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福州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与投资环境综合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福州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与投资环境综合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8/31559482.jpg)
- 郭文卿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04615773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206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3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福州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与投资环境综合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大福州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与投资环境建设1
目录1
图1 大福州区位图1
图表索引1
表1 大福州地区社会发展几项综合指标预测及富裕程度对照值3
表2 大福州地区经济发展预测方案5
表3 大福州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及其构成对比(1990)7
表4 大福州地区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及人均粮食产量对比8
表5 大福州地区交通与能源发展预测12
表6 大福州地区土地利用构成对比15
图2 大福州地区开发示意图17
第一篇 区域发展的战略地位与总体构想20
第一章 战略地位与发展基础20
第一节 战略地位20
表1-2 大福州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情况(1979—1990)22
表1-1 大福州地区对主要国家或地区的自营进出口总值(1991)22
表1-3 全闽各地区经济指标对比(1991)23
第二节 发展条件与基础24
表1-4 大福州地区主要矿产储量(1990)26
表1-5 大福州地区人均主要资源对比(1990)27
表1-6 大福州与沿海城市主要经济指标对比(1991)29
表1-8 大福州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情况(1990—1992)30
表1-7 大福州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及其增长速度(1949—1991)30
表1-9 大福州地区产业构成及其变化(1985—1991)32
图1-1 大福州地区各县(市)产业规模与结构现状33
表1-10 大福州地区市辖区与市辖县(市)经济对比(1991)33
第一节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35
第二章 总体发展构想35
表2-1 大福州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预测(1995—2010)38
第二节 产业结构优化39
表2-2 大福州地区经济发展投入产出预测方案(1995—2010)40
第三节 经济地域运动态势43
第二篇 区域产业开发与布局47
第三章 工业发展与外向型工业导向47
第一节 工业发展现状与结构变化特征47
表3-1 大福州地区工业行业结构(1985—1990)48
表3-2 大福州地区乡及乡以上工业发展现状49
表3-3 大福州地区前10位出口产品(1990)50
表3-4 大福州地区工业行业成长情况(1991)51
图3-1 大福州地区工业现状分布51
第二节 工业发展方向与外向化前景51
表3-5 大福州地区主体工业历史变迁(1950—1990)54
表3-6 大福州地区电子工业发展现状(1990)55
第三节 工业布局与重点工业区开发58
第四节 工业发展对策62
第四章 农业发展与外向型农业基地建设64
第一节 农业资源与农业发展现状特征64
表4-1 大福州地区土地利用现状(1991)65
表4-2 大福州地区海岸线和滩涂总量分布66
表4-3 大福州地区农业产值年均增长速度67
表4-4 大福州地区主要农产品产量与单位面积产量68
图4-1 大福州地区农业结构演变轨迹69
表4-5 大福州地区农业构成演变69
表4-6 大福州地区农业生产结构对比(1991)69
表4-7 大福州地区农业出口商品收购总值构成70
第二节 农业发展方向与部门结构调整71
表4-8 大福州地区农业部门结构调整方案(2000)73
第三节 外向型农业基地建设74
表4-9 大福州地区创汇农业基地效益预测(2000)76
图4-2 大福州地区外向型农业建设与布局79
表4-10 大福州地区粮食基地建设效益预测(2000)80
表5-1 大福州地区第三产业构成(1991)82
第五章 第三产业的地位与前景82
第一节 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82
第二节 总体发展构想83
第三节 商贸业发展前景86
第四节 金融业发展前景88
第五节 房地产业发展前景90
第六节 科技与教育发展前景92
第六章 能源保证度分析与重点项目建设96
第三篇 区域开发投资环境评估与建设96
第一节 能源利用现状与开发建设条件96
表6-1 大福州地区能源终端消费(1990)96
表6-3 大福州地区电力消费构成(1990)97
