1 城乡差异显著,有悖统筹城乡发展需要93

4.2.2 专项救助制度以及制度间衔接配套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94

4.2.3 救助标准的确定缺乏科学、合理、动态的客观认定依据95

4.2.4 没有稳定的保障资金来源,各级财政分担比例不合理97

4.2.5 立法层次偏低,随意性大,规范性不强99

4.2.6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100

4.3 我国贫困群体社会救助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101

4.3.1 改革措施偏离制度目标101

4.3.2 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的阻碍102

4.3.3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没有理顺103

4.3.4 分税制财政体制的障碍104

4.3.5 立法理念落后108

4.3.6 公共决策机制不健全108

5 贫困群体社会救助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111

5.1 英国等福利国家的社会救助制度安排111

5.1.1 英国的社会救助制度111

5.1.2 瑞典的社会救助制度113

5.2 德国等国的社会保险型社会救助方案114

5.2.1 德国的社会救助制度114

5.2.2 美国的社会救助制度115

5.2.3 日本的社会救助制度116

5.3 新加坡等国的个人储蓄积累型社会救助制度117

5.4 朝鲜等国的国家保障型社会救助对策118

5.5 经验与启示120

5.5.1 强调对贫困群体救助是政府的义务120

5.5.2 注重社会救助双重功能的发挥121

5.5.3 救助对象明确,救助标准合理121

5.5.4 设有稳定、可靠的救助资金来源122

5.5.5 采取不同的社会救助管理体制122

5.5.6 救助的社会化程度高,监管体系健全123

5.5.7 重视社会救助法制建设123

5.5.8 发挥非政府组织在社会救助制度中的作用124

6 我国新型贫困群体社会救助体系的构建126

6.1 构建新型贫困群体社会救助体系的必然性126

6.1.1 构建新型贫困群体社会救助体系的必要性126

6.1.2 构建新型贫困群体社会救助体系的可能性132

6.2 构建新型贫困群体社会救助体系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135

6.2.1 总体思路135

6.2.2 基本原则135

6.3 新型贫困群体社会救助体系的整体构建措施137

6.3.1 实行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制度137

6.3.2 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139

6.3.3 加强社会救助资金运用管理,提高救助资金运作效率140

6.3.4 改革和完善分税制方案,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发展社会救助事业的事权和财权,有效增加各级政府的社会救助投入142

6.3.5 加快社会救助法制建设144

6.3.6 深化社会救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145

6.3.7 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会救助146

6.3.8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全面提高人口素质146

6.4 新型城乡贫困群体社会救助体系的具体模式选择148

6.4.1 新型农村贫困群体社会救助体系148

6.4.2 新型城市贫困群体社会救助体系152

7 全文总结与展望157

7.1 全文总结157

7.2 本书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159

主要参考文献161

后记1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