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我国反腐败机制完善与联合国反腐败措施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我国反腐败机制完善与联合国反腐败措施](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1720578.jpg)
- 杨宇冠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09742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671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690页
- 主题词:廉政建设-研究-世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我国反腐败机制完善与联合国反腐败措施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反腐败研究综述1
第一节 反腐败研究的特点和方法1
一、进行反腐败研究的必要性1
二、反腐败研究的特点和问题4
三、反腐败研究的方法8
第二节 中国反腐败研究现状11
一、反腐败研究成果和腐败的特点11
二、加强预防和惩治腐败的措施的研究17
三、我国古代的腐败及反腐败研究22
第三节 国外反腐败研究26
一、国(境)外腐败状况26
二、国外惩处和预防腐败的体制和机制的考察29
第四节 反腐败国际合作中的若干专题39
一、反腐败国际合作的机制39
二、反腐败案件国际合作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42
三、反腐败与资产追回44
四、关于犯罪人死亡、潜逃或缺席情况下的腐败案件处理47
五、反腐败与正当法律程序48
第五节 关于实施《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建议52
一、建立国家反腐败机构52
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在中国的效力问题53
三、增加反腐败的侦查手段54
四、利用民事诉讼反腐败55
五、在反腐败案件中增加缺席审判制度56
六、扩大行贿、受贿罪的适用范围57
七、增设贿赂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罪57
八、修改挪用公款罪57
九、增设影响力交易罪58
十、进行反腐败的培训工作58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反腐败历史研究60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腐败历史考察60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贪污腐败的现象及其原因60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贪污腐败的措施62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反贪污腐败历史考察72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贪污腐败的现象及其原因72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腐败运动76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腐败措施80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反腐败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87
一、党中央坚强有力的领导87
二、教育是反腐败的基础89
三、制度建设是反腐败的核心93
四、监督是反腐败的保障95
五、中国共产党反腐败历史经验对当今反腐败实践的启示97
第三章 中国古代反腐败机制研究101
第一节 中国古代反腐败的指导思想101
一、以礼为体,以法为用101
二、百家争鸣的奠基和过渡102
三、秦代法家的过犹不及104
四、汉代——中国古代反腐败思想的“定调”105
五、汉代以后对反腐败思想的部分修正109
第二节 中国古代对腐败官员的惩治115
第三节 中国古代反腐败体制——机构设置和职责120
一、先秦的反腐败体制120
二、秦代的反腐败体制122
三、汉代的反腐败体制124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反腐败体制130
