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微生物采油基础及进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微生物采油基础及进展
  • 彭裕生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14819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25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33页
  • 主题词:细菌采油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微生物采油基础及进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本源微生物采油技术1

第一章 本源微生物采油机理、技术设计与方法1

第一节 本源微生物采油机理1

第二节 技术设计与方法3

第二章 MEOR的油藏工程分析7

第一节 利用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7

第二节 MEOR执行过程的基本情形8

第三节 适于MEOR的反应约束条件9

第四节 MEOR试验综述18

第五节 结论20

第三章 微生物采油模拟22

第一节 Xu Zhang数学模型的应用22

第二节 Hele-Shaw模型中固体底质的亲油性对石油驱替液的影响27

第三节 微生物迁移模拟研究动态32

第四节 径向流动体系中的MEOR技术展望33

第四章 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实验研究37

第一节 激活本源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实验研究37

第二节 聚合物繁殖细菌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与稳定性44

第三节 用微生物方法改善孔隙介质内的波及控制51

第四节 利用细菌降低油井水侵52

第五节 有关采用厌氧菌层内繁殖提高采收率的基础研究:菌样与培养菌质的筛选57

第六节 微生物及其副产品和含油层中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62

第七节 应用产碱杆菌堵塞地下多孔介质62

第五章 保持地层内微生物活性的方法67

第一节 MEOR应用的营养控制技术68

第二节 应用微生物处理油层中的营养物载体76

第三节 酸性条件下采用注入磷酸盐营养源的地下微生物工艺78

第四节 采用含磷有机质注入的地下微生物工艺82

第五节 亚磷酸盐营养物在地下微生物处理中的应用85

第六节 采用防垢剂注入的地下微生物工艺87

第七节 增加地层微生物活性的方法89

第六章 激活油藏本源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的现场应用95

第一节 在高含水油田中微生物就地生成驱油剂的提高采收率技术95

第二节 俄罗斯现场试验中的增加采油量情况100

第三节 在水淹油藏进行MEOR现场先导性试验105

第四节 对扶余油田的目标油藏中微生物群落的研究117

第五节 激活油藏本源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120

第六节 利用本源微生物的岩心驱替试验120

第七节 Ledok油田利用本源微生物的现场试验129

第二篇 微生物系统的特性与选择135

第七章 油藏本源细菌的生态特性及EOR的应用潜力135

第一节 油藏本源微生物群落、电子受体和能量在EOR中的应用135

第二节 用本源细菌清除油藏盐水中的硫化物141

第三节 油层内地衣芽孢杆菌菌株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潜力148

第四节 应用地衣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产生表面活性剂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比较分析159

第五节 从马来西亚油田分离出微生物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和生物聚合物163

第六节 适合MEOR选择的印度尼西亚微生物潜力168

第八章 多孔介质中微生物系统的特性180

第一节 微生物活化孔隙介质原油的影响参数180

第二节 缺氧环境中微生物培养产品PARA—BACR的性质185

第三节 使油水界面张力超低的水溶性微生物表面活性剂187

第四节 生物合成表面活性剂与脱气原油的相容性及生物表面活性剂/磺酸盐—碱—多聚物系的驱替效率192

第五节 地下孔隙介质中微生物生长及新陈代谢作用动力学研究的非侵入法198

第六节 微生物细胞在亲水、憎水孔隙固态基质的附着作用202

第九章 微生物系统特性的实例分析209

第一节 对一种耐热耐盐细菌产生的黄原胶降解酶的研究210

第二节 市场出售的黄原胶与以乳糖为惟一碳源的野生黄原单孢杆菌属所产黄原胶的性质对比213

第三节 原油中微生物作用变化的化学标志物214

第四节 油田中耐盐及极度嗜盐的原油氧化菌224

第五节 委内瑞拉油田嗜热细菌的分离229

第六节 碳酸盐岩油藏流体中的微生物种群234

第七节 有利和不利于采油的微生物234

第三篇 异源微生物采油技术239

第十章 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的现场应用239

第一节 微生物采油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239

第二节 异源微生物采油技术实例研究和数值模拟软件的应用245

第三节 提高地层石油采收率的微生物方法259

第四节 阿塞拜疆陆上油田用微生物方法提高采收率的现状及前景260

第五节 委内瑞拉MEOR处理作业提高稠油采收率260

第六节 Lake Maracaibo油井利用微生物增产措施263

第七节 MEOR的微生物现场取样方法269

第八节 微生物注入装置271

第九节 UAE油藏利用注入细菌提高采收率的实验评价275

第十节 应用微生物烃氧化改善碱驱提高原油采收率282

第十一章 应用微生物进行渗透率调剖技术287

第一节 变量对细菌孢子调剖的影响287

第二节 细菌调剖法的实验室设计和现场应用295

第三节 NBCU油田用微生物进行渗透率调剖技术的矿场试验306

参考文献321

附录 书中常用计量单位换算3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