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官场那些道儿 观照千年兴衰规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官场那些道儿 观照千年兴衰规律](https://www.shukui.net/cover/21/30156473.jpg)
- 完颜绍元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978750353977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65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279页
- 主题词:官制-研究-中国-古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官场那些道儿 观照千年兴衰规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举债赴任是投资1
接受任命,谢恩辞朝1
最高指示,当面聆教3
干部守则,人手一册4
及时启程,限期赴任5
安家治装,自掏腰包5
感情投资,必不可少7
举债赴任,到职填还7
何以养廉,预支路费8
私人班底,组团随行9
入股分红,争多竞少10
报到证明,贴胸携带12
旅途凶险,自我防范13
到任时间,也有忌讳14
正五九月,未必皆凶15
第二章 缙绅录——编织人脉的联络图17
职官录的出版史17
官方资讯,流传民间17
利用名录,党同伐异19
内部发行《爵秩全览》20
荣宝斋藉此起家21
坊刻内容比官刻丰富21
三阁老求免“直隶帮”嫌疑22
可当政府公报阅读23
兼备行政手册功能24
多端而取各用所需25
单位共事同仁录25
官场地缘同乡录26
金榜题名同年录27
状元小名唤“十狗”28
通讯录不收“二奶”信息29
编织人脉的联络图30
第三章 从官员之印到官府之印31
掌印就是掌权31
官有级别高低,印分绶带颜色32
新官上任铸新印33
从官员之印到官府之印34
规格紊乱,难辨真伪35
统一印制,以防假冒36
秦汉时的泥封公文36
公文材料影响官印用法37
篆籀古体,迷离莫识38
公文盖章学问大38
被淘汰的官印一律销毁40
私配钥匙,偷印盗用41
印信失窃,装聋作哑42
司印美差,盖章赚钱42
朱元璋怒查“空印案”44
严刑峻法治不了吏治腐败44
第四章 公祭:政教文化的传统项目46
祀有官典,不能想祭谁就祭谁46
祀有定义,弄清目的再行礼47
祀有等级,档次身份切莫搞错49
祀有定点,选址朝向都有讲究50
历经变化的南岳和北岳51
明代的历代帝王祀区划分52
祀有定期,城隍之神哪来生日53
祀有定制,硬件攀比无人敢为54
祀有定式,违反仪制打屁股55
祀有定额,调整标准要报批56
南京先贤祠,不花公家一文钱58
第五章 官民同乐过佳节59
顺时行令迎四气59
青帝勾芒送春来60
一年利市鞭春牛61
官员出秀,农夫终亩62
中国式的彩车游行63
汉代元日不放假63
望阙遥贺万寿宫64
元宵灯期历代递增66
金吾不禁彻夜狂欢68
御街开放君民同乐69
县长乘醉粉墨登台70
阎部长取消景观灯70
三大悼亡节日,追祭阵亡将士71
封印已毕饭馆爆满73
开篆之日再办两桌73
第六章 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75
寒士加班,山郎休息75
经费不足,自行筹措76
机关收入,公私两便77
宁为鸡头,不当凤尾78
中央介入处理机关收入问题78
政通人和,大家发财79
科取于民,法外横敛80
京官向地方官“收租”81
京师百司,冷暖不均82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83
取消勤杂工,分享工食银85
收费,收费,再收费85
清官死无葬身之地86
第七章 调动提拔找靠山88
秦任举,汉察举88
尹赏升官记90
除授新职,要推荐替手90
科举制下仍有察举92
想转京官编制,须找五人推荐92
明朝取士,四途并用93
林则徐保荐张集馨94
荐人不当,要受处罚95
因人划线,穷追猛打96
邓绾献爱心,拗相不领情97
无门苦求“破白”,有路只盼“合尖”98
人情荐举冒滥多99
只要肯花钱,荐状可以买100
第八章 官吏惩戒的轻重虚实103
宰相难逃扣工资103
罚俸名目有讲究104
罚到你倾家荡产105
职务保留降官秩106
黜陟左迁话贬职107
宋朝贬降最复杂109
京官谪外比流放110
“同是天涯沦落人”110
安置如管制,居住是靠边111
革职实施分四等112
除名与禁锢113
政纪代刑罚,官有九条命115
“一语不中治,鞭捶身满疮”116
大小有别,官官相护117
究竟有多少官吏受到处分118
第九章 离任审计有制度121
归去来兮,自炒鱿鱼121
刺史迁调必须交割122
审计结果,影响仕途122
唐宋长官只负领导责任123
明清州县一把手包办124
首县为何要识古董126
故意求疵敲上一笔127
暂时代理浑水摸鱼128
