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法罪名适用指南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熊选国,任卫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09933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60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586页
- 主题词:刑法-罪名-法律适用-中国;侵犯人身权利罪-法律适用-中国;侵犯民主权利罪-法律适用-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刑法罪名适用指南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刑法条文及释义】3
一、故意杀人罪3
(一)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体4
(二)“故意”的认定4
(三)“非法”的认定4
(四)“情节较轻”的认定4
二、过失致人死亡罪6
(一)“过失”的认定6
(二)“过失致人死亡”的认定6
(三)“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的认定7
三、故意伤害罪8
(一)“轻伤”、“重伤”的认定9
(二)“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认定9
(三)“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的认定10
四、过失致人重伤罪11
(一)“过失”的认定11
(二)“重伤”的认定11
(三)“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的认定11
五、强奸罪12
(一)“违背妇女意志”的认定12
(二)“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的认定13
(三)严重情形的认定13
六、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猥亵儿童罪14
(一)“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的认定14
(二)“强制猥亵妇女”和“强制侮辱妇女”的认定14
(三)“猥亵儿童”的认定15
七、非法拘禁罪16
(一)“非法拘禁”的认定16
(二)“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认定17
(三)“致人重伤”、“致人死亡”和“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认定17
(四)“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认定17
(五)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非法拘禁罪的认定及处罚18
八、绑架罪19
(一)绑架行为的认定19
(二)“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认定19
(三)“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认定19
(四)“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认定20
(五)“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认定20
九、拐卖妇女、儿童罪21
(一)拐卖妇女、儿童罪客观行为的认定21
(二)严重情形的认定22
(三)“情节特别严重”的认定23
十、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24
(一)“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认定24
(二)“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的认定24
(三)“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非法剥夺、限制其人身自由或者有伤害、侮辱等犯罪行为”的认定25
(四)“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又出卖”的认定25
(五)对收买人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两种情形的认定25
十一、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罪26
(一)“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认定26
(二)“聚众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认定26
十二、诬告陷害罪27
(一)诬告陷害罪客观方面的认定27
(二)主观故意的认定27
(三)“情节严重”和“造成严重后果”的认定28
(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认定28
十三、强迫职工劳动罪29
(一)犯罪主体的认定29
(二)“违反劳动管理法规,以限制人身自由方法强迫职工劳动”的认定29
(三)“情节严重”的认定30
十四、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31
(一)违反劳动管理法规,雇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劳动的认定31
(二)雇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危重劳动的认定32
(三)“情节严重”的认定33
(四)“直接责任人员”的认定34
(五)犯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并造成事故,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予以数罪并罚的认定34
十五、非法搜查罪;非法侵入住宅罪36
(一)“非法搜查”的认定36
(二)“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认定36
(三)“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的认定37
十六、侮辱罪;诽谤罪38
(一)“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的认定38
(二)“诽谤”的认定38
(三)“情节严重”的认定39
(四)关于侮辱罪、诽谤罪属于告诉的才处理的犯罪的规定39
十七、刑讯逼供罪;暴力取证罪40
(一)“司法工作人员”的认定40
(二)犯罪对象的认定40
(三)“致人伤残、死亡”的认定和处罚41
十八、虐待被监管人罪42
(一)“监管人员”的认定42
(二)“被监管人”的认定42
(三)“殴打或者体罚虐待”的认定43
(四)“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和“致人伤残、死亡”的认定43
(五)“监管人员指使被监管人殴打或者体罚虐待其他被监管人”的认定和处罚43
十九、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45
(一)“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的认定45
(二)“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的认定45
二十、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46
(一)“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的认定46
(二)“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认定46
二十一、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47
(一)犯罪主体的认定47
(二)“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的认定47
(三)“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认定48
(四)“情节严重”的认定48
二十二、侵犯通信自由罪49
(一)“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的认定49
(二)“公民通信自由权利”的认定49
(三)“情节严重”的认定49
二十三、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50
(一)犯罪主体的认定50
(二)“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认定50
(三)对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而窃取财物行为的认定和处罚51
二十四、报复陷害罪52
(一)犯罪主体的认定52
(二)“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和“报复陷害”的认定52
(三)犯罪对象的认定52
(四)“情节严重”的认定53
二十五、打击报复会计、统计人员罪54
(一)犯罪主体的认定54
(二)犯罪对象的认定54
(三)“打击报复”的认定55
(四)“情节恶劣”的认定55
二十六、破坏选举罪56
(一)“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员”的认定56
(二)破坏选举行为的认定56
(三)“情节严重”的认定57
二十七、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58
(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婚姻自由58
(二)“暴力干涉”的认定58
(三)“致使被害人死亡”的认定59
(四)“告诉的才处理”的认定59
二十八、重婚罪60
(一)“有配偶而重婚”的认定60
(二)“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认定60
(三)事实上的重婚的认定60
二十九、破坏军婚罪62
(一)现役军人及现役军人配偶的认定62
(二)与现役军人的配偶同居或结婚的认定62
(三)“利用职权、从属关系,以胁迫手段奸淫现役军人的妻子”的认定62
三十、虐待罪64
(一)“虐待家庭成员”的认定64
(二)“情节恶劣”的认定64
(三)“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认定64
(四)“告诉的才处理”的认定65
三十一、遗弃罪66
(一)“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认定66
(二)“负有扶养义务”的认定66
(三)“情节恶劣”的认定67
三十二、拐骗儿童罪68
三十三、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69
(一)残疾人、儿童的认定69
(二)“以暴力、胁迫手段”的认定69
(三)“组织”的认定70
