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唐诗学史述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唐诗学史述论
  • 黄炳辉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254868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66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77页
  • 主题词:唐诗-诗歌史-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唐诗学史述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唐代唐诗学1

第一节 唐人集录选辑唐诗1

一、唐人编选唐诗概说2

二、从唐人选唐诗看唐诗评判7

第二节 唐人声律说——关于格调体理论8

一、唐人声律说的历史渊源8

二、唐人声律说的内容11

三、从永明声律说到唐人声律说14

第三节 唐人意境说16

一、意境内涵界定16

二、唐人意境说的历史演变21

三、唐人意境说形成的原因27

第四节 唐人创作论30

一、创作动因和创作思想倾向30

二、创作的准备和过程34

三、唐人论创作诸因素39

第五节 唐人风格论——兼论普通风格论42

一、国外风格学鸟瞰和风格涵义的界定42

二、唐以前古代风格论说略47

三、初、盛、中唐风格论剖析50

四、晚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评说54

第二章 宋代唐诗学59

第一节 宋代著录编选唐诗概说60

一、宋代目录学记录唐集简介60

二、《文苑英华》、《唐文粹》对研究唐诗的价值64

三、宋代杂史、笔记小说对研究唐诗的价值69

第二节 《乐府诗集》与唐诗研究73

一、提供唐诗与音乐关系的线索74

二、提供研究唐代诗人对乐府旧题的运用和创造的材料79

三、提供研究唐代新乐府的完整素材82

第三节 王安石《唐百家诗选》述评84

一、《唐百家诗选》与唐各类唐诗选集之比较86

二、《唐百家诗选》的选诗标准90

三、《唐百家诗选》之己需和他需93

第四节 计有功《唐诗纪事》述论95

一、录诗、纪事各有侧重97

二、广征博引,诗事互证99

三、材料繁多,得失俱有103

第五节 朱熹评唐诗辨108

一、李白诗从容于法度之中,不专豪放之说108

二、关于杜甫夔州后的诗的评价111

三、贬低王维诗——爱国者、道学家之评诗113

四、与东坡抵牾:韦柳评论之同异115

五、分出李贺和卢仝诗之高下118

六、晦庵评诗之准则和指向121

第六节 宋代诗话与唐诗评判123

一、众说纷纭,各抒己见123

二、张戒、刘克庄、严羽的诗话与评唐诗128

三、宋代诗话的评判特色131

第三章 金元唐诗学133

第一节 金王若虚、元好问评唐诗辨134

一、王若虚评唐诗:主“真”主“意”135

二、元好问评唐诗:主吟咏情性138

第二节 方回《瀛奎律髓》与近体诗研究142

一、对初唐律绝的评判144

二、对盛唐律绝的评判145

三、对中晚唐律绝的评判147

第三节 杨士弘《唐音》评述150

一、倡知人论诗,既尊古体,不薄近体151

二、倡气骨,尊汉魏,界分正音、遗响的标准157

第四节 《唐才子传》评述160

一、《唐才子传》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160

二、对大量史料加以增删和订正,是《唐才子传》的成就164

三、《唐才子传》的疵瑕168

第四章 明代唐诗学172

第一节 明代编选研究唐诗概说173

一、复古思潮与唐诗评判173

二、新文学思潮与唐诗评判175

三、明末文学思潮的冲突与唐诗评判177

四、明代诗话与唐诗评判180

五、明代整理编选唐诗撮要182

第二节 高棅《唐诗品汇》评述183

一、唐诗的分期、分体和分类184

二、主盛唐之格调:神秀和声律186

三、沧浪诗论的复兴:调与悟190

四、余论:影响之一瞥193

第三节 茶陵诗派和前七子评唐诗194

一、茶陵诗派倡“格调”,评唐诗195

二、李梦阳尊盛唐诗,倡古人法式,主张“真诗乃在民间”200

三、何景明倡学古和“舍筏登岸”,标自立门户的诗论203

第四节 明后七子评唐诗206

一、李攀龙的拟古主张207

二、谢榛以神韵、声调、精华三要论唐诗209

三、王世贞以“法不累气,才不累法”、“分途策驭,默受指挥”评唐诗216

第五节 明公安派与唐诗评判221

一、师己心,反复古,作真诗222

二、独抒性灵,不拘格套224

三、以“师心不师道”评判唐诗228

四、“法不相沿”的文学发展论230

第六节 钟惺、谭元春评选唐诗234

一、评选唐诗之标准235

二、关于唐诗分期及各期之特点240

三、关于重要诗人之评判243

第五章 清代唐诗学248

第一节 清代整理、编选、研究唐诗概说249

一、清初学术思想与唐诗评判249

二、清前期诗学和唐诗评判253

三、清中叶诗派和唐诗评判262

四、清整理编选唐诗简介265

第二节 金圣叹与唐诗评判266

一、评点唐七律的缘由269

二、别出心裁的评点鉴赏273

三、创造律诗结构二分解法275

第三节 《唐诗评选》评唐诗辨280

一、唐诗诗体的正本清源280

二、唐诗与前代诗歌的历史联系285

三、唐诗美的新发掘的成果289

第四节 王士祯神韵说与唐诗评判294

一、“不粘不脱”,“不著判断”295

二、“清远为尚”,“伫兴而就”297

三、以风调浏利、兴味悠长之作为唐音正宗299

四、推崇盛唐,贬压中晚唐301

五、以王维诗为盛唐之代表303

六、对唐代其他诗人诗作之评价306

第五节 沈德潜格调说与唐诗评判308

一、格调说的主旨和局限308

二、《说诗晬语》与唐诗评判311

三、《唐诗别裁集》述评317

第六节 袁枚性灵说与唐诗评判321

一、性灵说哲学思想怪圈识别321

二、中国古代诗论汇聚、变异327

三、袁枚评唐诗之独特性332

第七节 翁方纲肌理说与评唐诗338

一、肌理说主旨及形成的背景338

二、宗宋溯唐,平分秋色343

三、覃溪评唐诗辨345

结束语:唐诗学历史回顾与走向预测353

一、唐诗学史之史学性质353

二、唐诗学史之诗学性质358

三、唐诗学走向预测362

重版后记3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