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教育史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教育史导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24/30161299.jpg)
- 张彬,周谷平编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05412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55页
- 文件大小:86MB
- 文件页数:367页
- 主题词:教育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教育史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学校的产生和奴隶社会的教育1
一 从甲骨卜辞看早期的学校1
二 西周的官学教育及其特点3
三 春秋时期官学衰废私学兴起6
经典选读10
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节选)10
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节选)13
第二章 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7
一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教育思想17
二 孟子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23
三 荀子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25
四《礼记》对儒家教育思想的总结28
经典选读34
《论语》(节选)34
《孟子》(节选)40
《荀子·劝学》45
《礼记·大学》47
《礼记·学记》49
《礼记·中庸》(节选)51
第三章 从先秦百家争鸣到汉代儒学独尊54
一 儒墨道法各家在教育上的论争54
二 “儒术独尊”文教政策的确立58
三 从董仲舒看汉代儒家的教育思想61
经典选读67
《墨子·兼爱下》(节选)67
《韩非子·五蠹》(节选)68
董仲舒:《对贤良策》(节选)71
第四章 传统学校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76
一 官学的发展及其特点76
二 蒙学的发展及其经验85
经典选读93
颜之推:《勉学》(节选)93
韩愈:《进学解》96
王应麟:《三字经》97
第五章 科举制度的确立、演变及影响100
一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完善101
二 科举制度的发展和演变103
三 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影响107
四 科举制度的研究和评价110
经典选读114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万言书》(节选)114
黄宗羲:《取士》116
第六章 书院制度的形成、发展及经验120
一 书院的起源和形成120
二 书院的发展和演变123
三 书院的类型和功能126
四 书院教育的主要经验128
五 清末改书院为学堂130
经典选读135
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135
顾宪成:《东林会约》(节选)136
颜元:《漳南书院记》140
第七章 理学家与理学教育思想143
一 朱熹“性即理”的教育思想143
二 王守仁“心即理”的教育思想148
经典选读156
朱熹:《大学章句序》156
《朱子语录》157
王守仁:《答顾东桥书》(节选)161
王守仁:《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164
第八章 启蒙思想家与实学教育思潮166
一 黄宗羲的民主教育思想167
二 颜元的实学教育思想169
三 王夫之对教育思想的总结171
经典选读177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节选)177
王夫之:《尚书引义》(节选)179
颜元:《上太仓陆桴亭先生书》181
第九章 西学东渐与传统教育的危机184
一 封建传统教育的衰败184
二 农民运动和异质教育的双重冲击187
三 固守祖宗成法的被动应对189
经典选读193
魏源:《海国图志叙》(节选)193
洪秀全:《天朝天亩制度》(节选)194
第十章 “师夷之长技”与新教育的萌发195
一 京师同文馆的创立195
二 跨出国门的先驱者197
经典选读204
容闳:《予之教育计划》(节选)204
郑观应:《学校》206
第十一章 维新启蒙与“新政”时期教育革新208
一 “除旧”与“布新”208
二 “癸卯学制”颁行与新学兴起210
三 科举制的终结215
四 取道日本,学习西方教育218
经典选读223
康有为:《请开学校折》223
梁启超:《变法通议》(节选)225
张之洞:《劝学篇》(节选)227
第十二章 近代教育制度变迁与模式转换229
一 民初学制的制订和颁发229
二 1922年新学制的制订和实施233
三 北大改革与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238
四 东大改革与美国大学模式的借鉴243
经典选读249
蔡元培:《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249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253
蒋维乔:《民国教育部初设时之状况》255
陶行知:《我们对于新学制草案应持之态度》256
胡适:《对于新学制的感想》258
第十三章 近代教育家群体的崛起与教育思潮的勃兴262
一 教育家群体的崛起及其基本特征262
二 教育思潮的勃兴与教育改革运动267
经典选读282
黄炎培:《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五年间之感想》282
胡适:《杜威的教育哲学》(节选)284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节选)287
陈鹤琴:《活教育要怎样实施的》(节选)291
晏阳初:《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定县工作大概》294
第十四章 教会教育的世俗化、大学化与收回教育权运动298
一 教会教育的扩张298
二 教会大学的兴办301
三 收回教育权运动306
经典选读311
《基督教教育之目的与精神》311
《教会何以要设学校?》312
《中国的基督教大学》312
《中华基督教育会成立之经过》314
《广州学生会收回教育权运动委员会宣言》316
第十五章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导入及其本土化历程318
一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导入319
二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理论发展的影响325
三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本土化实践331
经典选读341
陈独秀:《教育界能不问政治吗?》341
李大钊:《劳动教育问题》342
恽代英:《民治的教育》343
杨贤江:《教育史ABC》绪论(节选)347
徐特立:《在教师节谈新民主主义教育》349
参考文献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