五、唐代的反腐败体制136
六、宋代的反腐败体制141
七、元代的反腐败体制147
八、明清的反腐败体制151
第四节 谏官系统——对权力源头的限制154
第五节 中国古代反腐败机制微效的原因分析162
一、封建法制下反腐败的规律163
二、二元社会结构释义164
三、二元社会结构下的反腐败立法的源头——皇帝165
四、二元社会结构下官员必然腐败的社会机理166
五、二元社会结构下的法律私家化167
六、二元社会结构下“官”的内部秩序168
七、二元社会结构下法律的致命缺陷169
第六节 中国反腐败机制的价值和借鉴170
一、中华文明和反腐败机制170
二、依法治国与反腐败机制172
三、自律和反腐败173
第四章 我国反腐败侦查制度研究175
第一节 反腐败侦查权的法律属性175
一、反腐败侦查权的基本内涵175
二、反腐败侦查权的法律性质176
三、反腐败侦查权的存在依据183
第二节 我国反腐败侦查制度的现状186
一、我国现行反腐败侦查制度的构成186
二、反腐败侦查制度的特点195
三、反腐败侦查的基本工作原则197
第三节 我国反腐败侦查制度的缺陷199
一、反腐败侦查机构设置的缺陷199
二、反腐败侦查权配置的缺陷201
三、反腐败侦查法治化建设存在的问题202
第四节 完善我国反腐败侦查制度的构想203
一、完善我国反腐败侦查机构的构想203
二、反腐败侦查权的优化配置与实现模式206
三、强化反腐败侦查的法治化建设216
第五节 完善反腐败犯罪的侦查谋略体系227
一、反腐败侦查谋略的基本特点227
二、反腐败侦查谋略运用应遵循的原则227
三、反腐败侦查谋略的具体运用228
第五章 我国反腐败程序法研究234
第一节 反腐败程序法的研究方法及价值体系234
一、腐败犯罪刑事诉讼的概念和意义234
二、腐败犯罪刑事诉讼原则236
三、腐败犯罪刑事诉讼机制研究方法237
四、腐败犯罪刑事诉讼机制研究价值237
第二节 腐败犯罪刑事诉讼的立案238
一、腐败犯罪案件的管辖238
二、腐败犯罪的立案240
三、建立腐败犯罪信息情报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41
四、建立腐败犯罪信息情报机制途径243
第三节 腐败犯罪刑事诉讼的侦查245
一、腐败犯罪刑事诉讼侦查的概念及侦查权的内容245
二、腐败犯罪刑事诉讼侦查的主体及原则246
三、腐败犯罪刑事诉讼侦查的一般措施和强制措施247
四、腐败犯罪案件侦查谋略247
五、腐败犯罪案件侦查终结和补充侦查248
六、对腐败犯罪案件侦查活动的监督251
七、我国现行腐败犯罪刑事诉讼侦查制度之缺陷253
八、改革我国现行腐败犯罪刑事诉讼侦查制度之构想254
第四节 腐败犯罪刑事诉讼的证据制度256
一、腐败犯罪刑事诉讼证据的概述256
二、腐败犯罪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257
三、腐败犯罪刑事诉讼证据的分类258
四、腐败犯罪刑事诉讼证据的特点260
五、腐败犯罪刑事诉讼证据的收集261
六、腐败犯罪刑事诉讼证据的审查263
七、腐败犯罪刑事诉讼再生证据的收集与运用266
八、关于腐败犯罪刑事诉讼证据制度方面若干问题的立法建议267
第五节 腐败犯罪刑事诉讼的公诉269
一、腐败犯罪刑事诉讼公诉的概念及特征269
二、腐败犯罪案件审查起诉的基本任务和要求270
三、腐败犯罪案件提起公诉的法律效力、基本条件及法定程序273
四、腐败犯罪案件的不起诉278
第六节 腐败犯罪案件的审判280
一、腐败犯罪案件审判概述281
二、腐败犯罪刑事诉讼的第一审程序283
三、腐败犯罪刑事诉讼的第二审程序287
四、腐败犯罪刑事诉讼的死刑复核程序294
五、腐败犯罪刑事诉讼的审判监督程序300
第七节 腐败犯罪刑事诉讼中的刑罚执行306
一、腐败犯罪刑事诉讼中刑罚执行的概念及其特征306
二、腐败犯罪刑罚交付执行的种类及程序307
三、腐败犯罪刑罚变更执行的程序309
第六章 我国反腐败实体法研究311
第一节 腐败的概念及反腐败任务的艰巨性313
一、腐败的概念313
二、反腐败任务的艰巨性313
第二节 刑事立法与遏制腐败的关系315
一、刑事立法遏制腐败的必要性315
二、腐败行为的多样性决定了刑事立法对铲除腐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17
三、刑法立法遏制腐败重在“严密法网”而非“重刑惩罚”318
第三节 我国反腐败刑事立法存在的问题319
一、定罪方面的缺陷320
二、刑罚设置(量刑)方面的立法缺陷326
第四节 国(境)外反腐败刑事立法的借鉴331
第五节 完善我国反腐败刑事立法的构想334
一、贪污贿赂罪增设罚金刑335
二、贪污贿赂犯罪部分犯罪主体应变更335
三、改变腐败犯罪的刑罚种类及幅度336
