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可持续发展与行政法关系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可持续发展与行政法关系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6/30158952.jpg)
- 杨解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0369078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69页
- 文件大小:101MB
- 文件页数:383页
- 主题词:可持续发展-关系-行政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可持续发展与行政法关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 追求可持续发展与行政法的交融1
上篇 可持续发展与一般行政法3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及其法律诉求3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概论3
一、可持续发展的溯源与阐释3
二、可持续发展大事记7
第二节 国外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15
一、发达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政策15
二、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18
第三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19
一、理论及成果19
二、实践及行动23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的法律诉求26
一、可持续发展的法律诉求——以《中国21世纪议程》为引27
二、可持续发展的法治化33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与行政法的关系35
第一节 应然层面:可持续发展与行政法的“互求”35
一、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行政法的落实35
二、行政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注入37
第二节 实然层面:行政法治的现实检讨与反思41
一、检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欠缺42
二、反思:行政法治的充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确立46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与行政法的融合48
一、在行政法律规范中的融入49
二、在行政执法中的体现50
三、在公众参与中的表现52
四、在行政诉讼中的完善53
五、未来的走向53
第三章 可持续发展与依法行政55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与依法行政的观念55
一、可持续发展与依法行政的互动55
二、可持续发展与依法行政的目标及要求57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与依法行政的原则58
一、可持续发展与法律优先原则59
二、可持续发展与法律保留原则60
三、可持续发展与职权法定及不得越权原则61
四、可持续发展与比例原则61
五、可持续发展与诚信原则63
六、可持续发展与平等原则64
七、可持续发展与公民权益保障原则65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与行政参与原则的确立65
一、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当然之义66
二、可持续发展实施中公众参与的途径69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与依法行政的制度保障72
一、立法的落实——让公众参与到立法中73
二、制度的创设——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到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制度74
三、司法的保障——从私益诉讼到公益诉讼78
第四章 可持续发展与行政法律规范的创制82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其中国化82
一、发展的方向与思路82
二、可持续发展的引领——中国改革的必由之路84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下行政领域的立法变革86
一、立法方向的转变:由GDP中心向可持续目标转化86
二、立法理念的转变:由末端治理向全程治理转化87
三、立法内容的转变:主体、行为和救济的全方位转变91
四、立法程序的转变:沟通与参与机制的嵌入94
第五章 可持续发展与行政体制变革99
第一节 行政体制概述100
一、行政体制100
二、当代中国行政体制的改革历程101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与行政体制的改革导向106
一、我国行政体制的反思与转变106
二、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110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中国行政体制变革路径114
一、目标:从经济调适型转变为社会回应型114
二、方式:由运动推进型转变为法治推进型115
三、行政主体:从单一主体转变为多层次主体116
四、运行机制:从高度集权型转变为协调制衡型121
五、责任机制:由强力型转变为刚柔相济型123
第六章 可持续发展与公务员制度的改进127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与公务员制度127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公务员制度128
一、可持续发展与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129
二、可持续发展与公务员考核晋升制度132
三、可持续发展与公务员奖惩制度136
四、可持续发展与公务员培训制度139
第七章 可持续发展与行政程序的制度保障143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与行政程序143
一、可持续发展与行政程序保障问题的提出143
二、行政程序的涵义145
三、行政程序的价值146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147
一、政府信息公开概述149
二、信息公开对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体现152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与说明理由制度155
一、说明理由制度概述156
二、说明理由制度对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体现158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与行政听证制度160
一、行政听证概述160
二、听证制度对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体现163
第八章 可持续发展与行政行为方式的应用165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与行政计划165
一、行政计划概论166
二、可持续发展在行政计划中的体现168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与行政许可181
一、行政许可概论181
二、可持续发展在行政许可中的体现183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与行政征收征用189
一、行政征收征用概论189
二、可持续发展在行政征收征用中的体现192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与行政处罚196
一、行政处罚概论196
二、可持续发展在行政处罚中的体现197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与行政奖励198
一、行政奖励概论198
二、可持续发展在行政奖励中的体现200
第六节 可持续发展与行政指导206
一、行政指导概论206
二、可持续发展在行政指导中的体现209
第九章 可持续发展与行政法制监督215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与行政法制监督的跟进215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实施与行政法制监督的启动218
一、可持续发展实施中的立法监督218
二、可持续发展实施中的行政监督226
三、可持续发展实施中的司法监督231
四、可持续发展实施中的社会监督232
下编 可持续发展与特别行政法237
第十章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行政法制237
第一节 历史视角下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确立与经济行政法237
一、经济自由主义时期的经济行政法及其规制目标237
二、国家干预主义时期的经济行政法及其规制目标239
三、全球化时期与可持续发展规制目标的提出240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与经济行政法中的责任分配242
一、公共利益的实现与政府责任242
二、个人责任与自我规制243
三、利益集团博弈与政府干预243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行政法的基本原则244
一、环境保护原则244
二、补充性原则245
三、可预测性原则246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行政中的组织结构247
一、承担经济行政法任务的行政机关247
二、公企业248
三、咨询委员会248
四、参与经济行政的私人249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行政活动方式的选择250
一、行政私法行为250
二、经济行政法中的信息规制251
三、经济行政法中的进入规制与许可252
四、经济行政法中的契约或协议253
第十一章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行政法制255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行政的因应255
一、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联255
二、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行政的因应256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下的行政决策新机制:迈向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259
一、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难题:中国环境政策的边缘化259
二、“环境政策边缘化”难题的破解——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260
三、中国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机构设置:问题与建议262
第三节 环境行政手段的发展:经济刺激手段的运用265
一、环境管理手段的类型265
二、传统环境行政手段的缺陷性分析266
三、环境经济刺激手段的兴起266
第四节 环境行政执法机制的优化与保障: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兴起271
一、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典范:美国环境公民诉讼271
二、美国环境公民诉讼的借鉴: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之构建278
第十二章 可持续发展与科技行政法制282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以科技产业化与行政法制的互动发展为线索282
一、科技产业化与科技行政282
二、科技产业化与科技行政法285
第二节 科技异化及其克服——可持续发展理念及相关法制的确立286
一、科技异化286
二、科技异化的克服288
第三节 科技创新生态化:科技法制的可持续发展方向290
一、科技创新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290
二、科技创新生态化及其法制对策294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科技行政法制及其完善299
一、可持续发展与科技进步法301
二、可持续发展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304
三、可持续发展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计划306
第十三章 可持续发展与中国能源法制312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念与中国能源法制建设总体思路312
一、可持续发展:中国能源发展及能源法制之路312
二、利弊共存:能源开发利用的客观现实315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确立与兴利除弊:能源法制及其完善316
第二节 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立法现状分析319
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及其开发利用的现状及问题320
二、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立法现状及问题322
三、问题的解决: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立法的新思维327
第三节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立法需求328
一、问题与需求329
二、综合性立法之需求330
三、专门性立法之需求332
四、地方性立法之需求335
五、协调性立法之需求336
第十四章 可持续发展与涉外行政法制338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与涉外行政法338
一、涉外行政法339
二、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涉外行政法340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行政合作341
一、国际行政合作的基础341
二、国际行政合作的基本原则343
三、国际行政合作的机制346
四、国际行政合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349
第三节 相关涉外行政法制的若干问题探讨353
一、相关国际条约的适用问题353
二、“超国民待遇”问题355
三、法律救济问题356
主要参考文献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