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控制股东的义务和责任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控制股东的义务和责任研究
  • 习龙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6814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45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363页
  • 主题词:上市公司-股东-权利-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控制股东的义务和责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一、各国立法和法学研究的回顾、本书宗旨1

二、控制股东如何成为全球公司治理的普遍问题6

(一)美国7

(二)德国8

(三)日本10

(四)韩国14

(五)我国台湾地区16

三、我国公司控制股东的状况及问题18

四、关于控制股东正负效应的讨论22

(一)前提:控制权的共享收益和私人收益22

(二)正面评价24

(三)负面评价26

(四)本书的分析性评价27

五、本书的安排28

第二章 什么是公司法上的控制股东31

一、控制股东概念的发展31

二、客观标准33

三、推定标准35

(一)美国35

(二)德国38

(三)英国和我国香港地区38

四、现代公司法:实质判断标准40

(一)美国40

(二)德国43

(三)澳大利亚45

(四)中国台湾地区46

五、控制股东与其他公司法概念的界线48

(一)控股股东、多数股东、支配股东、大股东48

(二)母公司、控制公司、控股公司49

六、对我国相关立法的检讨50

(一)前国务院证券委《到境外上市公司章程必备条款》(1994年发布)规定的控股股东界定标准50

(二)中国证监会曾经规定的控制股东界定标准51

(三)我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1997年1月1日发布,以下简称《准则》)对控制关系的定义52

(四)2005年《公司法》和配套规则对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定义和评判53

七、如何构造我国“控制股东”的法学概念55

第三章 理论基础58

一、控制股东为什么应承担超乎其他股东的义务58

(一)美国的相关判例和学说59

(二)英国的相关判例和学说65

(三)德国的相关理论和判决70

(四)我国学者的多元化论证74

二、能够运用公司契约理论解释吗75

(一)公司契约理论在公司法上的体现75

(二)控制股东作为契约当事人的利益冲突问题79

(三)控制股东负有特定契约义务的考量因素81

(四)本书的评价89

三、关于我国控制股东义务和责任基础的考量93

(一)本书为什么采用“事实上的信义关系”理论93

(二)信义关系在相关民法原则中的定位96

四、关于控制股东义务内涵和外延的探讨99

(一)控制股东义务的法律性质99

(二)控制股东义务与董事义务的区分101

(三)关于控制股东的注意义务(duty of care)的探讨103

(四)关于控制股东的忠实义务(duty of loyalty)的探讨106

(五)关于控制股东义务的对象(object)的探讨108

五、学理:哪些情形下控制股东负有义务和责任112

(一)负有注意义务和责任的情形112

(二)负有忠实义务和责任的情形113

第四章 公平交易的义务和责任118

一、为什么必须对控制股东的自我交易进行管制118

二、美国法的演变和价值理念123

(一)自我交易(self dealing)和公平交易(fair dealing)的含义123

(二)对自我交易规制的历史变化和原因125

(三)如何测试交易的公平性128

(四)特拉华州法院的实践和理念134

(五)评价:特拉华州经验的公司法价值142

三、德国《公司法》的思路和评判144

(一)1965年《股份公司法》的背景144

(二)事实型康采恩中控制股东的公平交易责任147

(三)契约型康采恩中控制股东的公平交易责任151

(四)评价:创造与缺陷157

四、我国台湾地区“公司法”的思路和评判161

(一)1997年“公司法”的背景161

(二)义务和责任主体的范围162

(三)什么是不合营业常规或不公平的经营行为165

(四)请求权的行使主体167

(五)民事救济及损害赔偿的计算标准168

(六)债权人或少数股东的代位求偿权172

(七)评价:创新与缺陷174

五、境外对公众公司自我交易的额外管制175

(一)上市审查环节事前限制175

(二)根据重要性对交易的分类监管177

(三)应当公开的交易信息179

(四)上市公司非执行董事或审计委员会对交易的审查182

(五)特别重大关联交易的独立评估报告183

(六)交易披露的豁免制度183

六、构建我国控制股东公平交易制度的思路184

(一)我国现有相关法律资源的不足184

(二)我国公司法相关制度的构建186

(三)我国对公众公司额外管制规则的构建189

第五章 竞业禁止的义务和责任193

一、为什么必须对控制股东的竞业行为进行管制193

二、控制股东竞业行为(competing)的法律认定196

(一)行为主体的混合性198

(二)什么是公司法上的竞业行为199

(三)责任豁免的条件203

三、公司机会规则及其与竞业禁止义务的关系203

(一)控制股东:公司机会规则(corporate opportunity doctrine)的主体203

(二)“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的认定标准207

(三)责任豁免的条件211

(四)公司机会规则与竞业禁止的关系212

四、如何构建我国有关制度214

(一)我国有关立法的现状和问题214

(二)构建我国相关制度的基本思路215

第六章 控制权转让中的义务和责任218

一、中国:控制权转让双方的法定义务及其问题219

(一)现行上市公司控制权转让双方的法定义务219

(二)现行制度的问题220

二、美国:控制权出售方义务理论及评判222

(一)出售方的谨慎调查义务(reasonable investigation and due care)222

(二)控股溢价分享义务(Sharing the Opportunity)229

三、西欧:控制权购买方义务理论及评判234

(一)强制要约收购义务(Mandatory Takeover Bid)234

(二)强制信息公开义务(Information Disclosure)238

四、关于我国有关立法和监管制度的检讨241

(一)2005年《证券法》相关规定的评判241

(二)完善我国相关立法和制度的思路245

第七章 对从属公司债权人的义务和责任248

一、为什么要反思控制股东的有限责任原则248

二、“揭开公司面纱”(piercing corporate veil)的前提252

(一)美国的学说和判例253

(二)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立法和学说260

(三)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和学说266

三、程序:债权人赔偿请求权的行使问题273

(一)即时损害赔偿与破产赔偿的关系273

(二)权利主体和责任主体的界定274

(三)赔偿责任内容的界定275

(四)举证责任倒置问题277

四、我国的立法现状和检讨277

第八章 持续信息公开的义务和责任281

一、资本市场:控制股东为什么应当持续公开信息281

二、境外法:控制股东的“入口”公开义务284

三、德国法:公开关系企业报表义务290

(一)公开的主体290

(二)公开的方式:编制合并报表291

(三)公开的内容292

(四)关系企业合并报表的查核(会计师查核报告)294

四、我国台湾地区“法”:公开关系企业报表义务295

(一)公开的主体295

(二)公开的内容295

(三)查核及公告的时限298

五、我国香港地区法:向从属公司提供信息义务298

(一)上市公司的调查权力和义务299

(二)控制股东的配合义务300

(三)政府调查与处罚300

六、我国:2005年《证券法》相关规定的检讨和改革思路301

(一)2005年《证券法》的进步及其背景302

(二)立法不足和改革建议304

第九章 总结与建议307

一、本书的理论总结307

(一)关于控制股东义务和责任的理论基础307

(二)关于控制股东的界定问题309

(三)关于控制股东的公平交易义务和责任311

(四)关于控制股东的竞业禁止义务和责任314

(五)关于控制股东在控制权转让中的义务和责任315

(六)关于控制股东对债权人的义务和责任316

(七)关于控制股东持续信息公开的义务和责任319

二、关于我国相关立法的改革路径:理念321

三、关于我国相关立法的改革路径:制度结构322

(一)普通公司的立法和特殊公司的立法相结合322

(二)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相结合323

四、控制股东的义务和责任条款的建议稿324

参考文献337

一、中文论著337

二、外文资料341

致谢3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