表6-2 大福州地区煤炭消费构成(1990)97
表6-4 大福州地区成品油消费构成(1990)98
第二节 能源保证度分析99
表6-5 大福州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预测(2010)100
表6-6 大福州地区部门能源需求预测(2010)100
表6-7 大福州地区弹性系数法对能源需求预测(2010)101
表6-8 大福州地区能源消费结构预测(2010)102
表6-9 大福州地区电力供需平衡预测103
第三节 能源重点项目建设103
图6-1 大福州地区电站电网布局105
第一节 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106
第七章 综合交通运输建设与布局106
表7-1 大福州地区公路密度(1991)108
第二节 运量预测与发展前景109
表7-3 大福州地区各时期港口与铁路货运量预测(2010)110
表7-2 大福州地区社会货运量预测(2010)110
第三节 港口体系建设与综合运网布局111
表7-4 大福州地区海岸线分布(1988)112
表7-5 大福州地区港口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113
表7-6 大福州地区主要海港开发条件比较115
表7-7 大福州地区港口体系结构116
图7-1 大福州地区交通建设与布局121
第一节 水资源评价122
第八章 水资源开发与区域供水122
表8-1 大福州地区与沿海开放城市人均水资源比较(1991)123
表8-2 大福州地区各地人均径流水资源量(1991)124
图8-2 大福州地区水资源开发与建设125
图8-1 大福州地区水资源分布125
表8-3 大福州市区污染物排放情况(1989)125
表8-4 大福州地区现有水利工程(1990)125
第二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25
表8-5 大福州地区蓄水工程建设现状(1990)126
表8-6 大福州地区水资源供需平衡(1989)127
第三节 水量供求预测127
表8-7 大福州地区各类用水需求量预测(2000)128
第四节 缺水地区供水对策129
第九章 土地资源开发与土地利用潜力133
第一节 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特征133
表9-1 大福州地区土地利用类型构成(1991)134
表9-2 大福州地区土地利用率及垦殖率(1992)135
表9-3 大福州地区耕地面积与生产情况(1991)136
第二节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方向137
第三节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潜力138
第十章 城镇体系建设前景140
第一节 城镇体系结构特点140
表10-1 大福州地区城镇密度与城镇化水平(1991)142
表10-2 大福州地区城镇功能(1991)143
表10-3 大福州地区8县市47个城镇经济规模(1990)143
表10-4 大福州地区8县(市)农村劳力与纯收入构成(1991)144
第二节 城镇体系发展设想144
表10-5 大福州地区城市化水平比较(1990—2000)145
表10-6 大福州地区城市规模预测(2000)146
图10-1 大福州地区城镇体系发展规模设想147
第三节 城镇体系建设重点147
第四篇 不同类型区域开发与建设150
第十一章 闽江口区域开发与布局150
第一节 区域开发条件150
第二节 外向型经济发展总体方向153
表11-1 闽江口区域经济发展预测(2010)154
表11-2 闽江口区域主要农产品地位(1990)156
第三节 区域布局指向156
表11-3 大福州地区中心城市分区组团规模157
第一节 区域优势与存在问题160
第十二章 福清湾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构想160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特点162
表12-1 福清湾区域产业结构对比163
第三节 外向型经济发展设想164
表12-2 福清湾区域经济发展目标165
第四节 对策与建议168
第一节 开发条件170
第十三章 海坛岛综合开发与投资环境建设170
第二节 外向型经济发展构想173
第三节 产业开发与空间布局175
第四节 投资环境建设177
第五节 主要对策178
第十四章 罗源湾区域开发与建设180
第一节 区域开发条件180
第二节 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182
第三节 区域开发建设布局184
第四节 投资环境建设186
第一节 山区开发的优势与劣势187
第十五章 梅樟山区产业开发与建设187
表15-1 梅樟山区林果资源的地位(1991)188
第二节 山区产业结构特点189
表15-2 梅樟山区公路情况(1990)189
表15-3 梅樟山区国内生产总值构成(1991)190
表15-4 梅樟山区农业总产值构成(1991)190
表15-5 梅樟山区第二产业构成比较(1991)191
表15-6 梅樟山区乡以上工业总产值结构(1990)191
表15-7 梅樟山区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构成(1991)192
表15-8 梅樟山区主要工业产业资源要素密度(1990)194
表15-9 梅樟山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相对优势(1990)195
表15-10 梅樟山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与净产值率对比(1990)196
第三节 山区投资环境建设198
第十六章 重大对策与建议200
主要参考文献206