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皇权制度研究:以16世纪前后中国制度形态及其法理为焦点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皇权制度研究:以16世纪前后中国制度形态及其法理为焦点 上
  • 王毅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2711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627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638页
  • 主题词:政治制度-研究-中国-古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皇权制度研究:以16世纪前后中国制度形态及其法理为焦点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1

序言 对本书内容的几点提示1

第一节 为什么要从“专制性”及其制度路径的角度审视中国皇权社会1

第二节 中国皇权专制制度及其在16世纪前后的发展对于中国历史进程的意义6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及其形成原因11

第四节 本书对于“现代性”和“逆现代性”两个概念的定义及其根据14

第一编 概论21

第一章 中国皇权政体专制性的制度功能和发展机理21

第一节 中国皇权政体在战国秦汉时的建立,其制度结构、制度功能和空前伟大的文化意义23

第二节 中国皇权政体在汉唐之际的发展逻辑和脉络(上)——制度建构与皇权专制趋向之间的博弈过程及其结果39

第三节 中国皇权政体在汉唐之际的发展逻辑和脉络(下)——皇权文化的建构及其缜密化、体系化的过程和意义50

第四节 中国皇权社会及其文化体系在结构方式上的高度成熟——以皇权形态为“模数”而建构的庞大制度结构及其深刻的“内置语码”系统65

第二章 中国皇权政体在其发展后期日益专制的趋向及其制度机理76

第一节 中国皇权政体在其发展后期的日益专制及其原因76

第二节 中国皇权专制性在明代(公元1368—1644年)的空前发展及其主要路径87

第二编 作为皇权制度核心的法理和法律体系109

第三章 中国传统法律体系与权力制度的关系(上)——中国皇权制度的法理学及其演进的趋向109

第一节 中国皇权统治的法理基础及其与宪政方向的悖逆,乃是决定其政体性质的核心要素109

第二节 由中国皇权制度性质决定的法律体系主要特性——“王法”、“官法”与宪政法理的根本分野111

第三节 法律文化在中国皇权社会后期的发展方向146

第四章 中国传统法律体系与权力制度的关系(中)——中国皇权社会法律体系的逆现代性在16世纪前后的充分发展158

第一节 专制权力空前强横地凌驾于法律之上,以及这种局面与宪政方向的悖逆159

第二节 法律沦为专制统治工具以后的制度效应——法律公正性和程序正义原则的彻底丧失174

第三节 16世纪前后法律专制性趋于极端的典型表征及其对制度方向的标志——空前的司法腐败与登峰造极的酷刑、黑狱制度195

第五章 中国传统法律体系与权力制度的关系(下)——统治权力免疫系统的“非法理化”及其与宪政方向的迥异215

第一节 以具有神圣性的法治方式制衡统治权力,是使宪政社会免于专制之祸的根本原因218

第二节 中国皇权政体之中,权力免疫系统的“非法理化”——从中国政治哲学和法理学无权判定专制威权为非法谈起226

第三节 中国皇权政体自我约束机制的建立及其失效与废弛——皇权政体自我约束机制发展和演变的法理原因231

第四节 专制法理统治之下,广大国民对法律的逆向心理及其制度意义——从民谚“依着官法(被)打杀”谈起266

第三编 中国皇权统治下的行政体制与社会形态289

第六章 专制权力导致的制度性腐败及其对社会走向的影响289

第一节 腐败是中国皇权专制政体的必然属性289

第二节 明代初年的权力腐败及其制度原因295

第三节 16世纪前后,制度腐败因统治权力专制性恶性发展而充分显现301

第四节 权力腐败在16世纪前后的日益兽性化等一系列典型制度特征314

第五节 近年来“制度经济学”对腐败与权力专制性之间关系的分析,以及中国专制权力制度腐败对其结论的印证353

第六节 中国专制权力极度腐败所导致的恶性报复与制度轮回358

第七章 16世纪前后洪水猛兽般的“胥吏之害”与中国专制政体的行政方式365

第一节 官、吏分途在中国权力金字塔结构中的原因和意义367

第二节 “胥吏之害”在10世纪以后加速膨胀的制度原因——底层国民在专制权力强化趋势面前,因失去缓冲层而进一步弱势化的结果371

第三节 “民权不张”与“国家养千万虎狼以食人”的关系——16世纪前后基层行政和司法权力的空前凶残腐败及其制度学意义393