四、贿赂犯罪构成要件的完善338
第七章 反腐败监督制度研究344
第一节 监督与反腐败概述344
一、监督在反腐败中的重要性344
二、监督的基本特征和分类347
第二节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与反腐败349
一、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概述349
二、国家权力机关监督腐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50
三、强化人大监督,遏制腐败352
第三节 党内监督与反腐败354
一、党内监督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54
二、加强党内监督,遏制腐败357
第四节 行政监督与反腐败359
一、行政监督概述359
二、行政监督中存在的问题360
三、加强行政监督遏制腐败的策略362
第四节 民主党派监督与反腐败366
一、民主党派监督在反腐败中的重要作用366
二、民主党派在监督腐败中存在的问题368
三、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监督在反腐败中的作用369
第五节 媒体舆论监督与反腐败370
一、媒体舆论监督的含义及其特点370
二、媒体舆论监督的对象和方式372
三、媒体舆论监督腐败与司法独立的冲突及其理性分析374
四、媒体舆论监督腐败应遵循的原则377
五、媒体舆论监督在反腐败中的作用380
六、防止媒体舆论的不良因素对反腐败的影响382
七、媒体舆论监督腐败的立法保障383
第六节 公众监督与反腐败384
一、公众监督概述384
二、公众监督腐败的特点385
三、公众监督在反腐败中的作用386
四、公众参与反腐败的途径388
第七节 协调各种监督关系实现综合治腐390
第八章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反腐败机制研究392
第一节 美国的反腐败机制392
一、总检察长(The Attorney General)394
二、关于反腐败的立法体系396
三、公务员个人财务公开制度403
四、完善的监督机制404
第二节 印度的反腐败机制409
一、建立强有力的反腐败专门机构410
二、严格立法打击腐败414
三、严格的公务员行为准则416
四、加强监督机制建设417
第三节 新加坡的反腐败机制419
一、铁腕领导强力反腐419
二、独立的反腐败机构420
三、完备的反腐败法律体系423
四、高薪养廉和公积金制度425
五、公务员选任、监督制度426
六、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427
第四节 日本的反腐败机制428
一、富有成效的预防腐败机构429
二、完善的反腐败立法431
三、成熟的现代公务员制度433
四、严格的公务员行为监督制度435
第五节 加拿大的反腐败机制437
一、预防腐败专门机构:政府监察官438
二、严密的反腐败立法体系440
三、严格的公职人员行为准则443
四、信息公开制度446
第六节 法国的反腐败机制447
一、反腐败专门机构448
二、关于反腐败的立法体系449
三、国家稽查特派员及反腐败官员培训制度452
四、严密的监督体系454
第七节 南非的反腐败机制457
一、反腐败专门机构458
二、严格的公务员行为立法体系460
三、信息公开制度462
第八节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反腐败机制464
一、强力的反腐败机构:廉政公署465
二、完善的反腐败法律体系471
三、完备的公务员制度474
第九章 联合国《反腐败工具箱》477
第一节 《反腐败工具箱》的介绍:目的及用途478
第二节 工具箱的使用方法479
一、初次评估480
二、持续评估480
三、工具的使用者480
四、所需资源480
第三节 《工具箱》的内容482
一、对腐败和机构反腐能力评估(工具1到工具2)482
二、机构建设(工具3到工具13)484
三、情景预防(工具14到工具21)490
四、社会预防(工具22到工具27)493
五、执法(工具28到工具31)496
六、反腐败立法(工具32到工具38)499
七、监测和评价(工具39到工具41)503
八、国际司法合作(工具42到工具44)504
第四节 非法资金的返还和追回505
一、追回腐败所得面临的主要困难505
二、追回非法转移资产的方法508
第五节 资产追回和返还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风险513
一、缺乏政治意愿514
二、缺乏法律体系515
三、遭遇到的法律问题515
四、技术能力517
五、资源518
六、防范未来的受害518
