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翻译与自我 德里达「死结」的翻译学解读与批判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翻译与自我 德里达「死结」的翻译学解读与批判
  • 蔡新乐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7013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61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69页
  • 主题词:德里达,J.(1930~)-翻译理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翻译与自我 德里达「死结」的翻译学解读与批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本书撰写的目的与对象1

1.2 《死结》:题目的意义与翻译7

1.3 “死结”之前的翻译问题13

1.3.1 “灵机”、“灵知”与人神交际13

1.3.2 连续性的意义及其翻译学的价值21

1.4 方法与边界28

1.5 没有界线的谢意35

2 “死结”、“死亡”边界的“这边”的翻译及其意义37

2.1 “死结”与翻译的可能性连接37

2.1.1 人的生命、自我翻译与语词转化37

2.1.2 语言、“死结”与翻译48

2.1.3 主体的多元性与语言的“巴别塔化”57

2.1.4 “死结”的研究史67

2.2 “义务”与翻译77

2.2.1 “义务”与“超义务”及其意义77

2.2.2 “义务”的“指令”与翻译的作用82

2.3 “死结”的形态与“翻译思维”95

2.3.1 “死结”的三种形态与现代技术支配下的翻译的难题95

2.3.2 “死亡”的可译性与翻译思维100

2.3.3 三种边界的翻译学启示:德里达对海德格尔的“死亡生存论分析”的分析111

2.4 生死之间的斜线与“死亡”的多元性124

2.4.1 生死与“死亡”124

2.4.2 阐释循环的“死结”127

2.5 “死结”的跨越:解释的模棱两可与极限的束结155

2.5.1 “死结”的“结-构”155

2.5.2 “到达”与“延异”159

2.5.3 20世纪的“差异”理论与德里达“延异”的“死结”166

2.6 小结:德里达对于翻译理论研究的启示179

3 等待(在)到达(边上)186

3.1 “死亡”之外:超出语言边际的“语际翻译”186

3.1.1 “死亡”的多元与翻译的要求186

3.1.2 “语际翻译”的非语言指向192

3.2 “鬼魂”:不在哲学之内的生命及其可能含有的对话性197

3.2.1 “死亡的生存论”虚构的边界与“语际翻译”的魂兮归来197

3.2.2 “灵知”的“语际翻译”倾向:苏格拉底的“灵机”与翻译的基础203

3.2.3 “自我翻译”的“内对话”215

3.2.4 洛克的“心灵语言”、庄子的“物化”及其“语际翻译”220

3.3 内在距离与“语际翻译”231

3.3.1 “人知鱼之乐”的可能性与“语际翻译”的“自我翻译”基础231

3.3.2 异己的“鬼魂”与停滞的“自我翻译”236

3.3.3 “天人合一”的翻译学意义243

3.4 等待、相互等待与翻译的可能性249

3.4.1 德里达的三种“等待”249

3.4.2 “等待”与翻译学研究256

3.5 德里达“一以贯之”的思想倾向与语际的“死结”262

3.5.1 德里达“一以贯之”的“自我翻译”262

3.5.2 “逻各斯”的疑难266

3.6 等待的意义与翻译的哲学化276

3.6.1 “死亡”的“这边”的“等待”276

3.6.2 离散、殖民与“自我翻译”279

3.6.3 “无名”的困惑与翻译倾向,“今之隐机者”与“主体的贫乏”284

3.6.4 德里达的“主体”的女性化及其翻译指向292

3.7 苏格拉底、庄子与德里达:对话的可能性及其翻译问题301

3.7.1 苏格拉底与翻译的根本301

3.7.2 庄子的“今之隐机者”与苏格拉底的“灵知”304

3.8 “作为”被更换为“属于”的秘密:翻译309

3.8.1 德里达对海德格尔“死亡的生存论分析”的颠覆309

3.8.2 回到“作为”的可能性与生命本身的非结构意义314

3.9 小结:海德格尔的批判性继承322

3.9.1 “思念之思”与“作为”322

3.9.2 海德格尔的“作为-结构”及其对翻译研究的重大意义325

4 结语:向海德格尔返回途中的翻译及其研究333

4.1 海德格尔的结构主义的批判,兼论差异及不可通约性问题333

4.2 “死亡”之后的翻译研究:“灵知”指向及其他346

参考文献3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