(四)“情节严重”的认定70
【刑事司法规范及其理解与适用】7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四)(节录)(2002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公布)7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四)》的理解与适用(节录)&黄太云7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节录)(2006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1号公布)76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的理解与适用(节录)&黄太云7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节录)(2000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78
《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理解与适用(节录)&黄太云7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节录)(1998年4月17日 法释〔1998〕6号)80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节录)(1999年10月20日 法释〔1999〕18号)81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节录)(2001年6月4日 法释〔2001〕19号)8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节录)(2000年11月15日 法释〔2000 〕 33号)8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抢劫过程中故意杀人案件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2001年5月23日 法释〔2001〕16号)84
《关于抢劫过程中故意杀人案件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的理解与适用&祝二军8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偷税抗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节录)(2002年11月5日 法释〔2002 〕33号)88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节录)(2003年5月14日 法释〔2003〕8号)8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节录)(2002年7月16日 法释〔2002〕18号)90
人体重伤鉴定标准(1990年3月29日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1990〕070号印发)91
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1990年4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法(司)发〔1990〕6号印发)100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自2007年5月1日起实施)10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强奸案件有关问题的解释(2000年2月16日 法释〔2000〕4号)122
《关于审理强奸案件有关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孙军工12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为索取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拘禁他人行为如何定罪问题的解释(2000年7月13日 法释〔2000〕19号)124
《关于对为索取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拘禁他人行为如何定罪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李兵124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严肃查处非法拘禁人大代表犯罪案件的紧急通知(2000年2月23日 高检发法字〔2000〕第4号)12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在绑架过程中以暴力、胁迫等手段当场劫取被害人财物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2001年11月8日 法函〔2001〕68号)128
《关于对在绑架过程中以暴力、胁迫等手段当场劫取被害人财物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的理解与适用&李兵12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节录)(2005年6月8日 法发〔2005〕8号印发)13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拐卖妇女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2000年1月3日 法释〔2000〕1号)131
《关于审理拐卖妇女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孙军工131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关于以出卖为目的的倒卖外国妇女的行为是否构成拐卖妇女罪的答复(1998年12月24日 〔1998〕高检研发第21号)133
公安部关于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适用法律和政策有关问题的意见(2000年3月17日 公通字〔2000〕25号印发)134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民政部司法部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关于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有关问题的通知(2000年3月20日 公通字〔2000〕26号)140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节录)(2006年7月26日 高检发释字〔2006〕2号)144
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节录)(2001年8月2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高检发〔2001〕13号印发)14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节录)(1998年12月17日 法释〔1998〕30号)150
全国法院维护农村稳定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节选)(1999年10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法〔1999〕217号印发)15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承担刑事责任范围问题的答复意见(2002年7月24日 法工委复字〔2002〕12号)15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6年1月11日 法释〔2006〕1号)157
《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李兵160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关于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人承担刑事责任范围有关问题的答复(2003年4月18日 〔2003〕高检研发第13号)17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2000年12月13日 法释〔2000〕47号)172
《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的理解与适用&熊选国17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2002年7月15日 法释〔2002〕17号)17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年12月26日 法释〔2003〕20号)177
【刑事判例】185
为骗取保险金而抢劫、杀人的应如何定罪——王志峰、王志生故意杀人、保险诈骗案185
针对特定的被害人投放毒物致死致伤多人的行为应如何定性——方金青惠故意杀人案189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转化为故意杀人的主观故意——韩正连故意杀人案193
被告人吸食毒品后影响其控制、辨别能力而实施犯罪行为的,是否要承担刑事责任——彭崧故意杀人案197
在未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乡村卫生室工作的乡村医生行医致人死亡的应如何定性——王之兰过失致人死亡案200
致人死亡无罪过,违法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的不构成犯罪——穆志祥被控过失致人死亡案203
无充分证据证实伤害行为与伤害后果有因果关系的,不能认定成立故意伤害罪——韩宜过失致人死亡案207
明知先行行为会引发危害后果而不予以防止的行为构成故意犯罪——杨某某故意伤害案213
持刀追砍致使他人泅水逃避导致溺水死亡的如何定罪——赵金明、李旭故意伤害案218
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范围、当事人以及民事赔偿的范围、数额应如何确定——于景森故意伤害案222
掌推他人致其头部碰撞造成死亡应如何定罪量刑——罗靖故意伤害案226
当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后便准备防卫工具是否影响防卫性质的认定——胡咏平故意伤害案231
为预防不法侵害而携带防范性工具能否阻却正当防卫的成立——李明故意伤害案235
使用暴力手段向债务人的亲属索要欠债致人伤害应如何定性——蒋志华故意伤害案240
抢回赌资致人轻伤的行为如何定性——赖忠、苏绍俊等故意伤害案245
虐待过程中又实施故意伤害行为,致人死亡的如何定罪——蔡世祥故意伤害案248
丈夫能否成为强奸罪的主体——王卫明强奸案252
与未满刑事责任年龄的人轮流奸淫同一幼女的是否成立轮奸——李某强奸案255
轮奸案件中一人强奸既遂一人未遂的应如何处理——唐胜海、杨勇强奸案258
如何理解强奸“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以及能否对此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曹占宝强奸案261
