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咸水微咸水养殖实用技术 草、鲢、鳙、鲤、鲫鱼及特种水产品养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咸水微咸水养殖实用技术 草、鲢、鳙、鲤、鲫鱼及特种水产品养殖](https://www.shukui.net/cover/27/31588601.jpg)
- 李少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ISBN:7801192028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285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30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咸水微咸水养殖实用技术 草、鲢、鳙、鲤、鲫鱼及特种水产品养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章咸水、微咸水水质与鱼类的关系1
第一节我国咸水、微咸水的分布及化学特性2
一、滨海湿润、半湿润类型区2
二、黄、淮海半湿润、半干旱类型区3
三、东北半湿润、半干旱类型区3
四、黄河中、上游半干旱类型区3
五、干旱、极端干旱、高寒类型区4
第二节适宜咸水、微咸水养殖的鱼类、含盐量及4
耐盐极限4
一、适宜咸水、微咸水养殖的鱼类5
二、咸水、微咸水中鱼类适宜的含盐量及耐盐极限8
第三节咸水、微咸水的理化性质对鱼类的影响11
一、水温11
二、透明度12
三、pH值13
四、溶解盐13
五、溶解气体15
六、有机物耗氧量17
七、水体氮磷比18
第二章 咸水、微咸水养殖鱼类的形态特征19
及生活习性19
第一节草鱼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19
二、生活习性20
一、形态特征20
第二节 鲢鱼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21
一、形态特征21
二、生活习性21
第三节鳙鱼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22
一、形态特征22
二、生活习性22
第四节鲤鱼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23
一、形态特征23
二、生活习性23
第五节鲫鱼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24
一、形态特征24
一、形态特征25
二、生活习性25
第六节梭鱼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25
二、生活习性26
第七节 罗非鱼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26
一、形态特征26
二、生活习性27
第三章咸水、微咸水养殖工程的建设28
第一节养殖工程地址的选择与总体布置28
一、地址的选择28
二、地址的勘察与资料搜集30
三、养殖场的总体布置31
四、养殖工程的地基处理32
一、养鱼水池的建设35
第二节养殖水池的建设35
二、特种水产品种养殖水池的建设41
第三节供、排水系统及配套设施的建设49
一、供、排水渠道的合理布置50
二、供、排水渠道的建设51
三、渠系建筑物的建设61
四、供、排水系统配套设施的建设63
第四章 鱼类在咸水、微咸水中的人工繁殖技术66
第一节亲鱼的选择与运输66
一、亲鱼的选择与收集66
二、亲鱼的运输68
第二节草、鲢、鳙、鲤、鲫鱼的人工繁殖技术71
一、亲鱼的培育71
二、亲鱼的人工催产技术74
三、人工授精79
四、人工孵化82
第三节 梭鱼的人工繁殖技术89
一、亲鱼的培育89
二、人工催产与授精89
三、人工孵化90
第四节 罗非鱼的人工繁殖技术91
一、亲鱼的培育和选择91
二、亲鱼的产卵92
三、鱼苗的孵化95
第五章鱼苗、鱼种在咸水、微咸水中的培育技术96
一、鱼苗、鱼种培育池的条件及要求97
第一节草、鲢、鳙、鲤、鲫鱼的苗、种培育前97
的准备工作97
二、培育池的清整与消毒98
三、施放基肥,培肥水质100
第二节 草、鲢、鳙、鲤、鲫鱼苗、种的培育技术105
一、鱼苗的培育技术105
二、鱼种的培育技术111
第三节 梭鱼苗的培育技术118
一、梭鱼苗对培育池及水质的要求118
二、鱼苗放养119
三、饲养管理119
一、同池培育120
第四节 罗非鱼苗的培育技术120
四、鱼苗出池120
二、分池培育122
第五节 鱼苗、鱼种的运输技术123
一、鱼苗、鱼种运输前的准备123
二、鱼苗、鱼种的运输方法124
三、运输的管理127
