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技术联盟与自主创新 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实证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企业技术联盟与自主创新 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实证研究
  • 陈丽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043510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95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212页
  • 主题词:企业-技术合作-研究-北京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企业技术联盟与自主创新 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实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企业技术联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1

(一)企业技术联盟概念1

(二)企业技术联盟发展历程2

1.国际企业技术联盟发展历程2

2.中国企业技术联盟发展历程7

(三)企业技术联盟形成的影响因素10

1.技术发展因素11

2.市场竞争因素12

3.成本因素13

4.风险因素14

5.全球化条件下企业战略的外部化因素14

6.政策与其他因素15

(四)企业加入技术联盟的动机分析16

1.获得先进技术信息和获取新技术的途径16

2.获取互补性或稀缺性技术开发资源16

3.降低技术研发风险和成本16

4.促进新技术进入新市场17

5.促进参与技术标准的建立17

6.赢取基于联盟技术优势的竞争力17

7.实现联盟规模和范围经济17

(五)企业技术联盟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条件18

1.技术资源条件18

2.企业自身战略定位19

3.市场条件19

4.地理条件19

5.创新文化环境要求20

6.政策环境条件20

(六)企业技术联盟组织特点20

(七)企业技术联盟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22

二、企业技术联盟运作研究23

(一)概述23

1.企业技术联盟的一般作用23

2.企业技术联盟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24

(二)企业技术联盟的运作机制25

1.企业技术联盟主体及作用机制25

2.企业技术联盟中各主体关系机制26

3.企业技术联盟的运作以技术发展愿景为立足点26

4.企业技术联盟的技术运作机制27

5.企业技术联盟的动作依托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途径27

6.企业技术联盟的信息共享机制27

7.企业技术联盟的开放性机制27

8.企业技术联盟的建立和发展要有政府一定程度的支持28

(三)企业技术联盟组织与决策体系28

(四)企业技术联盟竞争体系29

1.企业技术联盟与竞争的关系29

2.技术联盟与合作研究的关系30

(五)企业技术联盟运作成功的关键要素31

1.明确的联盟目标31

2.联盟倡导者较高的威信和较强的号召力32

3.“共赢”的联盟文化体系32

4.盟员资源结构、实力与能力33

5.联盟组织的灵活性33

(六)建立有效企业技术联盟运作模式的要点33

(七)政府在促进企业技术联盟过程中的主要作用36

1.共建信息平台36

2.引导联盟选择适当的“盟主”及成员企业37

3.在企业技术联盟实施过程中,建立社会信用监督机制37

4.政府应鼓励和提倡企业和全社会的信用道德37

5.建立健全产权保护体系是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37

6.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是政府促进建立技术联盟的基础37

三、企业技术联盟中技术发展规律研究39

(一)企业技术联盟中企业技术合作形式39

(二)企业技术联盟技术发展走向40

(三)成功的企业技术联盟中技术发展规律40

四、企业技术联盟发展中的政策研究43

(一)政府促进企业技术联盟发展的政策类型43

(二)重点支持的企业技术联盟类型45

(三)企业技术联盟不同政策类型的系统化实施46

(四)国际典型企业技术联盟政策和计划支持案例46

1.政府主导的日、美、欧企业技术联盟项目46

2.美国的区域联盟组织和地方政府推动措施47

五、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实证调研总结48

(一)实证调研情况概要48

(二)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发展态势50

(三)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产业结构特征51

(四)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形成的技术扩散效应51

(五)北京地区企业技术开发资源现状56

(六)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形式57

(七)企业加入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的原因59

(八)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技术发展战略定位59

(九)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形成的外部影响因素59

(十)北京地区企业加入企业技术联盟的目的60

(十一)外地企业加入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的目的61

(十二)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与跨国公司技术合作62

(十三)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的运营模式63

1.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倡导者优势分布63

2.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成员选择条件63

3.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中技术合作的形式63

4.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技术发展轨迹64

5.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资金来源66

6.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主要技术项目来源67

7.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运营模式特点67

8.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协调方式67

(十四)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运作过程中遇到的关键共性问题69

(十五)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运作效益69

(十六)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成功运作的关键因素70

(十七)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运作失败的关键因素71

六、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实证分析72

(一)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产业领域结构分析72

(二)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北京地区主要企业技术联盟分类分析74

(三)影响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形成的因素75

1.全球化技术转移和国际化技术资源配置的科技竞争方式的重大变化75

2.北京地区企业面临跨国企业强大的竞争对手,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必须面对更加复杂的竞争局面76