将被捉奸的妇女赤裸捆绑示众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周彩萍、倪稳香、周传美非法拘禁案264
为寻找他人而挟持人质的行为构成何罪——胡经杰、邓明才非法拘禁案268
“索债型”扣押、拘禁案件的定性——雷小飞、吴立群、尹春良非法拘禁案272
为索取债务劫持他人并致人死亡的行为如何定性——田磊、廖木方等绑架案280
在绑架中对被绑架人实施伤害致人重伤的应如何定罪量刑——吴德桥绑架案285
基于索债目的帮助他人实施绑架行为的应如何定罪——章浩、章娟、王敏绑架案289
给付定金方违约后为索回定金而非法扣押对方当事人子女的行为如何定罪——颜通市、杨以早绑架案295
拐卖两性人的行为如何定性——张世林拐卖妇女案300
应收买的被拐卖的妇女要求将其再转卖他人的如何定罪处罚——李邦祥拐卖妇女案304
暴力迫使证人在询问笔录上签名、捺指印并致人轻伤的行为如何定性——周建忠暴力取证案307
事实婚姻能否构成重婚罪——王某诉方伍峰重婚案311
恶意申请宣告配偶死亡后与他人结婚的行为构成重婚罪——王艳重婚案314
如何区分拐骗儿童罪和拐卖儿童罪——胡从方拐骗儿童案318
【裁判文书】323
曹金龙故意杀人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323
崔文启抢劫、故意杀人、强奸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328
李永文、宋哲故意杀人,张鹏威妨害公务案——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332
吴中胜、吴金莲故意杀人,马兰弟、吴银川帮助毁灭证据案——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刑事附带民事裁定书338
杨林勇、李绍训等绑架案——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343
【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35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录)(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 根据2004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四次修正)35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公布)353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995年8月4日 劳部发〔1995〕309号印发)362
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1994年12月9日劳动部劳部发〔1994〕498号颁发)372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2002年10月1日国务院令第364号公布)375
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节录)(本公约于1988年11月3日对我国生效)377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1994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5号公布)378
宗教事务条例(2004年11月30日国务院令第426号公布)38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84年5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公布 根据2001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6号修正)3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1982年12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4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1979年7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令第2号公布 根据2004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9号第四次修正)4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1979年7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令第1号公布 根据2004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0号第四次修正)4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80年9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令第9号公布 根据2001年4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1号修正)42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2001年12月25日 法释〔2001〕30号)43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3年12月25日 法释〔2003〕19号)434
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1991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4号公布 根据1998年11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0号修正)437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1990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6号公布)44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06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修订)446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1996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3号公布)453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1992年4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8号公布 根据2005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0号修正)457
世界人权宣言(节录)(联合国大会1948年12月10日第217A(Ⅲ)号决议通过并宣布)463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节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98年10月5日签署本公约)464
【附录】47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修订)47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录)(1979年7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令第5号公布)54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1983年9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号公布)54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惩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的决定(1991年9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公布)547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关于当前办理强奸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1984年4月26日 〔84〕法研字第7号印发)548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当前办理流氓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1984年11月2日 〔84〕法研字第13号印发)55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拐卖、绑架妇女(幼女)过程中又奸淫被害人的行为应当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1994年4月8日 法复〔1994〕6号)554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惩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的决定》的若干问题的解答(1992年12月11日 法发〔1992〕41号高检会〔1992〕35号)554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联防队员能否构成刑讯逼供罪的犯罪主体的批复(1990年11月7日 高检发研字〔1990〕 8号)556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受监管机关正式聘用或委托履行监管职务的人员能否成为体罚虐待人犯罪和私放罪犯罪主体的批复(1994年1月10日 高检发研字〔1994〕1号)557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非邮电工作人员非法开拆他人信件并从中窃取财物案件定性问题的批复(1989年9月15日 高检法发字〔1989〕第02号)55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婚姻登记管理条例》施行后发生的以夫妻名义非法同居的重婚案件是否以重婚罪定罪处罚的批复(1994年12月14日 法复〔1994〕10号)558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保护公民举报权利的规定(1991年5月13日 高检发〔1991〕21号印发)558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的若干问题的解答(节录)(1992年12月11日 法发〔1992〕42号 高检会〔1992〕36号)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