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重塑企业制度:30 年企业制度变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重塑企业制度:30 年企业制度变迁](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0160694.jpg)
- 陈清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 ISBN:978780234296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81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04页
- 主题词:私营企业-企业管理-经验-安徽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重塑企业制度:30 年企业制度变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第一章 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1
一、企业改革的光辉历程2
二、扩大企业自主权,为企业松绑4
1.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拉开了企业改革的帷幕5
2.京津沪8户企业试点,企业改革在全国展开6
3.扩大企业自主权取得明显效果7
4.制订“扩权十条”,进一步为企业松绑7
三、建立经济责任制,打破两个“大锅饭”9
四、探索企业经营方式,增强企业活力11
五、改革企业领导体制,理顺企业内部关系15
六、进行企业全面整顿,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17
1.企业全面整顿,为深化企业改革创造了条件17
2.推行企业升级,提高企业素质20
3.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并重21
4.技术引进和“三资”企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企业技术进步和管理现代化23
七、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4
八、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提高国有企业整体经济效益26
九、建立企业“三项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28
十、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显著增强28
第二章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石30
一、现代企业制度提出的背景30
二、“现代企业制度”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具有特殊地位35
三、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意义38
四、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奠定基础41
1.传统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主要弊端42
2.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运营、监督体制44
3.关于国有资产投资控股公司的定位和权能45
五、有效的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47
1.公司治理是中国微观经济最重要的制度建设47
2.健全的公司治理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48
3.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中存在的几个严重问题49
4.持续地改善公司治理50
第三章 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脱困——一场惊心动魄的攻坚战53
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国有企业53
二、三年改革脱困目标的确立和指导思想57
三、以纺织行业为突破口,打响改革脱困第一仗59
四、对骨干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贴息和债权转股权61
五、加大兼并破产、下岗分流力度65
六、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脱困的成果和启示70
第四章 中国企业改革:历程、特点及未来的挑战73
一、中国企业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的过程中发展73
二、中国企业改革的进展和主要成果80
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87
第五章 中国企业改革推动模式91
一、1978~1992年:企业改革的初步探索91
二、1993~2003年:企业改革从政策调整转向制度创新99
三、2003年至今:企业改革向纵深推进107
四、中国企业改革驱动模式总体特征110
第六章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制度——30年国有企业基本制度的演变120
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两个阶段120
1.1978至1992年的国企改革:主线是放权让利,探索两权分离121
2.1993年至今的国企改革:主线是企业制度创新,实行公司制122
二、我国企业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23
1.企业法律形式:从行政附属物到公司独立法人123
2.企业所有权结构:从国有独资到积极推行股份制126
3.国有企业经营组织:从工厂制到现代经营组织131
4.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从厂长经理负责制到现代公司治理133
第七章 国有经济布局的变化及影响因素137
一、国有经济布局变化:过程及基本特点137
1.1978至1990年:国有经济比重开始下降,但仍居主体地位138
2.1990年以来:国有经济比重持续下降并逐渐稳定141
3.小结:国有经济布局变化的三个特点143
二、影响国有经济布局变化的主要因素144
1.体制改革:最重要的制度变化145
2.体制变化的影响147
3.进入门槛之一:准入政策的影响151
4.进入门槛之二:技术经济及产业发展的影响152
三、结语及展望155
第八章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161
一、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161
1.早期探索:尝试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度161