3.产业技术更新的加剧,而新技术和新产品受技术资源短缺的制约,技术开发风险加大76

4.北京地区具备了企业技术联盟式发展的基础条件76

(四)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成立的动因及特点77

1.通过企业技术联盟走出恶性价格战的泥潭80

2.企业技术联盟是通过参与标准的制定使企业进入世界领先企业阵营的有效渠道81

3.企业技术联盟通过企业纵向资源整合,实现突破性新产品产业化81

4.企业技术联盟使新兴高技术中小企业顺利跨过市场进入的门槛81

5.标准制定为纽带的高度创新性81

6.广泛代表性82

7.国际化发展趋势82

8.联盟信息、知识与技术资源的分层次开放性和共享性82

(五)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条件82

1.北京的人才、信息和技术资源优势82

2.企业自身战略发展优势83

3.北京具有强大的辐射全国乃至国际的市场容量84

4.北京地理优势84

5.北京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创新资源优势85

6.北京国际化发展趋于成熟86

7.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政策环境86

(六)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形成与发展的主要模式88

1.北京技术联盟发展历程88

2.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形成与发展的主要模式89

(七)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形成技术扩散效应92

(八)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技术创新机制分析94

1.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中自主创新环境94

2.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的技术创新模式97

(九)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主要技术来源与发展轨迹分析98

1.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的发展规律98

2.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失败后技术链发展走向99

(十)企业技术联盟对北京地区及企业竞争力影响101

(十一)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与其他地区企业技术联盟比较102

1.京沪深典型企业技术联盟简介102

2.京沪深企业技术联盟发展比较研究104

(十二)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发展过程中的共性问题106

七、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发展政策建议110

(一)北京地区促进企业技术联盟发展原则建议110

(二)政府在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发展过程中作用、地位及政策建议111

1.北京地区建立企业技术联盟必要性和紧迫性111

2.政府在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地位及政策建议113

附件一 北京地区现有企业技术联盟简介117

(一)软件行业企业技术联盟117

1.长风开放标准平台软件联盟117

2.中国制造业信息化ERP产业技术联盟119

3.中国手机软件技术联盟——“863”手机软件技术联盟(CMSTA)119

4.“四方国件”联盟120

5.ObjectWeb中间件开放软件联盟120

6.北京地区海淀园自主知识产权软件产业联盟121

7.中国Linux产业战略联盟121

8.中关村手机产业技术联盟123

9.中国国产数据库产业技术联盟124

10.金山合作伙伴联盟(KAFP)125

11.中关村软件企业出口联盟126

12.中国信息产业数字化(3C产品)产业联盟128

13.中国RFID产业联盟128

14.中国反垃圾邮件联盟130

15.龙芯产业化联盟131

16.移动多媒体技术联盟132

17.TD-SCDMA产业联盟133

18.中国电子政务软件产业化联盟134

19.AVS产业联盟136

(二)建筑行业技术联盟138

1.中国科技地产联盟138

2.中国建筑节能推广战略联盟139

(三)零售行业技术联盟140

1.中国RFID联盟140

(四)材料行业技术联盟142

1.中关村新材料产业联盟142

(五)环保行业企业技术联盟142

1.能源技术(热泵)应用联盟142

2.中关村城市污泥无害化产业联盟143

3.清新空气产业联盟145

4.城镇污水处理联合体146

5.节能技术与能源管理服务联合体147

(六)现代农业企业技术联盟148

1.有机农业与新农村建设联合体148

2.亚洲农业信息技术联盟149

3.“7+1”高科技饲料企业联合体149

(七)生物医药联盟汇总153

1.清华紫光医药联盟153

2.北京市生物肥料联盟154

3.中关村医疗器械产业联盟155

4.中关村生物医药研发外包联盟155

5.ABO中国生物技术服务外包联盟156

(八)信息产业联盟汇总157

1.IPv6联盟〔中关村下一代互联网(IPv6)产业联盟〕157

2.网络电视节目联盟157

3.中国信息产业商会数字化(3C产品)产业联盟158

4.TD-SCDMA联盟159

5.SCDMA产业联盟160

6.中国RFID产业联盟161

7.中国硅知识产权产业联盟162

8.中国便携多媒体产业联盟163

9.中关村IT服务业联盟164

10.中关村创意产业联盟164

11.中关村手机动漫产业联盟165

12.中国嵌入式系统产业联盟166

(九)通讯行业166

1.闪联166

2.TD-SCDMA产业联盟167

3.SCDMA产业联盟168

4.移动多媒体技术联盟169

5.“星网”工业园170

6.中关村手机产业技术联盟170

(十)技术转移服务联盟171

附件二 课题组实证调研的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名录172

附件三 北京地区实证调研企业技术联盟访谈提纲174

附件四 北京地区实证调研企业技术联盟及加盟企业调研问卷178

参考文献19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