第四节 “胥吏之害”与中国皇权社会行政方式的痼疾及其若干历史教训419

第八章 清官文化在16世纪前后的高度兴盛及其制度意义——统治权力专制性不断强化趋势下,国民政治心理的幼稚化及其实现路径465

第一节 “中国人向来缺乏权利思想”与“只知道崇拜包龙图式的清官”465

第二节 皇权政体中“民本”政治和清官模式的产生及其制度意义470

第三节 16世纪前后因制度痼疾应运而兴的“代偿机能”——专制统治日益强横之下,底层国民对清官的企盼和塑造488

第四节 吏治和司法的黑暗昏聩对“蚁民”文化心理的塑造502

第五节 清官文化的兴盛与国民政治文化心理的日益幼稚化趋势511

第六节 清官的典型行政和司法方式及其与现代法治原则的悖逆529

第九章 国家权力流氓化强大势能驱动之下的社会普遍流氓化——社会机体的糜烂趋势与统治权力日益专制之间的互动关系548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蔑视践踏社会规范、社会诚信的制度环境和国民心理,是如何成为中国进入现代社会的巨大障碍549

第二节 中国皇权社会中流氓阶层和流氓文化的成因,其文化功能以及流氓文化在明代之前的发展形态563

第三节 “国家权力流氓化”是16世纪前后权力专制性恶性发展的典型表征之一573

第四节 16世纪前后国家权力流氓化对社会流氓化进程的启动591

第五节 流氓文化恶性发展对国民信仰的广泛影响609

下631

第四编 中国皇权社会的经济体制及其制度方向631

第十章 皇权统治之下的中国城市经济制度及其逆现代性(上)——中国中世纪城市经济与西方迥异的制度特征及其与皇权政体的关系63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对16世纪前后中国制度前途的两种对立判断——“资本主义萌芽说”与“顾准命题”的对立以及相关争论在近年的延续631

第二节 中国与西欧在中世纪城市性质上的迥异——中国皇权对城市经济形态设定的基本制度环境之一646

第三节 由中国皇权政体盛衰周期强制规定的城市经济盛衰律——中国皇权对城市经济形态设定的基本制度环境之二674

第四节 皇权对城市经济的强制干预和超市场化的操控方式——中国皇权对城市经济形态设定的基本制度环境之三700

第十一章 皇权统治之下的中国城市经济制度及其逆现代性(下)——16世纪前后皇权专制空前强横条件下的城市经济及其命运731

第一节 16世纪前后中国“权力经济”体制的一系列典型路径735

第二节 “权力经济”体制下工商社会必然的悲剧性命运775

第十二章 中国皇权统治“子民”人身和财产的法权制度及其与宪政法理的悖逆794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统治者对百姓和工商阶层的凌虐和劫掠何以能够成为一种制度传统796

第二节 强制国民处于人身依附地位的“编户齐民”制度何以是中国皇权社会的基础802

第三节 统治者作为天下一切财产最终所有者的法理及其制度化实施方式820

第四节 作为宪政制度基础的国民法权地位及其与中国皇权社会法权制度的迥异834

第五节 皇权统治下不能有任何人权、财产权等法权制度方面的变革,决定了16世纪前后中国迥异于宪政制度的发展方向848

第六节 对一个症结问题的重新讨论:未能有法权形态变革的中国可能在16世纪前后开启新的制度方向吗?881

第七节 西方“启蒙”水到渠成的形成方式以及法治传统的基础作用,它们与东方“启蒙运动”的不同路径898

第十三章 中国皇权社会的税赋制度及其与宪政税制的根本分野(上)909

第一节 不同政体和法理根据之下,中西税赋制度的重大区别及其对各自历史进程的意义909

第二节 中西赋税体系各自隐含的制度结构和制度逻辑——以杜甫和詹姆斯·M.布坎南的制度经济学思路为例930

第三节 中国皇权社会赋税制度运行的三项定律933

第十四章 中国皇权社会的税赋制度及其与宪政税制的根本分野(中)——16世纪前后中国的“恶税制度”与专制权力的关系960

第一节 “货币税制的实现”与“赋税的非专制性”,两者孰能作为近代税制的标志961

第二节 皇权社会后期历次赋役改革的失败结局及其制度始因974

第三节 16世纪前后中国赋税制度空前专制化的一系列表征985

第十五章 中国皇权社会的税赋制度及其与宪政税制的根本分野(下)——统治权力的专制性能否通过税制得到制衡的制度意义1037

第一节 宪政政体制衡王权恶税欲求的有效性及其与中国皇权税制的鲜明对比1038

第二节 “恶税制度”无法遏止的政治哲学意义之一:统治者私欲因不受制衡而趋于疯狂的必然性1050

第三节 “恶税制度”无法遏止的政治哲学意义之二:统治者与“蚁民”之间建立最低限度博弈平衡的绝无可能及其制度后果1055

结束语1070

引用书目1073

词目索引10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