2.中期探索:组建国有资产管理专司机构和建立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制度162
3.近期探索:尝试国有资产经营及提出国有资产出资人概念165
二、新世纪的改革:建立集中行使所有权职能的出资人机构和相关制度体系168
1.建立新国资委168
2.建立相关制度体系169
3.初步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170
三、对现行体制的大体评估171
第九章 垄断产业的国有企业改革176
一、垄断产业的国有企业改革综述176
1.垄断产业与垄断产业改革176
2.垄断产业改革与企业改革的关系179
3.我国垄断产业改革和企业改革:进展与评价180
二、电信企业的改革185
1.电信企业改革是产业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186
2.电信产业改革的目标、过程与绩效187
3.电信企业改革的进展189
4.电信企业改革评价192
三、电力企业的改革192
1.电力企业改革是产业改革的重要环节192
2.电力产业改革的目标、过程与绩效194
3.电力企业改革进展和成效197
四、石油石化企业的改革200
1.石油石化企业改革与产业改革200
2.石油石化产业改革的目标、过程与进展200
3.石油石化企业改革进展203
4.石油石化企业改革评价204
五、烟草企业改革205
1.烟草行业改革与企业改革的关系205
2.烟草行业改革的目标、过程与评价207
3.烟草企业改革的目标、内容与评价208
第十章 国有企业财务:资产资本化和结构重组210
一、由国营企业到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的资本化210
1.传统国营企业的财务管理:统收统支210
2.放权让利、“拨改贷”和“利改税”:企业财务与国家财政逐步分离211
3.国有企业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财务和会计制度,确立资本保值增值的目标213
4.国有企业长期隐藏的问题表面化215
二、90年代国有企业的财务危机和资产结构调整216
1.“脱困”:为改善国有企业财务状况而进行的各种努力216
2.“脱困”的投入及国有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219
3.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渐成改革的主题:从提高国有企业效益到提高国有资本效率222
4.对国有资本进行有效管理:建立出资人机构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25
第十一章 中国企业劳动制度改革与变迁226
一、中国企业劳动制度变革的基本轨迹:劳动用工市场化和劳动保障社会化226
1.改革初期企业劳动制度的二元结构计划体制特征及改革的主题226
2.1978~1992年:下放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权,逐渐明确劳动用工市场化方向229
3.1993~2002年:初步建立市场经济的企业劳动制度框架231
4.2003年以后:国家完善劳动制度立法,企业开始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234
5.基本成果与经验:建立了与国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236
二、重要的攻坚:国有企业大规模“分流安置”职工和建立社保制度239
1.突出问题:严重的国企冗员和矛盾239
2.解决职工“分流安置”的主要措施和成本估计240
3.分流安置的成果及重大意义245
4.基本经验252
第十二章 国有金融企业改革255
一、国有金融企业改革的重要性与特殊性255
二、我国金融改革的基本逻辑与阶段划分256
1.1979~1993年:经济增量改革下的金融改革——从经济需要构建基本金融体系257
2.1994~2002年:全面经济改革下的金融改革——建章立制基础上的市场化改革260
三、2002年以来的国有金融机构改革过程262
1.改革背景262
2.2002年国有金融机构改革的基本过程264
四、我国金融企业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273
五、金融企业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之间的关系274
1.金融对国有企业的支持274
2.金融为国有企业改革付出的成本276
第十三章 高速增长中的制度变迁:乡镇企业30年278
一、推动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制度278
1.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政策279
2.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政策法规283
二、乡镇企业发展:阶段、特点和制度变革285
1.乡镇企业的发展阶段285
2.乡镇企业制度变化:从集体所有制企业变为多元股份的公司289
三、影响乡镇企业发展的几个重要因素:情况及分析292
1.早期发展:资本来源和发展原因292
2.乡镇企业家的来源294
3.资源动员296
四、当前乡镇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298
1.几个有争议的问题298
2.土地制度和金融体制是主要障碍299
第十四章 中国集体企业的发展和变化:以城镇集体企业为重点303
一、中国集体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来源和类型303
1.中国集体企业及城镇集体企业的主要来源303
2.中国城镇集体企业的法律类型305
二、中国集体企业及城镇集体企业的数据:发展和变化307
1.数据来源307
2.中国集体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的发展和变化308
三、中国城镇集体企业的发展和变化的主要动因312
1.改革以后中国城镇集体企业较快发展时期312
2.1992年以后城镇集体企业的发展和制度变革316
四、关于中国城镇集体企业发展和政策的若干问题320
1.海尔改制启示:集体企业的制度价值及讨论320
2.必须解决集体所有制企业发展和改革的政策问题322
第十五章 不断创新制度,进一步促进非公企业健康发展325
一、企业分类和非公企业的含义325
二、30年非公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特点329
1.非公企业发展使我国所有制经济关系得以有效调整329
2.近年来非公企业发展的一些新变化333
三、非公企业30年改革发展的基本进程335
1.第一阶段,萌芽兴起,默认存在(1979~1986年)335
2.第二阶段,共同发展,形成高潮(1987~1996年)337
3.第三阶段,全面持续发展(1997年至今)339
四、非公企业成长主要驱动因素分析341
1.非公企业成长是制度变迁的产物341
2.个体经济是私营经济萌生的种子342
3.公有经济调整为非公企业发展让出了空间和资源343
4.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推进非公企业超常规发展343
5.非公企业自身机制灵活、贴近市场、富有活力、自积累放大344
企业改革大事记345
参考文献374
后记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