第十章 联合国《侦查人员和检察人员实用反腐败手册》519
一、引言522
二、《公约》的实质性重点内容523
三、本节问题讨论526
第一节 侦查人员和检察人员的作用527
一、检察人员的作用527
二、律师充当公诉人与辩护人528
三、起诉决定532
四、对侦查人员的统一指导准则534
五、侦查/检察人员在执行职务之外所应发挥的作用537
六、本节问题讨论537
第二节 腐败的定义538
一、“严重”腐败与“轻微”腐败539
二、“主动”腐败与“被动”腐败540
三、贿赂540
四、侵占、盗窃与欺诈543
五、勒索544
六、滥用职权545
七、照顾及裙带关系545
八、引发或利用利益冲突546
九、政党的不当捐助546
十、本节问题讨论547
第三节 成功侦查的前提548
一、引言548
二、侦查人员和检察人员的独立性与职责548
三、行为准则550
四、对侦查人员的充分培训及信息资源553
五、案情筛选战略554
六、案件管理556
七、侦查队伍的挑选557
八、信息管理557
九、侦查活动与侦查人员的安全管理560
十、侦查技术563
十一、对腐败案件的处理564
十二、本节问题讨论567
第四节 腐败案件的侦查568
一、导言568
二、预先主动性侦查与反应性侦查569
三、改进反应性侦查569
四、本节问题讨论574
第五节 证据的收集与使用575
一、腐败案件中推动证据收集与使用的法律规定575
二、本节问题讨论581
第六节 线人、证人及对他们的保护581
一、引言581
二、线人及其他信息提供者584
三、管理程序585
四、对合作证人的保护586
五、本节问题讨论588
第七节 对举报人的保护589
一、引言589
二、保护举报人的法律590
三、执行591
四、本节问题讨论593
第八节 财政调查594
一、目标设定594
二、腐败犯罪对象595
三、本节问题讨论596
第九节 电子监视597
一、引言597
二、秘密窃听与录音597
三、对法院令状的申请598
四、签发法院令状599
五、录音600
六、秘密电子监视的终结601
七、双方共同录音601
八、本节问题讨论601
第十节 特工行动602
一、引言602
二、特工行动的定义604
三、特工行动的审查605
四、特工行动中禁止的行为605
五、特工人员被授权的活动606
六、特工人员的配备607
七、进行秘密侦查的非常规侦查手段608
八、本节问题讨论608
第十一节 廉正测试609
一、引言609
二、目标廉正测试与随机廉正测试610
三、廉正测试的公平性611
四、随机重复测试611
五、廉正测试和宪法性事项612
六、纽约的廉正测试——理论付诸实践612
七、侦查手段:更广泛地采用廉正测试614
八、本节问题讨论614
第十二节 国际司法合作615
一、引言615
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2003)616
三、《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2000)619
四、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禁止在国际商业交易中贿赂外国公职人员公约》(1997)621
五、《反腐败刑法公约》(1998)622
六、《反腐败民法公约》(1999)623
七、《保护欧洲联盟财政利益公约》(1995)及其议定书625
八、《打击涉及欧洲共同体官员或欧洲联盟成员国官员的腐败行为公约》(1997)626
九、《美洲国家反腐败公约》(1996)626
十、《南非发展共同体反腐败议定书》628
十一、《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打击腐败议定书》(2001)628
十二、本节问题与讨论628
第十三节 引渡629
一、引言632
二、引渡的法律依据632
三、可引渡的犯罪633
四、引渡的障碍和限制634
五、程序问题637
六、本节问题讨论640
第十四节 司法协助641
一、引言641
二、提高各国中央机关的效率641
三、确保知悉国内法律要求和最佳实践643
四、通过采用多种适宜的途径促进合作644
五、请求国与被请求国的中央机关之间应通过直接的个人联络最大限度地提高司法协助的有效性645
六、司法协助请求的筹备646
七、消减在被请求国的执行请求障碍647
八、本节问题讨论652
第十五节 资产的追回653
一、引言653
二、妨碍资产追回的问题653
三、本节问题讨论657
附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658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通知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