第六章成鱼在咸水、微咸水中的养殖技术131
第一节 成鱼池的条件与环境131
一、对水源与水体含盐量的要求131
二、对鱼池面积与水深的要求132
一、坑塘的改造与利用133
第二节坑塘、洼地的改造与利用133
二、洼地的改造与利用135
三、旧鱼池的改造137
第三节 鱼种放养前的准备138
一、鱼池的清整与消毒138
二、鱼池的灌水与培肥139
三、养鱼种类的选择139
第四节鱼种放养140
一、放养规格140
二、放养密度141
三、放养形式142
第五节施肥与投饵147
一、施肥148
二、投饵150
第六节成鱼养殖的日常管理技术155
一、巡池155
二、调节水体含盐量及水量156
三、建立养鱼档案,积累养殖经验157
四、抗旱除涝158
第七章特种水产品在咸水、微咸水中的养殖技术159
第一节适宜咸水、微咸水养殖的特种水产品种类、159
含盐量及耐盐极限159
一、适宜咸水、微咸水养殖的特种水产品的种类159
二、特种水产品在咸水、微咸水中的适宜含盐量及耐159
盐极限159
一、罗氏沼虾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161
第二节特种水产品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161
二、中华鳖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164
三、河蟹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166
四、泥鳅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168
五、黄鳝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169
六、埃及胡子鲶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170
第三节 特种水产品的人工繁殖技术172
一、罗氏沼虾的人工繁殖技术172
二、中华鳖的人工繁殖技术176
三、河蟹的人工繁殖技术179
四、泥鳅的人工繁殖技术182
五、黄鳝的繁殖184
六、埃及胡子鲶的人工繁殖技术185
第四节特种水产品的苗种培育技术187
一、罗氏沼虾幼虾的培育技术187
二、中华鳖稚鳖的培育技术188
三、河蟹幼蟹的培育技术189
四、泥鳅苗的培育技术190
五、埃及胡子鲶苗的培育技术191
第五节特种水产品的养成技术192
一、罗氏沼虾的养成技术192
二、中华鳖的养成技术193
三、河蟹的养成技术195
四、泥鳅的养成技术195
五、黄鳝的养成技术197
六、埃及胡子鲶的养成技术199
第八章 鱼类在咸水、微咸水中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201
第一节鱼类发病的原因201
一、内在因素202
二、外在环境因素202
第二节常见鱼病的预防206
一、鱼病预防的意义206
二、鱼病预防措施206
第三节 常见鱼病的检查与诊断212
一、现场调查212
二、鱼体检查213
第四节常见鱼病的防治技术215
一、病毒、细菌和真菌引起的鱼病及防治215
二、寄生虫引起的鱼病及防治226
三、藻类引起的中毒症及防治236
四、其它病害及防治238
第九章鱼类在咸水、微咸水中养殖的越冬管理技术243
第一节鱼类越冬前的准备243
一、加强越冬前对鱼类的育肥243
二、为鱼类越冬创造良好的环境244
三、挑选健壮的鱼种越冬245
二、流水越冬池放养密度246
三、温室越冬池放养密度246
一、静水越冬池放养密度246
第二节鱼类越冬的放养密度246
第三节鱼类越冬的日常管理技术247
一、调节水质,保持良好的溶氧环境247
二、采取措施,保持适宜的池水温度248
三、适当投喂饵料248
四、适时增氧249
五、保持越冬池周围良好的环境250
第十章咸水、微咸水高效生态模式养鱼251
第一节生态系统与咸水、微咸水生态养鱼251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251
二、生态系统与咸水、微咸水生态养鱼254
三、咸水、微咸水生态养鱼系统255
第二节坑塘(池塘)养鱼生态系统256
一、鱼禽结合的生态养鱼模式256
二、鱼粮禽结合的生态养鱼模式258
三、鱼粮禽猪结合的生态养鱼模式264
四、鱼草畜结合的生态养鱼模式267
五、鱼粮畜结合的生态养鱼模式270
第三节 围洼蓄水养鱼生态系统271
一、鱼苇(草)禽结合的生态养鱼模式272
二、鱼苇(草)畜结合的生态养鱼模式275
三、鱼苇(草)禽畜结合的生态养鱼模式277
附表1渔业水质标准281
附表2常用主要药物有效及危险浓度283
主要参考文献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