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关系史 第12卷 1990-1999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际关系史 第12卷 1990-1999](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1703082.jpg)
- 方连庆,刘金质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 ISBN:750123008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737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760页
- 主题词:国际关系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际关系史 第12卷 1990-199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冷战的结束1
第一节 布什的超越遏制1
超越遏制的提出1
政治上支持戈尔巴乔夫3
经济上制约戈尔巴乔夫15
支持苏联加盟共和国的独立19
促进东欧的演变21
第二节 苏联的解体23
经济改革走入歧途24
削弱与取消苏联共产党26
民族分离主义运动29
外交妥协与退让33
苏联的解体36
第三节 华沙条约组织的解散38
东欧国家的政治剧变39
华沙条约组织的解体43
经互会的解散46
第四节 德国的统一48
民主德国政局的突变49
美苏的最初反应50
两个国家条约53
“2+4”会议54
德国的统一57
第五节 欧洲常规裁军谈判和巴黎新欧洲宪章58
美国的新大西洋主义58
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59
欧安会巴黎首脑会议与巴黎新欧洲宪章61
第六节 冷战的历史地位62
冷战的起源64
冷战的进程67
冷战的内涵71
冷战结束的原因76
冷战的历史地位78
第二章 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82
第一节 布什政府与世界新秩序82
世界新秩序构想82
塑造统一的欧洲89
应对苏联解体93
太平洋共同体98
美洲事业倡议101
新孤立主义的冲击104
第二节 克林顿政府的参与扩展战略107
外交政策辩论107
参与扩展战略的形成111
共和党国会116
参与扩展战略的调整120
第三节 参与地缘竞争122
非敌非友的美俄关系122
跨大西洋合作128
新太平洋共同体132
美洲自由贸易区137
中东和平进程与双重遏制政策139
第四节 确保优势地位141
新经济现象与超群实力141
安全战略与军控体制144
对外武装干涉149
经济外交153
第三章 前苏联地区的变迁157
第一节 俄罗斯的经济、政治转型与对外关系157
独立之初的动荡和斗争157
“十月事件”和新宪法的通过164
选举、党派政治和政府更迭167
经济改革的大致完成172
联邦体制的变化和车臣问题175
俄罗斯与独联体180
“全方位”外交184
第二节 波罗的海三国与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摩尔多瓦的变革188
波罗的海三国的政治与经济转型188
乌克兰的转型及其与俄罗斯和西方国家的关系191
白俄罗斯多党政治的变化及其亲俄罗斯政策192
摩尔多瓦的政治经济变革与境内的分离主义194
第三节 转型中的外高加索和中亚国家197
外高加索三国的动荡197
中亚五国的变革203
第四章 欧洲一体化进程与北约东扩211
第一节 欧盟与欧洲一体化进程211
《欧洲联盟条约》的签署213
欧盟的诞生216
欧盟的扩大217
90年代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建设221
90年代欧洲政治联盟的建设227
第二节 波黑战争239
波黑战争爆发的背景239
波黑战争的爆发248
外部力量对波黑战争的影响254
“代顿协议”的签署与波黑战争的结束271
第三节 北约东扩274
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的建立与发展275
和平伙伴关系计划278
北约东扩281
第四节 科索沃战争288
巴尔干“火药桶”上的“导火索” 289
愈演愈烈的科索沃危机290
“拉察克事件”和北约的武力威胁294
郎布依埃和谈298
科索沃战争的爆发302
科索沃战争的结束及影响306
第五节 北约“战略新概念” 312
伦敦首脑会议与《伦敦宣言》 312
《联盟新战略概念》 314
《北大西洋联盟战略概念》 316
第五章 亚太地区政治、经济格局的新变化321
第一节 朝鲜核问题与“四方会谈” 322
朝鲜和韩国同时加入联合国322
朝鲜核问题324
四方会谈329
第二节 日本追求政治大国地位与强化美日同盟330
争取充当政治大国330
强化美日同盟332
向海外派兵333
第三节 东盟的扩大与东盟地区论坛的建立335
“大东盟”计划的实施336
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 337
东盟地区论坛(ARF) 339
东盟—中日韩非正式首脑会议341
东盟与南中国海争端342
第四节 亚洲金融危机344
从“四小龙”到“四小虎”344
泰国货币贬值引发金融危机345
金融危机引发的社会和政治动乱348
东亚国家努力摆脱金融危机348
东亚金融危机对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影响352
第五节 南亚核扩散353
印巴跨过“核门槛” 353
南亚核扩散根源354
南亚核扩散的后果355
第六节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358
亚太经济与合作组织(APEC)的成立与初期的发展358
亚太经济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359
《茂物宣言》与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进程360
第六章 第三世界的动荡与发展362
第一节 海湾战争与中东的和平进程362
大国中东战略的调整362
海湾危机与海湾战争374
阿以冲突与中东和平进程388
第二节 非洲地区的局部动荡与发展405
“多党制”在非洲的回归406
新南非的诞生413
索马里内战420
大湖地区的局势动荡426
第三节 拉美地区经济一体化与外交多元化429
拉美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429
拉美国家对美政策的调整与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438
拉美各国对外关系的多元化448
第七章 九十年代的联合国455
第一节 冷战后联合国面临的挑战455
联合国的机遇与挑战455
联合国与安全459
联合国与发展463
联合国的财政问题464
联合国与美国霸权468
联合国与非政府组织469
第二节 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新特点471
联合国维和行动大幅增加473
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性质变化477
建设和平486
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经验与教训490
联合国维和行动面临的挑战491
中国关于维和行动的基本政策与立场497
第三节 联合国与环境和发展问题498
里约地球峰会499
纽约地球峰会504
第四节 国际裁军与军备控制的进展508
国际军费下降 军备生产规模压缩509
联合国军备控制和裁军机制平稳运作511
美苏美俄核裁军513
无条件、无限期延长核不扩散条约515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518
促进《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生效520
常规武器谈判523
国际军控与裁军面临的挑战524
第五节 联合国的改革525
德奎利亚尔的“均衡”改革原则526
加利的改革进程527
安南的“一揽子”改革方案529
安理会的改革533
中国与联合国的改革538
第八章 中国的全方位多边外交541
第一节 中国外交战略思想的新发展541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集中精力把中国的事做好541
与时俱进,开拓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的新境界545
第二节 中美关系的曲折发展550
美国对华制裁与中国的反制裁斗争550
克林顿政府的对华“遏制”与“接触”政策557
中美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564
第三节 中俄关系健康稳定地发展568
从中苏关系到中俄关系的平稳过渡568
江泽民访俄,中俄构筑“建设性伙伴关系”571
叶利钦总统访华,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575
第四节 中欧关系的改善和发展578
中欧关系从低谷走向正常化578
中国同西欧国家关系的顺利发展585
中国同欧共体和欧盟关系的改善和发展595
第五节 中日关系的新发展与存在的问题599
海部首相访华与中日关系的全面恢复599
中日最高级互访的实现602
中日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605
中日关系中的摩擦与问题608
第六节 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全面发展614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发展的新阶段614
中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继续深化622
第九章 经济全球化与跨国性问题632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进程632
全球化浪潮的兴起632
生产全球化637
贸易全球化642
金融全球化645
第二节 全球性问题648
金融危机648
环境问题658
移民问题661
国际犯罪活动与恐怖主义664
反全球化运动667
第三节 合作管理671
世界贸易组织67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673
七国首脑会议678
附录:大事年表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