亏空赔补,不许李代桃僵130
因公垫款,先报上司备案131
“八成留抵”背后的潜规则132
新旧交代通行各级官署132
当官必学接盘清查之法134
交代不清,县长羁死任所135
卯摊寅粮,老百姓遭殃136
标价卖缺,官场如市场137
最怕放血,找个替罪羊137
朝中有托,凡事好商量138
第十章 当心陷进艳照门139
部长风流,摘掉顶戴139
秦汉严打官吏“淫泆”140
六朝很黄很暴露141
唐代流行乐妓陪酒142
苏东坡为乐妓脱籍143
吃花酒限公务时144
小姐三陪有底线144
官纪不准包二奶145
宋朝多方限制官吃花酒146
王安石严拒小姐陪饮146
少吃花酒,多做广告147
团体消费,小姐可以出台148
违章狎妓,切实追究148
唐知州与女明星“踰滥”150
为情妇脱籍违反制度150
风流导致权色交易151
花酒害政,元代尤甚152
顾佐一疏,挽救多少干部152
官吏宿娼,终身弗叙153
清朝厉禁官吏治游154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154
出国考察红灯区155
酒色财气振贝子156
色贿得官段芝贵157
政坛超女杨翠喜158
第十一章 漫话历代巡视机制160
两级巡视体制的形成160
盯住“二千石”的高干160
督邮:郡国派出的巡视员161
以小制大,用卑临尊162
巡视组的工作方式163
责在监察举奏,不得干预行政163
无权处分,巡视效应打折扣164
巡视员变成地方官165
要求亲过间里,不许走马观花166
历史又重演了一遍167
诸道监司,复式巡察168
从《玉堂春》看明代巡按169
左右为难话得失171
第十二章 驻京办送钱送礼真忙173
记取教训,亡羊补牢173
派驻长安的国邸与郡邸174
连成一片的特区——百郡邸175
逐级上计,奏报中央176
派驻人员与地方长官休戚与共176
长袖善舞,一专多能177
朱买臣郡邸奇遇记178
买地建房,所费不赀180
名称变换,武将当家181
经营兑换业务,服务商品经济181
配合藩镇,图谋不轨182
加强控制,合署办公183
吴处厚与“车盖亭诗案”184
于慎行哀叹官僦民居184
“驻省办事处”的兴起186
有事“先日报告”,送钱送礼真忙187
第十三章 机关门卫面面观189
衙署门前的隔离栏189
对外防御只具象征意义190
击板敲梆,发布信号191
夜投紧急公文,转桶传进拆看191
出勤请假,都要登记192
无论私访公谒,一概存写号簿192
仪门以南对外开放194
机要区域警戒森严194
机关门房的岗位责任制195
为防夹带,脱衣搜身196
老门吏的体面197
门政大爷多为长官私人198
逢年过节收红包,日常收入有门包199
门上该班发外财,雁过拔毛吃规费199
《平平言》论门丁十弊201
汪辉祖误用“老实人”201
门包断送大清朝202
第十四章 五花八门的编外机构205
编外机构,自古就有205
随机建制没有印信206
品级无定,水涨船高207
唐代使职,不在编制207
形形色色的“特开”书局208
王安石倡建条例司209
双重领导有玄机210
老谱将不断地袭用211
“三无”单位如何解决办公用房212
庙宇跟着和尚走213
因事设职利弊谈214
混水摸鱼“讲议司”216
第十五章 奉使出差公费旅游218
既是“邮递局”,也是招待所218
官道上的“形象工程”218
驿站安排食宿交通220
官阶不同,待遇不同221
尚书饭白而细,诸人饭黑而粗222
出差驿卷,送礼自用两相宜223
兑换钱物,另做打算223
若无招待所,亦可住客栈224
住宿不符规定,粪缸边过一旬225
身份不同,客房等级不同225
伪造凭证,假公济私227
利用驿政,游山玩水228
老爷出差,随从发财228
“崔局长”深夜要小姐230
一本特殊的“差拨文历”230
第十六章 如何应对信访232
立谤木,挂肺石232
平民上书,改变身份233
投诉公车,必须接纳234
民众来京上访,悉集华林东门235
官员心态影响信访结果235
“细民言事,咸为申达”236
武则天创设“意见箱”236
大事奏闻,小事分理237
来京上访,疏导管理238
“进扰公庭,递解回籍”239
找人作保,审报住所239
要投诉,先付钱240
上书被拒绝,击破登闻鼓241
直达御前的通政司241
院判野蛮执法,小贩击鼓鸣冤243
小民见官难,审诉当“放告”244
因循敷衍,激变良民245
第十七章 办理退休花样多246
两汉魏晋朝,干部高龄多246
六五不予选,五五是关键247
得罪上司,被迫致仕249
借重老臣谋国,返聘发挥余热250
干部老龄化,惹人说闲话251
大官食故禄,小官打赤膊252
回乡无盘缠,县长做菜农253
皇天降雨露,大家有半禄254
地方政府负责退休金发放254
待遇提高快,到站下车多256
“落致仕”方便钻空子257
稼轩欲退休,儿子有意见258
照顾老干部,折中回避制258
家贫给半俸,孤老发禄米259
请求病退,要有医师证明260
因罪被劾,不准致仕261
借题发挥的退休制书262
为求“顶替”落实,死人不敢举丧263
历代制度不一,告老未必还乡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