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一代名将郑维山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一代名将郑维山](https://www.shukui.net/cover/40/31725987.jpg)
- 董保存,范占英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6277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42页
- 文件大小:75MB
- 文件页数:468页
- 主题词:郑维山-传记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一代名将郑维山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十八岁师政委转战川陕边1
少年赤卫队长——“不参军只有死路一条”1
机智的传令兵——深得总指挥赏识6
“娃娃政委”——全歼“田冬瓜”部队10
挺进嘉陵江——把“王老虎”打成“王老鼠”16
向西再向西——吃掉“邓猴子”四个团19
艰难的长征23
打通西进道路——“邓猴子”服了23
会师的喜悦——郑维山赤脚见朱德26
“背水战包座”——全歼胡宗南一个师31
由会师到分裂——红八十八师吃了“亏”34
学“诸葛”擒“孟获”——藏区得补给38
河西喋血,战将成乞丐43
夜渡黄河——红四方面军奉命西进43
凉州永昌鏖战——师政委冲上火线49
血染倪家营子——“虎落平川被犬欺”55
风雪祁连山——西路军全军覆没62
心如钢铁——战将行乞千里只身找党68
从普通教员到军分区司令71
从师政委到学员——郑维山面对角色转换71
从学员到团长——郑维山脾气不改73
战场为课堂——教导团活跃在行唐76
积小胜为大胜——军分区司令显身手83
华北战场上的猛将95
围涞水,战庄疃——痛斩“虎头师”95
傅作义偷袭西柏坡——周恩来调兵三纵队110
新保安当机立断——有惊有险见胆略122
红旗插上晋阳城135
晋阳古城——真的“固若金汤”135
大战在即——郑维山寝食不安140
双塔寺——外围攻坚战143
攻城不怕坚——将军站在太原城头147
挥师大西北153
进军西北——郑维山兴奋不已153
复仇窦家山——第六十三军的炮火惊天动地156
攻克兰州——“战友们,我回来了!”162
挺进宁夏——军长精心谋划164
三路下中卫——西北全部解放171
兵团代司令拍案战金城179
毛泽东说——这叫“零敲牛皮糖”179
将军拍案——“错了我负责!杀头杀我的!”190
激战五天五夜后——郑维山在作战室睡着了200
在大比武的日子里209
南京现场会——与罗瑞卿“意见分歧”209
大练兵——北京军区起高潮217
大比武——毛泽东来到北京军区226
面对突发自然灾害231
十万火急——部队开进隆尧232
总理指示——“我们马上去灾区!”233
落实总理指示——再到邢台239
组织史无前例的接见活动243
紧急任务——一百万人,二十四小时244
红色海洋——毛泽东首次接见红卫兵246
精心谋划——确保十次接见万无一失252
果断处置——深得周总理赞赏261
“板荡显忠臣”265
卷入漩涡——艰难支撑北京军区危局265
莫须有的罪名——“华北山头主义”270
毛泽东责问——“为什么抓住郑维山不放?!”280
袒护英华——在周恩来领导下285
制止武斗——保证京广铁路畅通287
保护满城汉墓——在破“四旧”的背景下291
毛泽东“三七批示”的来龙去脉293
一份急件——送到毛泽东案头294
延安中学——成了全国典型299
跟随毛泽东南巡前后301
特殊任务——来自中南海的电话301
列车汇报——毛泽东纵论“文革”303
“梅岭”倾听——看到最高统帅的态度307
坐镇保定——力促两派联合308
精心编织反侵略战争“天罗地网”311
排兵布阵——精心编织“天罗地网”312
战场建设——着力打造“铜墙铁壁”314
严格训练——人人学会“三打三防”319
奔赴内蒙 稳定北疆323
临危受命——出任军管会主任324
力挽狂澜——制止混乱327
初见成效——内蒙情况开始好转330
九届二中全会前后333
云雾之中——九届二中全会开幕333
风云骤变——六号简报出笼335
电闪雷鸣——毛泽东震怒341
“华北会议”——北京军区改组342
流放的日子345
离京——郑维山被改名换姓345
南湖秋雨——孙景波精神失常349
天各一方——饱尝世态炎凉352
白湖冷月——战将的艰难“改造”354
荒草围孤灯——将军的希望和失望358
巢湖春讯——林国栋前来探视363
漫漫平反路367
北京的信息——“亲戚”杜辛来到农场367
最初的行动——孙景波返京治病371
海运仓苦夏——呼吁为“华北山头主义”平反374
拨乱反正——冤情昭雪379
出任兰州军区司令员389
西行的列车——第三次走进大西北389
让荒山变绿——为子孙后代造福392
军队“百年大计”——加快干部年轻化399
经营大西北——踏遍青山人未老403
战将临终面向西421
最后的“战斗”——与病魔抗争421
最后的遗憾——没能重回西北425
最后的心愿——“让我面向西”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