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回顾与展望 新中国的国防科技工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回顾与展望 新中国的国防科技工业
  • 《回顾与展望》编辑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711800605X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531页
  • 文件大小:175MB
  • 文件页数:544页
  • 主题词:国防工业-工业史(地点: 中国 年代: 1949~1989年) 工业史-国防工业(地点: 中国 年代: 1949~1989年)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回顾与展望 新中国的国防科技工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书名题签:邓小平题词1

第一篇49

在科学技术战线上 聂荣臻49

回顾与寄语 张爱萍74

中国科学院与国防科学技术 张劲夫79

总结“两弹一星”工作的经验是有现实意义的 钱学森82

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开创国防科技装备工作的新局面 刘华清85

我国航天事业创建时期的思想建设工作 刘有光89

为了制止核讹诈,反对核战争--记参与国防科技工作的一些经历和体会 刘西尧95

“三抓”是“两弹”的继续攀登 陈彬 马捷 张蕴钰100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回顾与展望 丁衡高106

对我国核试验的几点回顾与思考 朱光亚112

抓紧调整改造,充分发挥三线军工的作用 鲁大东115

回顾国防工业建设四十年 郑汉涛 李如洪117

把人才培养提到战略地位上来 周一萍121

国防科技工业在深化改革中不断前进 谢光125

周总理与中共中央专门委员会 刘柏罗128

英明的决策,艰巨的工程--记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关怀核潜艇工程 陈右铭135

而立之年喜回首--科研试验后勤历史回顾 王力华 张家德144

为空军武器装备现代化而奋斗 王海151

海军武器装备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张连忠153

我国战略核武器装备的发展 杨桓157

炮兵武器装备建设的历史转折和艰巨任务 戚务政160

我国防护工程科技的发展 周培根163

我军工程装备的研制与发展 霍恩俊166

我国装甲兵武器装备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陈本挺169

我军通信装备的发展与展望 李云生172

我国防化兵装备的研制与发展 姜志增175

第二篇190

我国核工业的历史回顾与前景展望 刘杰 刘伟 李觉 蒋心雄190

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发展 王淦昌196

东方巨响的启示 陈能宽199

走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核武器道路 胡仁宇 于敏203

参加我国核潜艇研制工作的体会 彭士禄 赵仁凯206

自力更生的光辉篇章--核燃料后处理事业的建立和发展 姜圣阶210

我国的铀浓缩研究及开发 王承书 钱皋韵213

我国核工业发展的原料保证 陈肇博216

核武器研制组织管理工作的经验和教训 高潮220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道路 刘有光 张钧250

航天工程的科学管理 刘纪原 孙家栋256

走自己的道路 鲍克明260

顾既往,瞻前途--话我国航天事业 任新民263

做好型号总设计师工作的几点体会 屠守锷267

海防导弹的发展 梁守槃270

我国的空气动力学事业 庄逢甘272

质量是航天产品的生命 黄纬禄274

突破“两弹一星”的启示 王永志277

参加地空导弹初期研制的片断回忆 刘从军279

自力更生发展我国的固体火箭事业 邢球痕281

我国空间技术的成就、特点和未来 闵桂荣283

强化总体,密切科研与生产的结合 苏世堃286

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的回顾 陈信288

往事的思索--参与我国导弹研制工程的点滴体会 钱振业291

做好型号研制行政指挥的体会 于龙淮294

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 莫文祥 姜燮生 何文治312

第三篇312

航空工业起步的正确决策 段子俊318

自行研制第一架歼击机的启示 叶正大321

实行系统工程管理,加快新机研制步伐 何文治323

参加歼八Ⅱ飞机研制的感受 顾诵芬326

自力更生,自行设计强击机 陆孝彭328

歼七Ⅲ飞机研制中的设计师系统 宋文骢330

参加首次研制喷气发动机的体会 吴大观333

艰苦奋斗,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兵器工业 来金烈348

自力更生发展弹药工业 王立353

加强预先研究,增加兵器技术储备 杨荫桐356

走我们自己的路 方慰先359

走自己的路--大口径火炮发展的灵魂 周燕生361

坚韧不拔,勇于拚搏--记我国一支反坦克导弹研制队伍 陈洪印364

步枪发展的曲折历程 李伟如367

回顾我国火炸药事业发展的四十年 蒋承炜370

振兴船舶工业,为海军装备现代化建设服务 王荣生382

发挥国防科研群体的综合优势--舰船科研事业的回顾与展望 陆建勋389

发展国防尖端技术的一项重大决策--忆“七一八”远洋测量船队的建成 李奇 聂力393

水下巨鲸--核潜艇总体研究设计 黄旭华396

远洋测量船队三型船舶设计的回顾 许学彦399

我国驱逐舰研制的几点体会 潘镜芙402

潜地导弹水下发射装置研制回顾 杨汉 魏乃文404

太湖之滨的一颗明珠 董世汤407

发展军事电子,促进国防现代化 王士光 张学东420

军用通信技术四十年 童志鹏426

地面战术电台发展回顾 郭文昭429

自力更生发展我国导弹卫星无线电测控系统 钱毋荒432

雷达和自动化指挥系统发展的回顾 冯世章435

疑是银河落九天--记银河巨型机的诞生 慈云桂437

关于发展军用计算机技术的几点体会 陈力为440

军用电子元器件与武器装备现代化 陈兴信442

成效卓著的高可靠“七专”工作 曹豫河 高祥珠445

第四篇466

“三家”拧成一股绳,协同攻关--忆我国国防科研的初期发展 谷羽466

光学老又新,前程端似锦 王大珩470

我国第一代铸造多孔涡轮叶片的诞生和推广 师昌绪474

钢铁冶金材料为国防服务四十年 陆达476

化工新材料在为国防科技工业服务中成长 陶涛478

坚持军民结合方针,增强国防建设实力 张树楠481

陕西国防科技工业实行“军民结合”的实践与思考 徐行484

充分发挥地方作用,促进国防科技工业发展 金春祥489

难苦奋斗、勇于探索、再展宏图 雷迅492

参加我国卫星测控系统研制的体会 陈芳允495

核试验一定要严格按照科学规律办--回顾首次核试验技术准备工作 程开甲497

西北导弹试验基地艰苦奋斗三十年 张孝德500

开拓创新、艰苦创业 钱绍钧504

记远望号远洋测量船的诞生和发展 王立春507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的建设 黄序509

试验工程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曲从治512

国防科技情报事业的回顾与展望 袁耀俊514

附录:517

照片目录517

英文目录5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